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農村個人事蹟材料

學問君 人氣:2.5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爲主要內容,以敘事爲主要表達方式。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個人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個人事蹟材料

農村個人事蹟材料1

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我只是在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1985年,22歲的龍麗帶着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20多年來,她默默地爲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着。如今龍麗的公婆已經雙雙80多歲,行動不便的他們都表示有這個兒媳,他們很幸福,晚年過的很安樂。龍麗的丈夫經常在外應酬,對於龍麗的公婆來說,龍麗已經比那個親生骨肉的兒子還親。每天忙完店裏生意後無論多忙多累龍麗總是要給他們煮好飯菜,開開心心的一起吃飯,陪他們聊天。服侍兩位老人家洗漱也是她夜晚最首要的事,總是要等兩位老人進入夢鄉後,她纔開始忙自己的事。

丈夫說:“她的支援是我努力拼搏的動力”。

丈夫經常在外應酬,龍麗瞭解丈夫、理解丈夫,爲了支援丈夫做生意,她承攬了全部家務,服侍老人、照顧小孩的重擔她也默默的一肩扛下。爲了這個家,這麼多年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1點多。爲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公病了,自己頸椎疼的厲害,她都一個人扛着,從來不告訴丈夫,好讓他安心工作。

兒子女兒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作爲共產黨員的她,龍麗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着子女。兒子、女兒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裏填。孩子們從懂事起就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懂得媽媽的辛苦。在他們心裏,媽媽不僅是母親,也如父親,儼然如一位老師、一位學習的榜樣

村民們說:“她是我們的親人”。

龍麗開店多年來,她把村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羣體從來都是她最關注的對象。村民們都說:“她待我們真的如親人一樣,她總是能溫暖我們的心”。

龍麗對長輩孝心對晚輩愛護更贏得了村民們廣泛讚譽,龍麗總是說:“我只是個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份內事,只要能讓老人們歡喜,公公婆婆早日康復,這就是我最大滿足和願望”。

農村個人事蹟材料2

孫三華,1979年出生,於2005年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爲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薰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婚後儘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裏。孫三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08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裏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牀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餵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牀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裏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牀,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着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孃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孃家。爲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電視機放在婆婆牀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爲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衝撞了老孃,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裏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她的爲妻爲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淨淨。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羣衆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蹟在周邊村隊廣爲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爲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爲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孃,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農村個人事蹟材料3

市婦聯秋髮起的幫扶農村留守兒童“愛心媽媽“活動,如一根紅線,一頭連着留守兒童,一頭連着“愛心媽媽“,幫扶抒寫着一部部撼天動地的詩篇,唱響着一曲曲“愛心“樂章。亞鑫貿易公司董事長作爲“愛心媽媽“,牽手縣上鎮村十五歲的胡亮。透過四百零二個日日夜夜,演義了一出母子情深的人間正劇。

一、真做“媽媽“

做母親,

挑起家庭重擔;做董事長,頂起公司的一片藍天;當選人大代表,盡行風評議之職,承接服務社會的責任,已有幾十個春秋了。去做一名“愛心媽媽“,當踏進縣上車灣鎮郭垸村“留守兒童“胡亮家門的那一刻,心裏還沒有底,不知道怎樣才能當好一個名符其實的“愛心媽媽“,第一步該怎麼走呢?這是10月17日《“愛心媽媽“筆記》上留下的一段話。

胡亮十五歲了,在自己的記憶裏還不知道穿新衣裳的滋味,他的衣裳多數是花一元錢、兩元錢從同學、陌生人手裏買來的。胡亮的家不是家徒四壁,而是沒有四壁,完全是百瘡十孔。去年進了胡家門。村長、組長,乃至鎮長,看到上面來了一位“愛心媽媽“,很多人把胡家圍得水泄不通,如同趕大集、看大戲一般。既然是來給胡亮做“愛心媽媽“的,於是開誠佈公地問:“胡亮,你想得到什麼?儘管提出來。“

