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野外實習報告範文集錦8篇

學問君 人氣:1.13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野外實習報告8篇,歡迎大家分享。

野外實習報告範文集錦8篇

野外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透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二、實習步驟與內容。

1、黑石頂簡介。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內,東經111°52’,北緯23°31’,北迴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爲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佈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勢羣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喬木。

2、實習內容。

xx月xx日上午從xx出發,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內容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同時採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和複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羣落的垂直分佈;晚上開總結大會。

xx月xx日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返回珠海。

三、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

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

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2、理論聯繫實際:

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爲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爲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溝囊蹲尤喙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溝鬧匾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爲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後“種”: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爲一般來說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透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後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後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一定會更多。

4、 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覆學習:

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透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溫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鬆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說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纔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尋引擎,以致後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說:“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說即使現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說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

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說的,不過到現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菸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爲有效。特別是在最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終於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最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建議:

(1)野外認種時講解不足。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說完種名和科名之後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2)採集標本方法不正確,對植物的愛護意識不強。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說可以採某株植物作爲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

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着愛惜的心情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纔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爲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3)對於森林整體結構和生境的關注度不足。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容。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

我認爲“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爲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容的缺失讓我深爲嘆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爲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爲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爲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野外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1.透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透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透過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加強學生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透過實習,進一步培養獨立能力。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二.實習意義

1.透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高。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習內容

1動員大會

6月25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五大連池,在大會上老 師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 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主要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2具體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啓程的日子,早晨10點出發,下午3點左右抵達我們住處.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爲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b.6月29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筆架山。我們8點半準時出發,徒步行走了將近3個小時,由於天氣炎熱,大家走的都比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後又繼續行進。到達山腳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開始爬山,筆架山沒有臺階式的山路,樹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經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分散採集,每個人都採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後便下山乘坐客車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們又開始壓制標本.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c.6月30日是最重充實的一天.我們7點出發,乘車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遊覽區。到了遊覽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在山腳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後老師便帶領我們參觀了冰洞。把採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後,我們又繼續參觀了藥泉湖。下午壓制標本。晚上參觀了二龍泉,並爬上藥泉山。

d.7月1日我們集體參觀了老黑山國家地質公園.

e.7月2日早晨我們乘車返還.

3.植物的形態學觀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樣性

我們分別對常見觀賞植物、山地植物、樹木的植物形態特徵、種類及分佈規律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分析和鑑定。對不認識或不清楚的植物我們就透過查閱植物誌、檢索表等進行鑑定。

4. 植物標本的採集和製作

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是這次實習的重要內容。標本的採集要講究技巧,必須要有花或有果的、葉子較完整的、長勢相對較好的植物纔有價值。標本採集回來必須及時進行壓制。壓制時最好全小組都參與,這樣有利於大家都掌握壓制方法。壓制時除了要注意葉子要翻平之外,還要注意葉子應該要有正、反兩面。壓制完之後的頭三天要每天都換紙,之後可以隔一、兩天再換,直到壓幹爲止。

四.實習總結或體會

記得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在第二學期期末要進行野外實習,從那時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認爲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實習的日子終於到了,在興奮與期待中我們踏上了旅途。真正實習時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難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時又要穿上長衫長褲,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雖叫苦連天,大家在野外實習時卻絲毫都沒有馬虎。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就先認真採集植物,然後見到不認識或聽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師問個不停,爲了弄清楚一個問題把老師都問到煩了也不肯停下來。在這灑滿汗水的實習生活中我們收穫了許多,覺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這短短的幾天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採集和製作標本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歎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體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學在辨別這兩種植物的時候就發生了困難。我們只要摘一個枝條下來比較一下他們的葉子和枝條就很容易辨認的了:麻楝的葉子和枝條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覺,而人面子就沒有這些特徵。而且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屬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稱細葉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學還採集的了有藥用價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絲子。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去了五大連池著名的風景區,山色秀麗,風景怡人,我們看到了很多從來都沒有見過的花草樹木,有些花開得特別豔麗、有些果長得很奇特、每當這時同學們就特別高興、問題也特別多。這很好地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還擴大視野,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在國家地質公園,我們看到了在康熙年間噴發的火山經歷了幾百年歲月以後的狀態,那裏有火山楊對生命的讚歌,有火山噴發後石海的奔騰,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個五大連池看到的人間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與壯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因爲我們實習的時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時候,而且我們選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所以這次實習也很考驗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在實習過程中雖然大家都又苦又熱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協作、互相團結,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中大家忙中偷樂,有說有笑,實習的道路上不僅留下了同學們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當然還有很多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學期期末我們還要到魅力之都——大連的海邊去實習,有了這次的實習經驗,我相信,到那時我會做的更好!

