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推薦】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學問君 人氣:2.35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材六年制第11課《將相和》。

二、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12冊教材第四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這一重點訓練項目中的課文。《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透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爲了國家利益團結協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作以下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廉頗、璧、侮辱”等7個詞語。

2、操作目標:一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品味“完璧歸趙、絕口不提、理虧、示弱、能耐”等重點詞語的意思;三是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四是複述“負荊請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繫;六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

▲教學重點:

1、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分清事物的前因後果;

2、搞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係。

▲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

藉助掛圖、投影儀、課本劇等輔助教學。

三、教學程序:

(一)、設疑匯入,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課題《將相和》,透過預習讓學生了解:

1、課題中的“將”指誰?(相機教學生字“廉頗”)“相”指誰?“和”是什麼意思?教師介紹時代背景。讓學生圍繞課題,提一些問題。這一設計的依據有三條:

①、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如何。

②、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的能力。

③、是突出題眼“和”字,使整篇課文的教學有所依傍。如果把課文視作一個圓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課文這一“球體”必定會對它保持向心力。課題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讓三個故事最終說明一個道理。

2、教師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看課文中哪個段落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原因。學生可從第16小節中找到答案:“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了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從課文題目切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初步瞭解到課文內含的矛盾衝突。整個學習過程將圍繞着“廉頗的話說得是不是有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這個問題展開。

3、讓學生再讀課文,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並請學生上臺板書小標題,思考課文哪些部分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而“負荊請罪”則是寫了兩人如何從“不和”到“和”的過程)再根據小標題,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練說。這一設計的目的是:第二次讀書,把書讀通,理清課文的思路,將課文的三個故事作爲一個事件來對待,樹立聯繫地看問題的觀念。

(二)、讀議悟法,舉一反三

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1、讀議悟法。

抓住“騙”字教學“完璧歸趙”。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完璧歸趙”部分,突出以“騙”對“騙”,再指導學生用“~~~~”和“——”劃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從中讀懂了什麼,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質。最後討論還有什麼地方沒讀懂?如學生提出:“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還是故意嚇唬秦王呢?爲什麼?”這個問題必須透過認真讀書,聯繫上下文,積極動腦思考,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單純地嚇唬秦王,他是見機行事。如果秦王因愛玉而妥協,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顧,派人搶玉,他就會真的撞柱而死,讓頭顱與玉俱碎。這既能看出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機智。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誘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讓學生談出自身的不同於他人的閱讀體驗,點燃那種充滿靈氣的思維火花,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保證。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讀文、圈劃、領悟、質疑,總結了學法,爲以下放手自學作好了鋪墊。

2、半扶半放。

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學習方法學習“澠池之會”,突出以“逼”制強。討論:廉頗說得有無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學習圍繞“和”與“不和”展開討論,始終不脫離這一主線。在自學彙報及師生評議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領悟。

(1)、澠池會上,趙王和秦王分出了勝負,還是打成了平局?

(2)、這一功勞應歸功於誰?指導學生加強朗讀,並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氣氛。這一設計讓學生把書讀懂,前兩個故事寫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應該的,卻成了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時也爲下文的高潮蓄勢。

3、自學交流。

抓住“避”字教學“負荊請罪”,突出以“避”對“傲”。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引導學生自學“負荊請罪”部分,並質疑問難。再結合課文插圖,四人共同商議,廉頗、藺相如會各說些什麼?請幾組學生上臺表演兩人的對話。既填補了課文的空白,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以上的教學,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爲本,以讀書爲主,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主讀”,讓學生“自覺讀”,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能閱讀,做閱讀的主人。

(三)、深究課題,突破重點

三個小故事中,哪個集中寫了將相和好?爲什麼還寫另兩個故事?透過深究課題使學生明白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這樣設計,旨在進一步夯實重點訓練項目。再讀課文,讓學生把書讀好。

(四)、總結評價,課外延伸

1、學完全文,四人小組討論:你對藺相如、廉頗有什麼認識?你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

2、課外作業: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排練課本劇。這一設計的依據是:以課堂爲中心,橫向拓展,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的發展規律。正如曹禺所說:“學生演戲裏的人,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啓發學生潛在的智力。

小學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掌握漢字的結構特點。

2。透過練習,把不同結構的字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3。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正確的寫字姿勢

1。同學們,誰能說說正確的寫字姿勢是什麼樣的?

