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工程的實習報告範文8篇

學問君 人氣:2.87W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工程的實習報告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程的實習報告範文8篇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1

作爲當代的大學生,尤其是對於即將跨入大三的我們來說,只在學校內學習]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長知識。

什麼是產品質量工程?這個專業適合幹哪方面的工作?此專業的前途如何?帶着這些問題,今年暑假期間,我有幸來到了中遠船務工程集團舟山分公司,在陳愷永經理、何君華主任的帶領和幫助下我在質量管理部門進行了爲期16天的實習。

小時候就來過美麗的舟山羣島,但那個時候感興趣的僅僅是美麗的海濱風光。現在明白了沿海城市不光有着美麗的風景,還有着發達的經濟。也是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中遠船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是中遠集團的三級子公司、中遠船務集團屬下的、正在建設中的大型船舶修造企業,於XX年6月8號正式投產。公司總體規劃爲廠區面積193萬平方米,岸線4060米,生產規模爲六塢九泊位,計劃總投入30多億元,分四期建設,到20xx年建成集船舶、海工修理、改裝和製造的全國最大,世界一流的修造船基地。公司位於浙江省舟山羣島南部海域的六橫島西北端,是南北海運與長江水道“t”型交匯口的咽喉要衝和西太平洋航運網絡的重要地理樞紐。公司毗鄰國際航運主航道,地處內海,具有天然的防浪避風條件,優越的深水岸線、深水航道、深水錨地和腹地資源。公司目前擁有15萬噸級幹船塢一座、200米碼頭一座;在建15萬噸級船塢接長工程、8萬噸船塢、30萬噸級船塢和2座30萬噸級碼頭;擁有大批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修船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現代化的管理人員,在修船管理領域有着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公司遵循“以人爲本,科學管理,科技領先”的治企方略,強化經營生產管理,投產頭一年來,就承修了全球各類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船、化學品船120多艘,客戶遍佈韓國、希臘、美洲、歐洲、亞洲、香港和大陸等地,打響了cosco(zhoushan)shipyard的修船品牌。

雖然由於公司對我們實習學生的安全保護不允許到生產現場實地見習,但經過兩星期的實習,我還是對公司質量管理執行狀況和何進行質量檢驗的流程有一定的瞭解。

公司正式在編質量工作人員120多名,其中質量管理人員8+3+1模式,即由8名單船質量主管,3名質量部門經理主任並和公司老總組成。其餘爲質量檢驗人員110多名,分佈在船體工區,機電工區,塗裝工區,物流工區四大分區。爲了使修船質量滿足船舶行業的規定要求。按照企業管理]和質量管理的要求,必須對修船生產的採購產品、外協產品、生產過程產品和最終產品的質量實施檢驗。在修船生產過程中,除了嚴格執行國家“產品質量法”、“計量法”以外,還採用國家標準、船舶行業標準、船級社規範、國際公約、產品圖樣、工藝檔案、合同要求、作爲修船產品質量規定要求和檢驗結果確認的依據。

公司對產品質量檢驗採用三級報檢的制度,即:施工人員自檢和互檢、工區質量檢驗員專檢和公司質量管理部質量主管最終檢驗。從施工計劃開始到施工項目完成,整個過程都嚴格實行了三級報檢制度,並且進行書面報檢。

此次實習我主要做的是質量管理員的工作,協助部門領導組織員工學習、宣傳、貫徹和執行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體系檔案及質量管理規章度是我們質量管理員的主要職責。實習期間我主要任務是幫助質量部門進行質量體系檔案的編寫、審閱和修改。作爲公司質量管理員,我們必須對公司產品的質量管理工作負責。

對公司實現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維護和檢查,與產品實現直接相關的部門、工區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記錄和上報。現場對產品質量的進行檢查,發現和制止違章行爲,總結和彙報檢查情況,參與調查和處理質量事故。對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進行驗證。並且蒐集質量管理工作資訊,制訂提高質量管理效率的措施和計劃並推動實施。在這個實習崗位上我學到很多,也讓我知道了如何在公司裏進行質量管理。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一直和質量主管共事,因此瞭解了他們的工作情況。在需修理的船舶還未進廠之前,負責該船的質量主管透過與船東和船檢的交流和溝通,開始進行一系列工程質量的策劃。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質量主管負責管理船上各個工區的質量檢驗人員的各項工作,並與船東保持溝通。質量主管協助船東聯繫驗船師進行有關試驗項目的實施和安排等。船舶出廠後,質量主管對船舶的質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總結,並對各外包隊的施工質量進行考評。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2

一 實習目的和任務

1、目的:

(1) 掌握和熟練運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知識。

(2) 掌握對各種施工圖的識圖能力。

(3) 透過學習,瞭解工程量清單計算流程和注意的細節等。

(4) 理論聯繫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

(5) 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爲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6) 在分工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

2、任務:

(1). 透過對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的工程量清單計算,瞭解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各個具體流程和技巧。加強識別設計圖紙的能力、培養對設計圖紙的細節的獨立分析能力。爲今後解決工程量清單計價問題打下基礎。

(2). 在實習中將自己的課程中所學的理論和實際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倡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善於發現問題,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質。

(3). 針對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解決,在整個過程中學習真正的實戰水平。

(4). 培養不怕吃苦的精神和踏實的工作態度,擁有這種能力是自己將來在社會上立足的基礎。

二 實習內容

1、小組成員:

2、實習過程:

首先我們先將小組成員分成兩組,兩組成員分別各自計算每一塊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內容。然後對每一塊算出來的數據進行對比,差異太大說明存在問題,找出問題重新計算在重新對照數據直至兩組數據基本相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透過對照總結髮現了一下幾個問題:

1、計算前要仔細看清楚總說明,裏面有計算規則的一些具體說明,如柱子是否有馬牙槎,有的話柱規格要加0.03M計算,牆要減0.03計算。

2、計算樑時要數清楚根數,區分不同規格,當樑之間有搭接時算清楚重疊部分,避免計算重複。

3、計算水泥砂漿樓地面時要扣除牆的厚度和計算樓板時要扣除樑的厚度,此處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分

4、每層柱子和牆的標高不統一,要分步計算。

5、

6、

7、

其次對數據進行整體的驗算整合,將所得的最終數據錄入表格。 最後總結實習經驗,完成實習報告。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3

1.前言

一.實習概述

1.實習任務依據:激發波在不同地層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從而劃分地層和岩層。

2.實習內容:單邊排列激發的平面波速實驗法。孔中波速測試,地面波速測試,陸地聲納法探測基岩深度。根據觸探試驗劃分地層和基岩面。認識多功能鑽機的操作過程,岩心編錄。望峯崗煤礦現場參觀認識煤礦建設及生產過程。

