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通用7篇)

學問君 人氣:2.68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通用7篇)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1

我叫荀玲,是社保局的幹部,黨組成員;丈夫張衛國,是從部隊轉業的自主擇業幹部,中共黨員。

在縣婦聯大力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推進我縣家庭文明建設中,我們這個即普通又平凡的家庭用各自的愛,共同構建着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默默地爲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

一、互相支援、愛崗敬業

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美麗而溫馨,家庭是這樣,社會也是這樣。只有美麗與和諧才能活的有滋有味,也只有美麗與和諧才能興旺發達。最美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相互支援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我們結婚二十六年了,在這二十六個春秋裏,我們感情上相敬如賓,生活中互相關心,工作上相互支援,不僅有和諧的小家庭,工作也有了一些進步。丈夫在部隊二十多年的生涯中曾三次榮立三等功,榮獲學習雷鋒銅質獎章一枚,先後由部隊的副連職務晉升爲副團職務,由於職業的特殊性,長時間不在家,我們的兒子年幼時稱呼他的爸爸爲“叔叔”或“舅舅”。

我們的家庭原是四口之家,我雙目失明的老媽媽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年,在這二十年裏,我即照顧老人還要照看孩子,自己還有非常繁忙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上我始終堅持支援丈夫的事業,在我和老媽、孩子同時生病身邊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堅持拖着生病的身體來照看這個家,不讓丈夫分心部隊的工作。正是由於我的辛勤付出,得到部隊官兵的認可和部隊黨組織的肯定,1998年我榮幸地以丈夫部隊唯一一名軍人家屬黨員代表的身份光榮地參加了黑河軍分區第七次黨代會。

20xx年,丈夫從部隊擇業回來迅速轉變角色,擔當起家裏的洗衣做飯、照看孩子和老人等一切瑣事和家務,我知道他勤奮做事是來回報這個家庭。有了丈夫做我的後盾,我以更好的工作狀態投入到社保的工作之中。這些年國家對養老保險事業越來越重視,也被廣大人民羣衆所認知,積極主動要求參保的人越來越多,當時在養老經辦科的我工作也越來越忙,同時省級統籌後業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情,節假日不休息也是常事,辛勤的努力工作,贏得了上級業務部門和領導、同事的認同,也贏得了榮譽,曾先後多次被評爲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20xx年我以總會計師的身份被推薦進了黨組。20xx年我的家庭被縣婦聯評爲“五好文明家庭”,20xx年我的家庭被縣婦聯評爲“和諧家庭”。

二、互敬互愛,尊老教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始終注意尊重對方,相互理解,有矛盾或分歧時,及時溝通,理智地解決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孝敬父母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的行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我的老媽媽因雙目失明、骨關節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由於年紀大經常拉尿在褲子裏,吃飯的時候嘴裏一半外邊一半,在我們夫妻照顧她的日常生活中,兒子有的時候也流露出嫌髒的表情,我就對兒子講: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姥姥現在老了,媽媽爸爸也會老,你將來也會老,人年老生病的時候不能自理是常事,我們是親人,這個時候就該親人來關愛照顧的。

兒子是個不善於表達、性格內向的一個孩子,他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教育,看到姥姥的指甲長了他就幫姥姥剪指甲,經常給姥姥打洗腳水,學習之餘有時間就陪姥姥說話嘮嗑,講學校的見聞,解除老人的寂寞。身教勝於言教,我們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無形中兒子也養成了自強、自立、有愛心的良好品德。從小學到高中,兒子的學習成績始終是班級前十名,20xx年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國家重點本科院校——東北農業大學,20xx年兒子又以優異成績考上瀋陽藥科大學公費研究生。

我覺得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二是對孩子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學會傾聽,關注他的感受,鍛鍊他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三是生活上不要溺愛,要養成勤儉節約和獨立的品格;四是教他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要樹立遠大理想,做社會有用的人。過去幾年裏我每週與兒子通一次電話,瞭解兒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知道兒子特別節儉,每次通話時也都問錢夠不夠花要給兒子匯錢,可是兒子總是說:我錢夠用。近兩年發現兒子與我們通電話的次數多了,時常關心爸爸的膝蓋關節怎麼樣了?用什麼藥可以緩解,關心媽媽的飲食要注意哪些?鍛鍊身體要適當,天冷了要加衣服……突然間,我感覺兒子長大了,成熟了,知道關心父母,懂得感恩了!