(身體坐正,腳平放,注意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隨學生的回答,出示學生正確書寫姿勢的畫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匯入新課

本學期我們的寫字課和上學期一樣,間週上鋼筆字課和毛筆字課。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上鋼筆字課。

三、學習新課

1、開啟書第1頁,指名讀字。

2(出示課件“確”“悟”)

(1)請學生注意觀察這個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

(2)教師相機介紹:“確”“悟”爲左右結構的字,左邊寫得窄一些,右邊較舒展。“石”字在字的左邊做字的部件時,下面的口橫折及下面短橫都要向右上斜一點。豎心旁的左右點不同:左爲“左點”,下部稍向左斜;右爲側點。左點略低,右點略高。

(3)各學習小組討論其餘的字。

四、學生練習

1、學生描描、臨寫。

2、請學生上黑板寫。

五、根據學生練習情況總結

我們在書寫左中右結構的字時,不僅要注意左中右和上中下的寬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將筆畫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小學說課稿 篇3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英語PEP第二冊中My Family的一課。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複習家庭成員名稱,學習Who’s that man/woman/boy/girl﹖句型並學習介紹自己的家庭。My Family這是一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着密切聯繫的內容。特別是在學習了家庭成員farther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這些名稱以後再學習句子Who’s that man/woman?使得學生更融入生活的情境。接下來,我就我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思路說一說。

一、給學生交流的空間

小學生活潑好動,根據《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是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課堂進行的活動教學應該是能直接激發小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能使孩子們的多元智能在交際活動中得以體現和發展。因而,我在設計這堂課時,一直注意儘可能的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多進行語言的交流。如:在熱身運動中,進行日常的見面對話。在句型的學習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家庭的照片,進行同桌間的相互介紹等等。我都努力着儘可能地爲學生創造有比較多的交流機會。

二、採用遊戲,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生學英語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學習英語這種語言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的熱情,那麼這樣的知識就是學生善於接受,記憶深刻的。因此,我在這堂課上安排了兩個比較簡短的遊戲。如Quick Response:任意指班上的一名學生問Who’s this boy/girl﹖讓學生快速反應,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競爭意識。並使他們在這種強烈的競爭意識中,提高注意力與他們的興趣。再如遊戲Guessing Game:用猜謎語的形式He’s my father’s father. Who is he﹖讓學生再猜猜中提高課堂興趣,並且在猜中達到了複習各家庭成員的目的。同時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聯繫實際,貼近生活

My family本身就是一個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話題。我從這一點出發,僅僅圍繞生活來開展教學。一開始,我透過介紹我自己的家庭,引出句型Who’s that man/woman?,然後讓學生訓練說句子中,我安排同桌間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根據家庭照片,相互之間詢問。學生看着自己家人的照片,親切感,生活的真實感都一股腦兒地涌上心頭。此時他們用學習的語言進行交流的願望也就特別強烈。

四、滲透情感教育

讓學生透過談論自己的家,引起學生對家的熱愛之情;正是在這樣的教學中滲透了學生熱愛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快樂的家,是靠我們的爸爸媽媽等長輩們的辛勤勞動建立起來的。因此,我們應該愛他們,尊敬他們,孝敬他們。家是我們每個人永遠的港灣,我們愛家,愛家裏的每個人。

總而言之,我在設計這一課時,儘可能地採用聽、說、唱、玩的方式,透過各個有趣、實用、輕鬆、活潑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由於自己水平有限,各個環節之間還不夠連貫,活動的面也並不是最廣。這兒那兒,還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願各位老師、專家多提出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4

寫字編排特點:

1、 認寫不同步。 新教材每課編排的要認的字和要寫的字是不同步的。這一課要求認讀的字中雖然有幾個字是筆畫簡單的,但不一定就安排在這一課寫。這一課要寫的字有幾個是本課的,有幾個是前面課文中學的認讀字,如《口耳目》,要寫的字共3個,其中“木”和“禾”是本課的,“十”是前一課已學的;《在家裏》,要寫的4個字中“上”是本課的,而“下、土、個”3個字都是已學的。甚至一課中要寫的字全部都不是本課新認的,如《操場上》、課文第2、9、15、19課。這是從便於指導寫字的角度來安排的,教學時,應單獨安排寫字指導這一教學環節,按寫字規律來指導學生寫好字。

