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實習心得

學問君 人氣:1.92W

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實習心得1

懷着期盼、懷着欣喜,20xx年7月15日,我踏進了這座嚮往已久的百年名校—西北大學。西北大學潔淨美麗的校園,洗滌了一身的疲憊。那一張張名人的面孔,顯示了西北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爲一名石油地質方面的研究生,曾多少次聞名了西北大學地質系作爲國家的石油地質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我在這所神聖的大學度過了一段非常有意義、有收穫的時光。

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實習心得

首先,我有幸聆聽了西北大學地學界大師的講座,每一節講座,都是那麼的生動,那麼的引人入勝。舒德干教授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寒武紀大爆發和生命起源,劉池陽教授用淵博的知識,向我們講解了盆地分析的意義、理論、方法,並對盆地成藏成礦系統和全球油氣資源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張國偉院士用提問的方式,開拓我們對地質學的新思考引導我們怎樣去做好地質研究工作。嶽樂平教授用現代地質現象和事件,分析了西北地質新構造與環境變遷、地質災害,其中他那些爲民做事、爲百姓造福的思想和精神,深深的感動着我……聆聽了這些大師的講座,除了收穫知識外,還感受到的是他們思想、他們兢兢業業的精神。

野外地質實習,既填補了我野外地質薄弱的環節,又豐富了我很多的生活。使我對陝北黃土高原、鄂爾多斯盆地、秦嶺造山帶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透過這次對野外露頭的觀察,對沉積環境和構造運動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

典型剖面解析:

剖面1:

時間:20xx年7月20日

地點:XX市南邊500米左右處公路邊

點性:曲流河點壩沉積

描述:地層上部爲塊狀淺灰色細中砂岩,砂岩中夾泥質條帶。剖面中可見多期河道疊加,多期旋迴特徵。每一期旋迴中具有下粗上細正粒序。橫向上可見多個凸鏡體疊加。每一期河道底部可見沖刷面,發育斜層理。爲一典型曲流河側向遷移的特徵。

剖面2:

時間:20xx年7月20日

地點:寶塔山腳下

點性:辮狀河道沉積特徵

描述:垂向上爲一灰白色細—中砂岩,砂岩中發育大型板狀交錯層理。垂向上可見多期河道疊加形成的巨厚層砂體,砂厚約40米。砂體內部可見多期河道沉積旋迴特徵。每一期河道內部可見下粗上細特徵,但其頂部細粒物質多被沖刷切割。

剖面3:

時間:20xx年7月22日

地點:宜川仕望河

gps:n36°04’14” e110°25’23” h535米

點性:晚三疊紙紡組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

描述:剖面垂向上底部作爲一套 紅色粉砂質泥岩,向上發育一套灰綠色細粉砂岩,發育平行層理,二者成沖刷接觸,反應水流較快持續。向上發育前積型層理,該層理反映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向前推進沉積。垂向上見多個沉積旋迴,每個單旋迴河道底部爲凸鏡體砂岩。

剖面4:

時間:20xx年7月24日

地點:XX縣消泥河小組

點性:延長組長7油頁岩及斷層觀察

描述:該剖面整體爲長7油組一套油頁岩。由於斷層和褶皺造成爲一套厚度爲40米左右的油頁岩。剖面中可見向北傾向兩條斷層,向南傾向三條斷層,斷層多爲印支運動擠壓形成的逆衝斷層,逆牽引作用明顯。斷層帶處可見斷層礫岩,斷面上可見擦痕。剖面中還可見由斷裂形成的褶皺。

剖面5:

時間:20xx年7月25日

地點:XX縣趙老峪

點性:趙老峪奧陶系剖面觀察

描述:趙老峪下部可見淺灰白色薄層泥晶灰巖,夾極薄層灰黃泥質頻繁互層碳酸岩,反映深水異地沉積,泥質反映懸浮沉積的特點。向上可見由灰巖沉積後的泥岩變形層理,反映濁流沉積特點。再向上局部可見薄細層粒屑灰巖,角礫化明顯,爲碎屑濁流沉積特點。在局部灰巖中可見由重力流作用的滑塌塊體結構。

剖面6:

時間:20xx年7月28日

地點:鐵索橋西溝內

點性:花崗質糜棱巖

描述:點處爲商丹斷裂帶南緣花崗質糜棱巖韌性剪切帶,剪切帶內部長石呈“6”,顯示左型剪切,剪切帶近軸向,石英被拉長,礦物生長層理近水平,產狀如:f:s:190°<55°(面理);l1:115°<25°(礦物生長線理)

透過本次對延安組部分層段地層和延長組地層剖面的觀察,對延安組,特別是延長組沉積演化有了一個深刻的新認識。延長組爲鄂爾多斯盆地主要生油和產油層段。鄂爾多斯盆地以長10期開始發育,圍繞湖盆中心,形成一系列環帶狀三角洲裙體,進入長9期快速下沉,長10期的三角洲體系淹沒至水下。到長8期,湖盆的規模和水深繼續加大。長7期湖盆發展到全盛期,廣大範圍被湖水淹沒,深湖區的面積也急劇擴大,形成主要的.生油層系。長6期,湖盆下降速度變緩,沉積作用大大加強,長7期發育的大規模濁積扇大大減小,主要爲三角洲前緣所代替,形成鄂爾多斯盆地

主要產油層系。長4+5期沉積格局與長6期相似,只是水體變淺,深湖區進一步以各個方向向湖中心收縮,許多地層水下沉積變爲水上沉積,成爲主要蓋層。長3期西緣、南緣開始擡升,水體繼續變淺,形成大部分地區的淺水三角洲沉積。長2期由後期擡升剝蝕作用,西南部地層遭剝蝕。該期湖盆持續收縮,形成西北廣大地區的辮狀河沉積十分發育。長1期整個鄂爾多斯盆地全面平原沼澤化,廣泛發育薄的煤層或煤線,湖盆逐漸消亡。

透過本次野外觀察實習,觀看了秦嶺構造運動形成的褶皺斷裂和變質作用的岩石,對秦嶺造山帶形成和演化有一些新的認識。秦嶺造山帶是在前寒武紀構造演化基礎上,經歷了古生代至中晚三疊華北、揚子及其之間的秦嶺微板塊沿商丹和勉略兩縫合帶俯衝碰撞造山,後又經歷中新生代陸內造山而形成,既是中國大陸印支期完成其主體拼合的主要結合帶,也是現今分隔中國大陸南北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的天然分界。

參加本次暑期學校,除了給我野外地質經驗和專業知識外,也給了我一些對地質研究工作的新思維、新方法。同時在西北大學老師們的身上,學到了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的精神,對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起着指導和激勵的作用。

本次實習,首先感謝西北大學給了我這次機會,感謝西北大學地質系老師爲我們辛苦操勞,安排好的學習、住宿條件,是你們的一路辛苦,纔有我今天的收穫。同時還要感謝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一路上和你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次收穫,將是我人生路上一段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