野外實習報告 篇3

一、 實習目的

透過野外實習使我的實踐能力提高,在實習的過程中我結合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認識自然現象,學習、實踐野外工作方法,識別常見物種,採集標本,觀察瞭解動物以及動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結合具體的課題進行一定的研究性工作,收集數據,分析、討論,寫作實習報告。

二、 實習日記

20xx年7月11日

昨天剛考完試,今天我們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昨天整個神經還繃得緊緊地,今天就想歡呼,因爲可以到外面去接觸大自然了。早上六點鐘還沒到就醒來了,因爲很激動,很興奮。上車的時候已經8點了,出發前一天我買了很多話梅,因爲怕暈車。8:30車子開動了,我們的第一站是防城港的跨海大橋。經過兩個多鐘頭,我們進入了防城港市。進入防港市後,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藍藍的天空,藍藍的大海。看到海我激動了。

在跨海大橋那裏,我們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這裏的海風很大,吹亂了我們的頭髮,但吹不亂我們愉快的心情。停了十幾二十分鐘之後,我們又要出發了,我們的下一站是怪石灘。一個鐘頭後我們抵達了怪石灘,這裏果然名副其實,遠遠望去有許多的怪石紮根在海邊,一波海浪襲來,濺起了幾米高的水花,美麗眩人!在怪石灘,我們脫了鞋子,歡快地投入了大海的懷抱中,盡情的與海浪玩耍。但我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標本。在學校之前我們已經分好了兩組,一組是負責採集昆蟲標本,一組是負責採集魚類與軟體類標本。大家在玩夠了之後都開始很認真的在海邊採集動物標本。有的同學拿着鏟子挖螃蟹、有的同學拿着水桶撿貝殼、有的同學拿着網捕魚、還有人拿着毒瓶抓蟲子,大家各忙各的,不亦樂乎!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採集,我們在怪石灘的任務總算完成了。在上車之前我們把採集的標本經過酒精處理後,貼了上標籤。

離開了怪石灘,我們奔向了金灘,在金灘這裏我們不同採集標本,因爲已經中午了,我們要在金灘附近吃飯。也許是太晚了,這裏有吃的地方很少,而且去哪家都很貴,最後我在一家很靠近金灘的飯館吃了一碗扣肉飯,但我沒有到金灘邊去看,因爲去看回來的同學說那不好看,而且風很大。吃完飯我們開始了下一個行程:陳屋溼地。在靠近溼地的一個路口我們拿好所有的工具出發了。這時候,我們昆蟲組的任務來了,我們在路邊抓蚱蜢、捕蝴蝶、抓蜘蛛,一切被我們看到的小昆蟲無一不是我們的目標。一路上,我們抓到了很多昆蟲,收穫頗多。來到溼地,沒有魚可捕,但有很多種的螃蟹,我們用鏟子挖螃蟹,乾的挺帶勁的。在這裏我們還留下了大合影,記錄了這一難忘的時刻。告別了怪石灘,我們這一天的行程也幾乎完成了,我們的車子瞄準了東興市的方向駛去。晚上我們就住在東興市的旅館了。定好旅館,安排好房間後,大家自由行動。趁着天還早,我們來到了中越交易市場,在這裏我們大家都買了很多特產。這一天,我們過得充實、快樂!

20xx年7月12日

在東興這個連風都是鹹的的城市住了一晚,今天醒得很早。7:30準備上車到北侖河源頭,經過一路的補眠,到北侖河源頭時,我們已經睡了一覺醒來了。下車,帶上所有工具,捕魚抓蟲子去咯!北侖河源頭的水特清特美,在這裏,我們一路笑着走過。捕魚組的拿網走水路,抓蟲組的也拿網和毒瓶走旱路。大家一路前進,遇到了不少困難:捕魚組的由於水太清、太急而捕不到魚;抓蟲組的網壞了,只能戴手套徒手抓;水路彎彎曲曲,障礙重重······在北侖河辛苦工作了一上午,大家的褲子很多都溼了,但擰擰又要上車開往下一個地點了。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鄉村裏艱難地找到吃飯的地並吃飽飯,休息夠後,我們的車子駛向了去十萬大山的路上。“十萬大山”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多的山。果不其然,一路上,車子行過的路都是依山而鋪的公路,從車子裏向外看,別有一番驚險。在一條小河邊我們的車子停了下來,又一次,我們帶着工具去採標本。班主任興致勃勃的揹着電瓶去捕魚,後邊跟着七八個人。而我們昆蟲組的繼續抓蟲、捕蝴蝶。這裏的水也是很清澈的,因此去捕魚的人收穫依舊不大,玩水的人倒是抓緊時間,多與這裏清清的水來個親密接觸。大概停留了一個小時,我們的野外實習也算圓滿完成了,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

