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精品】師德演講稿彙編八篇

學問君 人氣:2.05W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演講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師德演講稿彙編八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一開始就拼命刮,企圖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風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熱得受不了,最後就脫下了大衣。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卻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

這則寓言給了我太多的啓示: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南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995年,我曾在《校園文藝》上發表過一篇題爲《我呼少水的載歌載舞飾的文章,記述了我從教路上的一段往事。那還是我做高一班主任的時候,一天,上早讀課,我偶然發現一位同學的練習本上寫着我的名字,我就笑着對他說:“你替我籤的字真瀟灑。”誰知,聽了這話,他的臉立刻漲得通紅,站在那裏,不知所措。我馬上意識到他可能認爲我是在責怪他了,就耐心地安慰他。誰知到了下午,他竟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信中說:’’老師:真對不起,我非常後悔,也非常難過。當您站在我的面前時,我想接下來的一定是一場暴風雨,沒想到您卻和藹地安慰我。老師,我相信,您大海般寬廣的胸懷,一定會容得下我這條無知的小魚的……,,

讀着這封信,我思緒萬千。說實在的,我真不知道這位同學錯在哪裏,他竟那樣內疚,那樣不安。如果真要道歉的話,我倒覺得應該是我們老師。扣心自問,我們是不是離我們的學生太遙遠了?孩子們的心田乾涸得太久了,哪怕是幾滴雨露,也會激起層層漣漪,我們應該在孩子們心靈的荒漠上多開闢愛的綠洲。老師們,讓我們永遠銘記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吧:“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於完美的。”

師生之間這種細膩的愛、綿綿的愛,當我們真的把它作爲我們事業的基石的時候,那種情感是難以割捨的。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張立華被白血病奪去了生命。當我最後一次帶着幾位同學去醫院探望他的時候,他已經昏迷了幾次。當時最令我難忘的是,他拉着我的手,輕輕地說:“老師,我最願意聽您朗誦課文了。那次,您給我們朗誦《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我被感動得流了淚。老師,我再也不能聽您的課了,現在您能爲我再朗誦一遍嗎?’’望着這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

孩子,望着他蒼白的臉,望着他渴盼的眼神,我心如刀絞。這是一個對生活無比留戀,對生命無比珍愛的學生向老師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羞澀,當着小立華的家人,當着醫護人員,當着我的學生們,我放聲朗誦着:“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經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她死時/輕輕地呼着她的乳兒的名字/大堰河/含淚地去了”讀到這裏,我看到,小立華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面對着此情此景,我已經泣不成聲,在場的所有的人也都清然淚下

這是多麼真摯的情感的交流!這是多麼豐富的人生的體驗!這裏沒有虛僞,沒有自私;這裏有的是愛和愛的匯合,情與情的交織。老師們,誰說我們極度貧乏?誰說我們極度空虛?我們真正是天下的首富,我們真正是文明的使者,我們真正是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

然而,僅是深深地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學生,這還不夠當我們面對即將開啓的21世紀的大門,當我們沐浴在“科教興國”的春風裏,我問一句:“老師,您準備好了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試想,如果我們嘔心瀝血地培養了一大批未來的文盲的話,那麼,我們的教育真的像社會上某些論調所說的那樣一積重難返份‘誤盡蒼生”了。

在這裏,我不想談教師的平凡和清苦,不想談教師的眼淚和白髮,也不想談教師病倒講臺和死後的欠賬單,因爲,日新月異的世界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當我承擔的語感教學的地區教研課題初見成效時,當我的教研論文頻頻發表時,當我輔導的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的時候,當我拿到全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評選第一名的獲獎證書時,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種責任:培養跨世紀的人才,需要跨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放眼未來,轉變觀念,改進方法,不當教書匠,要做教育家,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纔是我們對學生的最博大、永恆的愛!

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

作爲一名新教師,工作快一年了,曾經有過歡樂,有過苦痛,有過輝煌,有過失落,也有過彷徨和無助,但經過快一年的磨練,我深刻感悟到作一名老師難,作一名好老師更難!

首先,教師應具有最起碼的教師職業準則,要愛崗敬業,堅決擁護和支援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另外,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在課堂上靈活,隨機應變的掌握課堂,維持課堂秩序的能力,以上都是作爲一名老師應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條件,而對於作爲一名好老師,這些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如何作爲一名好老師呢?

