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

學問君 人氣:1.08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1

隨着我們把賬本裝訂成冊,也宣告了這次會計實驗的順利完成。經過這次的實驗,我才明白會計遠不是當初想象的那樣輕巧容易,僅透過簡單的加減乘除,就能輕鬆應付。它的繁瑣、複雜、以及在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耐心與細心,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一個會計真的不容易,做一個合格的好會計更加不容易。我認爲完成這門課程最爲重要的就是細心與耐心,這也是以後從事會計相關工作所必需的素質。大到科目彙總表的計算,報表的填列,小到憑證的填制,都是一門學問,遠遠比我想象的要複雜煩瑣得多。任何一個不小心,或看錯數字,或者遺落業務,都會導致最後覈算結果出現錯誤。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實驗剛開始的階段,我常常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務操作,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是遠遠不夠,實際操作遠比想象中的要細緻得多複雜得多,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實踐的重要性。實際的工作能力是書本上無法得到的,必須要透過實際工作去積累與強化。會計學作爲爲一門與實際工作結合緊密的學科,實習是檢驗學習成果最好的試金石。學校中所有學到的知識都要轉化爲工作能力,這樣才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會計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人浮於事,工作效率很重要。在此次實習期間,我深刻的感覺到了我的工作效率還需要很大的提高。我認爲,造成這種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在書本上掌握的知識不能跟着老師的思路走,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其次,我在課後並沒有認真的整理消化老師所講過的知識,這就造成了我在會計實驗中的窘境;再次,我在學習中不夠謹慎細心,例如在記賬憑證中,常常將數字寫錯,在現金日記賬中,金額會很容易的出錯。由於這三點原因,使我的實驗效率受到很大的影響。

簡單的說,會計實驗這個過程就是首先要取得相關的原始憑證,然後根據這些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彙總表,進行試算平衡,最後才把它登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後,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等。現具體總結:

一、編制記賬憑證。首先要根據經濟業務寫出會計分錄。我原本以爲有關的會計知識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當把這些理論性的東西搬上實際應用時,我卻無從下手。於是只能把《基礎會計》搬出來,認真的複習了一下,把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然後根據會計分錄填寫記賬憑證,練習填寫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帳憑證,瞭解掌握各種常見原始憑證的格式、記載內容以及填寫方法。

二、登記帳簿。其中開設有明細分類帳戶,現金日記帳戶和銀行存款日記帳戶,登記各種帳戶的期初餘額,總分類帳戶。會計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雖說看起來似乎簡單容易,無非是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但在實習期間,我常對着那些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憑證錯漏百出,因此我認爲在會計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耐心與細心。因爲在工作中一旦出錯就不能隨便塗改,每一個步驟都是嚴格要求的。比如說: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畫橫線,在寫上“作廢”兩字,這樣才能作廢;對於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要求,字跡一定要清晰,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此外記賬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賬名稱,不能亂寫,否則總賬的借貸雙方就不能平了。所以,我感覺在做帳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

三、結帳。所謂結帳,是在把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登記入帳的基礎上,按規定的方法將各種帳簿的記錄進行小結,計算並記錄本期發生額和期末發生額。做結帳的工作相對簡單一些,總帳和明細帳的月末和年末的結帳模式基本是一樣的,在月末的時候都要在摘要欄填明“本月合計”的字樣並在下面通欄畫單橫紅線。在年末的時候,都要在摘要欄註明“本年合計”的字樣並在下面通欄畫雙橫紅線。年度終了時,要在摘要欄內註明“結轉下年”字樣並將餘額結出來。四、編制報表。首先在左上角填明編制單位、編制時間;然後根據賬簿資料、年終結算資料編制財務報告,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等;還必須要使資產負債表的左方金額合計等於右方金額合計,否則重填;最後是編制人簽名。

總的來說,會計工作是一環緊扣一環,環環相扣的,原始憑證的審覈直接影響到記帳憑證登記工作的完成;記帳憑證的登記直接影響到登記總帳工作的完成;而總帳的登記直接影響到編制會計報表。在會計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工作的順利完成。所以對於會計人員來說,認真細緻的工作態度是從事會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每一個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人員都應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這樣纔能有效防止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此次會計實驗讓我對會計崗位的工作有了更爲清晰明確的認識,對今後的學習也有了一個更爲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實際操作中,我充分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匱乏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並努力完善自己,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會計人。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2

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反思如下:

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透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採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製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

2、對每個實驗,應首先把重點、難點提前告訴學生,同時圍繞重點、難點提出思考題或應注意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目的、有思考的內容、有議論的話題。

並經常參與學生們的討論,指導課外興趣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幹,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幹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係。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着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於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體觀察後局部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鬚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局部觀察即細微觀察,要求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質的屬性,捕捉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形態和解剖花的結構實驗中,首先觀察水稻花與桃花的形態,我們向學生

