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6.42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材料纔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精選6篇)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1

在xx縣xx鎮xx村,村民們爲村計生主任xx總結了3句話:“愛操心,好管事,無愁事。”

xx自20xx年5月踏上計生專幹工作崗位。她一上任就有兩大難題:一是個別村民不願意實施長效節育措施,二是部分外出務工婦女不能按時回來參加婦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做工作,以現身說法講長效節育措施的優勢以及流產給女性帶來的身體損害,最後終於做通了這些村民的工作。

去年秋天,有位村民因措施失敗造成計劃外懷孕,這對夫婦已經生育了兩個女孩,不符合再生育的條件。xx上門動員她儘快採取補救措施,但這位村民卻想不通,想實現兒女雙全的心願。xx多次上門,耐心地講政策、算經濟賬,宣傳生育公平和法律尊嚴,這家村民終於被xx的執著精神感動了。

爲使自己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她在工作之餘,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人口計生業務培訓,認真學習人口計生和獎勵扶助政策,以及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識。她把學到的政策和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村民聽。還利用協會活動、人口學校、五老協會等向大家宣傳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使羣衆認識到多子不一定多福、優秀的子女才能讓父母增光露臉。

愛操心、好管事,快言快語,是xx的特點。曾從事多年民辦老師的她,語文、數學、英語等“十八般武藝”都能拿得起,深受村民和孩子們的愛戴。現在,村裏許多孩子寫作業遇到難題,還是喜歡找“蔡老師”求教。今年暑假期間,有些村民因打工或幹農活,家中無人照看孩子。看到這種情況,xx就在家辦起輔導班,爲孩子們輔導功課,並幫助家長做好安全監護工作。

xx說:“只有站在羣衆立場上想問題、做事情,工作就會得到羣衆擁護。”有位村民的獨生子意外死亡,其妻過度悲傷不能自拔服毒自盡,幸福的3口之家一下子失去了兩口。xx第一時間上門做好安撫工作,幫助解決生活困難,並依據政策及時幫其辦理了計劃生育扶助金、計劃生育特別扶助金,使其經濟上得到幫扶,精神上受到慰藉,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xx注意研究工作方法。開朗、樂觀,說話不憷頭的她,經常會被村民請去擔當司儀主持婚禮。她同時藉此機會,及時向新婚夫婦宣傳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知識,一舉兩得,受到了村民的好評。

一個村子裏住長了,總有一些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事調解起來費心勞神,往往各說各有理。但只要找到她,她從不推脫,都主動爲他們調解。

xx以真誠的工作贏得了村民擁護,促進了計生工作的開展。近年來,該村計劃生育工作走在全鎮前列,婦查到站率均達99%以上。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2

會澤縣迤車鎮索橋村的主任陳友風如是說:“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爲。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時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生命不息,奮鬥不已,爲建設和諧迤車儘自己微薄之力。”

陳友鳳以前是忙人,現在毫無疑問更忙了,除了本來就很忙的農村事務外,還要準時參加會澤縣文明辦組織的“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宣講報告會”的報告。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剛好從會澤縣樂業鎮參加完報告會趕回來,在迤車鎮西支溝索橋地段幫助迤車鎮水務所協調西支溝溝渠邊界調整問題,迤車鎮水務所所長朱知標說:“迤車鎮西支溝三面光改造,全長10多公理,涉及到迤車的箐口、五穀、索橋三個村委會,其中最長的地段在索橋,人際關係最複雜的地段也在索橋村,邊界調整難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橋了,沒有陳大姐的幫忙,我們可能根本就協調不了”,而作爲承包方的老闆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說,涉及到的三個村委會中,最好協調的也就是索橋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個溝段劃完了,並打電話通知下一個村民小組組長第二天帶着他們小組涉及到溝段邊界問題的村民到溝上實地檢視並協調調整後,作爲迤車鎮索橋委會主任的陳友鳳纔有機會坐下來喝口水。