經過近多半年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感悟,我認爲作爲一名好老師應該有一顆愛心,金子般的愛心,對所有的學生都應該表現出對他的愛。不管他貧富與貴賤,學習是否好與壞!校長曾經說過,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因爲年齡關係,我把我的學生當作我最親的弟弟,妹妹,在邯鄲,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和他們在一起,我能感受到身處異地的快樂,我把我全部的熱情都傾注在了那些孩子身上,也因此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

作爲年輕老師,因爲知識積累不夠,教學經驗不夠豐富,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所帶的課,就必須先讓學生喜歡自己,抓住學生的心理。利用年輕的優勢,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爲老師,還應有很好的耐心和極大的熱情,有很多老師說:“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良心活”,我感同身受,因爲只有當自己的行爲不受到良心的譴責時,你纔會感受到作爲一名老師的幸福!生病了,學生會在辦公桌上放下治療的藥,過節了,學生會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卡片祝你節日快樂,還會說上一句讓你一生都難以忘記的:“老師,您辛苦了!”,嗓子幹了,學生會爲你端上一杯水......當感受到這一切時,你會感到作爲老師的偉大,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另外,作爲老師,還應該適時的鼓勵學生。學習好的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學習一般的鞭策他們,讓他們不要灰心,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辦不到的事情,只有人不想幹的事情。只要想學好,透過努力,肯定會學好的!適時的找心理自卑的學生談心,鼓舞他們的士氣,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也許就是因爲老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眼神,一種表情將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對於學生,應該有博大的愛,無私的愛,更應該去寬容他們,理解他們!

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源於我本身對學生的愛!雖然我將來不會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不會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不會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但我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它,因爲我知道,所有的職業都是在改造世界,而唯獨我所從事的職業是在創造世界,我所收穫的是任何數字都無法計算的生命價值和幸福成果。生活的目的,不在於顯耀和享受,而在於精神上的充實和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戰士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教師,就沒有我們人類文明的今天!

師德演講稿 篇3

有那麼一羣人,他們耕耘於三尺講臺,默默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年華,爲自己編織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他們猶如蒼穹下的一株小花,只願爲大地送去一縷縷清香;他們如同藍天上的一抹晚霞,只願爲點綴天空獻出自己的燦爛;他們又如路邊一株無人留意的小草,只求爲報答三春朝暉??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則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龐芳芳老師,一位年輕但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每天很早到校,輔導學生學習,工作上勤勤懇懇。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困生,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她把學生當作朋友,不僅走進學生的心靈,也向學生敞開心扉。像保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愛着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哪個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她便承擔起了照顧這個孩子的任務;哪個孩子學習成績落下了,她就利用休息時間幫他補習功課;哪個孩子衣服髒了,她就拿回家幫他洗;哪個孩子頭髮長了,她就帶他去剪;哪個孩子學習、生活用品缺了,她們就掏腰包爲他買。這不是愛嗎?這愛正如一股股山間的清泉,又像一輪九天的明月,帶給學生一片清新、爽朗和光明。

龐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年級班主任兼小學語文教研組長,用一個詞來形容她,就是“認真”,用兩個詞形容她就是 “非常認真”,她對工作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手段靈活,效果顯著。她對待學生親切有辦法,經常找孩子們談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他們,開導他們,從而走進他們的心靈。我最佩服的是她管理班級有一套,不管怎麼調皮的學生到了她手裏,都變得聽話了,她所帶的班級總能取得各種各樣的榮譽。在學生心裏,她是一位好老師;在同事眼裏,她是一位好朋友。她雖然言語不多,但她在默默無聞地工作着,與每位老師友好相處着。

這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師,卻又是一位多麼偉大的老師啊!這樣的老師,這樣的精神,難道不令你感動嗎?這樣的好人好事真是說也說不完,誇也誇不完!在羊渠河的校園裏還有許許多多愛崗敬業的好老師,她們甘爲人梯,默默奉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着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有一種人生最爲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首詩最爲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爲亮麗,那就是師魂;有一種魔棒最爲神奇,那就是粉筆;有一種平臺最爲神聖,那就是講臺,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闊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出希望??我驕傲,我自豪,因爲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師德演講稿 篇4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長大了。今天,它終於結出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