提示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桃花盛開的時候會招引許多蜜蜂前來傳粉?爲什麼水稻花盛開的時候卻很少見到蜜蜂及其它昆蟲前來傳粉?從而使學生認識和掌握風媒花與蟲媒花的形態特徵上的區別。緊接着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兩種類型花的解剖,仔細觀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結構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產生的原因。而觀察水稻花結構時卻沒有這種蜜腺結構,使學生弄清蟲媒花與風媒花的結構差異。透過解剖觀察使學生認識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花在本質屬性方面的區別

5、重複觀察

爲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由於學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識水平的不同,在實驗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速度上的差距。對待這種現象筆者的做法是:劃分實驗小組時要根據以往瞭解的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速度特別慢的小組再進行強化指導,或把他們落下的個別次要步驟“演示”完成,以幫助他們在實驗結束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爲今後的學習樹立信心。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應講清楚道理佈局嚴格要求,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規範化操作。對每個實驗,允許各實驗小組在結果上出現一定的偏差,但實驗步驟非經允許不得更改(探性實驗除外)。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操作並且會影響實驗結論時,應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防學生一錯再錯,偏離正確方向,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形成相關知識的錯誤定勢。

此外,在實驗完成後還進行了必要的總結,以活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結合具體、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時得當的點撥、引導,有助於他們將平時所學的被肢解了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維輻射的作用。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3

本次創新實驗是我參加的第二次院裏的本科生實驗項目,第一次是大三期間參加的開放實驗項目,但這次是我第一次參與一個完整的創新實驗過程,從最初的方案選取,到實驗初步計劃,到具體實驗計劃,再到實驗的實施、結果分析,都需要我考慮周全,按部就班地進行。

最初確定實驗方向,對於我來說難度不大,因爲在項目申請前我已經經過了充分的文獻調研以及與指導老師的討論,確定要做印跡材料的研究這樣一個課題。往往大方向的確定是容易的,而具體實施起來纔會認識到層層困難。由於之前沒有進行過配位印跡材料傳感器的合成,因此必須檢視大量文獻資料,瞭解具體實驗方法,結合我的具體目標,從而確定實驗的步驟。而制定一項完整的計劃,往往有許多考慮不周到的地方,例如在進行實驗優化時漏掉一些影響因素,時間安排不合理等等。

實驗的開展是整個項目最關鍵、耗時最長也是遇到困難最多的階段。一開始就遇到了溶解度的問題,比如,在一些弱極性的溶劑中金屬鹽溶解度很差。在材料的合成階段,有時對同一個條件重複合成兩批材料,但是它們的效果差別卻非常大,後來尋找原因時,在實驗記錄本發現原來這兩批塗層合成時天氣的溼度差別很大,天氣的溼度對材料的合成影響很大。

在後期的實驗數據處理、結果分析階段,如何將具體的實驗數據整理、分析,從中提煉出對我們的分析有用的數據,是對我分析、研究能力的考驗。透過一年的實驗、研究,我在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專業知識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這爲我以後的研究生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基礎。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4

利用小學期時間,學校和學院給我們安排了一系列講座,在我看來,旨在豐富小學期生活,積累專業知識,拓寬視野。這些講座與我們專業知識緊密相關,但是卻不單一,涉及不同課題觀摩聆聽名師講座,名師神采飛揚,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第一次講座專由我校信管業的王璇老師主持,內容是資訊與科技。談到了資訊技術發展的必然,從古至今,資訊的發展經歷了結繩記事、賬簿、計算機,最後到因特網。所謂的資訊技術,是能夠延長或擴展人的資訊能力的各種技術的總稱,是對聲音、圖像、文字等資訊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的技術。戰略資源的定義則是,任何一種社會的經濟活動都是以若干種資源爲依託的,在這些資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資源就被稱爲戰略資源。僅僅這些定義就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當今社會什麼最重要,精準快速的資訊以及先進高等的科技。

第二次講座的老師——沈鳳武,據他自己說是第一次做講座,所講內容是管理缺失下的垃圾危機問題研究,涉及垃圾的危害,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垃圾堆土地資源的耗費,同時提出了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即焚燒發電、填埋處理以及堆肥。基於國土資源的垃圾危機治理,我們每個公民有義務爲此做貢獻。

第三次和第四次講座的主題不離經濟貿易,有談到講師的研究方向,也有宏觀分析當前形勢。當今社會,對外貿易在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國要獲得經濟快速的經濟發展,必須學會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透過對外貿易,進行物產的互通有無,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對貿易行爲的分析通常分爲總量分析和結構分析,總量分析是從量的角度分析問題,而結構分析更注重從質的角度考察貿易行爲。而對外貿易結構是一國或地區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商品國際競爭能力、在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等的綜合反映,而商品結構和區域結構是對外貿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從20_年加入WTO以來,對外貿易快速增長,以成爲即美、日兩國以後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是隨着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在結構上的問題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例如商品結構的不合理,出口產品仍然是低附加值產品。而且,我國的對外貿易中商品貿易額遠遠大於服務貿易額,因此研究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主要是研究我國的商品進出口貿易,達到商品結構的優化。

第五次講座,關於項目評價與可行性研究,牽扯到項目的投資決策,市場研究與項目的規模性選擇,市場預測的規則,項目融資與融資方向評估等,這次講座對我們對於市場的分析研究,項目的選取確定,以及投資決策起到了引導作用。

