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精選15篇)

學問君 人氣:4.33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精選15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一、 說教材

三角形是平面圖形中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的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因此它是學生學習幾何的重要基礎。它的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線段、角和直觀認識了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較我的感性認識,也能初步判斷哪些圖形是三角形。

根據上述“三角形的認識”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規律,以及我校協同教育實驗的有關理論,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能按角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2、 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及分類能力。

3、 養學生自定向、自運作、自調節、自激勵的“四自”能力及小組協作能力。

重點是掌握三角形的意義、特徵,並能按角對三角形進行分類,難點是按角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爲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準備的教具與學具有:電腦軟件、小棒、各式各樣的三角形圖片。

二、 說教法、學法

瑞士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認爲:“邏輯——數學的真理……並非是由客觀對象抽取出來,而是由主體施加於對象之上的動作,從而也就是主體活動中抽象出來的。”因此,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於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的生活經驗,發

現問題,“創造”新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慧,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我注意實行啓發式、討論式、活動式的教學,實施小組協同教學模式,體現如下的教學理論:

(1)主客體發展統一論。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自覺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活動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

(2)“四有”有機結合論。“協同學習”強調系統內在的自主組織性,協同教育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爲核心,在課堂教學中透過教師的“四導”(導向、導行、導評、導勵)培養學生的“四自”(自定向、自運作、自評價、自激勵)能力,使學生得到自我發展。

(3)“協同效應”強化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針對傳統教育的不足之處。本節課透過組織小組學習,強化師生、生生的協同效應,促進良好學習狀態的產生,提高教學的效益。

三、 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結合本校的協同教學實驗,我把本節課分爲四個聯合會進行教學。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目標定向

這一階段,教師透過創設情景激情引趣,複習舊知,提問設疑等手段,引起學生對學習的注意,爲學生學習新課作知識上、方法上、心理上的準備,然後在教師引導下,確定學習目標。這一階段要求教師抓準知識的生長點去引導。在《三角形的認識》中,學生已有了什麼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特點和角的分類的知識

(電腦演示),這些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都與“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當老師出示紅領巾問:紅領巾的外形是什麼圖形?當學生回答了是三角形後,我馬上提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板書),對於三角形你認爲應該學些什麼?由於學生在學習角的認識中懂得了什麼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特點,角的分類等知識,所以,他們很快便自行確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①什麼叫三角形?它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②它有什麼特點③怎樣分類?這樣,在目標定向這一環節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第二階段:操作實踐,探求新知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把數學學習看作一種活動,他反覆強調:“學習數學的惟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小學幾何形體的教學又是實驗直觀幾何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和動口能力,透過對圖形的特徵的觀察和實踐活動的驗證,增強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興趣,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1、 引導操作,學習新知

在學習三角形的意義和各部分名稱時,我要求同桌的同學配合分顏色圍圖形,他們圍出了以下這樣的一些圖形:

紅 色 綠 色 橙 色 紫色

紅色、綠色、橙色圍出的都是三角形,紫色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如果把這些小棒都看作是線段的話,你能說說什麼是三角形嗎?由於學生有了活動、實驗的基礎,學生很快就能說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板書),並能說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邊、頂點和角等(電腦演示),透過觀察,得出了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板書)。透過讓學生判斷下面哪些是三角形使知識得到及時鞏固。

( ) ( ) ( )

2、 操作演示,應用新知

生活處處有數學,“任何的一個數學知識都能找到它的生活原理。”學生有了三角形的初步認識後,我請他們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學生都很踊躍地舉手發言,但如何把這些生活原型再現於課堂,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呢?我透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這些生活原理再現在學生的面前,並提出了這樣的一

個問題:“爲什麼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三角形?它究竟有什麼特徵呢?”然後讓每組的同學都拉一拉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教具,在“手感”的比較中初步獲得了“三角形不易變形”的特徵(板書),再透過修椅子的活動錄像得以證實,這樣,就把教師“教數學”變成了學生創造性地學“數學”,把“現成”的數學變成了“活動的”、學生自己重新構建的數學。

3、 小組探究,拓展新知

概念是進行邏輯思維最基本的單位,更使邏輯思維正確地進

行,概念必須明確,而要做到概念明確,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透過以上學習,學生已基本弄清了“三角形的內涵”。接着,再引導學生弄清它的外延。知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它所包含的一個個事物,當“一個個事物”多得不用枚舉,或者不必要枚舉時,可以用一類類事物表示。如三角形的形狀各種各樣,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不勝一一枚舉,但可以按它的內角或它的邊分類。這節課我們先按角對三角形分類,上課前,同學們都剪了一個自己認爲最特別的三角形,我讓他們觀察三角形的角,並分別在角內寫上角的名稱,然後在小組中,把同組中的三角形按角分類,看可以分成幾類,然後讓小組彙報,有的說:“三角形的角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的”,“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的”及“三個都是銳角的”。除了這三個情況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情況呢?透過小棒的演示,懂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民情況的三角形,然後我再請個別小組把他們組中的三角形,按這三類分好,貼在黑板上,接着讓同學對第一類三角形進行起名,然後再透過比較分析,得出“鈍角三角形”這個既簡單又能突出這類三角形特徵的名字。最後讓學生利用這一起名的方法,給另兩類三角形起名。

至此,學生根據一定的標準,依從一定的規律,以三角形的載體,透過自己運作,進行了一次邏輯思維訓練,然後透過閱讀課本和觀看電腦演示,系統一整理已學的知識,再讓他們在組內說說學具袋中的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透過看三角形的其中一個角,猜猜是什麼三角形,使學生更明確地認識到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鈍角三角形,但只知道一個角是銳角的就不能確定它是什麼三角形,

必須是三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纔是銳角三角形的道理.