3.實習地點:資環系辦公樓東南角及望峯崗煤礦

4.實習要求:

(1)實習中主動動手去做,去思考並遵守紀律。

(2)文字簡練,圖表清晰,結論正確,建議合理。

二.XY—1型多功能鑽機

1.主要設備:

鑽機鑽進深度100米。泵量95Lmin。平孔直徑110mm。終孔直徑75mm。鑽機質量620Kg。最大起重量10KN。最大泵壓1、2Mpa。柴油機功率12馬力。壓力錶0—2、5Mpa。柴油機型號ZS1105。標定功率12、1Kw。標定轉速2200rmin。淨質量160Kg地下部分主要由鑽桿和鑽頭組成,鑽頭有五顆鑽齒,合金剛成分。當碰到強度大的基岩時,用鋼砂管取岩心。麻花鑽用來取土心。墊叉起支撐鑽桿重量的作用。自由鉗用來換鑽尜和鑽頭。

2.操作過程

我們首先到達系樓的東南角。在鑽機開啓前,工程師師傅向我們介紹了鑽機的結構,鑽機主要由柴油機,傳動裝置,鑽掘裝置組成。鑽進裝置由水壓機,油壓機,鑽頭,鑽桿組成,鑽頭的較較鑽桿粗,直徑約10釐米,鑽頭鑽進材料爲合金鋼,主要是在較軟的土、頁岩泥岩等較軟的岩石或土中鑽進,用於中小型鑽機的配置。本次鑽進的主要目的是劃分基岩面,同時取出巖芯,供編錄使用。

鑽機開動後,工程師傅在調節鑽機的同時,向我們介紹了鑽機各個機械調節杆的作用,並在他的幫助下,有幾位同學試着操作鑽機。隨後,開啓泥漿泵,調節合適的壓力,開始鑽進。

大約半個小時後,鑽機的速度明顯下降,此時的深度爲6、4M,碰到基岩,隨後,工程師師傅開始調節鑽機,以能夠更好地鑽進。

對於鑽進速度,有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因素。

1、柴油機的標定功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配套的柴油機的標定功率越大,鑽進速度越大,效率越高。當然,也不是標定功率越大越好,否則容易造成能量的額外消耗過大。

2、另一個影響鑽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鑽桿和鑽頭的質量。鑽頭一般爲合金鑽頭,合金鑽頭的使用範圍較大,主要是由於它的價格較便宜,同時,在技術條件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其鑽進效率不斷提高。

3、金剛石鑽頭的鑽進效率最高,但是它的價格較高,對於較小的鑽進效費比不合算,其主要在較大較深的鑽進過程中使用。

4、例如,我國現在在東海大陸架上進行的大陸超深鑽,計劃鑽進深度爲10000M,所用主要就是合金鑽頭。

5、基岩的強度大小。土、軟巖軟土中的鑽進速度較快,而在較堅硬的岩石中,如砂岩、灰巖中的鑽進速度就慢得多了。

6、鑽機的泥漿循環裝置。現在的鑽機採用液壓機抽取泥漿池的的泥漿,並臨時儲存在高壓儲存罐中。液壓機的壓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鑽進的速度。

除此之外,鑽進速度還受傳動裝置,泥漿水壓等其他條件的影響。

各鑽桿和鑽頭和鑽桿之間一般採用錐形螺紋,即是越向內,鑽桿的孔徑越小,這樣的,更好地保證了鑽桿間的連接牢固性,同時,也容易拆卸。鑽機除可以打鑽外,還可以取巖芯。巖芯管和鑽桿間的接口處的設計更爲獨特。爲了保證取芯順利,接口處有以自由活動的鋼珠,在鑽進的過程中,在一定的泥漿壓力作用下,鋼珠所堵的孔是通泥漿的,從而保證了取芯管中無空氣。而在停止鑽進後,鋼珠堵塞了孔,下部則處於真空狀態,這樣就形成了自巖芯至鋼珠段的負壓,從而成功取芯。

取出的巖芯約爲0.87M,爲第三系“紅層”分紅色砂岩,是一種未固結的含岩屑砂岩,紫紅色,中粒。由於未固結,用手捻磨,有砂粒掉落,石英長石含量較高,因此,硬度較高。

3.岩心及編錄

在鑽探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詳細記錄,掌握第一手工程地質資料,這是全面闡述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和正確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主要依據。

1、基岩鑽孔的編錄和要求:認真填寫報表和鑽探日誌。要詳細記錄鑽具陷落、進尺較快、漏水、孔壁掉快、跨塌等的深度。岩心描述的內容包括岩石顏色、成分、結構、產狀、裂隙發育程度、風化程度等。鑽進深度和巖性分層深度的測量誤差不超過0.05米。岩心採取率一般不能小於80%。岩心按順序編號,妥善保管。終孔後編制鑽孔柱狀土和說明書。

2、土層鑽孔編錄:土層鑽孔的鑽金速度較快,下鑽提鑽頻繁。所以要求地質編錄人員熟練掌握土樣描述、分層、取樣、原位測試和進尺深度測量等項目的操作技術,及時填好鑽探野外記錄表。

3、操作人員及注意事項:鑽桿是錐形齒,外徑大內徑小,不易迴轉鬆動。

捲揚機:提升鑽桿。鑽頭內有四個鑽珠:防止水迴流。

傳動齒輪得到作用:切換捲揚機和轉動齒輪之一來工作,靠小齒輪與大齒輪相互作用來使鑽桿轉動,並鑽進下去。

底部活動連桿的作用:類似“打氣筒”作用。從蓄水池中吸入水,儲存在高壓儲水罐中,並不斷維持儲水罐中的巨大水壓力,促使稀泥漿循環流動。其中活動連桿向左或者向右運動,作用相同,都向儲水罐中輸入水並從儲水池中吸收水。

取心率=岩心實際長度/鑽孔進尺深度。只有當取心率大於等於80%時才爲成功的0.87/1.2=72.5%,不算成功。

在人員安排上,一臺鑽機工作需要3人,一人主操作,一人在鑽孔處協調主機手工作,並清理從鑽孔中涌出來的碎屑物質。第三個人搬運裝卸鑽桿。

控制捲揚機的操縱桿有三個檔次:上升,停止,下降。離合器兩個檔次:斷開,連接。控制捲揚速度的杆有三個檔次。

三.平面波速試驗

單邊排列:道間距1米,12個檢波器,偏移距0.5米,移動步距0.5米。

四.靜力觸探試驗

靜力觸探是將電測應力傳感器(應變片等)探頭,用靜力勻速貫入土中,根據電測傳感器的信號,測定探頭所承受的貫入阻力,進而推測土層的工程地質性質。

常用的探頭有:測試比貫入阻力(Ps)的單橋探頭。測試錐尖阻力(qc)及側壁摩阻力(fs)的雙橋探頭。能同時測試孔隙水壓力的兩用探頭(Ps—u)。三用(Ps—u—fs)探頭、國外還研發出各種多功能探頭,如電阻率探頭,測振探頭,側應力探頭,旁壓探頭,波速探頭,地溫探頭等。