三、 實習感想

經過兩天一夜的實習,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八九點了,我們是又累又餓,可又覺得很快樂,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在這一次野外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處理蝴蝶的方法;用毒瓶毒死蟲子;用酒精浸泡魚和蟲子;用鏟子挖有螃蟹的小洞。

回到學校,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鑑別昆蟲的種屬真的很不簡單,有時候一個下午也鑑別不出一個來,挫敗感油然而生。但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經過兩天的努力我們雖不能吧所有的物種鑑別出來,但大部分已得到確定,並且弄出了美麗的蜻蜓蝴蝶標本,這對我們來說是我們這一次實習的最大收穫。成果展做得很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激動、開心!

四、 實習建議

1、出發前的安排能更具體,最好每人都知道到了目的地後自己該幹什麼,而不是有些人一直在玩,有些人卻一直在做事。

2、小組長可以多幾個,這樣就不會出現累死累活一個人的現象了,組長也不能隨便選了,一個比較有領導能力的和兩三個需要鍛鍊的同學一起搭配最好。

3、時間太趕了,而且預想的跟現實的差別挺大,下次找個魚多一點的地方去實習纔可以,不然結果又是捕不到魚。

4、野外實習前,老師應該給我們上幾節課,讓我們瞭解實習的內容,還有可能會採集到的標本的知識。

野外實習報告 篇4

第一章:緒言

(1)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境內,華縣劉家河村南,縣城東約五公里處, 山門距隴海鐵路華縣火車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僅2.2公里,均有等級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勢東連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峯海拔1664.4米。這裏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少華山屬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羣衆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定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爲中細蜂腰形。腰部爲岩漿侵入的火成岩、變質岩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岩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岩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岩石大部分爲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岩和變質岩。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爲溫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習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習區域常見岩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

③觀察岩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岩層產狀。

(3)實習目的

透過野外實習,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習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習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習要求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習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習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習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岩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裏的岩石多以火成岩爲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岩, 少華山區的岩石主要爲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岩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爲超基性岩. 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岩石產狀,分爲深成岩.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三章:構造。

實習地區構造概況:少華山在大一級地質構造中屬於秦嶺構造帶,進一步劃分屬於東秦嶺地質構造帶。

少華山隸屬於秦嶺山系,是由於渭河地帶地殼下陷同時又由於上古時期形成古地臺時的'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以及印支運動等,其中海西運動的影響之爲明顯: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隨着廣泛的岩漿侵入活動秦嶺及其周圍山脈相繼隆起。少華山山體呈現爲中細蜂腰形。腰部爲岩漿侵入的火成岩、變質岩構造,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爲複雜,斷層構成複雜,背斜較易觀察,向斜成山不明顯。岩層層理較清晰。岩石表面風華嚴重,節理較爲明顯。

斷裂是指地殼中的岩石,特別是脆性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況di下容易產生斷裂和錯動。節理即斷裂兩側的巖塊沿着破裂面沒有發生或沒有發生明顯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即巖塊沿着破裂面有明顯位移的斷裂構造。

少華山屬於秦嶺山系的延伸,而秦嶺是震旦紀時期的晉寧運動形成的,再經過長時間的侵蝕以及地質運動,就形成了現在的概況。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爲複雜,既有褶皺.也有斷裂,多處呈現背斜.向斜.節理.斷層等構造形跡。岩石表面風化嚴重,節理明顯。華山區的褶皺主要爲傾斜褶曲和倒轉褶曲併兼有少量的平臥褶曲和翻卷褶曲。其軸向斜向南北縱剖面由於常年的侵蝕作用而參差不齊, 其斷層多爲逆斷層中的推覆構造以及平推斷層和樞斷層。