2、突出共性。教材是按照漢字的字形規律來安排寫字內容的,從識字課開始,在認識漢字的同時認識一些偏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並且開始學習按筆順規則寫字。教材本着“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等筆順規則,進行安排。目的是讓學生紮實掌握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把字寫對、寫好,打下堅實的寫字基礎。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的共同之處。如識字中第1課“一、二、三”:橫;第2課“十、木、禾”:豎、撇、捺;課文2,要求書寫“七、兒、無、九”4個字,它們的共同之處是“豎彎鉤”,再從“豎彎鉤”引出“橫折彎鉤”,教師要着重指導相同、相近之處,同時引導區別形近字。

(二)寫字教學建議

1、教師要以身作則,加強板書示範。

一年級是起步階段,一定要打好寫字的基礎。教師要嚴格要求,認真指導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瞭解書寫漢字的筆順規則,寫好每個筆畫,每一個漢字。不能用展示的寫字課件代替教師的板書示範。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佔格、佔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並且要邊講解邊板書示範。而後讓學生先描後臨,發現問題,再作指導,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力求使每個學生不僅把字寫對,而且寫得端正、整潔。

2、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是寫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體素質的一個方面。因此,從學生入學那一天握筆那一時起,就要嚴格把好寫字姿勢這一關。在學生寫字前,教師要做好示範,講清坐姿、握筆姿勢,並對坐姿和握筆姿勢逐個指導、糾正。開始寫字時,不求多,不求快,要用大量時間糾正錯誤姿勢。在日常寫字過程中,時時巡視,時時提醒,及時發現和糾正,不斷強化和鞏固,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學生前階段形成的錯誤寫字姿勢,要下決心慢慢糾正,並教育學生懂得,不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寫不好字,還會造成斜肩、駝背、近視等不良後果,影響身體健康。

3、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一是要加強基本筆畫教學,指導運筆。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鉤、折、提等八種。每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基本筆畫的教學,要進行直觀教學,加強示範,一絲不苟地訓練,讓學生掌握筆畫的位置和形狀,並體會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和提按的要領,從而使每個基本筆畫寫得規範。二是要加強獨體字的訓練,定準主筆。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準並定準主筆。擺佈好副筆,做到疏而不空,重心平穩。三是要加強偏旁部首的教學,揭示規律。偏旁部首大多是從獨體字演變過來的,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字的結構和重心。要注意提示學生獨體字做偏旁部首時末筆的變化。四是要加強合體字的教學,把握部件的比例。要注意指導學生把握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全包圍、半包圍等結構的合體字各部件的大致比例,交代清楚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間的穿插挪讓,使學生的書寫比例恰當、穿插合理、挪讓得法、勻稱美觀,並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五是要引導學生觀察,注意發現問題。隨着學生寫字能力的提高。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把規範字和自己寫的字進行比較,鼓勵學生說出寫每個字要注意的問題,在評議中加強指導,提高寫字質量。六是要把握《語文課程標準》對寫字教學的要求,不要把寫字課上成書法課。

4、寫字指導要精要、得法。

寫字的指導,要抓重點,抓關鍵。新學的漢字、新學的和難寫的筆畫、部件要重點指導,熟悉的筆畫和部件可以不指導。要做到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努力克服逐字繁瑣指導的弊端。

5、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

學習寫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此,採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寫字的積極性是提高寫字質量的關鍵。一是抓表揚獎勵。對寫字好的學生或寫字有明顯進步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既能調動本人寫字的積極性,也會給全班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二是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寫字比賽,爲學生寫好字搭建平臺。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寫字的信心和興趣。三是抓好個性化評價,評出每個學生個體在寫字方面的閃光點,使每個學生都有長足的進步。

6、體現彈性。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不必對每個學生都提出同樣的寫字要求,應該允許學生有選擇作業的自主權,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可以多寫幾個。自己還想寫哪個字(要求寫的,甚至不要求寫的),就可以再寫幾個。只要能達到一定質的要求,應該允許學生有選擇作業的權力。

總之,識字寫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們一線教學的實踐也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要我們把握好課程標準的要求、用好教材、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在識字寫字教學中開拓出一片新天地的。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設計理念:

