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元宵節與佛教有何淵源?

學問君 人氣:1.48W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事物紀原》說:漢代兩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許執吾金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元宵節與佛教有何淵源?

元宵節除燃放燈火外,還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活動,爲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

據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逢元宵燈節,城鄉人們都要耍龍燈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舞獅子也是我國的一種優秀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除了“舞龍”、“舞獅”外,元宵節裏,質樸的'北方人民喜歡扭秧歌來慶賀。元宵節裏還有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等習俗。

元宵節,我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猜燈謎,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