第三階段:互測互評鞏固深化

這一階段,主要透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並進行相應的基本性、提高性、綜合性、拓展性的練習與檢測,使學習得以鞏固,並在應用知識的同時,對照目標檢測自己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評價與調節(邊電腦演示)。最後,我出示了一組拼組圖形(電腦演示),讓學生觀察,這些拼組圖形中用到了哪些三角形,並讓他們利用組內的三角形拼組一些有趣的圖形,說說這些圖形分別用到了哪些三角形。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聰明才智能和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鍛鍊。

第四階段:總結評價,系統建構

這一階段的總結評價是必要的,是對整一節課在知識上、方法上、態度上的總結與評價,應充分引導學生自評,提高自我評價能力。此外還應對本節學習的知識質穎解惑,把舊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系統中。形成知識網絡,爲下一階段的學習作知識上、方法上的準備。

至此,結束整節課的教學,在設計過程中,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存在不少問題,希望得到老師們的指導。歡迎批評指正!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認識線段》是蘇教版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釐米和米》的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等簡單的圖形,並在這學期學習了多邊形,知道了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爲今天的學習積累了一些經驗。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實際上就是量線段的長短,所以教材首先讓學生初步認識線段。教材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透過具體活動獲得對線段的直觀認識,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本課是學生學習用尺量物體長度的基礎,更是今後認識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重要知識準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使學生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畫線段。

2、在觀察、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由於線段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線段的表象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將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運用以下教法進行教學:

1、直觀教學法。透過教具、學具操作、多媒體演示等,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從實物感知過渡到圖形表象,抽象出線段的圖形,直觀的認識線段的特徵。

2、活動體驗法。新課標提倡“做數學”。學生只有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透過“看、比、畫、折、說”等一系列活動,促進思考,引導探索,豐富數學活動經驗。

3、形象化的教學。形象化的語言,比如線段的兩個端點就像兩個小人兒立在兩端,線段躲到了圖形隊伍中去了等等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運用以下學法有效學習。

1、觀察操作法。“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儘可能給學生進行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

2、合作交流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助於學生積極思考、實現思維互補,獲得成功體驗。

四、說教學程序

鑑於對以上的認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猜謎語引入新課

數學源於生活,從身邊常見的毛線入手,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毛線(隨意擺放),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彎曲的毛線。爲操作把毛線變曲爲直打下基礎。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新課程強調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經歷、感受知識,最終認識、掌握知識。因此我透過以下的活動情境加深學生的體驗。

1、感知線段

拉一拉:組織學生把毛線拉直,說方法,強調要捏住線的兩端再拉直。順勢指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引出線段。接着再進一步從拉直的這條線認識線段的兩個端點,輔助多媒體在課件上抽象出線段的圖形,閃爍端點,加深認識。

辨一辨:在對線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透過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線段的兩個特點,並及時透過想想做做第1題,進行辨認和說理,加深對線段特徵的認識。

2、找線段

在學生對線段有初步的認識後,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來加深理解,加深對線段的感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觀察課本的邊,數一數有幾條線段,引導孩子觀察這幾條線段圍成了什麼圖形。

接着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並引導發現幾邊形就由幾條線段圍成。從實物遷移到圖形,加深對多邊形的認識。

3、做線段

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嘗試,引導學生髮現摺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讓同桌之間互相指指說說,鞏固線段的特徵。

接着讓學生試着在紙上折出比這條線段長或短的線段,直觀感知線段的長短,爲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孕伏和滲透。

利用低年級學生愛玩愛比賽的特點,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想學、樂學、學會、會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4、畫線段

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工具嘗試畫線段,讓學生經歷畫線段的過程,畫好線段後,先在小組交流彙報。然後讓學生展示自己畫的線段,交流畫法和步驟。透過交流,探索畫線段的方法,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多樣化。

三、遊戲鞏固,拓展延伸

結合書中的練習,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深化知識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闖關“畫線段”。

第一關:連接兩點畫一條線段。

第二關:三個點。猜猜畫完是什麼圖形?

第三關:四個點。獨立畫,交流。

四、全課總結,質疑延伸。

課的最後,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收穫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

《認識線段》評課記錄

朱月萍:今天朱老師爲我們上了一節形象生動的低年級的數學課,整節課體現了形象化的教學風格,下面請各位老師圍繞“形象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這一主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王 燕:

1、形象化教學語言的運用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形象化的語言不僅有趣味性,還能幫助學生有效地記住線段有兩個端點這一特徵。

2、形象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開始,由生活中的實物毛線引入新課,再透過動手操作發現特徵,最後抽象成線段這一圖形。由生活到數學,由形象到抽象,充分體現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助於學生對知識形成的理解。

遊曉霞:教者從謎語匯入引起學生興趣,重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和教學手段。採用直觀演示法和操作實踐法。教者能引導學生髮現注重指導學生觀察操作。

孫 亮:畫線段時動畫出現的是先畫直線,再畫兩個端點,是否可以展示先畫兩個端點,再畫直線,或先畫一個端點再畫直線和另一個端點。

胡萬進:關於四個點可以連成幾條線段,學生容易定式思維連成4條線段,可以在出示3個點連成線段之後再在連好圖形旁邊再加一個點,學生就更容易發現對角線連成的線段了。

周 建:

1、聯繫生活實踐,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逐步認識線段的本質特徵。

2、課堂結構合理,過度自然,語言形象化突出,教學效果好。

建議:連接4點,可以結合學生握手的情境

周文進:兒童化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激勵性的語言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自然得體,富有啓發的無聲語言帶動課堂教學。

鬱 平:教學中教師緊緊抓住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這兩個特徵來教學。活動中透過實物的操作,例如拉一拉摸一摸找一找折一折更形象和直觀的讓學生找出線段的特徵。比較線段長短的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找出比價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能讓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每個教學內容的重點。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千米和噸的認識

