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國慶節手抄報素材精選

學問君 人氣:1.41W

中國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節手抄報素材精選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爲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爲“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爲國慶節。

1949年9月的政協第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爲國慶節。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爲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係。”隨即舉行閱兵式。

過去的恥辱

我們不會忘記南京30萬同胞的血染紅了長江、忘不了圓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頭上“東亞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園門口“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過去清政府的xx,讓我們肥沃的中國如同一塊肥肉被分得七零八落。

恥辱後的`振興

中國人民是壓不倒的!東方的一條龍站了起來,東方的巨人也站了起來,沉睡的雄獅已甦醒,潛伏的巨龍已飛騰,現在我們甩下了“東亞病夫”的帽子,1992-1999年我們結束了百年惡夢,祖國文明則我們文明,祖國恥辱則我們恥辱、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爲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着“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重任!

愛國故事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爲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她,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巴金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列寧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