首先,我認爲這堂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以審美爲主體核心,以學生爲教育主體,以此達到師生共同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之美、舞蹈之美、繪畫之美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還要將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其中,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繪畫課,它旨在透過讓學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快樂,喚起生活中對藝術活動——舞蹈的觀察和記憶,並將快樂的舞蹈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在本堂課當中,有兩個最基本的教學內容。

1、用簡潔的線條勾畫出舞蹈者的優美姿態;

2、回憶、觀察、體驗舞蹈的姿態,畫一幅快樂舞蹈的圖畫。

三、學情分析:

由於我所面對的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思維獨特,對美術課有着濃厚的興趣,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也比較強,不過,由於年齡小,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短暫,在教學中,我注重利用音樂的感染力、遊戲的牽引力進行教學,融聆聽、觀察、模仿、遊戲、舞蹈爲一體,讓他們爲我的設計所引領,在玩中樂,在樂中學。

四、教學目標:

我想透過自己生動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初步瞭解舞蹈及舞蹈動作的形成,並大膽表現出來。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欣賞、體驗與練習中,培養學生對舞蹈中運動形象的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透過聽聽、畫畫、跳跳等活動,讓學生享受舞蹈帶來的快樂。

五、教學重、難點:

在這些目標裏,我根據二年級學生已有的美術知識和年齡特徵,把教學重點設爲:瞭解舞蹈動作的形成是靠身體各部分和諧優美的運動產生的。難點是讓學生大膽、自信地來畫出各種生動的舞蹈動作。

六、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的“教”要立足於學生的“學”,使每位學生堅信自己都有美術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在學習美術中去發現自己學習能力的“閃光點”,從而爲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樹立信心,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做好鋪墊。因此,我結合學情,運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感激勵法、遊戲教學法等多種教法,讓學生積極、愉悅地參與體驗,並享受學習的快樂。學法方面,我主要是以觀察、體驗、感受、模仿、遊戲爲主,讓學生樂於參與、積極思考。以此來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七、教具準備:

爲此,我準備了CAI課件和舞蹈剪影人物還有範畫用具、花環、魔法棒等,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爲以下六個步驟:

八、教學過程:

1、音樂欣賞,匯入新課。

首先第一個環節,是欣賞一段好聽的樂曲。讓學生在聽賞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樂曲明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產生想要翩翩起舞的慾望。然後請他們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這種感受。以此匯入課題《快樂的舞蹈》。俗話說,藝術是相通的,藉助樂曲的感染力創設良好的藝術氛圍,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教學環節的展開做鋪墊。

2、初步感知,認識舞蹈。

在學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同學們一定都喜歡跳舞,可是遠古時候的舞蹈是什麼樣子的呢?激發他們思考。然後我現場演示遠古時期人們勞作時手和腳的活動,手用以拍擊,腳用以踩踏,在重複的過程中產生了有規律的節奏。然後讓學生跟我一起拍打節奏,我配合他們的節奏模仿呼喊的姿態,這種簡單的師生合作,讓學生對舞蹈的起源有了簡單的瞭解。再採用考考他們的形式,透過一組圖片,領略現代舞蹈帶來的視覺美感。

3、遊戲引領,嘗試表現。

學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並感受到了現代舞蹈的魅力,那繪畫作品中的舞蹈是怎樣的?如何表現出造型不同的舞蹈者呢?我先讓學生欣賞畫家德加的舞蹈者,感受藝術作品的美感,然後出示我國畫家趙士英的水墨速寫,引導觀察畫中人物的“S”形動態,引導思考,畫家是如何練就照相機一般的眼睛,是怎樣把舞蹈者跳躍的瞬間表現出來的。然後故弄玄虛地畫出機械的動態,讓學生分析發現原因——頭、身子、四肢都沒有動。接着出示一組舞蹈者的剪影,在學生在我有變化的1—2—3,3-2-1的應答方式下,興致勃勃地模仿,在歪歪脖子、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動動腿的時候,動態形成的原因自然生成——只有身體各部位和諧地運動,才能表現舞蹈者的姿態。儘管有了這樣的認識,我特地加強處理,獎勵他們,與他們玩定身法的遊戲,將舞蹈視頻定格成靜止畫面,讓他們在遊戲的趣味中,愉悅地同我一起學習用骨架圖的方式表現人物的舞姿,好玩的遊戲、輕鬆的模仿、簡單的練習,這些是本環節的實施過程,也是本課的亮點之一。透過這一系列的情景學習,讓學生在自然參與的過程中知道了:原來優美的舞蹈動作的形成是靠身體各部位和諧地運動產生的,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爲後面的練習做準備。