人教版上冊“千米和噸的認識”一課在教學上有一定的難度。如何進行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透過直觀感知,具體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學生已經學習了釐米和米,建立了釐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對於毫米和分米,還沒有正式接觸,只是在尺子上見過。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首先要透過直觀教具和具體實踐,讓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

如:教學毫米的認識時,可以這樣進行:教師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再讓學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釐米,再從1釐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數一數1釐米中有多少個1毫米的小格,從而得出1釐米=10毫米。再實際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長,用手比劃比劃,還可以拿出準備好的硬幣,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從而加深對毫米這個概念的認識。

又如:教學千米的認識時,考慮到千米是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就比較困難。因 此,我就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讓學生實際走一千米的路,這樣從實踐中感知1千米有多長,就比較容易建立千米的觀念。

再如教學噸的認識時,是透過實際參觀和推算來進行教學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噸。我們班學生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就是1噸。而且還可以藉助書上的插圖,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來感知1噸物體的重量,加強對噸的認識,形成噸的概念,從實踐中得出1噸等於1000千克的觀念。

二、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量的計量,要遵循學習規律,逐步培養學生類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單位換算,透過1釐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推出5釐米是幾毫米,9噸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幾噸等,這樣教學重在啓發理解、思考。理解的東西纔有助於記憶,有利於運用。

三、培養學生測量長度的初步技能

在計量單位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培養學生測量物體長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結合教學長度單位,讓學生自制量具,並用來度量一些簡單的物體。另一方面,透過度量物體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測量的方法。例如:讓學生量黑板的長、鉛筆的長、課本的厚度,還可以量幾條線段的長度等,透過這些活動,既能使學生初步掌握測量的簡單方法,還可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教法和學法看成一個整體,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綜合考慮、設計教學。還要藉助直觀、及時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質屬性和知識的內在聯繫,讓學生透過實踐,加深認識,提高分辨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教學背景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的第一節“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的第一課時,教材第12頁至14頁例1、例2的教學內容。本節內容屬數與代數領域,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分類知識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分數的基礎,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平均分”。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透過觀察瞭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各種實物,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並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爲認識除法打好基礎。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二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機會很多,所以已粗淺的接觸了此類知識,腦海中已有淺略的表象,但卻無系統的理念體系,這節課的目的就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昇華。

二、根據課標要求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重、難點如下:

1、透過觀察情境圖,能舉例說明“每份同樣多”,並能說出平均分的含義。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將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學生能比較規範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學資源和主要教學方法:

(一)教學資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題情境,藉助多媒體電子白板、實物學具,在真實的數學情境中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二)主要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這樣規定:“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透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基於此,在教學中透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積澱經驗。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三)應用新知,理解“平均分”(四)全課總結。下面就每個環節的設計流程及設計意圖進行說明。

(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情境引入,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透過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二(1)班準備春遊食品”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把圖中小朋友分東西的場景進行描述,尤其是對“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進行猜想:小朋友手裏拿的橘子、糖果應該放在哪一堆裏?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情境的原因是孩子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 ,這與他們的生活聯繫較爲緊密,在觀察分食品的場景中,那種要求分的公平、一樣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們內心需求的,因此,會很自然的產生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透過這一環節,讓他們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2、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利用各種學具圖形代替實物 ,按照小組人數將這些“實物”進行分配,然後集體交流,彙報分的過程及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相對開放的,組內利用學具代替實物,各種“實物”的數量也不一樣,按照4個人來分,會出現每人分得同樣多,也會出現每人分得不同樣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們在解決問題時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實現經驗互補,也爲教師調整教學預案提供現實情境。這個環節使進一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3、從學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實物展臺,選取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小組進行對比,並交流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 由此揭示這種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設計意圖:經過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對比,讓學生再次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過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樣多。透過展示和交流,引導一部分學生能比較清楚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方法。】

4、在滲透份數,每份數中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課件出示練習三第2題:小紅把8塊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她有三種分法,哪種分法是對的?先由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想法,再指名彙報並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概念判斷“哪種分法對”,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滲透份數、每份數,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1、教材分材:本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學生熟練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爲進一步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2、學情分析: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對於學生來說,在認識角之前,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爲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年齡特點,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4、教學重點:能正確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

5、教學難點: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說教法、學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情境教學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透過找一找、畫一畫、玩一玩、比一比等活動,在動手實踐中,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爲看得着、摸得到的東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學會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訓練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留意身邊的事物,培養了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老師帶來一些圖形朋友,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請學生把他們分成兩類。(生可自由說出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說出圓沒有角,其它三個圖形都有角。

2、揭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課的引入從學生熟悉的圖形和分類的知識入手,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及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爲以後探索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二、聯繫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

1、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見過生活中的角,並用手指一指自己身邊的角。

2、課件出示剪刀、鍾、紅領巾,讓學生說說它們的角藏在哪兒,用手指一指,並用課件演示請出這些角。

(二)認識角

1、摸角並感知角

讓學生拿出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個角,用手摸一摸(教師注意動作的引導和示範)和同桌說說發現。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2、認識角的頂點和邊

讓生彙報有什麼發現

生彙報:角有個尖尖的、刺手。讓別的學生摸摸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揭示:我們把這個地方叫角的頂點。

生彙報:角的兩邊是平平的、直直的

揭示:我們把這樣的線叫邊。

再讓學生觀察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三)畫角、介紹角的名稱及讀寫法

1、讓學生在紙上畫幾個不同的角。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2、請一位學生說出畫法,並在黑板上示範畫一個角,標出它的頂點和邊。