靜力觸探試驗的工程目的主要是:

(a)土層劃分及土類判別。

(b)測定砂土的相對密實度Dr,內摩擦角φ。

(c)測定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cu,土的壓縮模量ES,變形模量E0,飽和粘土的不排水模量Eu,砂土的初始切線彈性模量Ei及初始切線剪切模量Gi。

(d)確定地基承載力,單樁承載力,固結係數,滲透係數及黃土溼陷性係數。

(e)判別砂土液化。

(f)檢驗地基加固處理質量、

靜力觸探具有測試結果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等顯著優點,適用於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不適用於碎石土及岩石。

(1)試驗設備:

1、靜力觸探杆。

2、靜力觸探儀框架。

3、轉軸。

4、手搖把。

5、傳力鏈條。

6、鏈條壓傳力板長銷釘。

7、傳力板。

8、卡板。

9、觸探杆凹槽。

10、地錨杆。

11、地錨杆壓下橫樑銷釘。

12、觸探儀下橫樑。

13、地錨盤。

14、空心柱。

15、應變片。

16、頂柱。

17、探頭錐尖

手搖式輕型靜力觸探儀由靜探儀框架,傳力設備(搖柄,轉軸,鏈條,傳力板,卡板),地錨,探頭四部分組成。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4

大理-麗江地區·石林景區地質認識實習報告

1. 前言

學院: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系 :地球科學系 目錄

1.1實習時間及人員組成情況

1.2實習目的要求

1.3實習路線

1.4實習區地理概況

2. 區域地質概況

2.1區域地層

2.2區域構造

2.3區域岩漿岩

3. 實習區不同成因類型岩石的野外識別

3.1沉積岩

3.2岩漿岩

3.3變質岩

4. 實習區域典型的地質作用

4.1風化作用

4.2河流地質作用

4.3湖泊的地質作用

4.4冰川的地質作用

4.5地面流水與地下水地質作用

4.6構造地質作用

4.7地震地質作用

5. 實習區地質資源

5.1礦產資源

5.2地下水資源

5.3地質旅遊資源

6. 實習區的主要地質災害與防治

6.1崩塌,滑坡,

6.2泥石流

6.3地震

7. 實習後的感想

8. 參考文獻

9. 附錄

 1. 前言

1.1實習時間及人員組成情況

人員組成:帶隊老師有範柱國老師帶隊,周梅老師,吳靜老師,陳忠老師,孔志崗老師,石玉蓮老師。實習班級有資勘A班,資勘B班,資環班全體同學,一共144人,加上老師一共有150人。

1.2實習目的要求

地質認識實習是我們進入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學習的必經之路。這次實習,對於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熱愛地質專業,初步瞭解野外地質工作方法,具有極爲重要的作用。

(一) 目的

1. 透過對野外地質現象觀察,結合室內理論學習所獲知識,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

合,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普通地質學》課程的理解。

2. 透過野外對地球的外表特徵,物質組成,各種地質作用和地質構造的觀察,一

方面增加我們對地質工作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培養我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成爲“技能型”人才。

3. 加深拓寬我們所學基本理論知識,爲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4. 培養我們瞭解地質工作的科學性,初步掌握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 透過對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觀察分析,教育我們認識地質工作在社會經濟建

設中的重要性,加深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解,從而激發我們對即將從事的專業熱情和責任感。

(二) 要求

大理-麗江地區內外動力地質現象極爲豐富,透過此次實習我們要掌握一下內容:

1. 常見礦物

石英,方解石、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絹雲母、綠泥石、綠簾石、石榴子

石、輝石、角閃石、黃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等。

2. 三大類岩石

(1) 岩漿岩:橄欖岩、輝長岩、閃長巖、花崗岩、各種斑岩、玢岩。

(2)沉積岩:角礫岩、礫岩、砂岩、粉砂岩、灰巖、白雲岩及過渡性岩石。

(3)變質岩:板岩、千枚巖、片岩、片麻岩、混合巖、大理岩、石英岩、變粒巖及

過渡性岩石。

3. 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1) 三大類岩石風化作用的特點。

(2) 西洱河、彌苴河、金沙江等河流地質作用特徵及演化現狀。側重觀察金沙江石

鼓段河流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特徵,包括心灘、河漫灘、河流階地的觀察分

析、長江第一灣的形成原因。下關天生橋的成因及演化。

(3) 蒼山東麓十八溪洪積扇,洪積裙及洪積平原。詳細觀察萬花溪洪積扇的形狀,

坡度、組合與結構、水系特徵、演化過程。分析斷裂活動與現代地貌的關係。

(4) 洱海形狀面積、水深、水質、湖水的補給及排泄狀況、地質作用特徵、成因及

類型、演化特點。側重觀察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洱海東西兩岸地質作用的特點;

②上關彌苴河三角洲;

③喜洲海舌,金棱島,觀音閣侵蝕與沉積特徵、形成原因分析。

(5) 下關塘子鋪溫泉,大理蝴蝶泉的出露特徵、水質、成因及類型、可利用的價值。

(6) 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的冰川作用及冰蝕地貌。

(7) 沿途觀察大理-麗江地區夷平面的變化情況

4.各種內動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1) 參觀祿豐恐龍博物館:觀察祿豐恐龍化石產出層狀、巖性特徵。

(2) 向陽(海東區)下奧陶統剖面圖觀察:巖性、古生物化石、岩層產狀、解除關

系、沉積岩原生構造(層理,波痕等)。依據地層層序和岩層產狀分析褶皺特徵。作向陽鄉上莊村下奧陶統第一段信手剖面圖(向陽背斜西南冀)。仔細觀察其中的小斷層特徵:斷層破碎帶特徵,兩盤運動方向等。

(3) 向陽,溫泉等地斷層的分析,詳細分析向陽斷層、要求:

①確定向陽斷層存在的證據;

②確定向陽斷層的性質;