4、深化認識、自主表現。

畫出了各異的.動態線條,如何讓人物形象更加充實生動呢?我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對舞蹈者圖片進行細緻觀察,啓迪他們回憶、想象舞蹈者的服飾、道具,然後迅速地在黑板上進行示範,將一個骨架人物變成一個形象充實豐滿、動作優美和諧的舞蹈者。緊接着,在學生躍躍欲試的高漲情緒中,提出了作業要求,讓他們在新的紙材——彩砂紙上大膽作畫,盡情宣泄自己的創作熱情。透過課件的展示和我的當場示範,學生對描繪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所需的服飾、道具以及動作的表現有了更深的直觀的認識。結合前一個環節中嘗試表現的骨架人物,要完成一個完整的人物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學難點在這裏得以有效突破。

5、交流評析,欣賞提高。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我關注每個學生,並適時對他們的每個階段進行評價。等他們的作品大多完成以後,我用相機將有代表性的作業隨堂進行拍攝,用電腦進行顯示,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三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儘量給每個學生以鼓勵性評價,讓他們在這樣的展示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自豪感。

6、課堂小結

帶着這樣的情緒,播放着新課伊始感知過的音樂,和着明快的節奏,師生一起牽起手感受着舞蹈的快樂,似乎忘了那是課堂,只剩下快樂的我們。在我的課堂小結中,再一次地提到課題,祝願孩子們每天都能快快樂樂,每天都有“快樂的舞蹈”。他們也會送給我,屬於他們的個性的祝福。這既是點題,也是一次情感的昇華,告訴孩子們,熱愛我們的生活,愛我們因爲愛而結識的每一個人。

就這樣,我的這堂美術課就輕鬆地結束了。我的說課到此完畢。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寫熟悉一個人》要求學生把熟悉一個人寫下來。可以多方面介紹他(她),也可以透過一兩件事寫出他(她)特點,讓他(她)給人留下較深印象。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寫真實人,寫真實事表達真實感情。

二、說導寫生長點分析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倡導重要理念,也是我校課題實驗研究主題。 我們認爲新理念下動態作文課堂生成應是價值引導下自主建構。如何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科學而藝術地把握好“動態生成”這一理念,真正使我們作文教學過程成爲提升學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學生作文素養過程?根據學生習作心理特徵,對照本次習作教學目標,我們認爲可以抓住以下幾個生長點以達成生成自主建構。

1、在創設情境中生成建構。“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作文教學情境創設能喚醒學生原型體驗,生成表象,激起學生習作慾望。因此教師可採取多種形式“因寫設境”。比如:教師優美生動語言描繪、照片演示,視頻再現等,使學生入乎其內,並融情於境,真正做到不爲文選情,而是言其心聲,進而達到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傾吐境界。

2、在“閱讀期待”中生成建構。閱讀期待往往會影響習作方式、風格,所以虛擬“閱讀期待”有利於學生習作時表達。比如,本次習作教學在引導學生對熟悉人找特點、說具體,教師可順水推水,虛擬“閱讀期待”,最想對他(她)說一句話?或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學生自由表達,最後訴諸筆端。這樣學生習作就充滿着真情實感。

3、在對話交流中生成建構。說照片、談視頻,評範文等板塊教學,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過程,是情思交流,思維碰撞過程。教師應努力營造平等、和諧對話氛圍,鼓勵學生我口說我心,我心說我人,充分尊重學生童言雅趣,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活躍思維,及時捕捉靈感並及時記下,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耳濡目染,暢所欲言,互相欣賞,互相悅納,分享表達快樂。

三、說教學設想

《新課程標準》以全新教育理念,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要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因此,本次作文教學,我以“真”來開啟學生心靈視窗,以“真”來激發學生表達熱情,以“真”來牽引學生體驗多彩生活。爲此,我做如下設想。

