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精品】師德演講稿7篇

學問君 人氣:1.5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師德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師德演講稿7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立師德,鑄師魂”,我覺得這六個字不僅僅是這次演講的題目,更是作爲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常言道,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規定了教書者必先學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世範。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談談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

一、樹立良好的師德和職業操守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作爲一名小學老師,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身上承擔着教書育人的重任,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才能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爲他們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要甘爲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成爲一名受學生愛戴、讓人民羣衆滿意的教師。當前的教育面臨的環境很複雜,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大,這需要我們能守住心靈的寧靜,要多提高自己,少埋怨環境,努力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

二、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和教學水平

作爲一名正在成長的小學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不僅要深入學習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學習中,要有目的,有方向,合理安排。我們不管學什麼,都要與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要有一種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把學習知識、提高素質作爲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透過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知識水平,增強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效性.隨着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越來越繁重。要使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必須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與創新能力。要提高工作能力與創新工作思路,要以紮實的專業知識,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新的工作要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因人施教

教育的基本準則是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科學的方法引導人”。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樑。他們是剛從幼兒園走進校園的兒童,不僅心智上還不太成熟,而且從心理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與中學及高等教育不同,小學教育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去安排教學。首先,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兒童的知識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健忘,所以每堂課的新知識不宜安排過多,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透過反覆溫習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其次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天性頑皮好動、對事物的專注能力不夠,所以要用多表揚與委婉批評相結合的方法來吸引他們對授課內容的注意力。三是要着力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才能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真誠耐心,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付出了,總是希望會有回報,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做老師的都希望自己的辛勞都能換來碩果累累,但現實往往不如人願。我們評價一個學生不要只是看他的成績如何,看他獲得了多少的榮譽。換位思考一下,那我們對自己的價值體現呢?難道僅僅是在於你獲得了多少榮譽稱號嗎?還是你有多高的頭銜呢?有些孩子,在學習方面表現並不是很出色,但是,也許他會唱歌、會畫畫、會跳舞、能交際......那你能說他就不是好孩子嗎?顯然不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命運和人生,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正是說的這個道理嗎?對於每個孩子我們都應該懷有關愛之心,用平等的態度去看待每個孩子,給每個孩子同樣的機會讓他們去展現自我價值,其實每個孩子都是聰明可愛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授人以魚”變爲“授人以漁”,要告訴學生們做人的道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切不能都以成績說話。在課堂及課餘,都要努力成爲他們的朋友,做他們的知心人,成爲他們所敬重、愛戴和效仿的對象,這樣學生們也就喜歡聽你的課、對所授內容的認可和接受能力大大地提高。對於一些落後的學生,切不可態度粗暴、惡言相加,甚至採用體罰的極端措施,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諄諄勸導、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督促他們改正自己,讓他們能儘快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總之,要成爲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就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理論水平和修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職業水平,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智慧開啓智慧,用愛心托起愛心”,爲他們的精彩人生構築堅實的基座,爲祖國的建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真水無香,大愛無言》

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歌聲激盪着我的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就仰慕於神聖的教師職業,希望成爲歌中那美麗的角色。於是,懷揣着滿腔熱情和赤誠,來到平泉特教中心登上三尺講臺,圓了我的教師夢。在特教工作不滿兩年,我不僅深深感受到爲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多的還是艱辛壓力背後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麼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師愛,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當你用心去愛你的學生,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爲人師的幸福和自豪。

在教育戰線上,我只是一名新兵,在特教短暫的兩年裏,我目睹了太多太多敬業與奉獻的忙碌身影,聆聽了太多太多不畏艱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蹟。我也暗自發誓要做一名這樣的老師!還記得剛進入學校大門的那一天,我是多麼歡喜,因爲我也終於擁有了黑板、粉筆、和一羣學生。

聽說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威嚴”,當然這對特教學校而言也不例外。於是爲了拉開我年齡上與學生相近的距離,掩飾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彌補初登教壇在教學上存在的許多不足,一句話,爲了叫孩子們信服我,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我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對學生要求嚴而又嚴但還是感覺他們做得不夠完美!對於培智高年級而言他們讓我感到有些失望!也許大家都有類似的經歷和感受,當我們精心備課,辛辛苦苦傳授學生知識,卻發現他們的熱情不高,當我們認真投入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卻發現這些調皮個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有種說不出的惱火、傷心。小輝便是一個這樣的孩子,他上課總是東張西望,搞小動作更是常有的事。下課欺負小同學,多少老師向我反映情況……這時的我完全對他失去耐心。對他的態度也越來越差,由於他負責班級衛生,有時我甚至因爲教室地面上的一塊紙也要嘮叨半天。果然,半學期不到,我的所有“弟子”們都變得服服帖帖了,校園裏,他們見到我,擠出一句“老師好”,隨即便低下頭去,一溜煙地不見了。有時,他們在教室裏嬉耍,只要聽說我“駕到”,變嚇的雞飛鼠跳,最後釘在座位上。這種場面慢慢的使我感到某種隱約的失意與不安,我覺得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於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並將它們跟孩子們的心融匯到了一起。在教室裏我臉上時常掛上笑容,上課也經常表揚學生。漸漸的課堂氣氛活躍了,小輝也喜歡上了綜合實踐課,在課上小動作越來越少了。教室裏每天都看能看到他勞動的身影,他變了!晚自習前我也經常與學生們在操場上做遊戲。孩子們變的愛笑了,活躍了,不再怕我了,甚至有時還到宿舍叫我和他們玩兒,他們愛上我了。