③初步掌握描述斷層的方法:斷層產狀、斷層兩盤地層及巖性特徵、斷層破碎帶

特徵等。

④學會畫向陽斷層素描圖。

(4) 各種小構造的觀察。西洱河及石鼓鎮兩地變質岩系中線理、劈理、節理、原始

層理的鑑別和褶皺構造的觀察。詳細觀察江風寺附近片麻岩中的兩組節理。

(5) 上莊村下奧陶統第一段中輝綠岩脈的觀察。輝綠岩脈出露的形態、產出特徵與

圍巖的接觸關係、侵入時代等。

(6) 點蒼山和石鼓鎮變質岩系的岩石類型、變質程度、變質類型及原巖分析,側重

石鼓鎮附近公路旁下泥盆統變質岩剖面的觀察。

(7) 大理三塔寺、麗江古城地震遺蹟的觀察。參觀國家地震局滇西地區地震預報實

驗場。

5.程地質和環境地質

(1) 大保公路西洱河段地質災害及防治工程。邊坡的穩定性分析,邊坡護理方法。

西洱河梯級電站的地質環境及其對洱海環境的影響。

(2) 莫殘溪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規劃,設計的問題。

(3) 引洱入賓工程,大理及虎跳峽自然生態旅遊區開發中環境地質問題。

6.地質工作方法的初步培訓

(1) 地質羅盤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岩層產狀的測定,定向,定點的學習。

(2) 地層層序劃分的基本方法及信手剖面的作法。素描圖的格式、要求。

(3) 標本的採集和整理。

(4) 地質現象的記錄方法和格式。

(5) 野外及室內資料的蒐集整理。

(5) 地質認識實習報告書的編寫。

1.3實習路線

詳細交通路線見下圖(圖1)

實習交通路線圖

圖1

1.4實習區地理概況

大理的地理概況:

這裏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大理有“風花雪月”的美稱,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海拔20xx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自治州首府駐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總面積達29459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83.7%,壩區面積佔16.3%。東西最大橫距達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縱距達270多公里。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南端,地處東經99°58ˊ至100°27ˊ,北緯25°25ˊ至25°58ˊ之間。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東西橫距46.3公里,南北縱距59.3公里。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受氣候的影響,植物垂直分佈變化顯著,適宜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湖濱平壩地帶,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大理州轄1市8縣3自治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全州130個鄉鎮、辦事處(其中民族鄉17個、鎮16個、辦事處2個)、1098個村公所,並設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州政府駐下關。20xx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爲347.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萬人;其中:

農業人口302.16萬人,非農業人口45.3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75.37萬人,佔總人口的50.47%。人口出生率爲9.9‰,死亡率爲5.71‰,自然增長率爲4.19‰。全州年末常住人口爲349.3萬人。

麗江的地理概況: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5

 一、畢業實習的任務、目的和要求

實習任務:

1、瞭解道路定測對的組成,以及各隊的工作;

2、透過定線測量,具體覈實路線方案,實際標定路線或放線,並進行測量詳細和調查工作;

3、透過兩週的實習,讓學生對道路勘測這個行業有整體的認識和了解; 4透過結合公路勘測生產任務的實踐,使學生初步掌握公路外業詳測的各項技術操作,從而得到勘測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爲今後從事這方面工作打下基礎。 實習目的:

1、實地參加公路選線、測角、水平、斷面、橋涵、調查、內業各組的工作,並掌握各作業組的基本訓練;

2、學習路線而佈局的基本方法,瞭解路線方案比較的方法,公路路線線形的概念,進一步加深課堂所學勘測知識。學習公路各種曲線的敷設方法,基本能掌握各類地形、地物下曲線的運用和測設;

3、熟悉測量工作的工作方法,並進行測量工作的基本訓練;

4、練習用經緯儀測繪地形圖;

5、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測量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土建施工放樣中一般問題的能力;

6、結合生產或在實習基地模擬生產任務進行,並按公路測量隊的編制,每個同學必須完成公路測量隊各作業組的訓練,掌握各組的基本操作,同時還應瞭解測量隊長工作職責和測量隊的組織管理;

7、按要求完成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

實習要求:

1、注意事項:

①實習期間,注意安全。

②愛惜公物,丟失、損壞儀器者、按有關規定賠償。

③愛護實習場地環境,不得亂塗、亂寫、亂畫,寫樁用粉筆或記號筆寫,不得用油漆寫。

④實習期間,缺席三分之一者,無實習成績。不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實習成果者,無實習成績。

2、每組提交的實習成果:

①測角、中樁、水平、橫斷面、調查原始資料。

②全線帶地形圖(1:1000)

3、每位學員提交實習成果:

①實習報告一份。(要求打印,字數不得少於5000字。)

②實習日記。(用學校統一的本子寫)

4、控制資料 :

起點裏程:K0+000, BM1=150.25 ,三級級公路(設計車速30Km/h)

二、畢業實習的時間、地點和安排

時間安排:

學生領儀器時間:第3周星期一下午4點。

學生還儀器時間:第4周星期五下午3點。

實習地點:一教樓到2號門(經過語音樓)

三、畢業實習的內容(含計算)及體會

實習內容:

20xx年3月14日上午十點,道路專業在校實習的全部學生在第三教學樓參加了實習大會,會上,丁靜聲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接下來這兩週我們所要做的具體事情,也就是道路勘測部分的實習情況。大致安排過後,就班上參加實習同學的人數進行分組,分組原則:總人數≤20人分2個小組,>20人則分爲3個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分組名單和組長由班委會確定)。我們班上有10人,所以分了一組,名單也還商量完畢,實習中唯一的女生就擔任小組的.組長。接下來丁老師又還給我們大體講解了一下道路定測中的相關內容,也就是上《道路勘測設計》時所講的,但好多同學都還忘了,所以丁老師給我們重溫了一下,以及我們需要注意的容易搞錯的事項!下午四點左右,全體組員在實驗大樓領取這幾天實習要用的儀器,主要就是經緯儀、水準儀、塔尺、花杆、皮尺、三角架、畫圖板等,檢查儀器是否完好,有壞的可以立即找老師換。

3月15日上午8點半,我們帶好昨天領的儀器來到土木學院門口。指導老師來了之後就給我們講解了一下大致情況,強調每位同學都要細心對待,進度儘量往前敢,怕會遇到天氣影響。由於起終點指導老師已給定,按照要求,至少三個