胡亮低着頭,鞋尖已張開口的腳指頭在地上磨來劃去。鄉親們就熱鬧了,一個個慫恿着,“快說呀!錢、衣裳、書、球鞋……,不說白不說。“過了老半天,十五歲的胡亮紫脹着臉,嘴巴蠕動着噴出一句話:“我要媽媽“!孩子聲淚俱下的投進了“愛心媽媽“的懷抱。流淚了。這個面對幾百號人要飯吃,面對公司跌入深谷臨危受命,面對千百次艱難危阻,這個鋼強女人沒有流過淚,也可以說這一輩子打記事起,就不知道流淚。這次面對一個四歲就沒娘,十多年父親遠走他鄉謀生,祖父病臥在牀的孩子,她不得不流淚了。

那天,她做了還是當“知青“時做過的事,摘菜、做飯、扎柴把子,給胡亮衣裳上扣縫洞……臨走時,把300元錢、衣服、洗滌用品等交給胡家奶奶,深情地對病臥在牀的爺爺說:“我給您帶的藥要按時吃,不然胡亮會時時掛記您老,搞不好學習的。過幾天我會抽空來檢查兒子的學業,看望您老的“。

說:做,像媽媽一樣的做“媽媽“的事,愛心才能透過血濃於水這層舊的觀念,成爲今日“愛心媽媽“的新血緣觀,才能鑄造真正的母子真情。

二、真做“嚮導“

兒子胡亮雖是十五歲了,個子長得像大人。可是由於缺少家庭教育和引導,讀書沒有方向,爲誰讀書?讀書了幹什麼?只知一些表面意義,沒有真正理解。連續幾個星期天利用胡亮回家拿菜拿米的時機,給他講述《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孟母擲棱》的故事;周恩來總理“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故事。胡亮經過一個學期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的洗禮,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他從一個年級三十名左右成績的學生,上升爲年級前十五名,成爲班裏的三好學生。朱河中學的鄒校長、吳老師說:“胡亮媽媽,您就不要常來學校了,多耽誤您的工作。胡亮品德、成績現在可以說是本校一流的,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敢保證,一定把他教成品學兼優的學生。“

三、真做“脊樑“

生活非常簡樸,有時一桶快餐面對付一餐。可是兒子胡亮每月的生活費、學費300元不能少,而且按時送到。有一次,天沒亮就趕到學校,把他急需的補習讀物和《黃岡複習考卷》送到學校宿舍。胡亮接過書和複習資料問:“媽媽,您的褲管麼打溼了一截?皮鞋出打溼了?“

“我們順路去郭垸看了爺爺、奶奶,大雨沖壞了路,車不能開過來,只好涉水過來,我還要趕回沙市上班呢。“

作爲一個公司的當家人,不僅沒有時間照顧家人、孩子,連自己的飲食起居都沒有規律,何況胡亮這個作爲義務幫扶的孩子。然而,卻把胡亮看得比親生孩子還重,常常是夜去夜來。《日報》發表過做“愛心媽媽“的事蹟,當記者問她到底一年去胡亮家或學校多少次?她說記不清,反正只要有一點點空,常利用雙休、節假去辦完胡亮的事立即回沙市。當記者問胡亮同學時,兒子說:“媽媽常來,太多了,我都記不清。特點是,雙休日來的多。給我釘了衣釦,檢查了作業,有時與老師交談,弄完了,她就回沙市上班。“

春節前,胡亮在短信上告訴:媽媽,我這次期末考試又前進了七名。馬上回信:“兒子,我要名次成績,我更要你獲得三好或者五好學生。前幾天聽爺爺帶信說,你每個星期利用回家拿菜的時間,幫家裏做家務,還幹農活,這非常好!媽媽就是一個用行動證明自己,感動周圍的人。“

在幫扶留守兒童胡亮的一年裏,她從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是:首先是要突出一個“做“字,讓孩子看到大人的行爲而感動,先進事蹟材料繼而模仿。第二是重視一個“引“字,少兒還在成長髮育期,你要用思想、情操高尚的事蹟去引導他,做什麼樣的人。第三是牢記“度“字。佛教經典裏說:“濟事度人“,而的“度“是把自己的脊樑作爲“橋“、“船“去幫扶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