第四章:地質羅盤儀測定岩石的產狀及測量結果。

岩層產狀的測定

①測量岩層的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層面貼靠、放平、氣泡居中後,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爲所求的走向。

②側傾向時用羅盤的n極指着層面的傾斜方向。使羅盤的短邊與層面貼靠放平,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爲所求的傾向。

③測傾角時將羅盤的長側邊順傾斜線貼靠、層面豎起,並與走向線垂直,羅盤指針上掛的傾斜儀所指度數既是所求的傾角。

野外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1、爲了熟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當地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比如:片麻岩、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等岩石的熟悉,識別節理、斷層,層理、層面構造,河谷發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現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沉積岩構造等。

2、透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

3、透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正確地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二、實習概況

我們的這次地質實習從xx年xx月xx號開始到xx月xx號結束。 xx月x號到xx月xx號爲準備期,包括老師在教室給我們介紹本次實習的地點,實習目的以及實習時應該注意事項,例如注意安全,帶夠足夠食物和水,並概況性地介紹京娘湖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地質情況,讓我們對本次實習之地有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便在實習中留心觀察;講解完畢後我們搜尋實習地點地質資料及圖片以便更好完成實習。

xx月xx號爲野外實習期,我們在古武當山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中實習。xx月xx號爲資料整理期,把自己記錄內容整理成爲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1)實習地區的地形地貌

本次實習區域位於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爲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爲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爲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1.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處,距邯鄲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歷史名山。山頂一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字樣,經專家考證認定是久爲國內道教界尋找的著名的北方武當山,其歷史早於國內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衆多,山勢奇特,五峯相望,頂頂有廟,峯峯插天,杆被繁茂,滿山蔥鬱。進入景區,您可先乘纜車直達山頂,上廟主峯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廟內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丰。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中間有一天橋連接。置身山頂,極目遠望,遍山水雲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廟中坐,廟在雲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現爲AAAA級風景區。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其中山川水色開闢成爲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這裏層巒疊嶂,川穀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爲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於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於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爲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而改稱現名。這裏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峯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麗的天乳山位於武安市活水白雲川井峪和宅清溝村之間,距離武安25多公里,該山雄偉壯麗,鍾乳滿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這裏的鐘乳大約在一億萬千萬年左右,形成了獨特的鐘乳奇觀,這些鐘乳石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陡崖上,發現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鐘乳石,全國少有。它們漫山遍野,成羣成堆,形狀各異,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動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奪天工,從山腳至山頂分成三層,一層比一層精彩。

(2)京娘湖的實習

10月20號早上7點,在xx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武安京娘湖進行實習。沿途觀察到京娘湖的巖性和節理裂隙,層理等地質結構 ,並注意到沿途山腳下有大量的坡積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巖性

系震旦長城羣大紅峪組:爲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爲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長石英砂岩,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裏和波痕發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爲假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爲18m。

2.節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區的道路兩邊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於岩石上部拉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錯。

節理裂隙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岩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岩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岩石的裂縫。 這是由於岩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爲節理,在岩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

以節理與岩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爲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岩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岩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岩層層面。

3.沉積岩層理構造及層面構造:

在道路兩邊隨處可見由沉積岩形成的層理結構,層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傾斜度。層理是沉積岩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沉積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象。層理是沉積岩中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徵,是沉積岩區別於岩漿岩和變質岩的最主要標誌。

水平層理:是由平直且與層面平行的一系列細層組成的層理。它是在比較穩定的水動力條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帶、閉塞海灣、海和湖的深水帶),從懸浮或溶液中緩慢沉積而成的。

單斜層理:是由一系列與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的層理。細層的層理向同一方向傾斜並大致平行。它與上下層面斜交,上下層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單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見於河牀或濱海三角洲沉積中。

交錯層理:是由多組不同方向的斜層理互相交錯重疊而成的,是由水流的運動方向頻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多見於河流沉積層中。

層面構造:指岩層層面上由於水流、風、生物活動等留下的痕跡,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質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見道路多數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隨處可見河牀中的由於搬運作用形成的較爲大小均勻的鵝卵石,不過有的已經乾涸,有的斷斷續續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質作用分爲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幹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裏。河谷沉積只佔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①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牀,稱爲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牀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爲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岩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麼普遍。

②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着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爲溶解於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爲機械搬運,後者稱爲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③沉積作用:當河牀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爲沉積作用。