交點和路線里程要求不得小於800m,經過指導老師的提醒,我們大致定出了路線走向,然後,我們綜合考慮了路線不能過多佔用建築和便於曲線的敷設是的轉角和直線長度等的要求,初步定出交點,由於路線較短,所以定交點時我們採用的目測,根據路線大致走向,在幾個需要轉角的地方以能看見前後交點爲標準,綜合與附近地形地物關係,定出交點,接着我們就定交點,並在旁邊加上註明,以便尋找和後續工作。最後用記號比將各點做好記號,以便於後續工作。因爲後面曲線敷設以及地物測量主要由交點控制,這隻能在路線較短的情況下才適用。如果路線較長則應該按實際的選線組的工作來做。今天做的主要工作就是選線,它是整個外業勘測的核心,其他工作都是根據它所缺點定的路線位置開展測量工作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路線的察看,並進一步確定路線佈局方案,清楚中線附近的測設障礙物,確定路線交點及轉角樁固定,選定曲線半徑,會同內業一起進行縱坡設計工作。

3月16-17號,本組主要進行了測角與基平的工作。由於本組共有10名組員,爲了合理安排工作,將組員分爲兩個小組。一組測角,一組測基平。導線測角由五人組成,一人操作儀器,一人記錄,固樁一人,插杆立塔尺兩人。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標定直線與修正點位

標定直線:對於相對長或直線間的地形起伏較大時,爲保證中樁組量距時穿杆定線時的精度,導線測角組應用經緯儀在其標定的若干導向樁,供中樁組穿線臨時使用。

修正點位:是指兩交點互不通視時,選組在中間加設的轉點(ZD)因花杆穿線不能保證三點在一條直線上,爲此,導線測角組用經緯儀進行穿線對交點位置的微小修正工作,修正點位。

2、測角與計算

①測右角

路線測角一般規定爲測右角(即前進方向與右側路線的夾角)。右角用的是J6級的經緯儀,以全測回(即正倒鏡法)觀測,兩次觀測差不超過1’,最後取值精確到1”。

②計算轉角

右角按下式計算: 右角=後視讀數-前視讀數

當後視讀數小於前視讀數時,應將後視讀數加上360度,然後再減去前視讀數,路線轉角按下式計算:轉角=180o-右角 。若爲正值爲右偏角,負值則爲左偏角。

3、量距即測量交點間距,應注意的是交點間距爲平距,用皮尺丈量時,尺

子應儘量擡平,皮尺一次丈量的最大長度是30米,所以在用經緯儀定線時要注意到平距不能過大,超過30米,否則在之間還應穿插點。

4、導線測角組的工作還包括作分角樁和方位角的觀測與校覈,以及交點樁的保護和固定。作分角樁是爲便於敷設平曲線中點樁(QZ),在測角的同時需做轉角的分角線方向樁,分角樁的水平度盤度數按下式計算:分角度數=(前視讀數+後視讀數)/2 ——(右轉角),分角度數=(前視讀數+後視讀數)/2+180o—(左轉角)。爲避免測角時發生錯誤,保證測角精度,應在測設時經常測角檢查。任意導線邊的磁方位角等於起始邊的方位角加上從起始邊到邊的路線的所有右轉角 再減去所有的左轉角。在測設過程中,爲避免交點樁的丟失以及方便以後施工時尋找,交點樁在定測時必須加以固定和保護,交點樁再保護一般採用就地灌注混凝土的辦法進行,固樁是將交點樁與周圍固定物上的某一不破壞的點聯繫起來,透過測定點與交點樁的直線距離將交點位置確定下來,以便以後交點樁丟失時及時恢復!

基平的分工及內容:基平的主要工作室設定臨時水準點,並進行交點高程的測量。本組的分工爲一人操作儀器,一人立尺,一人記錄計算。由於昨天老師已經給了我們兩個水準點,誤差要求爲兩次測量的高程差不得大於30 mm。爲了測量準確,我們採用一組往返測量,其高程閉合差應滿足?30l(l爲單位路線長度,以公里計),符合精度要求是取平均值。

3月18-19日,進行的是中樁的測定任務:根據昨天的內頁計算選定的交點位置、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及導線測角組所得的路線轉角進行量距、釘樁、敷設曲線及樁號計算。 昨天的計算結果如下:

------------------------交點號 JD1 ------------------------

交點樁號:K0+094.135 偏角:右90.5806 圓曲線半徑: 50.000

第一回旋線長度: 35.000 第二回旋線長度: 35.000

E = 22.765 T1= 69.315 T2= 69.315

Ly= 44.385 L = 114.385

ZH=K0+024.821 HY=K0+059.821 QZ=K0+082.013

YH=K0+104.206 HZ=K0+139.206

-----------------------------------------------------------

測設數據以ZH/HZ點作爲立鏡點:主點樁號及20米樁

樁 號 X Y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6

一、實習目的

本次的道路勘測實習,要達到以下目的:

1、 深入瞭解道路工程外業勘測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內容;

2、 透過自己操作,理論結合實踐,系統地掌握、鞏固本學期關於道路勘測課程所學的

理論知識,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3、 初步體會道路工作外業勘察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

4、 瞭解道路工程各分項工程的外業勘察的具體操作和要求以及外業勘查工作的的相

關規範規定;

5、 在實習的過程中,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6、 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7、 培養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爲今後工作做好鋪墊準備。

二、實習要求

透過實習,我們必須達到如下目的:

1、熟練掌握水準儀、全站儀等常用測量儀器和工具的使用;

2、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的道路勘測設計的理論知識,全面掌握道路設計外業測量的實踐技能;

3、掌握道路路線放樣的極座標法、道路橫斷面測量方法;

4、掌握基平測量、中平測量的基本方法;

5、掌握橋樑、涵洞設計外業調查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三、實習內容

1、紙上定線

本小組針對路線所經過的區域的生態環境、地形地貌、地址的特徵與差異,按擬定的控制點由面到帶、由帶到線;由淺入深、由輪廓到具體,進行了實地的調查驗證;注重工程地質調查、勘察,查清對公路工程的影響程度,並採取了繞、避等工程措施;公路線性充分利用了地形、自然風景,儘量少改變周圍的的地形地貌、建築物等已有景觀,使得公路與自然融爲一體,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

對已知的同一起訖點,有多個不同的路線方案,本小組根據公路的功能和使用任務,全面權衡、分清主次,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並注意由於局部難點的突破而引起的關係轉換給全局帶來的影響。

本小組在選線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建築用地,嚴格地保護了農用耕地,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並與當地的自然景觀相協調。

對於已經選定的線路,我們進行了相關的論證,使得設計的平面線形直捷、連

續、均衡,做到了與周圍的地形地貌相協調、適應。其中,直線的運用考慮到了河渠規整、城鎮近郊規劃等因素;而圓曲線的運用則考慮到了相銜接路段的平縱線形要素的協調狀況,使得所設計的路線構成連續、均衡的曲線線形,並且避免了小半徑圓曲線與陡坡相重合的線性,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