三、患難與共,真情回報

天有不測風雲。20xx與病魔抗爭了三個多月後我出院回了家。在丈夫精心的照顧下,我的身體慢慢恢復起來,休養三個月後,我便投入到工作中。有人問我,荀姐化療對身體傷害那麼大,像你這樣的身體狀況還堅持上班?還有人說,別的單位像你這樣的患者都在家休養兩至三年才上班呢!可是我想,雖然大病初癒,只要身體能堅持,我就應該在工作崗位上,作爲黨員更應該爲單位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保局的領導班子特別關照我,操心出力的活都不讓我做,考慮到我的身體狀況,讓我爲單位美化辦公環境做點事兒,於是我把走廊窗臺都養滿了花,有的花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有的花盆是我從家裏拿到單位的。

我因手術切除腋下淋巴後,胳膊稍用力就腫,爲了把單位環境美化好,花苗要澆水、鬆土、施肥,有的小盆換大盆,樓上搬樓下,時常累到胳膊腫的不敢碰,丈夫看我每天按時上下班,工作熱情還很高,也經常來幫我搬搬花,挪挪盆,施施肥。我常想組織上照顧我,同事們關心我,是因爲我得病的身體,可我認爲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可以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單位和同事們,回報充滿愛的社會。

四、融洽鄰里,構建和諧

我們深知,我們是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中的一個普通平凡的小家庭。在衆多親戚朋友中,我們能做到以誠相待,無論是我家姊妹或是丈夫家的姊妹有困難,我們都像對待自己親姊妹一樣,鼎力相助,毫無怨言。左鄰右舍無論哪家遇到困難,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解決。一樓張師傅家安裝吊燈找丈夫幫忙,丈夫二話沒說就去了,樓上水管跑水,泡了我家剛裝修好的櫥櫃,我們沒有任何怨言,丈夫電話四處找人通知解決。鄰居的老哥哥統籌繳費單看不明白,找我諮詢,我一邊給他解釋繳費規定,一邊在單位查詢他的繳費記錄,直到給他講清楚,我家電腦出問題找到樓下小夥子,小夥子放下手中的事立馬來幫我們解決。

丈夫說:鄰里之間就應該相互照應、相互幫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勝似親人。看似普通的行動卻互相溫暖着我們的鄰里生活。家庭是承載社會文明的.基本單元,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是我們每個人依賴的港灣,成爲我們每一個人事業奮鬥的依託。我們夫妻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和家庭生活中,努力實現着自身價值,用自己的一份真誠和實際行動,營造家庭、社會和諧之美,踐行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所謂“平凡夫妻,歷經風雨,相互扶持,成就最美家庭!”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2

對老人她是一個好兒媳,對丈夫她是一個好妻子,對孩子她是一個好母親。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個貧窮和不幸的家庭。她的一言一行,都向身邊的人傳遞着正能量;她的一舉一動,都是全村村民學習的新榜樣,她就是辛店鎮苟家山村四組的龔彩琴。

她老實淳樸、溫柔賢惠,她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的教育薰陶下,自幼就是一個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尊敬長輩的好女孩。1996年22歲的她從鄰村嫁到了苟家山村周家灣社,與丈夫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並有了一雙兒女。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日子雖然清苦,但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讓全村的人都羨慕。

然而,好景不長。他們一家人幸福的日子還沒有過夠,上天好像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丈夫突然患病,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癱瘓在牀。一個年輕力壯的頂樑柱倒下了,對於這樣的一個不算富足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家裏上有年老體弱的老人,下有噢噢待哺的孩子,丈夫還要治病。這樣的苦日子,她一個女人和自己體弱多病的公婆咬着牙一直堅持過了五六年。她希望這樣一直堅持下去,丈夫的身體會康復。但是往往事與願違,丈夫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們。這樣的結果對原本患有胃病的公公來說就是晴天霹靂。公公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丈夫去世一年後,公公也離開了她們。