一、水潤小苗平息怨氣

年近50的陳友鳳心直口快,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什麼樣的酸甜苦辣都遇到過。20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陳友鳳服從黨委政府的調配,由迤車鎮中河村調整到總人口8000餘人,關係複雜,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索橋村主持全面工作。調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她來承擔重任,解決矛盾的;調整的原因更簡單,她在20xx年昭待高速路迤車中河段的徵地、拆房、遷墳、挪樹中,面對重重困難,順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戶拆遷戶的工作,而索橋村在這個方面進展並不順利。

上任伊始,陳友鳳立即召開索橋全村支部擴大會議,把握住了索橋村拆遷難、飲水灌溉難、計劃生育難三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反覆細緻的研究,結合多年做羣衆工作的經驗,陳友鳳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贏得民心,首先解決好春耕時節農田灌溉問題,於是陳友鳳及時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實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溝,發現溝裏由於年久失修塞滿淤泥、雜草,埂子多處垮塌。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難怪羣衆不但不去修溝還要罵人。經過廣泛發動羣衆投工投勞,陳在鳳向鎮政府協調資金15000元用於修建垮塌溝段的擋牆。40天后13.5公里溝渠全部清淤排障完畢。水滋潤着田裏的小苗也平息了人們的怨氣。

二、親人誤解格外酸楚

回報是對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經過實實在在的水溝清理,水流進索橋村的田地,也流進了一部分索橋人的心田,總算有了點兒羣衆基礎。可是另外一個難題又擺在了陳友鳳的面前,沒拆遷的那32戶會順利搬遷嗎?據瞭解,在她來之前,索橋的拆遷戶中就有多人多次上縣、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訪。陳友鳳經過深入調查瞭解,發現了其中上訪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沒有溝通協調好,二是沒有做深入細緻的羣衆工作。面對羣衆牴觸情緒大,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陳友鳳挨家挨戶詳細瞭解拆遷戶各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和記錄拆遷戶的合理要求。第一次瞭解完之後,陳友鳳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戶進行第二次全面瞭解,陪着她去的村文書開玩笑說:“你還去起興趣來了。”面對文書善意的玩笑,陳友認真地說:“做兩道工作好,兩次說的問題都一樣就好整了。萬一不一樣,或者他反悔到時麻煩來了更不好整,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經驗。”陳友鳳的這個做法太對頭了,透過兩次瞭解,發現確實存在口徑不一樣的,於是陳友鳳帶着她的班子成員又進一步入戶覈實,回到村委會及時召開班子會議,針對不同的問題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透過深入細緻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遷戶都執行相關政策,主動配合拆遷辦做好拆遷工作。

對於陳友鳳來說,最考驗她最令她傷腦筋的是孃家人所在的索橋陳家村。陳家村總共因調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孃家人就佔了11家,孃家人在看着她,陳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個索橋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對孃家人安置工作的處理態度、處理方法、處理結果將嚴重影響着她在整索橋村的安置處理工作。

陳友鳳說:“那個時候頭痛啊,雖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後家,字輩小,許多長輩是抱着我長大的,你說我……?在開始做工作的.時候,說聽有人就不屑地說,‘北京我都去過,你算什麼東西。’所以,做起工作來,難度就大了。後來我想,在我老後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迴避一下,讓其他村幹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後再出面做工作。”

事實果真如陳友鳳所預料的那樣,其他人去了,不但沒把工作做通,而且,還讓孃家人找上門來了,這下 ,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於是只好硬着頭皮耐心聽長輩們的意見。陳友鳳讓孃家長輩一個個地說,各家提各家的問題和要求。陳友鳳說:“認真聽了半天,我歸納起來,孃家人帶共性的就是三點:一個是無住處,要我找;二個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辦?三個是房子量的不合咋個辦?我當時就對他們說,‘第一,你們房子拆了,無住處,我去借或者買災蓬來給你們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遷辦再量;第三,我小友鳳是你們看着長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沒地蓋房子,你們蓋到我家小太陽5畝地去。’這下,孃家人總算吃了顆定心丸,同意進場開工。