論證完畢後,本小組進行了內業計算,對於相關的平曲線指標,詳見本小組附表。

2、座標計算

根據步驟1計算出來的要素,計算出相關里程樁號、JD、主點的座標計算。

3、基平測量

Ⅰ、水準點設定

水準測量通常是從水準點開始,引測其他點的高程。水準點分爲永久

性水準點和臨時性水準點兩種,本小組所選水準點爲臨時性水準點,都埋

設在便於引測和尋找、視野通暢的地方。

在選好水準點後,繪出了水準點附近的草圖,在圖上還寫明瞭水準點

的編號以及引測的高程。

Ⅱ、基平測量

所謂的基平測量,是在路線方向設定水準點,進行水平測量。

由於測量時候天氣不佳,多雨,雖然控制在誤差允許範圍內,但測量

時候誤差較大。究其原因,其一在於紅黑麪的校覈,紅黑麪的讀數未經

校覈就搬站點的話,會造成很大的誤差,本小組嚴格校覈紅面與黑麪的

讀數差值,使之控制在4781mm左右3mm範圍內;其二是立尺問題,本次

測量沒有用到尺墊,在雨天,地面沉降比較不均勻,在轉站之後的測量

存在高程不銜接、誤差大的問題。

針對性的改善方案有,紅黑麪的校覈控制更爲嚴格,不在誤差允許

範圍內絕不搬站;其二是,就地取材,利用木板等作爲尺墊,使之不因

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誤差過大。

4、中樁測量

透過利用已經埋設好的基點,經過各中樁座標計算後,用極座標法將道路中

心線的平面位置用樁標定到實地上。

極座標就是用座標系中的點與原點的距離以及該點與原點的連線與座標軸的

夾角來表示點的方法。

透過實地的測量,最後驗證的結果跟圖上已知點對比,相差甚遠,後來經過

進一步的校正,發現以下措施可以保證放樣的準確性:

其一,前後轉站點的校覈。對於前後轉站點都能通視的樁號,必須經過座標

計算、放樣校覈之後才能轉移站點進行下一步的放樣;

其二,相鄰轉站點的校覈。由前一轉站點測設出下一轉站點,在搬站之後必

須反過來校覈前一站點放樣的數據,符合精度要求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測量,否則,則需重新測設轉站點。

5、中平測量

中樁測量,就是透過已知的水準點,利用水準儀測量出路線里程樁號的高程。

中樁測量的誤差來源有如下因素:

Ⅰ、已知水準點的選擇。水準點的前後視野不通暢,會造成很大的誤差,估

測、目測等都會使得其偏離實際位置;

Ⅱ、如前所述,紅黑麪的差值校覈和雨天引起的地基不均勻沉降也是造成誤

差的原因。

6、小橋涵調查

小橋勘測的目的在於蒐集和初步整理出小橋設計所需的資料,是整個勘測設

汁過程的前期準備階段,是爲小橋設計以及水力計算提供必須的資料和依據。其主要內容有:擬建橋址處和形態斷面處的測量和水文勘測;工程地質和地貌調查;氣象尤其是洪水期的暴雨資料收集;建築材料的供源調查;原有橋涵構造物和水利設施的情況;當地對擬建橋樑的要求等。可歸納爲:定樁號、測高程、量夾角、測斷面、勾草圖、探地質、算流量、找料源、擬結構、定跨徑等10個步驟。

本小組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只進行了粗略的橋涵調查,測量出了中樁到橋涵

邊緣距離、橋涵所在的樁號、橋涵橫斷面等數據。詳見小組數據。

7、橫斷面測量

由之前測設出來的中樁,垂直道路中線方向,利用水準儀左右測設出20m的

高程數據,描繪成圖。

四、實習小結

透過本次道路勘測實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次現場實習,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的道路勘測設計的理論知識,更爲全面地掌握道路設計外業測量的實踐技能;更一步掌握瞭如何控制誤差,提高精準度的方法;也進一步鞏固了測量學的相關知識。

2、定位職業,把握未來。透過這一次的實習,使得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一個更爲明晰的定位,更好地爲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

3、掌握戶外的考察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

4、.培養了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

5、總而言之,本次目的已經達到預期,獲益匪淺,感受良多,達到了預期要求。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7

短短的一個星期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在這五天時間我學到了在以往的大學四年中未曾學習到的知識。其中包括工藝生產流程、生產工藝要求以及在樣機組所學習到的基本知識等各個方面。

工藝生產流程。本公司主要的產品是LED驅動電源和其他各種驅動電源。驅動電源的主要生產部分就是電子線路板的製作。首先,電子線路板由研發部門設計並研發出線路板並測試出較適合的元器件。然後將整個設計方案交給工程部有關人員。工程部將產品清單交於樣機組,樣機組人員將元器件和經過SMT工藝生產流程的線路板以及整個驅動電源所需要的組裝部分進行樣機試製。樣機組經過元器件組裝、波峯焊、產品組裝、灌膠、測試等幾個部分,完成新產品的試製並得到新產品的相關數據。工程部相關人員將樣機組的測試數據進行評估,分析新產品是否能夠用來生產,如果可以,則將新產品進行產線生產。在產線生產的過程中,要對量產異常進行分析,並改善產線直通率。PE助理工程師的主要職責是:新產品匯入、試產跟蹤、量產異常處理及問題點追蹤、產線直通率提升改善、處理客訴不良品分析、協助PE工程師,完成日常工作。

生產工藝要求。線路板上面每一個元器件的設計都是經過非常嚴謹的分析和不斷的測試所得出來的設計方案。在產線生產的過程中,元器件的引腳長短、元器件的方向、元器件是否點膠、元器件是否需要橋接在線路板上、引腳是否出現虛焊、漏焊現象,每一個問題都是生產工藝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生產的過程中,人爲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產線需要減少人爲影響因素,改善生產直通率。

樣機組的學習。在樣機組的這幾天,主要了解的產品生產流程,對產品的性能、元器件的組成、元器件的在組裝過程中所需要做的準備和注意的方面有了一些瞭解和認識。

1、在電路板交到樣機組之前會將電路板的部分元器件進行貼片流程,將貼片元器件用紅膠粘在電路板上。

2、產品在組裝前需要進行剪腳,元器件的腳較長在波峯焊的過程中會對刮到錫爐,較短則過波峯焊無法進行焊接。元器件還需要進行K腳和橋接,則需要根據線路板的設計進行調整。部分元器件,例如三極管和電容需要加磁珠,磁珠則起到了電感的作用。