這次聽講座,不僅讓我對內容有了深刻體會,同時我對如何能更好的聽講座、從講座中學到東西,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聽講座時專心聽、勤做筆記

其實聽講座的過程跟課堂聽課大同小異,就是專心聽,兼做筆記。講座筆記是講座內容的記錄,因此是具有指導作用或學術價值的,準備好一本專用的筆記本用於記錄講座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在聽的過程中需要與演講者同步思維,這樣纔不會遺漏講座的重點。關於講座的筆記,與課堂講課的專業課筆記稍有不同,最好能在頁首註明講座的時間、地點、講座主題、主講者個人基本資訊等,其次是簡明扼要地記錄講座的理論框架和基本內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新觀點,值得進一步思考、研究的空間,以及自己在聽講過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這些學術思考的火花稍縱即逝,不管成熟與否,一定要先記錄下來。

(二)大膽提問

通常,在主講者的講授內容結束以後會安排自由提問和回答的時間,這幾乎是講座的慣例。如果對講座中的內容有什麼不明白或者不贊同的想法和觀點,在自由提問階段不妨大膽提出,對釋解某些疑問大有好處。提問的問題可以針對講座內容中的不解之處,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可以聯繫社會現實,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論觀點和理論解釋。對於個人,這既是與主講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又能在提問的基礎上引發出更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參加這樣的自由提問對於思維的拓展和理論表達能力的提高更會有不小的收穫,提問得到的答案有助於去除疑問、拓展思路。

(三)整理筆記

在聽完講座以後,爲了使本次講座的內容和心得能以儘量真實的資訊儲存下來,並能使講座的內容和理論探討成果爲自己的知識結構優化和學術思考所用,需要在講座後儘量短的時間內對講座筆記進行必要的整理和補充。千萬別小看了這一步驟,在時間上這項整理工作所花的時間可能很少,對講座內容的提升、作用的發揮卻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這一環節,講座知識和資訊的利用率就會大打折扣。講座整理的過程是對主講者所講內容的梳理和挖掘,也許能從其中得到新的啓發,發現新的學術興趣領域,完善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論理解,即使不是這樣,接觸和了解不同的學術觀點對於自己的學業也是不無裨益的。因此,整理講座筆記,回顧講座內容的習慣不失爲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講座內容中涉及的著作也應該在筆記中記錄下來,如果你認爲需要閱讀相關書籍來繼續深入理解講座內容,加深對問題、對理論的認識、思考和掌握,則能極大地提高講座的利用率。同時在以後的學習和研究中可以把講座中的知識要點內化爲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組成部分,這些收穫正是講座的核心價值所在。

(四)對講座要進行篩選取捨

開始的時候,無論什麼講座,只要有空,我是統統接收,但是後來發現對講座還是要進行篩選取捨,否則非但時間精力有限,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吸收講座的內容。我是以下面三個標準來選擇和取捨:講座本身的價值、個人的興趣以及功課和時間是否有衝突。要是對演講者沒有興趣,講座的題目又沒有什麼新鮮感,我就不去了。當然有些很難得的講座機會是不該錯失的,畢竟研究生兩年半里聆聽學術大師、著名專家和科學家、社會名流或政壇要人講座的機會是不多的。聽講座的目的並不是單一的知識增長,即使拋開知識增長、學術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指導不論,一睹這些學術領域的頂尖人物和社會成功人士的風采對於現代大學生的多元價值觀來說同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幾天的講座,確實讓我們受益匪淺,從中學到的註定會受益終生。

實驗實習心得體會5篇5

1、準備越充分,實驗越順利。

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前期的知識儲備、文獻儲備、材料準備、方法準備能夠避免手忙腳亂,充分的預實驗使你充滿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就不必“從頭再來”。最不能容忍的是在開始的幾步偷懶,造成後面總有一些無法排除的障礙。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師

做實驗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反覆嘗試?放下?看書?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就應想到的是交流。對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請教體現你對他的尊重;對同年資的人,公開的討論能夠使大家暢所欲言,而且出言謹慎。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一個實驗折騰半年,之後別人告訴你那是死路,豈不冤大頭?

3、一半時刻做實驗,一半時刻看文獻。

千萬不能把時刻全部消耗在實驗臺上。看文獻、看書、看別人的操作、聽別人的經驗、研究別人的思路,邊做邊思考。要學會比較,不好盲從。否則,會被一些小小的問題困擾許久。

4、記錄真實詳盡。

人總是有一點虛榮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驟或漂亮的結果記到實驗記錄裏,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許多寶貴經驗和意外發現就這樣與你擦肩而過。客觀、真實、詳盡的記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5、把握心理優勢。

做過實驗的人都經歷過失敗和挫折。有些失敗應當在預實驗階段發生,你這時能坦然理解。假如不做預實驗,在正式的實驗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顯。假如你正因趕時刻而誤操作,你會沮喪。假如你能正因目前心浮氣燥而果斷地放一放,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假如你早上進入實驗室之前還不知道這天要幹什麼,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錯誤是重複犯同樣的錯誤。記住,屢教不改者不適合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