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介紹

學問君 人氣:1.36W

一轉眼又到春節了,小朋友們想到用怎樣的手抄報來迎接春節呢?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介紹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資料1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禁忌: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圖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禁忌:大家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資料2

春節舞龍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爲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爲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主要是用來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璜,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禁忌: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裏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大家就會舞起獅子,耍起龍燈,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資料3

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羣衆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衆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爲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閒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資料4

春節禁忌

初一禁忌: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吉辟邪祈福。

初二禁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禁忌: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穀子生日”,祭田。

初四禁忌:豬日——祭財神。

初五禁忌:牛日谷“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禁忌:“送窮五”禁忌: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五的垃圾視爲“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五路財神生日,有“接財神”的習俗。

初六禁忌:馬日——“送神”的日子,店鋪開始復業。

初七禁忌: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啓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禁忌: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接受佈施。

初九禁忌: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初十禁忌: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甚至燒香祭拜石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