(3)古武當山地區實習

我們實習的第一站來到古武當山地區,我們看到的岩層屬於震旦紀的阜平羣,爲邯鄲地區最古老地層,也是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爲具有片麻狀構造或條帶狀構造,有鱗片粒狀變晶的變質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各種暗色礦物(雲母、角閃石、輝石等)組成。根據岩石的物質成分可分爲富鋁片麻岩、斜長片麻岩、鹼長(二長)片麻岩和鈣質片麻岩等。還可依所含礦物種類進一步分爲角閃石斜長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長片麻岩、黑雲母斜長片麻岩等。其原巖類型比較複雜,可以是正常沉積岩(粘土巖、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種侵入岩。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由區域變質作用或接觸變質作用形成。

(4)天乳山實習

本次實習的第二站來到美麗的天乳山,在這裏認識和了解這裏的巖性和相關的地質構造,在爬山的過程中,在山下隨處可見大面積的石英狀砂岩和層理結構,等到山腰上的平臺上後出現了寒武紀饅頭組的紫紅色頁岩,崮山組的竹葉狀灰巖;沿途可以看到褶皺構造,路邊岩石的溶蝕溝槽等現象。等爬到牙口後我們下山休息時,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塊砌的牆體上可以看到毛莊組的豹皮灰巖,等休息完畢後,下午1:30我們繼續向上爬,這時會看到大面積的張夏組的鮞粒灰巖,頁岩等岩石以及由於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見的裸露在外的鐘乳石,甚至還可有水滴不斷從巖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巖性

震旦紀長城羣中大紅峪組:爲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爲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長石砂岩,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理。

寒武系下統饅頭組:上部泥岩;下部薄層泥質灰巖與微晶白雲岩互層,含燧石結核; 毛莊組:主要爲紫、暗紫色泥岩,頂部及中部夾有薄層鮞狀灰巖及中厚層狀含泥質白雲岩。

寒武系中統徐莊組:上部泥岩夾鈣質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巖;中下部含絹雲母泥岩,夾海綠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統張夏組:上中部厚、中厚層鮞狀灰巖,豆狀灰巖夾厚層灰巖;下部厚層花斑灰巖,底部薄板狀泥質條帶灰巖夾泥灰岩。

寒武系上統崮山組:下、中部薄板狀,中厚層灰巖夾泥岩,竹葉狀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和鮞狀灰巖;上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頂部中厚層灰巖夾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 鮞狀灰巖,又稱鮞粒灰巖,是一種以鮞粒爲主要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種良好的儲油巖.它是兼具化學和機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於碳酸鈣處於過飽和狀態的海、湖波浪活動地帶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動地帶。

其成因爲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質的攪動,每攪動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內碎屑、陸源碎屑等便處於懸浮狀態,同時促使二氧化碳從水體中逸出,過飽和的碳酸鈣(文石針)圍繞碎屑顆粒沉澱一圈包殼,這樣周而復始的攪動,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紋包殼的鮞粒。當鮞粒達到一定大小,其質量超過波浪、水流攪動的能量,便堆積在海底,不再被攪動,併爲亮晶方解石膠結,形成亮晶鮞粒灰巖,若鮞粒被帶到低能環境,則形成泥晶鮞粒灰巖。

② 竹葉狀灰巖,石灰岩的一種,其特點爲截面有礫石呈竹葉狀。在我國華北地臺上寒武統崮山組曾出現過大量的竹葉狀灰巖現象。

屬寒武系碳酸鹽類的沉積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於海里,經海水長年衝擊、侵蝕,慢慢變成類似橄欖狀碎石塊,一般長0.3cm~10cm,後又經地殼運動、滄海變遷,漸漸被一種鈣質膠接、粘合、擠壓在一起。滄海變爲陸地後,這些合成石塊在地殼的變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沖刷、風化等外力作用而變成今天的模樣。

其成因爲在正常的淺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層石灰岩,在其剛形成後不久,有的可能尚處於半固結狀態,被強烈的水動力破碎,搬運和磨蝕,並在搬運不太遠的地方,在水動力條件相對較弱的環境下堆積下來,再經成岩作用,從而形成竹葉狀灰巖。

③ 紫紅色頁岩,一種含鐵元素的頁岩,是一種沉積岩,成分複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頁岩形成於靜水的環境中,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常存在於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岩的形成,頁岩中也經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岩中儲存下來。