人們對教師一向的評價都很高,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教師甘爲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教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我穿過它面前的這些光環,走進它的內核時,我漸漸地理解了它的內涵,教師是平凡的、普通的,猶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而我只願做那小小的鋪路石,讓我們的新一代在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遠方。

初次登上講臺,面對着這羣朝氣蓬勃的大孩子,我總是板着臉,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想以“師道尊嚴”的傳統道德威攝他們。然而不久,他們很快地發現了我的“友善”,向我玩起了把戲。上課時有小聲說話的,有不做筆記的,平時也有上課遲到的,不交作業的。對此我當然是怒不可遏,將他們狠狠地訓一頓。此後,我發現,我的訓斥大有作用,上課他們正襟危坐,作業也一本不差。可是我同時也發現,學生見了我繞着走,上課回答問題總是低着頭,一言不發。我的心不禁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老教師給我送來“靈丹妙藥”:與學生溝通,用心去愛他們。

慢慢地我用老教師那裏得到的“靈丹妙藥”去和學生交朋友。以後,班會、運動會、歌詠比賽、拔河賽……班級、學校舉辦的大小活動成爲我與學生交流溝通的主陣地。我在每個學生身上尋找閃光點,儘量讓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不以你的真摯之情,誠摯之心是不會換取同學們純真的心的。很快的我們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牢固的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雙重關係。

有這樣一個故事:“智慧”、“成功”和“愛”三位天使來到人間。一位母親請他們到家中做客,天使們對那位母親說:“我們只能去一個,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選擇。”母親最後決定把“愛”請回家。奇怪的是,另外兩位也跟着進了屋。母親驚訝的問:“你們兩位怎麼也進來了?”答曰:“那裏有‘愛’,那裏便有‘智慧’和‘成功’。”有愛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她不求回報,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爲,一旦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情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班的賀德海一度迷戀網吧,不思學習,經常逃課,經過我耐心地說服教育,他返回了課堂。現在他的成績大幅度提高,任課教師也對他的表現嘖嘖稱讚。賀楠性格孤僻,不善於同同學往,由於家庭貧困,一度有退學念頭。去年秋季,我拿出自己的工資替他報了名,幫助他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同時任命他爲班幹部,激勵他不斷進步。

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回顧兩年多的從教歷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個學生需要並喜歡的老師,必須時刻注意修養師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每天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業餘時間我認真鑽研業務,大量翻閱教育雜誌,不斷給自己充電。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我們的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也是艱辛的,這裏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可是我們有的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是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的信念和決心。雖然工作不久,我卻親眼目睹了老師們的愛崗、敬業、奉獻等作爲,親耳聆聽了不畏艱苦、孜孜不倦、潛心於育人的感人事蹟,親身感受了那爲了學生真誠奉獻的博大情懷。忘不了已有華髮的老教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和對青年教師的幫助,忘不了夜晚在辦公室燈下、微機前埋頭苦幹的青年教師,忘不了他們桌子上的教育雜誌、厚厚的教案、描寫教學論文的稿紙……這些是對工作的投入,更是愛學生的體現。

面對着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一顆顆水晶般純淨的心,我想:教育事業也許擁有世界上最高利潤的回報,你播下的是一粒愛的種子,收穫的卻是整個美麗的人生。教學中,我也許不能把愛匯聚成海,但我會竭盡我的生命把愛的水滴凝聚成一條小溪,讓清澈流進每個學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充滿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飽含情感的空間。

老師們,我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握着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愛,是我們的全部財富。讓我們播下這顆種子吧,相信不久的將來,等待我們的是豐碩的果實。