當我用愛的火焰融化了學生心裏冰塊兒的時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發;當我和同學們歡歌笑語的時候,我似乎感受到了青春的旋律在我的身上跳蕩。朋友,聽到這裏,您難道不感到作爲一個教師的欣慰和幸福嗎?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啓開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教師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爲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之中。

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於幽谷處,孕育蘭花香。讓我們發起青春的誓言: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紅顏憔悴,我會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樹萬世之師表,鑄不朽之師魂!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條我不能拒絕的成長路》。

一晃已是從教的第六個年頭,回眸過去,感到充實而欣慰。我想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說,要想盡快成長,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能一步一個腳印。

2003年我懷着滿腔熱情和嚮往,帶着一份膽識和一顆強烈的事業心來到臨汾八中,開始了我的從教生涯。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又是那麼令人期待。初入教壇,我搭班的是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女教師,同軌的是一位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並與我結爲師徒關係的我的師傅。正是她們,引領着我走上了三尺講臺,邁出了我從教生涯的第一步。

面對教學,我曾經經歷了三個階段,然而希望這些曲折的經歷,不僅是我成長的開始,也是我走向成功的開始。

初上講臺的樸實與淺陋。第一節公開課是在領導老師的十幾雙眼睛下進行的,那時全然沒有什麼方法、策略。我的眼裏只有我的學生,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討論研究。我覺得那時的課雖然很淺陋,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或許是很糟的課,但我覺得那時自己和孩子很自然,沒有絲毫做作的成分。那時,我不懂的教學的深刻的內涵,沒有那麼多的思考,但是我覺得很樸實。

接着的複雜與迷茫。公開課後,有經驗的教師給了我精心的指導,你的開頭該怎麼樣怎麼樣,結尾該怎麼樣怎麼樣,比如在課堂中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該怎麼處理,等等。我試着照搬,卻總是達不到很好的收效。很快我也加入了聽課的隊伍。那時的教學模式是“愉快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我聽過一節公開課,課堂氣氛很活躍,老師把所有上課需要的實物都展示給大家,很生動,大家評價都很好。我也試着模仿着去做,可同樣達不到公開課老師的收效。那時透視出一個問題:我該如何探索追求我的教學之路呢?

時間過得很快,我失去了很多,壓力也很大,但這並沒有挫敗我對數學教學追求的信心,反而更加強烈了。我不斷的反思我的教學,不斷的尋找新的方向。這時在我埋頭苦幹的同時,不忘積累知識,與書爲友,讀中國的葉聖陶、陶行知讀外國的杜威、蘇霍姆林斯基讀書使我看到了原來沒有看到的世界,也使我逐漸對數學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我覺得數學教學是在不斷的追求理想境界的過程裏,它讓我在這個過程裏不斷的提高自己,不斷地對教學有新的認識;同時我還積累經驗,多聽課、會聽課,聽優秀教師對教材獨到的領悟、聽優秀教師某個精彩環節的設計、學優秀教師對工作的執著與敬業。所以每次聽課都是一種鞭策,一次學習。因此很感謝學校爲我們創設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在聽課中成長。現在聽課,每次回來總會讓自己的課堂多一份精彩,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多一份成熟。在聽課中我看到了作爲一名新課改下的教師已經並非是一名“權威”了。在不少老師的課堂上看到了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師生之間的智慧交融。我認識到了教師眼裏不能只有教材更主要的是有學生,把學生放在和教師平等的地位上,和孩子成爲真心的朋友。這時我常想什麼樣的一堂課纔是最好的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個更好就是要知道學生的需要,給學生民主的學習氛圍。或許因爲沒有好的教學設計而導致一種失敗,我覺得那不是失敗;但是如果沒有把學生放在應有的地位,不以人爲本,那樣的課再好又有什麼價值呢?同時,我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反思,捕捉“火化”,日積月累,使自己的教學經驗理論化,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慢慢地我開始注意優秀教師身上的那種積澱的個性特色,那種以人爲本的思想內涵;開始去吸取學科以外的知識營養,開始注意培養自己的服務意識。我開始跳出原有的那些模式化的東西,在新的教學中尋找自己的個性,開始了自己對於教學的理性的思考,也開始知道自己的所需所要我想在教學中,我不再被動的接受,我要主動的汲取,把數學教學的自主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這樣我纔有希望找到數學教學的真諦。 我是在這看似平凡單調的教育教學中探索着、感動着。但成長的過程用筆來描繪還是很難的,我想我還年輕,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停住成長的腳步!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歷經幾度寒暑苦,又是一年春來早。春天來了,小草笑了,桃花開了,一派迷人春色,一縷和煦春光,映襯着六中校園內的一對對師生,徜徉在這溫暖的春風裏……