拆遷的問題解決了,最後就是計劃生育的事。陳友鳳說:“別的人家就不說了,就我的兩個姑子因我‘不顧情分’讓她們去做了手術,很長時間不理我,被親人誤解的滋味想起來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國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堅信當優生優育給家庭帶來不盡的好處時,結紮了的人們會感謝這個強制措施,並逐漸自覺履行,這是我的期盼。應該也是所有人嚮往的。”

三、真情奉獻贏得民心

20xx年,陳友鳳積極響應迤車鎮黨委政府發展烤煙種植大戶的號召,憑着之前三年種植烤煙的經驗,陳友鳳承包了200畝地,新建了新型烤房, 5月無比干旱,剛澆上的水很快就被蒸發了,面對這種奇熱天氣,請工澆水入不敷出,況且遇災還有保險公司,許多人都無奈地放棄了給煙苗澆水。但陳友鳳仍然堅持天天請三四十人從周邊的吊井和大河裏抽水潑煙,爲此陳友鳳消瘦了十多斤。當市菸草公司的領導來視察時誇讚道:“全市長勢最好的煙苗就在你這了。”

7月是菸葉成熟的季節,新型烤房的優勢很快被菸農們認可和羨慕,當零星種植烤煙的鄰居們試探着提出要來試試時,陳友鳳爽快地答應了,而後悄悄地囑咐自家請來的工人當天少掰一爐菸葉,不要讓鄰居覺得過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時間裏,陳友鳳不但爲鄉親們提供無償的技術指導,而且不收任何電費和炭錢。雖然自己還欠着十多萬的貸款,但陳友鳳總覺得自己無論怎麼艱苦也要讓鄰居們親身體驗一下新型烤房的好處,以更好地引領他們共同致富。

作爲一名老黨員,多年來,陳友鳳一直默默地實踐着帶頭致富和扶貧幫困的座右銘,當需要幫助的村民進入陳友鳳的視線,也就一定進了她的心裏。陳友鳳一直實踐着一個黨員的起碼要求,曾爲索橋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會捐了100元;組織全村黨員義務爲侯家凹子被火燒了房子的徐華芬蓋起了3間房屋;協調供電所爲官廳陸玉芝三奶孫免費栓電;幫助從國民黨軍隊裏逃回鄉的陳樹民老人辦理了戶籍手續,並將其送進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橋中街的孤寡老人張順富,年輕時好吃懶做,以偷盜爲生,屢教不改,曾經三次入獄。如今已年過半百,一無所有,張順富找到了陳友鳳家裏說他想進索橋村委會的敬老院,陳友鳳沒有嫌棄他過去的經歷,耐心地對張順富說:“你還有勞動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負擔了,自己勞動掙錢會過得更舒坦。”張順富在她的勸說下,同意了自謀生路,但是提出沒有住房,於是,陳友鳳帶頭捐了100元之後,迅速組織了索橋中街支部14名黨員捐資1000元,又向民政申請,協調資金3000元,黨員們義務勞動,幫張順富在小太陽村民小組建起了一間20平方米的住房。現在,張順富浪子回頭,改過自新,靠幫人家下面粉,栓電掙錢,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xx年5月,會澤縣文明辦在各鎮提名推薦“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迤車鎮陳友鳳,經過層層選拔推薦,在基層推薦的147名道德模範候選人的基礎上,進入從中海選出22名候選人名單,又經過全縣廣大人民羣衆的投票評選,從10萬餘份選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終根據會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和評審委員會的最終評定意見,一路高歌當選,獲得“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五類道德模範中的“敬業奉獻模範”表彰獎勵。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3