師德演講稿 篇5

我是20xx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始做班主任的,一聽這個日期,大家就會明白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上任時間,對,我是接了別人的班,實在點講,我是接了一個爛攤子的。當時班上接連發生了幾件,比如學生當堂頂撞老師,老師教育學生髮脾氣拍桌子,學生就當着老師的面,拿凳子把課桌砸個稀巴爛,然後和班主任在走廊裏大喊大叫。這就是我接班時的大體情況。兩年後我離開的時候,這個班是全校自主管理的樣板班級。我毫不誇張地講那是我用愛換來的!在我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我在上面用愛心描繪,所以就會收穫了愛的享受!在冬日的深夜,我下寢室檢查學生就寢情況,全班有36名男生,我都一一給他們掖好被角,無數次把他們入睡前露在外面的手腳輕輕放進被窩裏。早晨起來,天氣突變,很多孩子都曾穿過我從身上脫下的帶着體溫的羽絨服。一次,班上的小劉峯晚上11點發高燒,聽到他粗重的呼吸,看到他因發燒而蹬亂的被子,我當時與其說是着急,不如說是害怕,怕這個遠離父母的孩子因染病而受苦,二話沒說,我這個並不強壯的人連人帶被子就這樣抱着,從五樓一路小跑十幾分鍾衝到醫務室,敲開醫務室的門,放下孩子,我暈倒在病牀旁,醫生害怕了,我的學生嚇得緊緊拉着我的手,大喊:劉老師!劉老師!!!看着我慢慢睜開眼睛,孩子撲到我的肩上嗚嗚大哭……

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20xx年春季,教師優質課比武,初中部36個班級,12節優質課,7個參賽老師選用了我班上的學生上課。20xx年5月,我們第一個拿到了“免檢班級“,接着又評上了唯一的“樣板班級”。

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農曆20xx年2月4日,星期五。那天是我26歲生日,當天正好輪到我休息,一天下來,接到幾個朋友的電話,尤其是父母的電話,心裏多少有點想家,可晚上6點半,還要到班上帶晚自習,心情比較低落。低着頭,推開教室的前門,原本安靜的教室裏突然聽到一聲“預備,起”,我擡起頭,看到全班48個孩子手打着拍子從座位上站起來,齊聲唱着“祝你生日快樂”,祝福寫在他們帶笑的眼神裏,關愛寫在他們綻開的笑臉上,我的眼睛慢慢變得模糊,模糊,直到歌聲唱完,一聲“老劉,我們愛你,生日快樂”!我的淚水控制不住地流滿了臉頰。

老師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短短4年的教書生涯,讓我感受到了真愛的無價,教育孩子的同時我教育了自己。自從當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觀得到了徹底的轉變和昇華,我再也不覺得“愛學生”是口號,是肉麻,是虛僞,我深深體會到愛學生那是超越了親人和朋友的人間真愛!

後來,我離開了我的學生,原因是什麼?仍然是愛,當時我認爲我已經把全部給了學生,我已不能再超越自己,不能把我可愛的學生帶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意識層次,我感到一種誤人子弟的害怕,我應該舉賢讓能,在跟校長長談後,我絕然地拒絕了真心地挽留,離他們而去!當時我是那麼難受,真正嚐到了忍痛割愛的滋味,最後一次關上我所熟悉的教室的門,任憑淚水無聲的流進嘴裏,那種苦味,至今我記憶猶新!現在看來,離開他們很傻,很錯!孩子們並沒有因爲我的離開而得到更好的教育,相反,我離開後,孩子們因爲整天對我的思念和依戀而影響到學習,不肯接受新的班主任和新的管理方式,很多人生活在過去裏,我離開後的第三個月,學校舉行冬季運動會,在運動會結束前的半個小時,他們就以決對的優勢把第一名穩穩拿下,有一個孩子寫下了這樣的喜悅走到廣播站,並要求親自讀:“祝賀24班榮獲20xx年冬季運動會第一名,在此,我們最想對千里之外的劉志超老師說“老劉,我們沒有讓您失望!你的孩子們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廣播在哭泣聲中讀完,周邊在場的同事,眼淚打溼了眼圈,打電話告訴我時,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大聲啜泣,老師們,這就是愛啊,讓我如何不感動!

說實話,來到我們繡湖後,我曾動搖過,想過要回去,然而,愛人告訴我“離開已經錯了,回去不是又錯?”再說,繡湖的孩子也需要我,繡湖給了我更廣闊的空間。是鷹總會搏擊長空,是愛總會讓人感動,於是我堅定地留下來,以更加百倍的勤奮和熱情把自己奉獻給我熱愛的教育,奉獻給繡湖這塊熱情的教育聖土!只要心中有愛,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謝謝,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師德演講稿 篇6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麼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只有像父母那樣的對學生的愛,那麼他要比一個讀過許多書,但是既不熱愛事業又不熱愛兒童的教師好;如果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爲一體,他就是一個師德高尚、完美的教師了。”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作爲一名教師應具有高尚的師德和聖潔的師愛,還可以看出師愛是師德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師德之靈魂。那麼,何爲師德,何爲師愛呢?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係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爲規範或行爲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爲品質。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無私、高尚、聖潔的感情。