她沒有放棄對這個家庭的希望,她更沒有放棄對婆婆和孩子關心,而選擇改嫁,她選擇了留下。婆婆患有心臟病,不能替她分擔農活。不管地裏的活多忙,她總能按時讓婆婆和孩子準時吃上熱騰騰的一碗麪。遭遇了不幸,她瘦了,她憔悴了。她原本細緻的手,都裂開了縫。這些婆婆都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婆婆一次次勸她找個上門女婿,爲她分憂解難。她何嘗不想找個人,在她困難的時候拉她一把,在她累了的時候能借個肩膀靠靠。但她有她的顧慮,就怕找的人對婆婆和孩子不好,讓他們受委屈。

在婆婆和左鄰右舍的一再勸說下她同意了,她願意找個人,共同將這個家撐起來。經過她們兩口子的共同努力,近幾年來,隨着藥材種植逐漸形成規模,家裏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

走進院子,院子收拾得乾淨利落。5間土木結構的房子,雖說建成十多年了,但收拾得一塵不染;踏進屋子,電視櫃、茶几、沙發、彩電,不該少的一樣都沒少。屋子走廊裏擺滿了今年的收成——黃芪和黨蔘,一捆捆,一行行,此情此景都呈現出暖色。從無到有,樹立了夫妻攜手能致富的新榜樣;從窮到富,翻開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龔彩琴爲全村人民樹立了尊老、敬老、愛老、養老的好榜樣,當聽到別人的誇獎時,年近花甲的婆婆含着淚說:這些年苦了彩琴了,龔彩琴邊幫婆婆擦淚邊說:命裏註定一家人,就該拉幫着好好過日子,他不在了,他的活就該我幹。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3

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在花石峽鎮吉日邁村,提起村民卓青一家,那是人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兩位老人,還有一雙兒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積極擁護和遵守村規民約。卓青一家一直積極執行村委會有關規定,參加村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配合村委會完成村裏的各項工作目標。在村硬化道路期間,因工作需要需佔用其部分土地,全家人二話不說,主動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清理整治工作,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使村委會硬化道路工作順利完成;卓青一家堅決抵制賭博、打架鬥毆、聚衆鬧事等行爲,勇於同歪風邪氣做鬥爭,宣傳積極向上的良好的社會風氣。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卓青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空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爲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爲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爲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爲小事爭吵;作爲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對兒女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積極幫助、團結鄰里。不管誰家有困難,卓青一家人總是伸出援助之手。2017年3月份的一天,村民羅保因車禍死亡,其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家裏的頂樑柱,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況後,卓青一家人立即趕去幫忙解決問題,安慰老人孩子,送去錢物,這種做法得到了全村羣衆的一致認可。不只是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卓青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兒,都能和羣衆打成一片,受到羣衆的好評。

牽手相伴幾十個春夏秋冬,卓青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從沒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卓青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4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崗經濟合作社張澤雲、吳發芳家庭,雖然普通,但堪稱最美家庭。這是一個擁有着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倆、兩位老婆婆,一個女兒。她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着最真實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數十年來,夫妻倆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一家人勤勞善良,樂於助人,女兒懂事好學,受到了鄉鄰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幸福的源泉。婚後幾十年來,夫妻倆在生產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支援,共同孝敬老人,照顧女兒;如今,夫妻倆都六十多歲了,不但要照顧年近九十的婆婆,還把一百多歲孃家老媽媽接到自家照顧。端飯遞水,洗臉抹汗,噓寒問暖,盡責盡孝,無微不至。每當看到兩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臉,夫妻倆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每逢農忙時,挖地種菜,爲花椒修枝剪葉、施肥澆水,夫妻倆往往從凌晨三四點就要出門,除了回家照顧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雖然勞累但因爲擁有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庭讓他們倍感欣慰。爲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樂,夫妻倆付出什麼都在所不惜,心甘情願。

說起女兒張利,是吳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女兒從小就非常聽話懂事,平時在家,掃地、做飯等家務都幫忙分擔,若是碰上農忙的時候,更是會主動地去幫忙。吳安芳經常說:“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麼,只要孩子們有出息,自己就心滿意足了”。雖然家庭生活並不富裕,但在這對農村夫婦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出息的人。