3、教師再示範畫一個角。

4、給角取名。爲了便於區別這兩個角,我們可以給它取名,比如第一個角我們可以在角的兩邊張開的地方,用一個小“)”線把兩邊連起來,然後在它的後面寫上1,記作1,讀作角1,(師板書),第二個角讓學生取名,記下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生活中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對角的幾何認識還是第一次,教學時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找角,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特點,這樣,從直觀圖形到抽象概念,層次分明,過度自然,學生容易接受,順利突出本節課重點。)

(四)練一練

1、辨角(課件出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找角:書中67頁指一指。

(設計意圖:學生對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讓學生練習,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增強分析能力,並及時反饋,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三、動手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教師出示活動角,並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活動角玩一玩,有什麼發現,生彙報交流(板書:張口大,角就大;張口小,角就小。)

(二)比一比

1、請生將自己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後同桌的比一比,看誰的角大,誰的角小,並請兩位學生上前比,教師指導比的方法。

2、師拿出兩個角(一個邊長但張口小,另一個邊短但張口大)讓生猜誰大誰小,再放在一起比,引導學生說出角的大小隻與張口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自己發現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內化延伸

1、角的應用。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

2、如果我是角: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說出角的用處,加深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最後總結放手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梳理,內化了新知。)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大慶市慶風小學教師鄭穎,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二年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節《買香蕉》。

一、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師大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4節新課,透過前面3節“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三節平均分的活動,是在學生還不知道除法的情況下,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操作水平上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經驗基礎上開始認識除法的,從學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體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從而理解除法與平均分的聯繫,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同時,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進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並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爲以後學習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除法的豎式計算奠定了基礎。

二、學生分析:

低年級學生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而這些學生活潑好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有剩餘。

四、教材處理:

在教學中以直觀教學爲主,運用觀察、動手操作、分組討論等多種方法,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教材,讓學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的自主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在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首先以學生喜歡的人物孫悟空匯入本課,接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香蕉擺一擺。最後讓學生各抒己見,歸納出各種分的分法,及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贊可夫認爲,教學方法不應以直接傳授知識爲主,而應以促進學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個性優秀品質發展爲主。因此我以學生髮展爲立足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透過實踐探索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態度,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六、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興趣是學習入門的嚮導,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吸引學生樂學的內在動力。本節課的匯入部分,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以學生喜歡的人物孫悟空匯入新課,讓學生幫助孫悟空分香蕉。

2、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第一稿設計時,我採取的是教師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學生觀察,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在兒童的學習活動中,興趣起着定向和動力功能的雙重作用。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以這一理論爲指導,我改變了設計讓每一個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分一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香蕉的練習,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在開展這個活動時,由原來分小棒改爲利用香蕉的圖片分,這樣能使學生學對活動產生興趣。我先讓同桌兩個自由分一分。

然後引導學生在幾種分法中找出是“分得樣多或者同樣多的”那樣分法,使學生在多種分法的對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平均分”。最後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方法,這樣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便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3、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學生利用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教師設計了多樣化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透過《填一填》、《寫一寫》、《練一練》。對新知進行了鞏固,激發了學生不斷探索的熱情,最後讓課堂得到延伸。

4、全課小結,歸納新知。

師生共同小結,回顧學習的過程,評價自己的表現,培養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陳紅霞,來自於xxx仙女二小,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過渡:首先我談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釐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釐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本着“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衝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爲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準備(爲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準備。)

1、電教媒體

2、爲每小組準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準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裏,我按照談話引入、複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衝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2、談話引入,複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準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並提問:剛纔我們測量的數據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透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樑。

3、實踐活動,引起衝突

接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纔透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展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透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釐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爲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衝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這就爲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定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釐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說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爲釐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纔有同學說用毫米作單位,他說對了。毫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瞭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釐米的關係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彙報我準備採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透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釐米的關係,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釐米等於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版塊2、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我準備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

(1)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1毫米。

(2)我藉助1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明白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1毫米。

(3)讓學生閉眼想象並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4)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厚度大約1毫米。

(5)用手勢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6)說一說,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一般用毫米做單位。

(7)完成p3做一做,讓學生體驗測量的過程。

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使學生藉助實物進行類比,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毫米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逐步深入,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提高了估測的能力,而且還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能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服務的思想。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有餘數的除法》。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是設計進行闡述。

一、 教學目標

1.透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能在有餘數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餘數。

2.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確定此目標基於以下三點:

一是基於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數學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二是對教材的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餘數除法”的內容。這節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後,再研究“分後還餘”的情況。《有餘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着重抓住“餘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爲了讓學生鞏固這個知識點,在新知授完以後,讓學生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及練習冊中的題目。

三是對學情的分析。有餘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乘除法的意義,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除法豎式進行學習,也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求商,而有餘數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學生比較難理解。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基於以上幾方面的思考,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爲:知道什麼是餘數以及有餘數除法算式的書寫。教學難點確定爲:理解餘數的含義和實際意義。

二、 教法

《課標》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使學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引導觀察法、直觀操作法進行教學。

三、 學法

《課標》中指出,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本節課我將指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知識遷移等方法進行新知的探究。

四、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爲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複習引入,透過複習表內除法的意義爲學習新知做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在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談話和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感受“餘數”然後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餘的方法。有餘數的除法是一個新的知識點,在學生感受以後,直接出示算式,並引導學生讀出算式。再指導學生說出算式個部分的名稱。

第三個環節爲鞏固練習,新知運用。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有餘數除法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理解。

第四個環節是課堂總結,理解昇華。課堂總結是學生對知識系統掌握的情況,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處理分一分的環節時,學生出現了多一個和少一個的兩種說法,課前預設不夠充分,處理得有點倉促。其實可以問學生分幾份多一個,分幾份少一個,多一個少一個都叫剩餘,由此引出了餘數。這樣處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叫***,來自*******小學。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比一比》。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大數的學習基礎。本節課力求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比較方法的分散的、不規範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規範的理性認識,結合情境先教學“四位數與三位數的比較”,再教學“兩個四位數的比較”,最後進行“兩個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數的比較”。由淺入深地探究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透過“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動進一步鞏固比較大數的方法。最後,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操作性、開放性的活動爲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學生在探究與活動中學習和提升知識。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透過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