從性質上是說,它是一種最高尚的愛,因爲師愛不僅是我們每個教師出於賴以爲職業的愛,更因爲我們肩負着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着振興中華的重任,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它是一種最理智的愛,它有別於母愛,突破了溺愛的圈子,這就需要教師嚴格的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機結合;它也是一種最無私的愛,它的無私在於,師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的愛,我們必須無私地奉獻和付出,決不可以把對學生的愛與自己的個人目的和利益聯繫起來。那麼如何做好師愛呢?

一、要善於發現和展示學生優點,會包容、寬容學生的缺點和過錯。

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會對自己的學生極爲關注。他善於發現和展示他們身上的優點,會把自己對學生的期待深深地融合在對學生的愛當中。

學生的優點、點滴收穫、細小進步,會使他感到欣慰和快樂,他會合理的展示他們的優點,會科學地表揚和激勵他們,讓他們產生向上的力量,自勵進取;學生有了缺點,犯了過錯,會使他苦惱、難過,他會包容、寬容他們的缺點和過錯,會用合理的方式處理他們的過錯,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過錯。

記得陶行知先生曾用發糖的方式“獎勵”一個叫王有的孩子:當老先生髮第三塊糖時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不管老先生是不是“信口雌黃”地對其行爲動機進行肯定,但王有接糖時是哭着說:“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過錯要用愛的方式去處理,這樣會讓學生很樂意地去接受和改正,學生就會從教師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師那份殷切的愛,就會理解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就會把教師的嚴格要求看成是師愛的自然延伸。

二、要創造一種支援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熟練地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如何使這一過程成爲一種輕鬆、愉悅的享受,這是每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都必須考慮的問題。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不會爲了升學指標而強迫學生學,也不會爲了教師的榮耀而壓制學生學,讓學生處在一種鬱悶、壓抑的環境中學習。

他們一方面積極創造一種支援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學識水平和自身素養,以適應學生需要。

另一方面,他們毫不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身心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同時總是能夠找到方法,給學生創造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能力、知識和才幹,幫助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

在老師的眼裏,重要的不在於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而在於技能的掌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爲真正懂得人類文明,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教師的愛便也纔得到了回報。

三、要深入瞭解學生,熱誠關心學生,真摯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起一種深厚的情感和和諧的關係。

教育家贊科夫曾經說過:“當教師把一個學生看成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時候,纔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熱愛學生就應把每個學生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深入瞭解他們,熱誠關心他們,真摯尊重他們,與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和和諧的關係。

要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和和諧的關係,首先要深入地瞭解學生,當然也要學生全面地瞭解自己,因爲情感是建立在相互瞭解、相互認識的基礎上的,沒有了解和認識就沒有相互間的信任,更沒有相互間的情感。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瞭解、關心和研究學生的過程,就是和學生建立情感的過程,爲此,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工作能力、學業能力、興趣愛好、交往情況、家庭情況、個性特點等,還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他們的各種活動中去,與他們打成一片,真正地走入他們的心靈,從而達到師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爲師生深厚情感和和諧關係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教育的祕訣是尊重學生。”教師不能以一些種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身份去教育和管理學生,讓學生感到疏遠和陌生,而應與學生處於一種平等的地位,以誠相待,真正地去尊重他們,讓他們感到親近和親切,從而建立起融洽的情感氛圍。

這樣他們的心靈之窗纔會被開啟,和諧的師生關係和濃厚的情感纔會形成,纔會在心理上、情感上產生共鳴,纔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否則,便會爲師生之間挖掘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便會喪失與學生建立深厚情感和和諧關係的基本條件,便會使教育的根本功能不能實現。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曾經所說過的一段話:“在學校當了若干年的教師之後,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身爲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啓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學生丟臉,也能讓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這種“力量”是師德的力量,師愛的力量。一個教師若沒有師德和師愛,就不會讓學生產生向上的力量;就不會讓學生“生活得愉快”,而是“生活得悲慘”;就不會是“啓發靈感的媒介”,而是“製造痛苦的工具”;就不是“救人”,而是“傷人”;就不會讓教學取得“成功”,而是“失敗”。由此可見,師德和師愛是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證,尤其是師愛,它不僅是師德的重要內容,也是師德的主要表現形式,更是師德之魂。