爲了供孩子讀書,夫妻倆一門心思扎進莊稼地,爲的就是莊稼收成能好點,多賺點兒錢,供孩子們讀書。同時夫妻倆也很注重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他們以身作則,孝敬老人,鄰里和睦,爲的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使她能成爲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他們心中,孩子纔是他們的希望,自己苦點累點都沒關係,只要孩子有出息,他們這心裏才踏實,日子才更有盼頭兒。女兒也在他們的關愛和呵護下茁壯成長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夫婦倆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女兒張利幾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現留學美國。雖然女兒在家的時間少了,但是在外的她總是常打電話回來關心兩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體,每當節假日回家時總帶些好吃好用的禮物回來孝敬他們。看到孩子如此孝順,夫妻倆心裏總是美滋滋的。鄉鄰們有時會問起他們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吳安芳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他們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於吃苦以及尊老愛幼,給孩子做了個好榜樣。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鄉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係上,他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着“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爲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纔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張澤雲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夫妻倆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他們的努力也讓他們收穫了幸福和溫暖。夫妻倆用孝心,愛心、真心演繹了小家庭最溫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5

許鍾渠同志是汕頭海關緝私局法制二處副主任科員,幾年來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優秀海關關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風正派、崇尚正義、助人爲樂、勤於公益,多次以實際行動有力地弘揚社會正氣,樹立了緝私警察的良好形象。其主要事蹟如下:

一、扶助貧困、奉獻愛心

許鍾渠同志擔任緝私局法制二處團支部書記期間,先後組織所在團支部團員青年,爲地震災區、貧困學生、市福利院、省英烈子女助學基金會等捐款2萬多元,並連續資助幫扶5名貧困學生完成中學學業,協助解決其家庭困難。在2002年的一次走訪活動中,許鍾渠同志瞭解到汕頭市第四中學一名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校第一的學生趙玲玲,因爲家境貧寒不得不面對放棄學業、外出尋工、過早品嚐生活艱辛的尷尬和無奈,爲了幫助她實現人生夢想,從那時開始,在許鍾渠同志的倡議和組織下,法制二處團支部對她進行了結對幫輔,捐款資助她繼續上高中。2004年,趙玲玲以高分考上了一所211重點大學。

在得知她上大學的學費還沒有着落時,許鍾渠同志又發動青年民警們再次慷慨解囊,捐款一千多元。2006年4月,許鍾渠同志參加由汕頭海關團委組織的“學雷鋒青年志願者活動月”訪貧問苦活動,深入海關掛鉤聯繫點梅州興寧市新陂鎮三新村走訪特困戶,他扛着幾十斤的糧油,一家一家地探訪,噓寒問暖,排憂解難,爲那些飽受自然災害、經濟陷入困境的特困戶帶來了新的希望。2007年春節前夕,許鍾渠同志瞭解到汕頭市區鮀蓮街道大場村近一半人口屬於低保戶,成爲當時汕頭市北區最貧困的村落這一特殊情況,即主動聯繫汕頭市藍天義工,在緝私局政治部門的支援下,帶領部分青年民警和義工深入該村開展“奉獻愛心、共創和諧”新春送溫暖活動,爲該村的部分貧困家庭送去緝私幹警捐贈的棉被、衣物及學習文具、書籍等物品,併購買大米、食油、糖果等應節品,爲低保戶送上節日祝福,使受助的貧困家庭在新年到來之際感受到了和諧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二、見義勇爲、勇鬥歹徒

許鍾渠同志能保持高尚品格,勇於同不法現象作鬥爭,樹立了汕頭海關緝私警察正派勇敢的良好形象。2004年3月22日凌晨,十多名河南籍不法分子聚集翻越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濱江校區西門圍牆,進入校區建築工地盜竊施工器具。正在該校參加警銜培訓的許鍾渠同志在發現這一可疑情況後,立即通知學校保安人員,並與保安人員一起向案發地點趕去,同保安人員合力與歹徒展開生死搏鬥。在千鈞一髮之際,一輛海珠公安分局的警車巡邏經停事發地點,不法分子見勢不妙,分乘四輛摩托車四散逃逸。