3、透過遊戲、活動,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精神,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發展數感。

教具準備有:教學課件、數字卡片等。

二、教法與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學生動腦、動手,交流比較方法,同時採用多種多樣的數學活動,豐富學生對生活中大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數學學習已不再是教師簡單地展示知識的過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同伴合作交流,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教學流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該部分知識的教學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我設計瞭如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二)實踐活動,探索新知。

(三)猜數遊戲,應用新知。

(四)課堂評價,總結延伸。

下面我就這四個環節做一下具體的闡述: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同學們,‘五一’期間各大商場搞促銷打折活動,讓我們一起去逛一逛電器商場吧。”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一種寬鬆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

(二)實踐活動,探索新知。

本環節主要透過“購買電器”、“中大獎”等活動來完成學生對新知的自主探索。

活動1“購買電器”:

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價格。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老師想挑選每種商品中最便宜的電器買回家,你們能幫助我嗎?此問題旨在將生活中的大數應用到數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發展學生的數感。

2、學生根據商品的價格進行比較,並將結果寫在紙上。

3、呈現學生反饋材料,交流比較大小的方法。

4、引導學生尋找規律,總結出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以上活動旨在讓學生探究出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究中得到發展,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親身經歷、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在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出現的不同觀點,正確地加以肯定,請他們儘可能地說明理由,對於錯誤的說法,要及時教育學生不能取笑他人。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最後得出比較較大數的方法,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提高繼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2“中大獎”:

在商場裏有許多競猜活動,誰能把以下六種商品價格在最短的時間內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誰將獲得一個獎品。同學們趕快參與吧。(課件出示:MP3 387元、燃氣竈 809元、熱水器 1725元、數碼相機 4300元、浴霸 345元、檯燈 99元)

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學會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學生獨立思考,觀察比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猜數遊戲,應用新知。

兩人一組,一人想數,一人猜。想數的人只能說“是”或“不是”,猜數的人提問,直到把數猜中,猜的次數儘可能少。

透過遊戲,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數感,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精神,這樣的活動形式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活動,然後彙報交流,體現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體現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應用。

(四)課堂評價,總結延伸。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麼樣?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數呢?舉例說明,並比較。

透過總結與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穫和體會,並學會評價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情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0

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爲:語言的準確性體現着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連貫性體現着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着思維的豐富性。衆所周知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展同語言的發展又緊密相關,這說明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即透過聽、看、想、說等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1、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展又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可採取:個人小聲獨立說、同桌互相說、小組內輪流說、讓學生小結等形式。說的內容有許多,今天這節上可以說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角的特徵、說操作過程、說判斷的理由等。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演示學生操作的學具、老師的教具以及板書等,向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識。教師儘可能多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爲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示範,讓學生知道怎麼說。

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數學語言。因此在教學中,

教師要有目的地爲學生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有條理地說。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節課中鄒老師在學生認識了頂點和邊後,加以示範性的說明並配合手勢,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規範了頂點和邊。在之後學生找生活中的角並說一說的時候,也給與了師範性的演示。透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3、動手操作,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

動手操作是發展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是直觀性占主導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這一思維活動特點,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這—外部活動,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做一些角,學生邊想、邊做、邊說,使腦、手、口共同參與活動,可以達到統一和諧。在製作角後的`交流中學生也有很多親手指一指的機會,透過讓角變大、變小的操作學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較差,往往是肚子裏知道卻說不出怎麼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維過程表述出來。教材在教學各個內容時安排了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透過操作增強感性認識,逐步達到抽象化。說一說就是要藉助語言,把想的過程明確、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學生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繫的,增強語言的培養就是增強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4、學會傾聽,成爲數學語言的中介

我們低年級的絕大部分學生在課堂裏說話最初都是需要進階“翻譯”的,這個翻譯從哪裏來?就是我們的老師。數學語言不是簡單的書面語言,更不同於生活語言,它的特點是準確、簡潔和嚴謹,具有教強的邏輯性,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往往不夠嚴密,缺乏邏輯性、完整性,語言的組織能力比較弱,這樣就阻礙了對數學知識的正確表達,數學思維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說老師在課堂裏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學生由生活語言向數學語言過度的中介,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階段,口頭表達能力非常有限,回答問題更是殘缺不全,在平時的上課中,認真傾聽學生髮言,及時收集資訊、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力求使學生語言表達語句完整,用詞準確。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5661頁,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聯繫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透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和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和製作。

教學難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剪刀、彩紙、圖形紙、釘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情景匯入

1:欣賞錄像。(課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遊的景象)

二、觀察、操作探究特徵

1、觀察,初步感知

(1)認識對稱

觀察照片,你能發現它們有什麼特點嗎?(師課件點擊放大剪紙圖。)

生:它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

(課件點擊返回)那其它物體有沒有兩邊也是一模一樣的呢?

(2)揭示對稱

像這樣物體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它是對稱的。那這些物體它們都是對稱的。

(3)擴展認識

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呢?(課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同桌之間自由說,全班交流)

2、操作,體會特徵

(1)從物體到圖形的認識

把這些對稱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電腦出示按天安門、飛機、獎盃、蝴蝶等實物畫下來的圖形)

繼續觀察,這幾個圖形有什麼特點呢?