20xx年1月5日,那是一個讓人傷心的日子,也是一個讓人深思的日子。58歲的通江縣趕場鎮白樑村小學教師雷國忠在護送學生上學的途中,爲了救護一名幼兒班學生,踩翻了路邊的懸石,跌入山崖,被飛滾而下的巨石砸中身體,不幸逝世。

在他彌留之際曾留下這樣的話:“我捨不得學校,我放不下我的學生啊!”在他的同事爲他整理遺物時,發現他的筆記本上曾寫下這樣的話:“以一種愛人之心去關注學生,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去呵護學生,是爲人師者的準則。”“人生的樂趣在於對事業的追求,教書是我的事業,我要用知識的甘泉,爲大巴山澆灌出朵朵豔麗的鮮花。”

從他的這些言行中,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他是一位既熱愛教育事業,又熱愛學生的師德高尚、師愛聖潔的老師,也向我們詮釋了在新時期下,作爲一名教師不僅應具有高尚的師德,還應具有聖潔的師愛。只有用愛去教育,去教學,用愛去溫暖學生,纔會讓教育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高揚師德之帆,才能鑄就師德之魂!

師德演講稿 篇7

如果說工人是用一臺機器創造着祖國的財富,那麼教師則是用一支粉筆描繪出五彩的人生;如果說農民是用一把鋤頭開墾着四方土地,那麼教師的三尺講臺則記錄了學生成長的歲月;如果說戰士是用一把鋼槍守衛着祖國的領土,那麼教師則是用一塊黑板書寫知識的篇章;如果說花農用一把大剪剪出了滿園的碧綠,那麼教師是用兩袖清風培育出桃李滿天下。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衆不同,它不同於母愛、友愛和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主動的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爲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淨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裏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放眼物慾橫流的世界,三尺講臺承載了多少薪火相傳的道德與責任。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爲人師者的種種滋味都已嚐遍,也已經明白: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雖然我們還很清貧,但三尺講臺需要我們去守望精神的家園。 站在三尺講臺上,教師會成爲一種永久的偉岸;跋涉於文字間,我領悟了風清月白的寧靜和曠遠。疲憊忙碌的日子裏,我只想着用道德和智慧的甘泉澆灌出一片如茵的芳草地。用堅實的腳步,書寫一段段青春的壯麗詩行。

當我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同學們教學相長的時候,當我和同學們在辦公室敞開心扉促膝談心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的時候,當我在節日裏收到學生溫馨的祝福和問候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後的快樂,這是教師所特有的快樂。擁有這些,我不再豔羨李嘉臣的萬貫家財,我也擁有我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與學生朝夕相處,我始終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學生”“假如他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學生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衆所周知,由於教育體制的變化,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都是普高的淘汰者,他們有的基礎很差、有的調皮搗蛋;有的整天睡覺、有的沉迷電腦。管理這樣的學生,難度可想而知,但家長把這些學生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們又怎麼能不全身心地去愛護他們、教育他們呢?

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青春期的特徵決定了學生不可避免會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幫助和教育。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老師更要有耐心,如果熟視無睹,置之不理,放任不管的話,很容易使學生一錯再錯,最終走上邪路!這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也不能動輒呵斥怒罵,大呼小叫,橫眉冷對,這樣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傷了學生自尊,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與老師“尖對尖”、“硬碰硬”,導致師生關係惡化,彼此水火不容! 正確的做法是:要在平等、尊重、互信的基礎上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講究批評的方式方法,講究藝術,講究人情味,因爲犯了錯誤的學生,並不是無可救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歷史上的偉人在其一生中都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一生功過相隨,何況思想不夠成熟、未諳世事的青年學生呢?我班的?同學,性格比較暴躁,有時任性胡爲,而且不計後果。有一次爲了和朋友一起慶祝其生日,竟然在“查房”後溜之大吉,逃之夭夭,並且一夜未歸。此舉被宿舍管理員“抽查”發現,並且驚動了學校領導,雖是初犯,但情節比較嚴重,爲警示後來者,學校對其處於“留校察看”的處分。事後,其本人對學校的處分很不理解,認爲這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卻處分那麼重,心理有對抗情緒。爲使其充分認識錯誤,筆者不止一次找他談話,瞭解當晚發生的情況,向他說明一夜不歸的後果,可能出現的“萬一”的意外,以及老師爲此“一夜未睡”的緊張和擔心,對其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真意切,終於使他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理解了學校的做法,並書面保證不再犯錯,爲表示誠意和悔改的決心,又在全班同學面前作了深刻檢討!