紅潤的臉龐,爽朗的笑聲,飽滿的精神……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就是獨自籌建經營養豬場,照顧癱瘓丈夫六年、照顧有神經病大哥十年、拉扯三個孩子長大,歷盡了人世滄桑的吳。

時光荏苒,不經意間,丈夫癱瘓在牀已經有六個年頭了。二千多個日日夜夜,多少辛酸苦辣、風風雨雨。苦過累過,困難時的無助、成功時的喜悅……當讓吳回憶時,一時間她竟沉默了,只覺恍如隔世。在我們看來,她身上所揹負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承受的,而從她眼裏,我讀到的是不斷向命運挑戰的堅韌與毅力。

20xx年夏天,身患小兒麻痹症的丈夫郝天新,左半邊身體突然無法動彈,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屋漏偏逢連陰雨,幾天後,大女兒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面對着幾千元的學費,本該歡喜慶祝的事情卻讓吳一籌莫展。然而,吳明白,現實無法逃避,哭泣解決不了困難。只有迎難而上,才能捕捉光明。她東拼西湊,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在親朋鄰里的幫助下,把女兒送進了大學校園,丈夫也住進了醫院。

在經歷過陣陣劇痛與變遷之後,吳明白,僅靠大夥的幫助是無法走出困境的,必須自己想辦法再創業,提高收入,撐起一片天。經過四處打聽和悉心研究,她決定在村裏辦一個養豬場。當把這個想法告訴村黨委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後,立即得到了他們的支援。村委會決定在村養殖區給xx1畝多地建養豬場,讓她無償使用;同時發動羣衆出錢出力,幫助建養豬場。豬場建好後,沒錢買豬仔,村委主任就從自家豬圈裏給挑了10只豬仔。就這樣,吳走上了養豬謀生之路。

萬事開頭難,當小豬長到60多斤時,卻遭遇口蹄疫,10頭小豬一下死了8頭。這對於風雨飄搖中的吳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心裏難過焦急,卻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絲毫不安。回家睡一覺,第二天她就又重新振作精神,爲新的一天的生活努力打拼。吳靠着自己的刻苦鑽研,不怕髒、不怕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僅僅一年時間就掌握了基本的養豬技術,20xx年就贏利5000餘元。從此,養豬脫貧的信心更堅定了,幹勁兒也更足了。金秋,養豬形勢看好,要不了多久,她家的外債就能全部還完,吳覺得是社會和羣衆給她伸出了一張巨大的、無比溫暖的援助之手,未來一片光明。

多年的辛苦操勞,讓吳生活背離了正常的規律,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有人說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卻不這樣想,她感覺做人要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良心。爲人妻,照顧丈夫義不容辭;爲人母,供養孩子上學責無旁貸。作爲女人,她有過淚、也有過委屈,但她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吳是個愛好文藝活動的人,閒暇之餘,她還組織村裏的婦女們一起唱歌、扭秧歌、跳集體舞……她所帶領的舞蹈隊在全市都小有名氣,還獲得了不少嘉獎。說到這些,吳臉上抑制不住的驕傲。吳日子是苦的,但她硬是活出了一絲甜味兒。

吳說,“其實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不過,我這人有點倔,不服輸、不願低頭而已”!

多麼質樸的話語啊!這飽含着苦中作樂、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剛剛聽完了她的講述時,我的腦海裏只想到一句話:在困難中站起,隻手也能撐起一片天!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4

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我只是在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1985年,22歲的龍xx帶着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20多年來,她默默地爲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着。如今龍xx的公婆已經雙雙80多歲,行動不便的他們都表示有這個兒媳,他們很幸福,晚年過的很安樂。龍xx的丈夫經常在外應酬,對於龍xx的公婆來說,龍xx已經比那個親生骨肉的兒子還親。每天忙完店裏生意後無論多忙多累龍xx總是要給他們煮好飯菜,開開心心的一起吃飯,陪他們聊天。服侍兩位老人家洗漱也是她夜晚最首要的事,總是要等兩位老人進入夢鄉後,她纔開始忙自己的事。