任選一個圖形,在小組內合作,嘗試能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它

們是對稱的呢?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選擇不同的實驗方法。)

交流反饋。演示摺紙過程:對摺後兩邊是對稱的

板貼:對摺

師:那再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把圖形對摺後發現了什麼呢?在小組裏說一說。(學生小組交流)

生:它們對摺後兩邊是對稱(一模一樣)的。

師:那其他圖形也是這樣的嗎?師加以補充:像這樣,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一樣(對稱),稱爲完全重合。板貼:完全重合

師:爲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請電腦老師來演示一下。(電腦演示:2個對摺完全重合的過程)。請大家把其餘的兩個圖形再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操作,小組交流述說)

師:這些圖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點名回答)

生:它們對摺後兩邊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結:像這樣,對摺後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帖: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軸對稱圖形(板貼課題:軸對稱圖形)

師:這些圖形都是(學生講軸對稱圖形),那誰來說說這三張圖形爲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呢?

生:(點名回答)它們對摺後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師:如果把剛纔對摺後的圖形開啟來看看,還發現什麼呀?

生:一條摺痕。

師: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電腦演示對稱軸)(板貼:對稱軸)

師:你能找出另外兩張圖形中的對稱軸嗎?相互說一說。(同桌交流)

師:(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什麼圖形纔是軸對稱圖形嗎?在小組裏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3、識別,加深體驗動手操作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今天,一些圖形娃娃也非常高興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但它們有個要求(電腦出示P57試一試)要請同學們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大家能滿足圖形娃娃的要求嗎?組長拿出信封中的圖形,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動手摺一折,然後在小組裏說一說你選的是軸對稱圖形嗎?爲什麼?(小組合作操作)

師:(點名回答)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爲什麼?

(點名回答,學生投影展示)

師:那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爲什麼

(點名回答並投影展示)

師:(小結)透過剛纔的操作,同學們知道怎樣的圖形纔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請23名學生說)

4、訓練,鞏固特徵

師:看來同學們學得真棒啊!下面吳老師呢就要來考考大家了。

(1)師:(課件出示第58頁第1題)這是我們生活中常會看到的一些圖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們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直接提問,課件演示12個是軸對稱圖形,對有疑問的再演示)

(2)師:同學們知道嗎,我們學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軸對稱圖形呢!就讓我們在搶答遊戲中把它們找出來吧,看誰的反映最快。(教師舉字母卡片,學生搶答)

(3)師:(小結)爲什麼N、S不是軸對稱圖形呀?

生:(上來動手摺一折)因爲它們對摺後不會完全重合。

師:所以軸對稱圖形一定要對摺後能完全重合。(學生一起說)

三、做一做內化新知

(1)教學例2做軸對稱圖形

師:剛纔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個呢?請組長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組合作,各顯神通吧,看哪個小組製作的軸對稱圖形最美了。(小組合作設計,教師巡視)

師:誰來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呢?

(請2種不同的方法到實物投影上展示,講講他們的做法)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呀,我們做出來的軸對稱圖形對摺後能(學生講完全重合)(教師在實物投影上演示,並把一些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昨天吳老師也剪了幾個軸對稱圖形,(電腦出示P59第4題)下面的圖案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你能連一連嗎?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9頁,在書上完成。(學生獨立完成,再點名回答,電腦相機演示連線)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透過這堂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呢?把你學到的本領告訴你的小組同學。

(學生小組交流,再點名回答)

(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對摺後的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還學會了做軸對稱圖形。)

五、鞏固練習

(1)師:同學們的收穫可真大啊!那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每個國家都有國旗,大家知道我國的國旗嗎?(電腦出示P59第5題)你能在下面一些國家的國旗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我們用手勢來表示,如果是軸對稱圖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軸對稱圖形你就搖搖手,明白嗎?

(全班學生一起用手勢表達,老師在電腦上演示)

(2)師:剛纔我們認識了那麼多的軸對稱圖形,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畫一個軸對稱圖形呢?(電腦出示P58想想做做3)畫出下面每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爲一個軸對稱圖形!

(翻開書到P58,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再電腦演示,做對的舉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師:軸對稱圖形以其特有的對稱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和諧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築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對稱的建築,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電腦配樂欣賞著名的建築圖片)

師: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後還可以到雅虎、百度網站去查閱一些有關軸對稱圖形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一下。

教學反思:

本課是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難點是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徵,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也爲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

這是一堂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爲一體的綜合實踐課,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注重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爲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爲基本特徵,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爲主。

縱觀這節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並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悅。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兒童亦然。整堂課以欣賞美爲線索展開教學,本課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動畫: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在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的渲染中,兩隻小企鵝到北京旅遊,介紹沿途參觀的很多著名景物(這些景物都是對稱的),帶領學生一起暢遊了一番,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觀察優美的畫面,彷彿身臨其境,領略了對稱物體之美,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事物。這種贏造寬鬆愉悅、開放式的環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觀察這些實物的特點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從而引入對稱,逐步將實物抽象成平面圖形,透過操作實踐發現其共同特徵,匯入教學新授,達到串連教材的效果,讓學生在這種欣賞美的教學情景中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美、鑑賞美、領悟美,達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學效果。

(點評: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爲媒介,使教材內容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生活中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認識幾何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意到圖片的顏色,在教具和課件製作中採用色彩鮮明的顏色,使學生感受到顏色的美,物體的美麗,教師創設了一個這樣美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的美,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身邊,體驗到在數學中美的教育。)

二、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葉瀾教授曾在新基礎教育課題實驗中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最終要落實到個體的學習行爲上,學生只有透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進而內化爲己有,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

本課爲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徵,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透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徵,大膽地加以猜測,說出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並透過小組動手操作來驗證它們爲什麼是對稱的,採用對摺的方法來折一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爲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餘地;在對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透過操作發現圖形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引入完全重合,讓學生反覆地操作體會,再配合課件的動畫演示,初步感知什麼是完全重合;最後教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配合課件動態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徵,形成感性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爲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別,爲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後的製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點評:實踐操作是學習數學的根本,課堂以學生爲主體,活動爲主線,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使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過程中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一節課下來,老師說課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5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學生的了,學生說的多了,動手操作多了,參與面廣了,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動手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小組合作、發揮特效