高尚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的根本。而精湛的業務能力就是教師的名片,教師的形象。現在咱們一提到“百家講壇”這個節目,我們的腦海中馬上就會想起易中天、錢文忠、于丹、紀連海、、酈波這些老師們,這些優秀的教師,正是憑着高尚的師德、淵博的學識、瀟灑的舉止、風趣的談吐,走進了學生的心中,爲自己的人生畫卷添上了最絢麗的一筆!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社會,作爲一名中職學校的教師,更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和理念。

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因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個體,不同的學生需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各位老師,“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是我們的人生境界,“鑄師魂,強師能,育新人”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既然我們已選定教師這一終身職業,我們就理應甘於平凡,永葆一顆事業心、責任心,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田,用愛去澆灌學生的理想之花,讓它來輝映我們美麗的人生。 教師不是偉人,不能像偉人一樣成爲偶像,受人敬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教師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是那麼普通,那麼平凡。但教師卻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培育出偉人、培育出英雄、培育出明星!親愛的老師們!就讓我們在平凡中用知識和愛去創造一個個不平凡吧!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回顧過去,我無怨無悔,展望未來,我覺得任重而道遠。“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於幽谷處,孕育蘭花香。”最後讓我們發起青春的誓言: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紅顏,我們將永守心中這盞愛心之燈,雖然一燈如豆,四壁清輝。但在物慾橫飛的年代,我們甘願守住這一方淨土,安於這三尺講臺,用知識和愛心寫好“師德”,樹萬事之師表,鑄不朽之師魂。

師德演講稿 篇8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這是對老師這一職業的最好詮釋。

三尺講臺上,由老師們慷慨激昂的聲音;辦公室裏,由老師們伏案奮戰的身影。可愛的校園裏,到處充滿着老師們關切的目光,到處洋溢着濃濃的師生情誼。他們不是鐵人,卻用一種信念站成了堅定的姿勢,站成了無窮的力量,站成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他們將這個信念掛在嘴邊,刻在心裏,更在我們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宋芳蓉,一個普通的女教師,本來可以走出大山,卻偏偏堅守崗位,不離不棄。徐本禹,一個大學畢業生,應該可以在城裏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卻偏偏要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在偏遠的小山村,將愛的種子播撒在山中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常人無法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信念,讓他們如此的執著與堅定?其實道理很簡單,他們是老師,這陽光下最美最神聖的職業!

有人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老師的愛,也就是一種不求回報、無私真切的愛,它沒有血液的承載,卻依舊濃烈,用溫情融化了千年的冰雪。它是那樣的聖潔、真實,讓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擁有光明。正是這種寬嚴相濟的愛,成爲老師培桃育李的基礎,成爲他們永遠的信念,並用盡一生的光陰來詮釋這愛的含義。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他說他要永葆一顆童心,纔可以更好地與我們融爲一體。無法忘記中秋節那天,他給不能回家的同學發月餅,告訴我們不要想家,這個班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家;無法忘記年底補課的最後一天,本來沒課的他卻專程從老家趕回來,爲的指示給我們獻上新年的祝福;無法忘記我們犯錯時他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無法忘記我們進步時他那微揚的嘴角……他和我們一起哭出眼淚,和我們一起笑出真情,把我們當作他的兄弟姐妹,親密無間。他——我們深愛的班主任陳曉偉老師,用無私的愛爲我們撐起了一片無風無雨的天空!

“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水甜”,這是蜂蜜地堅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紅燭的信仰,而老師卻用最平凡的行動,用最無私的愛,註解着師德的宏偉篇章。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就是祖國棟樑”。讓我們銘記這一種品德,讓我們敬仰這一種精神,讓我們感受着一種愛的力量,並將這種愛世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