④ 豹皮灰巖,是一種具黃色、褐紅色不規則斑紋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巖。通常基質部分爲隱晶質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紋部分含有較多的白雲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巖過程中發生白雲石化而成的,白雲石化作用常選擇石灰岩中滲透性較好含顆粒的條帶或斑塊進行。此種灰巖在中國寒武紀、奧陶紀地層中常見。一般認爲豹皮灰巖是經韌性剪切作用的灰巖形成的鈣質糜棱巖。

3.天乳山的斷裂構造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岩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岩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爲斷裂。基本類型是節理和斷層。

① 節理裂隙:

岩層發生了裂開但兩盤岩石沒有發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節理可分爲張節理和剪切節理和劈理。節理常成組出現。在天乳的山頂上可見許多節理裂隙

② 斷層:

如果斷裂兩側的岩石已發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

4.天乳山的褶皺構造:

在牙口向遠處看可見地層走勢傾向東南,呈現明顯的褶皺結構。

褶皺結構: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岩層在側向壓力作用下發生彎曲,但仍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這種地質構造形態叫褶皺。褶皺中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爲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爲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岩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爲背斜;較新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爲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5.天乳山的岩溶作用

①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②地下岩溶形成

溶洞都分佈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裏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石鐘乳是一種呈倒錐狀的岩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米,小的只有幾釐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並在滴水處不斷沉澱產生的。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

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積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並不斷沉積的產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塔狀和錐狀。

石鐘乳和石筍的橫剖面都具有同心圓結構。

③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佈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裏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岩溶景觀。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活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強,岩溶作用越明顯。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強,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岩溶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網。

(5)書寫實習報告

下午4:00下山,坐車回校後根據自己所見的和自己從課堂學的知識,仔細分析了沉積岩、變質岩等岩石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實習地點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並將照片和自己的筆記逐一對應,透過上網搜查資料,查各種文獻,把實習報告寫完。

四、實習總結:

1.透過此次一天的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學不到的知識,鞏固了課堂學到的對岩石巖性,地質構造等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淺。

2.這次野外實習我們沿途欣賞了秀麗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體驗了登山的樂趣,雖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實習後的成果,心裏還是非常開心。

3.本次實習,不僅是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和鞏固,也是進一步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學習並把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這對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野外實習報告 篇6

一:介紹

專業年級 09水利水電工程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提 綱

實習時間、地點、路線和目的等

二、實習區概況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

三、實習內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地層巖性背斜、斜等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這門學科有了深刻的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大都是理論上的,往往與實際狀況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爲了更好地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09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與4月23日在黃勇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工程地質實習。

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

學會對肉眼的岩石判別

瞭解湖山地區沉積岩的每一層的岩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用地質羅盤實地測量岩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岩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工程地質實習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爲兩個階段。首先,我們到達湖山地區,觀察湖山地區的地質地貌,肉眼判別岩石,採集岩石標本,並且用地質羅盤實地測量岩石的產狀,判斷背斜和向斜;其次,我們去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瞭解中國石文化。當天下午三點結束工程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工程地質實習內容

認識湖山地區的岩層

湖山地區位於南京城東大約28公里,處於寧鎮褶皺束南帶,有三列山組成,其走向爲北向東。自南京有公共汽車通湯山鎮、湖山地區,交通便利。於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對湖山地區進行了研究。而國內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也對此作過研究。在湖山地區所觀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積岩爲主,還有少量的侵入岩。這裏地層出露齊全而清楚,易於觀察,在寧鎮地區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邊組、墳頭組出露較好,茅山組很不發育,僅零星可見。五通組、孤峯組發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龍潭組中下部的頁岩與砂岩暴露,易於觀察。青龍羣在棒錘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層剖面十分清晰。

在開始實習時,老師給我們介紹以下內容:

一、志留系

1、高家邊組(S1g)

主要由土黃色頁岩(質感滑膩,易折斷)及泥岩組成,厚度大於293.5米;據資料,高家邊組含有多種筆石。高家邊組與上伏五峯組的接觸關係可能爲整合接觸。

2、墳頭組(S2+3f )

主要由土黃色中層-厚層砂岩構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夾有少量土黃色薄層粉砂岩、泥岩和頁岩;厚度120m;據資料,墳頭組含有王冠蟲等化石。墳頭組與下伏高家邊組爲整合接觸 。

3、茅山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組成,夾粉砂岩等;厚度約爲20餘米,呈斜層理構造。茅山組與下伏墳頭組爲整合接觸。