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經驗與收穫不盡相同,爲了使學生個體

的、羣體的活動促進學生的整體的發展,教學中常發揮合作交流的功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的經驗或成果展示出來,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衆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在本課中,有很多活動都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由於低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不強,對於正確美觀地製作出一個軸對稱圖形還有一定的難度,但由於學生學習發展的進程不同,針對一部分學生已會製作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展開分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怎樣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後評一評小組成員中製作的軸對稱圖形,在動手操作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裏交流。在引出軸對稱圖形時,也是透過小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這樣儘可能地將每個人的收穫變成學生集體的共同精神財富,

(點評: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本堂課採用的小組合作較多,學生在活動中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外延伸、豐富情感

本堂課的結尾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著名的對稱建築,配上古典的輕音樂,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古建築又是一種藝術,滲透在數學學科中,既是學習數學的好材料,又是滲透民族文化的好題材,選擇切合教學符合兒童學習規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題材,如本課例中的背景音樂、古建築、中國剪紙等就是在這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點評:古建築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鮮活體現,讓學生再次感受這些對稱物體之美,設計別出心裁。)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匯入雖很貼近學生生活,體現欣賞美,也很自然,但總覺有些平淡。在判斷學過的幾何平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在彙報時處理得過急沒有注意到個別差異。

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結合實例,透過觀察、操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爲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第一道例題首先出示了一組實物圖片,要求學生觀察並說說它們的共同特徵,初步感知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並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再找出一些具有對稱特徵的物體,在小組裏交流。教材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接下來,教材把上面的實物圖形進一步抽象爲平面圖行,引導學生透過對摺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描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以活動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訓練幫助學生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繫。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頁,角的認識。

2.教材簡析

本課時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角,體會角的基本特徵,並感知角的大小。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爲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奠定基礎。教材呈現的內容是例1,讓學生在實物當中認識角,瞭解角的基本特徵;例2,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畫角;結合練習3,感知角的大小。

3.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已經具備有關角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對角的認識是籠統的、模糊的,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常見的物體和平面圖形出發,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對角的科學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及名稱。

(2).透過動手操作,認識到角有大小,並且學會比較角的大小。

(3).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

5.教學重點

理解角,掌握角的基本特徵

6.教學難點

學會比較角的大小

7.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卡紙、扇子

二、說教法

根據學生知識的有限性以及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我對被本課的教學內容採用了一下幾種教學方法:啓發式談話法、演繹法、合作交流法,並在課前創設課堂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將這些教學方法合理地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過程中自覺地獲取知識,瞭解角並且學會比較大小。

三、說學法

動手操作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初步認識角的概念及基本特徵,學會比較大小。

合作交流法:讓學生透過合作交流,體會合作交流的精神,並在交流過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訴合作人員,提高學生語言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收情景,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角,儘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創設一個情景,引出一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透過觀察,認識圖中的平面圖形,從而引出課題認識角。並且引導學生說出角的共同特徵。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表象,對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結合生活,感受角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分爲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

1.找“角”: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材料找角。同學相互彙報。學生在找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就在我們生活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樂趣。同學相互彙報,如有錯誤,可以幫助同學指出錯誤,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

2.摸“角”:讓學生上來摸一摸教師手中的角,在次直觀的感受角的基本特徵,並讓學生說一說摸角之後的感受。總結出: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板書)向學生介紹角的部分的名稱。邊

頂點

(教師示範畫角)

3.畫“角”做“角”:讓學生自己畫一畫,做一做,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且進一步鞏固對角的圖形特徵的認識。再透過判斷以下圖形是不是角、從平面圖形中找角,及時幫助了學生對角的概念加以鞏固

(三)、動手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角的大小。先透過觀看老師演示紙扇開啟和合攏的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角在變化,它是有大小的。再有了直觀的認識之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己動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滲透比較的方法,並在小組當中進行交流。在這個環節中,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受數學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鞏固角

1.說一說下面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2.練習八第三題

3.角在生活的運用

透過以上的練習題,再次幫助學生鞏固角的知識。第三題讓學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數學的樂趣。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初步嘗試,也是爲後面“噸”的教學奠定基礎。從學生的感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克,再認識千克,然後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及知識應用。

圍繞這節課的內容,以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結合課題的實驗方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克和千克,對1千克、幾千克、1克、幾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質量計算。

2、繼續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意識。

3、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是對千克與克的認識並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難點是對克的認識。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爲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遊戲情境、活動情境,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採用啓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爲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了良好基礎。

學法:爲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並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採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教師:前幾天,同學們隨家長去超市購買了一些物品,還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好嗎?

生答:媽媽買的牙膏是30克,火腿腸一根是45克,我的體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師:同學們說了這麼多,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有的後面帶:“克”,有的後面帶“千克”。

學生有可能答出:比較輕的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用千克作單位。

2、點明課題。

師:要知道我們購買的物品的輕重,可以用什麼方法?

生答:用秤稱。

3、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秤。

教師着重給學生介紹一下天平的組成及用法。

設計理念

教材呈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本地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學生學會了認識商品的質量標註,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爲學生學數學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體驗感悟

1、克的認識

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以下六個環節來進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有多重。

(2)用天平稱:一枚二分硬幣重約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約有多重?說說自己的感受。

(4)舉幾個生活中大約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學習用品大約有多重,用天平稱一稱。

(6)用手掂一掂學習用品,說說自己的感受。[(轉自數學網 )]

2、千克的認識

千克的認識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以下八個環節來進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大約有多重。

(2)看標註:一袋鹽重500克。

(3)教師問:兩袋鹽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兩袋鹽的重量。

(5)教師問:兩袋鹽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適嗎?

生答:不合適。

教師:那應該用那種秤來稱呢?

