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錦集6篇

學問君 人氣:1.96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爲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錦集6篇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責任鑄師魂,愛心揚師風》

有位古人告訴我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就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纔是知識技能。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能否培養好學生和教師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崇高的責任感,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路。

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因此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師都應遵循的原則。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在上高三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患上了急性心肌炎,當我們看着她忍着劇痛、冒着冷汗、用雙肘支撐着講臺堅持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都勸她回家休息,可她卻說:“現在正是你們的關鍵時刻,我不能放下你們不管,等你們高考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老師的病自然就好了!”樸素的幾句話,讓很多同學都掉下了眼淚。這種春蠶吐絲,蠟炬成灰的奉獻精神,不正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嗎?

言傳身教,爲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們的周圍或許會聽到這樣的事情,某位老師政治觀念不強,課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導致負面影響;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學生反映某些教師缺乏責任心,備課不認真,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教授不上課、副教授少上課、提了職稱減少課等等。雖然說這可能不是普遍現象,但同樣也應喚起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憂患意識。我們說大學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只有教師們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衆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爲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按時來了。”接着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透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某些老師從所謂的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我們說,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決定着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學校發展以教師爲本,教師素質以師德爲先。在我校爭創國內一流地方性理工大學的征途中,一流的師德師風必將反映着我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更是哈理工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我們看到,正是廣大教師的愛崗敬業、辛勤耕耘、前赴後繼、無私奉獻,才鑄就了哈理工56年的光輝歷史,才譜寫了本科教學評估優秀的美麗華章,纔可以讓我們展望哈理工的宏偉藍圖!

讓我們共同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以良好的師德擎起教育的藍天!

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我的演講開始之前,我想先說幾句話。我剛剛來到咱們新蔡職高還不到一個月,我來之前,咱們學校就已經在籌備這個活動了。本來我不用參加,別的老師都在準備的時候我也沒當回事。但是聽了前面兩組老師們激情澎湃的精彩演講之後,我覺得我也應該參加這樣的活動。這一個月來,我感受頗多。我沒把這次活動當做一次比賽,沒想得獎拿名次,只是想借這個機會,借這個舞臺向大家傾訴一下我這一個月來的所學所得,所感所想。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無悔的選擇,無怨的青春!

先從我的高中時代說起吧。三年前,我還是一名高中生。和萬千普通的高中學子一樣,高考結束,面臨着人生第一次重要抉擇——填報高考志願。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高考志願的填報是決定一個人一生命運的大事。受我家庭環境的影響,我從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教師。我的父親就是一名中學教師,他治學嚴謹,爲人誠懇,對學生更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從教幾十年,育得桃李無數。早些年的時候,通訊還不是很方便,我們家經常收到賀卡和明信片。我父親就把這些賀卡貼在我臥室的牆上,從牀頭到牀尾,一面牆幾乎貼滿。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些賀卡是誰寄來的,也不知道上面寫着什麼,我只對上面的圖畫感興趣。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讀懂了這些圖畫旁邊的文字。原來,這些賀卡,都是我父親的學生寄來的,有問候,有感謝,有祝福,雖只寥寥數語,我卻覺得這是是對我父親幾十年教學生涯的最好評價。現在,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我父親總能收到學生髮來的短信、打來的電話。每當這些時候,我的心裏都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對父親的敬慕之情。敬,是兒子對父親的尊敬;慕,是對一名老師桃李滿園的羨慕。我也想想父親一樣做一個傳道授業,受人尊敬的人。因此,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五個志願我毫不猶豫的全部都填報了師範院校。最後,我被河南師範大學錄取,邁出了我走向講壇的第一步。

來到大學校園,我原以爲只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能像我父親一樣教書育人。可是在學校裏的第一次考試就讓我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那次考試,我本來信心滿滿,可是試卷一發下來我就蒙了,第一題就不會做。那是一道填空題,寫出我們的校訓,我才意識到,我竟然不知道我們的校訓是什麼。考完試,我立刻跑到學校門口,那裏有一塊校訓石,上面刻着八個大字:“厚德博學,止於至善”。“厚德博學,至止於至善”,看了我心裏真是慚愧。我問自己,你做到了嗎?要想成爲一名好老師,首先要做到的,不是博學,而是厚德。作爲一名學生,連自己學校的校訓是什麼都不知道,談什麼德?無德的人又怎麼可能成爲一名好老師?從此,我時刻提醒自己牢記校訓,一定要做一個有德的人。但是,作爲學生,我只能做到尊敬師長,友愛身邊的同學,無法體會一名老師要怎樣才能做到“厚德”。一個月前,我走出母校大門,踏進我們新蔡職高的校門,從老師到學生的身份轉變,將近一個月來的從教經歷,讓我對校訓中的“厚德”二字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來咱們學校之前,有人對我說咱們學校的學生差,難教,不好管。但是當我真正來到咱們學校以後,我發現不是這樣的。咱們的同學不差,真的不差。我這樣說並不是因爲我現在站在臺上對着咱們的老師和同學在說話,而是我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咱們的同學,只是基礎有些不好,道德素質完全不比普高的學生差。我清楚的記得我第一天來到咱們學校的時候,我帶着我的行李站在學校分給我的宿舍門前,一個拿着掃把的學生來到我面前,問我是不是新來的電子老師。我說是。他說要幫我打掃一下房間。當時我聽了非常感動。就在和他面對面的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我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教師,我真的是一名教師!校訓石上的八個大字又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師,一定要無愧於母校的校訓。