3、插件是剪腳後的下一流程,根據工單要求將元器件對應不同的位置進行插件,要注意元器件的方向,例如二極管、三極管和鋁電解電容之類的元器件。

4、焊接好以後檢查焊接效果,並對虛焊、漏焊以及元器件不出腳的現象進行處理,使整個線路沒有任何差錯。並將輸入輸出線進行焊接,將電源的外殼進行組裝。

本星期在樣機組新產品的跟進結束於產品外部組裝,學習知識大致在以上幾個方面,細節並未一一列舉。希望以後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儘快熟悉公司產品性能。學習的過程需要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多思考,勤交流,我會多向工程部的同事請教,希望能儘快勝任工作。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8

大學期間,學院組織的實習活動於7月6號落下帷幕。在大三下半年的學習生活中,能經歷人生第一次實習活動,這種感覺新奇、感慨、充實、興奮,令人難以忘懷。

本次整個實習活動可分爲三大部分,首先是在學校三甲實驗室進行的01動力裝置鍋爐部分、汽輪機部分的實習以及在我院核動力仿真實驗中心的實習,接着是在哈爾濱市內哈電集團旗下的哈爾濱熱電廠、鍋爐廠、閥門廠、汽輪機廠的參觀實習,最後在7月2號到7月6號在北京房山區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實習部分。

第一部分的校內實習是利用同學們空閒沒課的時間以及週末雙休日組織起來的,總共分爲三場實習活動。我的第一場實習地點是在三甲實驗樓01動力裝置的汽輪機部分,整場四個多小時的現場參觀摸索是在我院王賀老師的指導下有序、安全地進行的。第一次走進01動力裝置的汽輪機裝置間,我想象中應該是嶄新、整潔、緊湊的設備與現場那沾滿鐵鏽的被掀去上汽缸的汽輪機以及遍佈上下兩層樓的種類繁多的設備、複雜的管系等等完全不同。還沒從被現場龐大的裝置所帶來的震撼中緩過神來,王賀老師將我們召集到一處進行整個裝置系統的詳細介紹。在老師的熱情講解下我逐漸從複雜到令人眼暈的裝置管系中看出了點頭緒。整個汽輪機裝置部分的系統組成包括:正倒車汽輪機組、主蒸汽系統、輔蒸汽系統、乏氣系統、飽和蒸汽系統、潤滑油系統、系統氣封抽氣冷卻系統、凝水—給水系統、循環水系統等。歸結起來所有的設備可歸類爲五大部分,分別是包括正車汽輪機、倒車汽輪機,可以透過調節汽輪機進氣閥附近的“航行舵”達到改變不同汽輪機的執行與否及具體航速的工作工況,以適應船舶航行過程中要求航向、航速靈敏、機動變化要求的汽輪機組;做功之後的蒸汽在冷凝器中依靠循環冷卻水變爲凝水,凝水經歷氣動凝水泵獲得驅動壓頭,流過凝水泵後管系被送至給水泵,從而將冷凝水送回一回路用於產生蒸汽的凝水—給水系統;包括主蒸汽系統、輔蒸汽系統、飽和蒸汽系統、乏氣系統四個部分(從鍋爐中排出的過熱蒸汽分爲兩個管道運輸,即爲主蒸汽管道與輔蒸汽管道。從鍋爐飽和氣包匯出飽和蒸汽構成飽和蒸汽系統來氣,將各用氣設備做功後廢氣彙集到乏氣總管中,從而構成乏氣系統)的蒸汽系統;用於潤滑和冷卻各裝置中摩擦部件(汽輪機主軸、齒輪減速器等),以達到降低噪聲、延長部件使用壽命目的的潤滑油系統;用來對冷凝器中的做功之後的蒸汽進行冷卻使其成爲冷卻水,同時供給其他需要冷卻和沖洗等裝置的用水的循環水系統等五個部分。

老師講解並解答完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之後,同學們便參照圖紙循着蒸汽管系逐一來摸索蒸汽的循環途徑以及蒸汽整個工作過程中各種設備的功能及結構。爲時半天的汽輪機裝置實習雖然短暫卻使我學到很多,對於各種設備的模糊、抽象的認知從單純的課本中脫離出來,

在腦海中形成固定、具體的認識。雖然單從設備的外表來看,這些經歷半個多世紀的“老傢伙”如今已經鏽跡斑斑,但經過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摸索後,即使在現在我也對這些裝置的設計思想和結構安排讚歎不已。在當時電氣條件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那時的設計人員單靠簡單的液壓調節裝置和閥門的配合便能很好的完成對蒸汽流量的分配、監控和啓斷,這實在令人歎服不止。

我的第二場實習是於01動力裝置的鍋爐裝置部分,在我院楊志達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的。一走進鍋爐裝置間,一個表面遍佈傳熱管道的正方體龐然大物便佔據了我眼前的一切。實習之前,我只是單純的瞭解到鍋爐只是一個將水加熱產生蒸汽並將其傳送到汽輪機裝置部分用於做工的設備而已,但過冷水在鍋爐內具體如何循環以及飽和蒸汽、過熱蒸汽如何的產生等等卻不甚明瞭。在楊老師的詳細講解下,使我對鍋爐這部分有了一個系統、正確、全面的認識。

01動力裝置的鍋爐部分主要是利用燃油燃燒釋放的熱能加熱鍋爐內的工作介質-水,使其產生不同品質的蒸汽,將其中產生的蒸汽輸送到汽輪機中,推動汽輪機葉片進行做功,帶動汽輪機軸的轉動,進而帶動螺旋槳或發電機轉軸旋轉,產生艦船前進的動力或船用電力。在整套系統中,爲保證系統正常執行,還附加了很多的輔助設備,如供給燃油的燃油系統,產生蒸汽和輸送蒸汽的蒸汽系統,對汽輪機葉片和減速器進行潤滑和冷卻的滑油冷卻系統,對乏汽進行冷凝和再用的凝-給水系統等等。這些系統在一起正常執行才能使01動力裝置源源不斷產生船舶所需的動力和電力。

