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9.47K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

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1

一、說教材

《8的形成》是中班上學期的數學教育活動,是一節數的概念課。感知物體的數量、對應關係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礎,它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因此,數的形成在幼兒園中班的數學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8的形成也是一個承上啓下的活動,是在孩子們認識了7以內的數的形成,並瞭解了數與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對數的認識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瞭解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時既鞏固了幼兒以前掌握的數的形成知識,也爲學習今後9的形成、10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說目標

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它們是透過具體的聽覺、視覺感知周圍事物的,根據這一特點,結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要求:“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2、知道7添上1是8,並能認讀數字8。

3、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爲8的事物,並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爲8的事物。

難點是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四、說準備

《綱要》科學領域指導要點指出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根據這一要求,圍繞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具:

1、小動物水果等磁性教具圖片各8張,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裏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

3、萬能棋若干,鈴鼓。

五、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爲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去動物演唱會”爲主線的情境教學法貫穿活動始終,中間穿插運用了引導觀察法、賞識激勵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等教法,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樂於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幼兒作爲了學習的主體,讓孩子們透過遊戲法、操作法、觀察法等各種方法,調動各種感官的參與,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六、說教學流程:

本活動的接受對象是中班的幼兒,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徵,結合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我在活動中創設了遊戲情景,並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讓幼兒在寬鬆、安全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活動主要分以下幾個程序: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聽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特別是有關動物的故事幼兒更是百聽不厭。活動開始時,爲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我設計了動物故事導語:森林裏最近非常熱鬧,爲什麼呢,因爲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運用這種故事型的導語可以一下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拍手歡迎小動物時也複習了7的形成)

(二)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這是該活動的重點、難點,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8的形成,我依然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小動物參加演出的情境。因爲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我主要運用引導觀察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在情境中輕鬆自然地學習新知識。

1、透過直觀地演示教具7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的過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7添上1是8”

(師出示小兔子圖片)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隻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等等我——喲!又來了一隻小兔子,現在是幾隻小兔子?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隻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

2、請幼兒爲小兔子送胡蘿蔔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係,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小兔子要吃胡蘿蔔,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蔔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蔔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蔔?(7)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蔔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蔔(7添上1是8)

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爲大家表演,並重覆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

小兔子要爲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麼形了呢?小兔子有幾隻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

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這裏請幼兒上前擺隊形,既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變沒變。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

今天有幾隻小兔子,幾隻小猴子爲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麼?8還可以表示什麼?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裏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這裏讓幼兒自已找數量是8的物體,讓幼兒從剛纔的情境中走出來,在實踐中認證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

在幼兒對於8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我又設計了多種方式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參與,這樣既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始終保持較高的興趣,同時讓幼兒透過聽、看、說多種方式進一步感知8的形成及實際含義。

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遊戲:

1、聽音說總數

老師敲鼓,小朋友認真聽它敲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

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這裏還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敲碰鈴,其餘幼兒做動作,這樣可以進一步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3、看數發音

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

(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

由於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的、形象的,因此操作是解決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知識抽象性之間矛盾的一種較好的手段。於是活動最後環節我安排了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學具,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得到練習鞏固,使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

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小動物們又給我們送來了玩具,請小朋友取出和卡片上數量相同的萬能棋卡!

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並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複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遊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着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着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麼小動物?有幾隻?來;自、大;考吧;幼、師網;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後接着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羣)。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開啟遮着的那隻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小鴨了?是怎麼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隻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麼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裏、家裏,都有什麼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後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3

活動內容:

學習8的形成與數數活動意圖:本次教學內容是由幼兒園領導統一擬定,內容爲“學習8的形成與數數”。緊緊圍繞數的形成的四層涵義,以遊戲爲主線,綜合運用遊戲法、操作法、講解示範法進行教學,將抽象概括的數學知識遊戲化、生活化,引領孩子學中玩,玩中學,以此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鍛鍊其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

活動目標:

1、能夠積極愉悅地參與探索活動,並在有趣的遊戲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激發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學習8的形成,準確點數數量是8的物品,正確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教具——在幼兒用桌貼上數字1—7;演示教具,蝴蝶蜜蜂(各8只),數字7、1、8;課件(8的實際意義圖片);數量爲8的圖片若干(少量數量是7或6的圖片),佈置在教學場地周圍;輕音樂(網絡下載)。

學具——貼有數字1—7的小花粘貼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操作小花卡片若干(數量爲:紅花每人7朵、藍花每人8朵),數字8若干(每人一個);裝小花卡片的小盤14個。

2、心理準備:幼兒已掌握7以內數的形成。

3、重點分析:學習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難點分析:

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以遊戲口吻,引起幼兒興趣,爲複習7以內的數做好鋪墊:師:小朋友胸前貼上了什麼?(數字),知道你的數字是幾嗎?提問幼兒“你是數字幾?”小結:你的數字是幾,就是幾號花寶寶。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對號入座,複習7以內的數

師:花寶寶要飛到花盆裏,你是幾號花寶寶,就飛到幾號花盆裏。

教師介紹花盆編號後,幼兒根據自己胸前的數字,到相應花盆(桌子)裏坐下。問:你來到了幾號花盆?爲什麼?依此複習7以內的數。

2、引導幼兒操作探索,複習7的形成,初步感知發現8的形成

師:暖和的春天到了,有許多小花來與我們做遊戲,我們先邀請紅花。

(1)複習7的形成:請幼兒邀請6朵紅花,排成一排,點數驗證說出總數。

問:怎樣變成7朵紅花?(幼兒操作點數驗證),6添1是幾?(幼兒複述6添1是7)

(2)感知8的形成:請幼兒邀請7朵藍花,與7朵紅花一一對應擺放,幼兒點數驗證說出總數。

問:紅花和藍花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怎樣把7朵藍花變成8朵?(幼兒操作點數驗證)

(3)問:你怎樣把7朵藍花變成了8朵?(我又添上了1朵)請幼兒將添上的1朵拿走放回,反覆感知添1的環節。

(4)7朵藍花添上1朵藍花是8朵藍花,7添1是幾?(幼兒複述:7添1是8)

(5)請幼兒將操作卡片收起,放回原處。(滲透常規培養)

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邀請了小花做遊戲,還探索發現了7添1是8的知識。

過渡:今天劉老師也邀請了客人,它們是誰,有多少呢?請小朋友仔細看。

3、教師操作蝴蝶蜜蜂卡片,講解示範8的形成。

(1)出示7只蝴蝶排成一排,請幼兒跟隨老師正確點數說出總數。

(2)出示7只蜜蜂,與蝴蝶一一對應,請個別幼兒點數練習。

提問:蝴蝶和蜜蜂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3)出示1只蜜蜂,添在蜜蜂一排的最後,請幼兒點數驗證說出總數。

(4)出示數字7和1,7只蜜蜂用數字7來表示,添上的1只蜜蜂用數字1來表示,分別放在相應位置上,7添1是幾?(幼兒反覆複述7添1是8)

(5)8只蜜蜂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8,請幼兒正確認讀。

提問:8像什麼?小結:8像葫蘆、像麻花、像眼鏡等。

過渡:忽然一陣風吹來,蝴蝶和蜜蜂飛走了,這時天空中飄來五顏六色的氣球,

4、課件演示,理解8裏面有8個1。

播放課件:畫面出現8個顏色不同的氣球,幼兒點數驗證,引導觀察,幾個紅色的?幾個黃色的?……,問:“1個紅色的氣球用數字幾來表示?播放課件,8個不同顏色的氣球分別用8個1來表示,點數1,問:“8裏面有幾個1?”小結:8裏面有8個1。

5、拓展理解8的實際意義。

師:8只蝴蝶、8只蜜蜂、8個氣球都用數字8來表示,8還能表示8個什麼?播放課件,出現多個數量是8的畫面,

小結:8能代表所有數量是8的物體。

三、結束

引導:8還能代表8個什麼呢?請幼兒手拿數字8,到老師佈置的場地中去找數量是8的物品?找到後與同伴、老師分享交流;(輕音樂伴奏)。

四、延伸活動

8還能表示什麼呢?我們一起到院子裏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