二、泥盆系

五通組(D3w)

底部爲中厚層底礫岩、下部爲厚層灰白色石英砂岩夾厚層粉砂岩,上部爲砂岩及粉砂岩,頂部爲中厚層石英砂岩,有層間構造,如印模構造等,有風化現象,可見節理構造,成巖破碎,沒有錯位,粘土高嶺土化;厚約150米;據資料,有斜方薄皮木、亞鱗木及楔葉木等化石,但是沒有觀察到。與下伏茅山組爲假整合接觸。

三、石炭系

1、金陵組(C1j)

爲灰黑色爲生物屑灰巖,有笛管珊瑚和假烏拉珊瑚的化石;據資料,還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貝等化石;厚度約爲6米。金陵組與下伏五通組爲假整合接觸

2、高驪山組(C1g)

雜色頁岩,砂岩,有重力負荷現象,出現撓曲;厚約46米;據資料,有腕足類化石碎片。與下伏金陵組爲假整合接觸。

3、和州組(C1h)

爲白雲質泥質灰巖,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約5米。據資料,本層產袁氏珊瑚、巨長身貝等化石。與高驪山組爲假整合接觸。

4、老虎洞組(C1l)

爲灰白色白雲岩,有紫紅色的燧石結核,質密堅硬,風化的表面有刀砍狀溶溝。厚度約12米。據資料,產不規則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黃龍組(C2h)

黃龍組底部爲5米的巨晶灰巖。主體是灰白色略帶微紅色的生物微晶灰巖,產紡錘蜓。厚度約爲55米。黃龍組與下伏老虎洞組爲平行不整合接觸。

沉積岩

一、實習區內沉積岩的主要類型及巖性特點。

1.碎屑岩類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狀,粒徑爲1~2毫米,白雲母呈白色片狀,平躺在岩層層面上。磨得很圓,大小均一,表面光澤暗淡。

五通組底礫岩:礫石有紅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質岩及紅色的頁岩。

2.碳酸鹽巖類

微晶生物灰巖:金陵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巖中生物屑,結晶顆粒小,上青龍組底部出現瘤狀灰巖。

白雲岩:質密堅硬,風化的表面有刀砍狀溶溝,有紅色燧石結核,主要由白雲石礦物組成成。

3.硅質岩類

硅質岩:是由硅質構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堅硬,風化強者較輕的特點。主要可見:

層狀產出的硅質岩:產於孤峯組和大隆組,黑色.

具頁理的硅質頁岩:也產於孤峯組和大隆組,灰黑色.

呈透鏡體狀的硅質岩:分佈於老虎洞組、棲霞組,前者呈紫紅色,後者呈黑色。

4.粘土巖類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劃。

泥岩:呈不具頁理的塊狀、層狀,緻密和固結程度較高者。顏色一般較淺,性較堅硬,遇水不易變軟,可塑性差。 主要分佈於下青龍組下部,高家邊組也有少量泥岩。

頁岩:粘土巖的一種。成分複雜,除粘土礦物,還含有許多碎屑礦物。具頁狀或薄片狀層理。用硬物擊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佈於高家邊組、高驪山組和下青龍組下部,顏色多樣,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綠色等。

二、沉積構造的形成及地質意義

沉積構造是指沉積岩形成時所生成的岩石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空間分佈和排列形式。

1.斜層理

層紋傾斜,可判斷古流向、確定岩層的頂和,在墳頭組和龍潭組出現。

2.縫合線

縫合線是岩石中呈鋸齒狀起伏的曲線。總的展布方向與層面平行。規模較大的縫合線代表沉積作用的短暫停頓或間斷,規模較小的縫合線是沉積物固結過程中在上覆沉積物的壓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層面循環時溶解兩側物質所致。主要見於白雲岩及石灰岩,有時也出現在砂岩中。可以用縫合線來較準確地確定岩層產狀。黃龍組、船山組中可見。

隨後我開始用地質羅盤對滑坡開始測量,並且採集岩石標本。

在湖山地區實地測量完以後,我們一行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京地質博物館,領略中 國石文化。

地質博物館分爲新館和舊館兩部分,首先我們先參觀了舊館。舊館羅列了許多地質科學家曾使用過的勘測工具,各種文物上都有些歲月的痕跡。還有地質工作人員的蠟像,偉大科學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觸頗多。