但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當我第一次踏上講臺和我們電子班的同學們交流的時候,看着臺下幾十雙眼睛都在望着我,我心裏無比緊張。在黑板上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因爲太緊張,手中的粉筆連斷了三次,王字的第一橫還沒寫完。這個我們電子班的同學們都知道。雖然這次交流不太成功,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爲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學生。我看着我的學生,就像看着我的私有財產一樣,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學生,誰也搶不走拿不去。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看着我的每一名學生,我的內心就會莫名的生出一種想要把他們教好的衝動。每一節課我都精心準備,每一次上課之前我都要在我的宿舍裏先試講一番。發現同學們的基礎不太好,講課就不侷限於課本的內容,

還適當的給他們補充一些基礎知識。這一個月來,我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電子班的同學是聰明的,是熱情的,是愛學習的,是好樣!電子班的同學們,你們在哪裏?我覺得,我和我們的同學們,除了普通的師生關係之外,還多了一種關係——朋友關係。我要感謝我親愛的同學們,是你們讓我體驗到了不曾體驗過的責任,還讓我因責任而體驗到了另外一種幸福!站在講臺上,看着臺下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我感受到了責任,也感受到了幸福;在課堂上,帶着同學們推出一條定理,解出一道難題,我感受到了責任,也感受到了幸福;走在路上,聽到前面飄來的一聲“老師好”,我感受到了責任,更感受到了幸福!所以我熱愛我的職業,因爲熱愛,所以選擇,因爲選擇,所以無悔,因爲無悔,所以無怨!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代表我們九小老師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3月28日,教育局在紅一中召開了“樹師德新風、促質量提升”座談會。高度強調了師德的重要性及師德育與教育教學的關係。本週,鄉中心學校也圍繞師德師風建設展開了一系列活動,隨後我們學校要及時懸掛橫幅、製作宣傳專欄、成立領導小組、監督崗、調查問卷、學習心得、體會等一攬子配套工作按照檔案安排及時高效的完成。讓檢查組聽有聽的、看有看的、檢查有檢查的。

下面我從校長和老師兩個方面做一闡述:

我認爲校長專業發展應該體現在一個信仰,兩個意識,三個能力。

一個信仰是指對教育的信仰。校長是學校管理者,更是一位辦學者。校長對教育必須有虔誠的信仰,甚至要有爲之付出畢生的信念。就像畫家一生以畫爲生,作家畢生以寫作爲生一樣。有了對教育的信仰,我們自然就會有堅定的教育信念,就會有不把學校辦好就寢食難安的感受。校長應該做個職業教育家,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兩個意識

一個是科研意識。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一所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探索實踐,纔能有所作爲。在實踐中,要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真抓實幹,結合本校實際,找出問題所在,研究對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要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研究課堂教學,及時瞭解反饋課改的資訊,並以此做爲指導學校教科研作出決策的最重要依據。要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加強課題研究,以問題爲課題,以課題帶動課改,推動課改有效實施。

另一個是服務意識。校長必須身先士卒努力當好師生的表率,服務師生,成全發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要在生活上關心,工作上幫助,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應具備的服務意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努力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二是精心打造一個民主寬鬆、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用心協調幫助解決教師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或困難等。

三個能力

一是學習與反思能力。

作爲校長不斷地學習與反思會使我們認清教育的真正意義與目標,會喚起我們對教育理想的追求,會提高我們的辦學品質。

 二是合作能力。

“成功靠自己、完美靠合作”現代社會的發展講究合作、講究雙贏,學校發展也必須講究合作,講究團隊精神。校長應該來自總結報告範文有合作的能力,與同事合作,與下屬合作,調動老師積極性,上下努力,共圖學校發展大業;與社會合作,積極利用社會資源爲辦學服務。

 三是創新精神。

如果以前是封建與閉關自守影響了創新,那麼現在面對開放的世界,面對現代化國家的建設重任,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學生除了會做題目,還要會做別的自己喜歡做的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允許一些不喜歡做題目或做不好題目的學生去學一些別的、他想學的、而課本上又沒有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校長具有明智的態度、開拓的精神。

因此,作爲校長,首先要跳出玉環看玉環,思維跳出學校看校長,思維能跳出跳進。讓自己有一個清醒的意識,有一份積極改變現狀的願望,有一份追求校長專業發展的動力。認真去構建學校發展宏圖,

