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病理學實習心得

學問君 人氣:2.18W

大學生透過社會實踐才能認知社會中的優勝劣汰,培養競爭意識,才能在實踐中瞭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和要求,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病理學實習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病理學實習心得

篇一:病理學實習心得

從13號到17號我們一共在植物病理上實習了五天,先說一下實習內容吧:第一天,PDA、NA培養基的製作,第二天,標本採集製作及真菌分離,第三條標本採集和細菌分離,線蟲分離。第四天,標本採集製作線蟲觀察。第五天,標本整理,測定孢子數量大小,實習總結。這就是這五天來的工作了。

開始不懂只要與正常的有差別就把病株纔回來所以弄了好多,但大部分都沒病,後來透過老師的細心講解及與病株對照,自己也就可以認得出來病株的大概樣子及所表現出來的病症。透過這次實習,才明白往往看到的很難辦很複雜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你看到的表象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難,那是因爲你把事情的本身給擴大了,變成了你的假想敵。只要你去用心做了就一定能做好,只要有一顆平靜的心。

上學期學的這門課程,到現在其實也忘得差不多了,尤其病害的症狀,傳播及防治,其實那會兒學的時候就挺抽象的,總是會把各種病症混在一起分不清楚它的傳播方式,出現病症……透過這次實習是我們更直觀的對它瞭解,這次我們組一共採集並製成了29種病害株,新疆最主要的作物是棉花、小麥、玉米。

就這三種作物的病害:棉花枯萎病(黃萎病一般8月之後開始發病),小麥的條鏽、葉鏽、白粉病,玉米的瘤黒粉病……對於這次教學實習,可謂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使得即使今天在實習點實習了看到不正常植株,也要看看它得了什麼病,看到蟲子也要認一下是哪個科哪個目的,如果再能知道怎麼治療,怎麼防蟲就更好了。

 

篇二:病理學實習心得

病理科是大型綜合醫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在醫療過程中承擔病理診斷工作,包括透過活體組織檢查、脫落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及屍體剖檢,爲臨牀提供明確的病理診斷,確定疾病的性質,查明死亡原因。因爲病理診斷報告不是影像學的描述,而是明確的疾病名稱,臨牀醫師主要根據病理報告決定治療原則、估計預後以及解釋臨牀症狀和明確死亡原因。病理診斷的這種權威性決定了它在所有診斷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診斷的質量不僅對相關科室甚至對醫院整體的醫療質量構成極大的影響。

今天去附院病理科了,被老師領到取材室和技術室,讓先看看整個製片過程,有個印象。

先到取材室,在塑料方盒裏放着很多大包小包的醫用一次性塑料袋,裝的都是各種手術切下來的大體組織,看到的有乳腺、結腸、還有小塊面板等。兩位老師身着白大褂,帶着口罩,又穿了件手術衣。操作檯上方裝有抽油煙機,旁邊還有立式空調,目的是清除刺鼻的福爾馬淋吧,整個房間的通風挺好的。操作檯有點像小時候的木製小板凳,不過面積大一些,看起來更穩定一些。上面放着病理解剖裏用的各種工具,一應俱全。老師們動作迅速利落,觀察力也是敏銳的很。

就說說手術切除的乳腺(大部分都是乳腺癌)吧,先剪破袋子,將組織放入水盆中清去血水和手術中帶出的組織液等,然後用工具和肉眼觀察,將大小、顏色、質地、數量、形態等,報給在一旁記錄的醫師(這就是病理課上所講的“大體形態”吧)。下面就是在臺子上一點點的找淋巴結,有的分得很細(記得解剖課上老

師強調五組淋巴結,果然重要啊),記下淋巴結的數量;有結節的組織要一點點剖開,切成幾毫米的小塊,有利於制蠟、切片。臨牀醫生會把組織按腫瘤的級別分開裝,有利於病理醫師的鏡下區分。

再說一個結腸癌手術切下的東東:一段長近30釐米的結腸,中間有一段腸腔增粗且很多突起,呈菜花狀;附近的腔內面有一個潰瘍,累及全周。醫師量了長度、管腔直徑,同上面一下記錄各種數據、形態。也需要查找淋巴結的數量,以確認癌變的轉移情況,預期預後。最後將清理出的淋巴結(有的很小,有的腫大轉

移)用附有編號的大頭針插好,加大的則用濾紙包起來,都放入福爾馬淋液中浸泡,這就是取材固定。

到技術室時,兩位老師正在將已製成立方體、包埋有組織的蠟塊在切割機上(可以調節切得厚度,刀口很鋒利),旁邊有生物組織烘乾的設備。將切得很薄的蠟片漂一下,貼在寫有編號的玻片上,只是依稀能看得到組織輪廓。經過HE染色,玻片被裝進架子,依次放進幾個漂洗液浸泡一小會,滴一些油狀物後便蓋上蓋玻片。按編號貼好標籤就算完成了。

這裏只是描述了我看到的,很多細微的過程沒觀察到。

 

篇三:病理學實習心得

今天上午看了近3個小時的取材,一直站着;下午又看了近3個小時的片子,一直坐着,還真有點累了。

今天取材的組織與上次相比,幾乎沒有相同的`。主要是些婦科的器官切除,還有胃腸道等。

婦科組織中,基本都是卵巢、子宮。惡性腫瘤的切除需要清掃淋巴結:五組(大概是盆部和腹膜後淋巴結吧)各左右一對的淋巴結被放在10個小瓶子裏,同組織分開裝在一次性醫用塑料袋中。醫師先描述大體,子宮則更復雜,要描述內膜厚度、宮深等,以及輸卵管傘部是否因炎症、積水而杜塞,簡稱“傘通”或“傘不通”。接着剖開內部,尋找結節、測量並取材,有些伴子宮息肉,有的會將息肉也連帶取上等。而送檢的一個冰凍標本看起來有半個排球大小,看看申請單,竟是一名21歲女子的卵巢!屬於多囊性的粘液瘤,切開表面包膜,流出清亮的粘液且還有囊性的包膜,全切開後,幾乎全是粘液,很少見到實質。醫師取了一小塊包

膜便出去了。最後要一點點尋找淋巴結:髂總、髂內、閉孔、腹膜後等,要標清直徑大小、個數——是個相當繁瑣的過程。

上次看到了結腸癌的取材過程。直腸和它差不多,都是先沖洗,描述大體,剖開,找到潰瘍等病變部位取材。闌尾很小,常帶糞食需去除,是取橫切面,中空管狀的。另有一個胃的大部切除,有穿孔伴潰瘍,描述的大體除常規外,還有粘膜的情況。取材時,需要將其手術切緣取下,可能是鏡下觀察是否切除乾淨了吧?

今天送檢的標本有個不常見到的,單子上說是“全喉切除及兩側淋巴結清掃術”,是喉癌的標本。先把喉按正確的位置放好,這時要考考解剖學的怎樣了,什麼甲狀軟骨啊,杓狀軟骨啊。要左右上下切緣各取一塊,再清理出腫塊,描述大小、質地等等。接着的淋巴結就跟前面的一樣嘍——一點點找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