丈夫說:“她的支援是我努力拼搏的動力”。

丈夫經常在外應酬,龍xx瞭解丈夫、理解丈夫,爲了支援丈夫做生意,她承攬了全部家務,服侍老人、照顧小孩的重擔她也默默的一肩扛下。爲了這個家,這麼多年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1點多。爲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公病了,自己頸椎疼的厲害,她都一個人扛着,從來不告訴丈夫,好讓他安心工作。

兒子女兒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作爲共產黨員的她,龍xx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着子女。兒子、女兒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裏填。孩子們從懂事起就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懂得媽媽的辛苦。在他們心裏,媽媽不僅是母親,也如父親,儼然如一位老師、一位學習的榜樣

村民們說:“她是我們的親人”。

龍xx開店多年來,她把村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羣體從來都是她最關注的對象。村民們都說:“她待我們真的如親人一樣,她總是能溫暖我們的心”。

龍xx對長輩孝心對晚輩愛護更贏得了村民們廣泛讚譽,龍xx總是說:“我只是個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份內事,只要能讓老人們歡喜,公公婆婆早日康復,這就是我最大滿足和願望”。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5

紅潤的臉龐,爽朗的笑聲,飽滿的精神……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就是獨自籌建經營養豬場,照顧癱瘓丈夫六年、照顧有神經病大哥十年、拉扯三個孩子長大,歷盡了人世滄桑的吳xx。

時光荏苒,不經意間,丈夫癱瘓在牀已經有六個年頭了。二千多個日日夜夜,多少辛酸苦辣、風風雨雨。苦過累過,困難時的無助、成功時的喜悅……當讓吳xx回憶時,一時間她竟沉默了,只覺恍如隔世。在我們看來,她身上所揹負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承受的,而從她眼裏,我讀到的是不斷向命運挑戰的堅韌與毅力。

20xx年夏天,身患小兒麻痹症的丈夫郝天新,左半邊身體突然無法動彈,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屋漏偏逢連陰雨,幾天後,大女兒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面對着幾千元的學費,本該歡喜慶祝的事情卻讓吳xx一籌莫展。然而,吳xx明白,現實無法逃避,哭泣解決不了困難。只有迎難而上,才能捕捉光明。她東拼西湊,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在親朋鄰里的幫助下,把女兒送進了大學校園,丈夫也住進了醫院。

在經歷過陣陣劇痛與變遷之後,吳xx明白,僅靠大夥的幫助是無法走出困境的,必須自己想辦法再創業,提高收入,撐起一片天。經過四處打聽和悉心研究,她決定在村裏辦一個養豬場。當xx把這個想法告訴村黨委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後,立即得到了他們的支援。村委會決定在村養殖區給xx1畝多地建養豬場,讓她無償使用;同時發動羣衆出錢出力,幫助xx建養豬場。豬場建好後,沒錢買豬仔,村委主任就從自家豬圈裏給xx挑了10只豬仔。就這樣,吳xx走上了養豬謀生之路。

萬事開頭難,當小豬長到60多斤時,卻遭遇口蹄疫,10頭小豬一下死了8頭。這對於風雨飄搖中的吳xx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心裏難過焦急,卻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絲毫不安。回家睡一覺,第二天她就又重新振作精神,爲新的一天的生活努力打拼。吳xx靠着自己的刻苦鑽研,不怕髒、不怕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僅僅一年時間就掌握了基本的養豬技術,20xx年就贏利5000餘元。從此,xx養豬脫貧的信心更堅定了,幹勁兒也更足了。金秋,養豬形勢看好,要不了多久,她家的外債就能全部還完,吳xx覺得是社會和羣衆給她伸出了一張巨大的、無比溫暖的援助之手,未來一片光明。