老師方面:

一、提高自身素質。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範,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用學習成績作爲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

二、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面對孩子的錯誤,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們就會自己犯錯誤:體罰孩子。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孩子的錯誤,作爲一名七八歲的孩子,怎麼可能不犯錯呢?帶着對孩子的寬容,自然而然就容易原諒錯誤。但是寬容不等於縱容,我們應該採取適當的,有效的,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法教育他們,感化他們,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的體罰。

三、正確處理自己與學生家長的關係。

在與家長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叫家長辦事,不進行有償家教。社會上,對我們一實小老師的評價非常高,他們認爲,我們的老師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另外,我們要尊敬家長,和學生家長說話態度誠懇,彬彬有禮。

四、對孩子一視同仁。

總之、老師們,師德師風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全體老師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我們學校良好的口碑,就是社會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讓我們繼續努力,以高尚的師德打造學校的品牌!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教師、同學們:

大家好!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僅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我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以往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柺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着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着他忍着劇痛、冒着冷汗在那裏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爲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爲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範禮貌行爲。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僅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__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構成異常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忙,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理解教育。

史煙飄過,回看今日。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僅是社會主義精神禮貌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所以,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我的演講完畢,多謝大家的聆聽!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根的事業》。許多人把自己的事業比作花的事業,果的事業、葉的事業,而我作爲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把自己的事業比作根的事業。爲了花的豔麗、果的芬芳、葉的嫩綠,根總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獻。

十年前,帶着對教師的崇拜,帶着對教育事業的憧憬與熱愛,我報考了師範學校。從我第一天踏上三尺講臺,感觸到那幾十又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求知識的目光起,我便有了一個執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大教育家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一位中師老師也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看似平常又蘊含豐富的話:在還沒登上講臺之前,請先學會愛。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身受聾啞盲三重殘障,7歲前她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之中,在7歲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師。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愛心,將海倫從一個無知、粗魯、暴躁易受傷害的“小動物”培養成了一位作家,這是一個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愛的過程。如果沒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靈中灌注光明?如果沒有愛,怎能在殘缺的肢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我們班有這們一名學生,性格孤僻,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和同學玩耍,也不愛說話,上課的時候也從不回答問題。於是,我到他家去家訪,在我努力的再三開導下,他撲到我懷裏,終於哭着和我說了第一句話:“老師,我想爸爸!”這時,我才知道,他以前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溫暖的家。但那一次煤窯塌方事故,讓他永遠失去了爸爸。從那以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於是,我每天都找他談心,和他一起跟同學們跳繩,做遊戲。漸漸的,他又慢慢變得活潑了,也開始願意和小朋友們玩了。

有一位詩人這樣說過: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穫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穫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己的一顆心,收穫的一定是一輪火紅的太陽。有一次,我因感冒聲音嘶啞了,他不知從哪裏給我找來了一盒“潤喉片”,我當時真的感動極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爲學生做的一點點小事,竟然能夠讓他懂得了去愛別人,原來愛是可以傳遞的。我終於領悟了愛的魔力,它如濛濛細雨溼漉漉地滋潤着種子的夢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靈的祈盼。愛是豐富的,神奇的,更是獨特的。

如果用金錢來衡量我們,我們並不富有,但正如事物的價值有時並不在於事物本身一樣,我們價值也不在於我們本身。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情感,收穫的是學生的愛心,家長的支援和孩子的點滴進步。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

是呀,花有花的風采,葉有葉的榮耀,而根有根的驕傲,作爲一名小學教師,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工作的艱辛,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用自己的真誠去澆灌祖國的花朵,用自己的真愛給孩子們支援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壩盤中學教師:胡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德師風伴我行》。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麼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求學的攀登者以無窮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着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 也許大家都有與我類似的經歷和感受:當我們精心備課,辛辛苦苦傳授學生知識時,卻發現他們的熱情不高,眼神不夠渴望;當我們認真投入的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時,卻發現這些調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經,我的心一點點冷卻下去,甚至有說不出的苦惱。但與此同時,這些孩子又能表現出讓人慾罷不能的欣慰和感動。他們的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獎賞。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到壩盤中學任教已經有十個年頭了。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代,我曾經失望過,也迷失過,但是,我卻深深明白,我是一名教師,一個合格的教師。我甘願守住一方淨土,安於三尺講臺,用愛寫好“師德”,用心傳遞“師風”。

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貧而艱辛的。但是因爲有愛,我卻是富有而幸福的!雖然我選擇了這個清貧而平凡的職業,但我無怨無悔。愛,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愛是幸福的種子,它會成爲我們源源不斷的能量。

“三尺講臺通天下,一支粉筆譜春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行行詩句,正是我們教師的寫照,它們時刻激勵着我: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後,我想用一句美麗的詩句結束自己的演講:“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