來到二樓和三樓,博物館陳列的各種各樣的石頭,有靈壁石,太湖石,黃鐵礦,赤鐵礦,人造石……見過的,沒見過的,真讓人眼花繚亂,歎爲觀止。還有各種地貌地形的模型,形象逼真。

參觀完舊館,我們向新館進發。

新館是生命的進化史,其中作用現代化的技術,讓置身於科幻的世界。

進入新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恐龍骨骼化石,頭腦中猛然出現了侏羅紀時代的畫面,這些巨型動物在地球統治了兩億年之久,真讓人難以想象,然而卻在六千多萬年前神祕滅絕了,這也成爲迄今爲止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認爲是氣候的變化,有人認爲是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衆說紛紜。

新館還陳列了各種其它史前動物,如劍齒虎,猛瑪象等等。

然而最惹人關注的就是人類進化過程了,從類人猿到直立人,人類一直在不斷的進化中。人類的出現,無疑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傑作!

參觀完南京地質博物館,下午三點,我們集合返校,結束了工程地質實習。

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岩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繫實際。

5、瞭解了湖山地區的岩層構造,對沉積岩有了更深的認識

野外實習報告 篇7

12月20日早上8點,我們在匆忙的準備後,坐上了前往華南植物園的大巴。在植物園門口和老師們匯合後,開始了第一天的實習。

還在華南植物園門外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問周勁鬆老師:“這是什麼植物啊?”儘管那可能不是什麼藥用植物,但我們所有人都記下了。進園以後。老師一邊走一邊給我們講解。有的是高大的喬木,有的是匍匐的小草本。只要是老師開講,我們肯定會將老師圍個水泄不通。

這天我們在華南植物園內主要逛了藥園和溫室,見到了很多很多的奇花異草,但它們的奇異性真的讓我們很難再見他們一面。一天下來,老師講解和要求我們記住的,反而是更多的是在綠化草地上或牆角石縫裏的那些所謂的雜草,就好像:黃鵪菜、一點紅等。

回到宿舍我們只能對着電腦整理照片,一會兒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前往了廣州鳳凰山。同前一天一樣。周老師一下車就開始給我們講。不過這天有點不同的是:我們每個小組都帶了袋子、籃子、標籤紙和枝剪。老師一路講解植物,我們就一邊選擇性的採摘植物樣本,爲的是方便我們複習和記憶。

在鳳凰山上,我們爬過了一個又一個山頭,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我們曾經以爲很熟悉的植物,如鹽膚木、肖梵天花、刺蒴麻、大頭艾納香、懸鉤子、金毛狗等。

以前,我那些植物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儲存在我們的腦海裏,而經過這麼一天,我們才真正地認識這些中藥,讓它們從平面變成了立體的。老師也不遺餘力地給我們講解了近200種植物,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記住這200多種,老師講得多了,我們纔有印象,而且我們的筆記和採集的樣本都是很好的複習工具。這天的學習效果,比在公園逛好多了。

野外實習報告 篇8

20xx年7月13日,結束了泉州、廈門站的動物野外實習後,我們來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師帶隊,開始了這次的植物野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瞭解採集地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透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二、實習步驟與內容

7月13日下午,從實習宿舍(和溪鎮熱帶雨林實習基地)出發,在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和溪鎮沿着公路認識沿路植物並採集標本20餘種。

7月14日下午,我們來到了樂土雨林.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認識了許多植物.並以小組爲單位(五人一組)採集標本70餘種。同時壓制了所採集的標本。

7月14日下午,校車再次把我們送到樂土雨林後便返回了。我們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路認種並採集標本50餘種。同時壓制了所採集的標本。

7月15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仙嶺,在孔老師等的帶領下,沿山路認種並採集了30餘種植物標本。

7月15日下午,我們在宿舍壓制所採集的標本。(並在晚飯後返回了學校)

7月16日,回到了學校,我們在實驗室忙着壓制標本,掛標籤,複習鞏固。

7月17日上午,針對這次植物野外實習,以小組爲單位孔祥海老師對我們進行了考覈。

三、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南靖和溪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所採集的160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目有所認識。到現在,我還記得種子會粘人衣服的鬼針草,屬於百合科有着好聽名字的吉祥草,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有藥用作用的積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傘天南星,跟姜長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南靖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要把理論聯繫實際: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爲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爲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

2.要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覆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透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說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纔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3.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在南靖實習期間,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爲有效。總之,這次野外實習真的很有意義,使我得到了很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