多年的辛苦操勞,讓吳xx的生活背離了正常的規律,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有人說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卻不這樣想,她感覺做人要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良心。爲人妻,照顧丈夫義不容辭;爲人母,供養孩子上學責無旁貸。作爲女人,她有過淚、也有過委屈,但她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吳xx是個愛好文藝活動的人,閒暇之餘,她還組織村裏的婦女們一起唱歌、扭秧歌、跳集體舞……她所帶領的舞蹈隊在全市都小有名氣,還獲得了不少嘉獎。說到這些,吳xx的臉上抑制不住的驕傲。吳xx的日子是苦的,但她硬是活出了一絲甜味兒。

吳xx說,“其實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不過,我這人有點倔,不服輸、不願低頭而已”!

多麼質樸的話語啊!這飽含着苦中作樂、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剛剛聽完了她的講述時,我的腦海裏只想到一句話:在困難中站起,隻手也能撐起一片天!

農村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篇6

孫三華,1979年出生,於20xx年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爲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薰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婚後儘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xx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裏。孫三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xx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裏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牀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餵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xx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牀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裏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牀,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着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孃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孃家。爲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電視機放在婆婆牀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爲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衝撞了老孃,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裏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她的爲妻爲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淨淨。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羣衆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蹟在周邊村隊廣爲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爲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爲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孃,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拓展:農村道德教育活動總結匯報示例

20xx年,我鎮高度認識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認真貫徹落實《綱要》,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我鎮採取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領導重視,學習、宣傳和貫徹《綱要》氛圍濃厚。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表後,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鎮政府製作了《公民道德規範牌匾》,印發了《公民道德規範》;全鎮各單位、各部門也都把這道德建設項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制定規劃,完善措施,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教育活動,在全鎮上下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教育和輿論氛圍。

二是廣泛開展了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從整體上促進了我鎮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

全鎮以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爲重點,實施了“思想建設、道德建設、智力開發、文化繁榮、環境改造”五大工程。在學校,以規範青少年學生爲重點,開展了“學習基本規範,爭做文明學生”和“我承諾,我行動”系列教育活動;在農村,以基本道德規範和“三德”爲主要內容,,開展了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在行業,以視窗服務單位和執法執紀部門爲重點,深入開展了“優質規範服務”和“評選文明執法者”活動。在民營企業,以“愛國、敬業、守法、誠信”爲基本標準,開展了“文明企業”、“文明經營戶”和“文明單位”評選活動。紮實深入的道德實踐活動,提高了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展現了甦家屯人良好道德風貌。

三是培養、樹立和宣傳了一批公民道德實踐的先進典型。

透過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全鎮涌現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先進典型190多名。一年來,鎮政府對這些先進典型進行了大力的宣傳,透過這些先進典型的示範和帶頭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全鎮學習、宣傳和貫徹《綱要》活動的開展。

四是以誠信建設爲切入點,大力推進文明行業創建活動。

誠信是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是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羣衆的強烈呼聲。要在全社會進一步推行社會服務承諾制,行政執法公示制和生產經營信譽制,廣泛開展“誠實立身、信譽興業”活動,着力解決羣衆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完善行業管理,樹立行業新風,培育行業精神,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創建文明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五是以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爲切入點,大力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工程

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把基層文化活動,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大力推進社鎮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家庭文化建設。重大節慶紀念日的文藝活動,注意專業文化活動和羣衆文化活動兼顧,大型文藝活動和小型文藝活動兼顧,把優秀節目送到農村,送到基層,豐富廣大人民羣衆的文化生活。從鎮情出發,在搞好標誌性文化設施建設的同時,切實抓好適應大衆消費、便於羣衆參與的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陣地的管理,使之成爲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重要陣地。特別是要加大網絡宣傳管理,重點對青少年開展網絡文明的教育,不斷增強他們抵制網上有害資訊影響的自覺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