在老師的提示下,我將整個鍋爐裝置大體分爲四個部分,分別是:包括加熱系統(從過冷水到飽和水)、蒸發系統(從飽和水到飽和蒸汽)、過熱系統(從飽和蒸汽到過熱蒸汽)的給水系統;將合格的蒸汽送往用戶或鍋爐自用氣的蒸汽系統;由油庫、油櫃、駁油泵、燃油泵、油壓油量超標閥、穩壓器、絲網過濾器、燃油分配器、控制閥門、噴油頭、調風器、連接管道等設備組成的燃油系統;在鍋爐正常燃燒時,向鍋爐內連續不斷的輸送燃料燃燒所需的空氣,並及時從爐膛內引出燃燒產物-煙氣,以保證鍋爐的正常執行的鼓風系統等。而我認爲整個鍋爐部分的難點和重點便是在冷卻水到飽和蒸汽、過熱蒸汽的循環上。其具體循環過程爲,經過乏汽預熱的給水透過左邊的給水閥送到汽包內,透過與下方水包之間兩根下降管道一根上升管道,使循環水在汽包與水包循環運動的過程中被加熱,逐漸由過冷水成爲飽和水和飽和蒸汽。而給水首先送至汽包而不是水包,是因爲汽包位置較高,可利用重力勢能促進給水的循環,加熱後的給水由於密度減小,利用前後密度差形成的驅動壓頭便可驅動給水自然循環。最終在汽包中飽和汽水混合物的飽和蒸汽透過鍋爐上方連接汽包與飽和蒸汽筒的飽和蒸汽橋匯入飽和蒸汽筒內。飽和蒸汽透過飽和蒸汽筒和其下方複合筒的過熱蒸汽部分

之間的傳熱管道進行循環,飽和蒸汽逐漸被加熱成爲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儲存在複合筒的過熱蒸汽部分,透過出口接管送入主蒸汽管道和輔蒸汽管道。複合筒的過冷水部分則透過傳熱管與汽包相連,增加給水的循環效率。

透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習,我對鍋爐和汽輪機系統有了進一步的具體的瞭解,對01動力裝置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認識,有效的與書本知識相結合,起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學習效果。在實習中,透過老師的講解,自己摸排管路和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討論,我對01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工質再裝置中的整個循環過程有了深刻的理解。鍋爐是一個如此複雜的系統,工程中爲了儘可能的提高燃料的效率採取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水冷壁技術,水在鍋爐中的多次循環,給水的預熱,鼓入空氣的預熱,採用複合筒,氣包等設施來保證水循環的進行。透過實習,我認識到工程實際與理論分析的差別,許多理論上可行的東西,在實際應用中往往要克服許多困難,採用許多設備才能做好。解了這些實際設備,我認爲在以後的學習中更應該理論聯繫實際,學習上多從工程實際出發,這樣才能掌握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整個01動力裝置的實習在全神貫注的摸索學習中一瞬而過,意猶未盡的感覺分外強烈。這短短的半天對我今後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影響極大。理論知識在牢固也不如親身實踐之後的感知強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今後學習、工作中我也會加強對實踐的付出,理論結合實踐開展工作。

我的校內第三場實習是在我院核動力仿真中心進行的。第一次看到仿真訓練的操作面板時,我整個人呆住了。天吶!實在太精密!太複雜!從一回路冷卻劑執行參數、二回路蒸汽參數的讀取,我慢慢的從這繁雜的系統中漸漸找出一點頭緒,知道整個系統究竟該如何調整與標定參數之間的偏差。

核動力仿真技術是隨着核電事業的發展需求而出現的並隨着核電事業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核仿真技術是一門涉及多學科領域理論、技術與方法的綜合性技術,是目前核動力事業必不可少的配套技術領域。核動力仿真技術隨着核電事業發展需求和現代化技術發展而發展,模組化、集成化、數字化、虛擬化、網絡化和技術化是未來核動力仿真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在覈動力仿真中心的實習無疑對我將來的工作是極其重要的,使我對將來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流程等等有了更加具體、全面的認知,我十分感謝學院給我的這次機會。透過本次31號樓仿真實驗室的實習,我瞭解了關於仿真的概念、分類、手段、意義,實現仿真模擬的秦山核電站流程圖,核電站主控室的現場模擬、核電站裝置的三維模型等。我認識到了仿真模擬的重要性,對壓水堆核電站的整體情況和細節問題以及穩態和變功率執行的特性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實習講解老師講解深入淺出,針對具體學術問題對我們

進行提問,加深了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在這裏感謝老師對我們的辛勤付出。

第二部分市內實習,我們主要是在哈電集團旗下的熱電廠、閥門廠、汽輪機廠、電機廠等場所利用雙休日進行的。

週六上午我們在哈爾濱熱電廠進行現場實習。在我原本對熱電廠的認識中,應該是高高的煙囪、灰濛濛的天空、黑漆漆的鍋爐、塵土飛揚的道路,但實際走進哈爾濱熱電廠後發現卻不是這樣,雖然正在整修的路面也是鋪滿泥沙,但整體環境卻十分整潔。這無疑得力於先進設備系統的啓用,以及污染調控的嚴格。

目前,哈爾濱熱電廠供熱範圍已延伸至哈爾濱市的動力、香坊和開發區。集中供熱的面積達637.5萬平方米,享受集中供熱的居民達5萬戶。主要經營電力、熱力產品;兼營電力設備安裝、調試和檢修,電力技術諮詢、服務和開發,管道設備安裝、檢修,煤炭、燃油儲運,科技產品推廣業務。目前,公司已啓動“六期”擴建工程,此項工程已被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批覆並列入黑龍江省“十一五”規劃。六期擴建工程結束後,哈熱公司將擁有4臺300MW機組,總裝機容量1200MW,總供熱能力將達到2400萬m。屆時,哈熱公司將憑藉環保、高效、安全、經濟、節能的高品質熱能,爲哈爾濱市創建綠色生態型園林城市做出更大的貢獻。

週六下午,我們集體到哈電集團旗下閥門廠進行實地參觀。閥門在我的認識中只是一件小小的東西而已,加工閥門的工廠廠區一定非常狹小。但現實卻是出人意料,高大開闊的加工車間、平整坦蕩的柏油路、齊全的公共設施、人性化的後勤服務,以及最令人震驚的巨大的閥門!只是閥門廠批量生產的閥門而已,竟然重量達到8噸多。還有各種自主研發的專用類閥門、能夠模擬各種閥門現實工況的試驗平臺等等,無疑爲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感到十分驕傲與欽羨。

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隸屬於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簡稱哈電集團),由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獨資控股,是專業化設計、製造中壓、高壓、超高壓、亞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核電、石化、冶金、軍工等領域配套閥門、水位測量裝置、減溫減壓裝置的生產廠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400多個電廠和企業,並已出口到巴基斯坦、越南、印度、日本等衆多國家。公司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總量在行業內排名第一;現有各類數控機牀、加工中心、三座標儀等先進加工、檢測、試驗設備、裝備水平位居行業前列;行業綜合排名在全國近萬家閥門廠中位居前茅,尤其在高溫高壓火電閥門領域始終佔據龍頭地位,是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副理事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