許鍾渠同志趕上坐在摩托車後座的其中一名不法分子,一把將其從車上拽下並將其制服,扭送給地方公安幹警,隨後又搭乘巡邏警車繼續追趕,並將回憶的逃逸摩托車號牌整理抄錄,最終根據該份號牌記錄,在距離案發地點兩公里外的二沙島將其中一輛摩托車截獲並抓獲車上的一名不法分子,爲地方公安幹警順利偵破該案提供了重要的辦案線索。同年6月,兩名饒平籍雙搶犯罪分子駕駛摩托車在汕頭海關緝私局辦公樓前飛車搶奪一名海關女關員的手提袋,在遭到緝私車輛攔截後棄車逃逸。恰好在旁的許鍾渠同志見狀立即用自己的摩托車堵住歹徒退路,並棄車飛身上前攔截歹徒,面對狗急跳牆、窮兇極惡的歹徒,他無所畏懼,赤手空拳與歹徒展開激烈搏鬥,最終在附近的花圃中與其他同志合力抓獲兩名歹徒。

三、防震抗災、心繫公益

許鍾渠同志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放棄工餘休息,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在心繫災區、奉獻愛心的過程中,彰顯了海關緝私警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無私的人生情懷。2005年11月,應團市委和汕頭市地震局的號召,汕頭海關成立“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作爲市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海關分隊,成爲汕頭市11支地震救災應急隊伍之一。

緝私局10名青年民警作爲海關志願者自願報名加入,其中許鍾渠同志以其出色的表現被選爲隊長。其後,許鍾渠同志一直與市地震局相關部門保持着密切聯繫,定期接受地震局透過寄送防震知識刊物進行的函授培訓,並注意收集防震抗災的相關知識資料。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許鍾渠同志在立即響應上級號召,積極捐款捐物、交納“特殊黨費”的同時,從高度的公益責任心出發,迅速反應,在第一時間代表“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走訪汕頭市地震局,向該局施永文局長、張惠霞科長等領導通報了汕頭海關開展地震應急青年志願服務工作的有關情況,提出了訪問省地震局直屬汕頭地震臺和汕頭市地震局地下探測點的請求和聯合組織地震救災知識學習交流活動的意向,得到了地震局領導的肯定。市地震局隨即透過“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向汕頭海關贈送防震抗載知識讀本200本。

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是一所以收養社會孤殘棄兒童、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以及社會代養老人爲主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建於1980年,2007年,市政府統籌規劃兒童院、養老院和光榮院建設,實施了“三院合一”建設項目。2010年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原市社會福利院整體搬遷於現址並更名爲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6

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經營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家,企業涉足建材、礦產資源、房地產、酒店、商業超市等行業,全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扶弱濟困,儘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聽着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爲這個家庭所蘊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後擔任了湖坊公社農技員、農技站長、農民副鄉長、鎮黨委副書記、鎮人大主席等職務,並於2019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着心臟起搏器的老人,並沒有因爲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着一顆爲民奉獻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農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19年湖坊鎮灣裏自然村被上級列爲全縣新農村建設試點,鄉親們渴望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羣衆信賴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選爲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說,有了方書記來村裏管事,我們最放心。

爲了將灣裏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村,方早德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業的小兒子,並且掏出了心裏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親們過上城裏人一樣的生活,再說,回報家鄉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灣裏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方勇軍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羣衆自籌資金外,其餘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裏,方早德不顧自己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作的危險,經常忙裏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幹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着熱水瓶跑前跑後給正在建設新農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爲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爲農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鉅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裏面貌的大改觀。2019年灣裏在全縣、全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爲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19年、2019年灣裏6組新農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裏新村的建設讚歎不已。

如果說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麼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爲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着自己的職責,爲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心力,爲社會的和諧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方勇軍開始創業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鉢,成了一名農技員,後來還當上了鎮裏的農機服務站站長。憑着鑽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技站經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地鄉鎮水泥廠上班並透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地的一家水泥企業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就在弟弟創業啓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說弟弟要遠赴貴州發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務全面轉往貴州發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幹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方勇軍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分佈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爲主,科、工、貿、農多業並舉的綜合性經營實體,各類企業累計年實現利稅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援,我的企業不可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方勇軍對此滿懷感激。

回首1969年到鉛山湖坊落戶至今,方早德對自己家的變遷,總結爲"三個變"和三個不變"——變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變的是家庭由農耕邁向企業的生活方式,變的是由溫飽轉向小康的生活質量;而不變的是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不變的是和諧美滿、敬老愛幼的家庭關係,不變的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鄰里關係。

的確,和諧、敬業、勤儉,鋪就了方家事業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滿!