生:彈簧秤。

生:檯秤。

(6)用彈簧秤稱兩袋鹽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 板書: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說說自己的感受。

(8)稱桌子上的學習用品稱一稱,掂一掂,說說自己的感受。

設計理念

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學生透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後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學生透過大量的操作:稱一稱2分硬幣、數學書、1千克重的食鹽、書包等,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鞏固新知

課件展示:

1、 寫出體重。

2、 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單位。

3、 連一連。

4、 找錯。

設計理念

本節課,學生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一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動手掂一掂、動腦估一估、動口說說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會感悟1克和1千克的實際輕重,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增強了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充分享受了學習、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4

“十年的變化”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加與減(一)”這一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等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 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加減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減法口算、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萬以內加法的計算應該比較容易掌握,稍有困難的是萬以內數的進位加法中連續進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筆算。爲此,本課教學中,在注重學生已有的計算基礎上,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爲主,教師點撥引導爲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的方法進行“連續進位加法”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透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並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自己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繫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推理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養成認真、有條理的計算習慣 。

(2)透過情景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是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難點:三位數加法中的連續“進位”方法。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創設了十年前我去動物園參觀的情境激趣引出課題,與今天再去逛時情境的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出知識點,讓學生透過觀察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的良好數學品質。整個課堂我創設小動物參與的環節,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實踐活動”的教學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對本節課的活動過程設計如下,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

(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 聯繫實際,鞏固應用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下面我就這四個教學過程做具體的闡述:

(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開課伊始,我透過情景創設十年前逛動物園的情境,與今天學生再逛動物園的情境作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引入今天的知識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既現實、又有趣,同時還受到了環保教育。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中改變學生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彙報自己或小組的成果,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1.出示青山縣野生動物園相關數學資訊。

(1)思考並回答:對比同一個動物園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麼?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提出數學問題。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計算。 (2)四人小組內交流算法。 (3)全班彙報。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口算 數線

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

嘗試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小老師板書,講解)

4.小獅子先知道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法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你願意告訴它嗎?

5..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補充課題) 6.. 趣味練習,評選動物園環保之家(板演)

(三)聯繫實際,鞏固應用

這一環節設計了“幫森林醫生啄木鳥找對錯”,“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兩個環節,目的是爲了對今天學習的連續進位的加法進行鞏固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5

我說課的內容是《直角的初步認識》,這局部內容是省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八單元《直角的初步認識》中的第二課時。

先讓同學認識角,再讓同學認識直角。

角的初步認識這局部教材,先讓同學觀察實物,如三角板、紅領巾、扇子來認識角,然後再讓同學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實物籠統出角的圖形。這裏不給角下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對直角的初步認識就是以這第一課時角的初步認識做基礎。

本課的具體教學內容是教材第114~115頁的內容和相應的“做做畫畫”,第116~117頁練習二十二第5~9題。教材的第一項內容是藉助同學熟悉的三角板來說明什麼是直角。接着透過讓同學觀察課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來加強對直角的認識。然後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後讓同學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教材在“做做畫畫”中佈置了對位置變化的圖形作判斷,以和用紙折直角和在方格紙上畫直角等練習,以此來協助同學掌握直角的特徵,初步培養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練習二十二第5題是“做做畫畫”第1題的模仿練習,練習二十二第7題是“做做畫畫”第3題的模仿練習,練習二十二第6題是畫直角標誌,練習二十二第8題是讓同學找直角,練習二十二第9題是讓同學指出各個角。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透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使同學初步認識直角;使同學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透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透過討論、交流與評講,使同學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同學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使同學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活動充溢着探索與發明,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同學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難點是使同學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透過對教材的認識與分析,我打算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第一局部是複習引入:

首先,讓同學判斷一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並說明理由。其次,讓同學舉例說明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角。再次,讓同學指出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幾個角。這局部的教學透過對前一節課認識的角的複習爲認識本課的直角作鋪墊。

第二局部是探索求知:

首先,就剛剛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提出疑問:“看了這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同學發現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個相同的角。教師追問:“你知道像這樣的角叫什麼名字嗎?”然後說明什麼是直角,籠統出直角的圖形,並說明表示直角的標誌。接着讓同學舉例說說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直角。這兒教師透過引導同學觀察、比較、舉例等方法讓同學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發現並掌握新知識,有利於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發展同學的實踐能力,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

其次,先出示“做做畫畫”第一題的圖形讓同學判斷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爭論。那麼就讓同學小組討論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然後大組交流、研究,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與說明。接着再讓同學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這兒的教學讓同學在矛盾中提出疑問,然後進行考慮、討論與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利用發現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驗證所發現方法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這樣讓同學對新知發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同學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利於同學體驗數學活動充溢着探索與發明,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再次,讓同學試着自身動手畫出一個直角,然後介紹各自的方法,教師組織同學研究、討論,給予肯定與指導。接着教師再一邊示範,一邊小結用三角板畫直角的方法,並讓同學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畫兩個直角,即“做做畫畫”第三題。這兒的教學充沛體現了同學的主觀能動性,並讓同學體驗瞭解決問題戰略的多樣性,發展同學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局部是實踐應用。

首先,完成“做做畫畫”第二題,讓同學拿出一張紙,動手摺出一個直角來,摺好後交流自身折的方法。培養同學動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5題,進一步鞏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6題,透過畫直角標誌不只可以看出同學對直角的判斷能力,而且爲以後的識圖做了一個鋪墊。

接着,完成練習二十二第8、9題,透過找直角與找隱藏着的角,發展同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最後對全課進行總結,並安排作業,完成第7題。

透過以上的三大步驟的教學活動,基本體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能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使同學在主動觀察、嘗試、、驗證、討論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透過看、找、比、畫、折、想、說、練的過程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親歷性”,使同學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