(一)教師選材,讓學生感受真實。

爲帶動學生寫真實人,寫真實事,我以本班學生爲對象,照片、錄象等資料,讓學生覺得生動有趣真實,拉近師生寫作心理距離,使學生從心裏願意去體驗“真實”。

(二)教師範文,讓學生享受真實。

我範文描寫是我班崔巖學生,開頭對照鏡子,那是一個留着短髮,長着一對大眼,翹着嘴脣小男孩,那就是我,他活撥好動,愛幫助別人。下面就寫他怎樣幫助別人,真實生活,語言樸實,感情真摯,能打動學生心,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力量,拒絕虛假空話,享受真實語言帶來感動。

(三)自由表達,讓學生做到真實。

1、內容表達真實。學生寫人,身份、性格、愛好、品質等各不相同,是一個平常人,有着喜怒哀樂,有着優點缺點。只要是學生熟悉人,都可以作爲習作對象。這樣選擇範圍讓學生無須去弄虛作假。

2、語言表達真實。從說真實到寫真實,學生個性化經歷在個性化語言表達中得到展示,學生有機會說實話,吐真情,養成真實表達習慣。

所以,在本次習作教學中,我願意和學生在同一起路線上,一起學作文,寫作文,一起去領略本色作文魅力。

小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裏,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我將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並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3.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以上教學目標中,我認爲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差,所以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的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是本課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爲了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主要採取想象感悟法、朗讀感悟法、品詞析句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運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啓學生想象的閘門,在研讀中透過換位思考體驗人物的內心,豐滿任務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於文字又超越文字,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運用朗讀感悟法可以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運用品詞賞析法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出示民族小學內學生穿戴不同的場景的圖片,我問學生:圖片上的小學和我們的小學有什麼不同呢?學生應該很快的發現穿着不同等等。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大青樹下的小學》是怎麼樣的呢?(板書:《大青樹下的小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準生字詞,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並思考我們的名族小學都寫了什麼呢?

等學生讀完之後,我課件逐組出示詞語:

第一組:蝴蝶孔雀舞鳳尾竹坪壩(注意蝴蝶都是蟲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種昆蟲;舞字的書寫,當場書空)

第二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漢族(引導學生髮現這組都是名族的名稱,順勢引導學生說出我國有56個民族)

然後,請學生說說作者從那幾個方面寫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我總結概括: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

首先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上學路上和來學校時所看到的句子。之後學生彙報,我總結並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能會回答:小學生很多,小學生來自不同的民族)我繼續追問你從哪裏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還有…。”讓學生再次體會小學生的多。然後我出示:下課了,操場上可熱鬧了。有有有還有。在順勢引導學生用“有…,有…,有…,還有…。”造句,更深刻的體會民族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來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能會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繼續追問從哪裏可以看出?學生各抒己見;然後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誰?(各民族的小學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第三句: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語體會到得?結合課文上下文理解“絢麗多彩”的含義,並引導學生用“絢麗多彩”說一句話。

第四句: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裏體會到?

再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各民族直接的友愛,讀出校園中穿戴不同,美麗的場景,讀出同學們快樂的心情。引導學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裏各民族小學生的團結友愛,和學校的美麗。

這個環節,我利用勾圈畫點的方法結合充分的讀,讓學生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並引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上課的情景。

然後在引導學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學上課的情景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剛纔的課文內容的概括的基礎上,學生已知曉文章的脈絡。所以我在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用橫線迅速畫出能概括民族小學上課的情景的句子。學生彙報,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讀課文,聲音真好聽!

然後我繼續追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聲音真好聽?學生交流彙報,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圈出描寫窗外環境的詞語(安靜)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從哪裏可以體會到“聲音真好聽”呢?(……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同學們能不能讀出窗外的安靜呢?齊讀句子,指名讀。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的好奇地聽着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裏可以看出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

再次齊讀描寫上課情景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同學生好聽的聲音,讀出周圍環境的安靜。透過多次的讀,引領學生感悟民族小學裏學生上課的認真,讀書聲的好聽……

課堂練筆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插圖,看到插圖,你想說些什麼呢?那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可以寫一寫校園的環境是怎麼樣的,同學們上課的情景是怎麼樣的等等?這個環節,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平臺,也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昇華。

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民族小學上學路上的快樂,上課時的安靜;那下課後又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學習。

五、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談談我的板書,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精華的體現,針對這篇課文,我採用了詞語式板書。首先整體概括了課文寫了上學的路上,上課時,下課後的情景,然後提煉出上學路上孩子們是快樂的,上課時周圍是安靜。這樣,這則板書就成了理清課文脈絡的載體,可以一目瞭然地理清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