農村美好家庭事蹟材料7

楊有庫,男,現年45歲,是北留鎮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年富力強的他尊老愛幼、樂於助人、勤勞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鄰居,在家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把事業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爲新時代和諧家庭的典範。

他成功地把家作爲事業的基地,夫妻恩愛,夫唱婦隨。他在家和在外一樣勤快,夫妻倆平日裏常和老人走動幫老人做點事情,逢年過節更是去拜見並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兒女在家庭的溫暖下茁壯成長。

平時鄰居常常能看見他們全家其樂融融、親密無間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愛,家庭和睦

楊有庫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有着農民與生俱來的樸實,爲了村民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別人都不願做的掏糞工。他全心全意爲民工作,哪家地裏要上肥,只要言語一聲,他就會及時地把肥料送到地裏,他沒有時間照顧家庭,繁重的家務、子女教育和照顧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聰苗一個人肩上,她不緊不嫌氣丈夫的工作不體面,反而全力支援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裏做妻子、做母親,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樣做得非常出色。

常聰苗放棄個人的業餘愛好和休息時間,承擔起全部的家務。家務活是一個極其繁雜、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爲讓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幾個妯娌相互走動,相互溝通,促進彼此間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輪到她們家照顧老人,她總是在打發走丈夫和上學的兒女後就急忙往婆婆家趕,幫婆婆做家務。爲料理好兩家的家務,她養成了中午不休息的習慣,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女兒和公婆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受到鄰里的讚揚。

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他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洗刷買燒、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妻子常聰苗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並在工作上全力支援丈夫爲民做事。

二、重視教育,悉心培養子女成才

爲了培養子女成才,他們重視對子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爲、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子女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聰苗一個人承擔。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特別是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來說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擔起子女上學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務。她不僅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關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勵子女勤奮刻苦學習、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團結、禮貌待人,並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關心子女的成長狀況。楊有庫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閒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着幫妻子做點事情。他們夫妻間相互忠誠信任,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個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他們的子女學習成績好,愛好廣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獻愛心

生活日常開支,常聰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儉,該花的一定花,不該花的,從不浪費。在雙方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給予幫助。他們對年邁體弱的老人,能經常利用閒暇時間去看望他們,或帶上一些水果、營養品之類的東西孝敬父母;老人頭痛腦熱時,帶他們去醫院看病、拿藥。在家庭經濟關係中他們雙方都能設身處地爲對方着想,處理得非常好。對雙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經常去關心照料,並掏錢幫助解決問題。他們常教育子女要關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問寒問暖。在他們夫妻的教導下,孫子、孫女樹立了正確的敬老觀,每逢雙休日和節假日都會去看望老人,並講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給老人聽,幫助老人瞭解當前的社會形式。

四、團結鄰里,互幫互助。

楊有庫夫妻倆都是熱心腸。街坊鄰居哪家有個什麼事,只要用的着、能幫的上的他們都會伸出手來幫一把。就拿鄰居家孩子辦婚事來說吧,辦喜事都圖個喜慶熱鬧,人自然少不了,請客也是難免的,光應付這就得好幾天。楊有庫的妻子常聰苗主動上門去幫忙,一幫就是三四天。拔蔥倒蒜、洗碗摘菜,做完這個做那個,象給自家辦事一樣踏實。有人說你一個鄰居過來應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麼辛苦呢,那麼多人做事你少做點也無所謂。可她卻說:都是街坊鄰居住着,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就都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裏麪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在家裏,他們是好兒子、好媳婦、好父母,在外面他們是好鄰居、好家庭、好村民。他們創建了和睦的家庭,他們做到了鄰里的融洽,他們更點燃了和諧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大力宣揚和諧家庭先進事蹟正是希望利用我們周圍觸手可及的榜樣力量來推動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