燕子回時,柳絮飛揚,美妙的大自然透出勃勃生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初中的學習生活是有序而又緊張的,優美的節拍敲打着師生們的奮進之心。看着同學們埋頭演算,聽着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很是高興。尤其是看到我班的張××同學時而苦讀、時而沉思,我更是倍感欣慰。愛的種子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還記得那天,我託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收拾完畢正準備輔導孩子學習。這時,張××的家長打來電話說,“張××到現在還沒回家”。我心裏不由一緊,這麼晚了,會不會出什麼事?於是我放下電話,安頓好孩子就拎起衣服急忙下了樓。一路我找遍了所有的檯球室、打遍了所有同學的電話,最終在一間網吧裏找到了臉黑的像小鬼一樣的他,我當時是又氣又恨。路燈下,看着他瘦小的身體,我不由得心疼起來:這孩子挺苦的,從小父母離異,跟着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家境艱難。再加上平時自制力差,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不思學習、經常性的曠課遲到,是個典型的問題學生。送他回家的路上,我苦口婆心,他似乎愛搭不理。快到家時,他怎麼也不讓我進去,但我執意要去。進門後,他那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不住地握着我的手向我表示感謝。環顧四周,我不禁一陣酸楚: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啊!屋裏沒一件象樣的傢俱,黑黑的牆壁,薄的可憐的幾牀被子,一張面目全非的書桌孤零零地蜷縮在暗淡無光的角落裏,一切都昭示着這個家庭的貧窮和不易。我掏出兜裏僅有的一百元錢,塞到他手裏意味深長地說,“張××,要爭氣啊,別讓爺爺奶奶再操心了。”臨走時,他用發顫但卻認真的聲音說:“老師,我將來一定還你。”

春風化雨,滋潤心田,愛無聲,但有形。張××由於成績太差、習慣又不太好,所以在班裏自然是大家取笑的對象。加之他在家裏又不能享受到其他孩子所能享受到的愛。因此在失愛的天平下,他更沒有了信心。但是,經過那次家訪後,他似乎很在意我對他的評價,行爲習慣有所收斂。但我清醒地認識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反覆性。有一次,課間班長來告訴我,“張××把別人打了!”我趕緊跑到班裏一看,他竟然打的是一個女同學,而且還挺嚴重。我不禁勃然大怒:張××,你太野蠻了,他好像還挺委屈:“老師,她罵我!”我呵斥到:“你別狡辯了,等我回來再說”。說完我就領着這個女生去了醫院,等安頓好這個女生,回到學校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學生們早已回家,我到班裏一看,張××正不安地站在教室裏,看到我滿臉疲倦,他愧疚地說道:“老師,對不起!”我餘怒未息:“你爲什麼要打人?”只見他低着頭,紅着臉聲音非常小地說:“她罵我缺爹少娘,是班裏的垃圾,於是我就……”說着,他一個大小夥竟哽咽起來。我不禁一怔,是啊!孩子的心靈是多麼純潔,又是多麼的脆弱啊!他已經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暖,在可愛的校園裏不能讓他受傷的心靈,再次摧殘!於是,我首先帶他到飯館吃了碗麪,然後送他回家。在那條熟悉的小道上,我不斷地開導他,“你長大了,遇事要冷靜。這樣做,只能招致大家更多的反感。暫時的貧窮、命運的不公,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以後要自信起來,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他人的尊重。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走出盲區,走向光明。快到家門口時,我說,“老師不進去了,你勇敢地把事情和爺爺奶奶說清楚,明天勇敢地向人家賠禮道歉,以後昂首挺胸做人。他也會心地露出微笑:“老師謝謝你,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

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拷問師魂》。

一聽說要進行 “師德師風” 演講,我就比較害怕。害怕“拷問師魂”。

原因是2005年,在本校實習期間,透過王俊華老師的悉心幫助和教導編排了舞蹈《青春風采》獲得了省裏三等獎,校長劉曉輝當即填寫我所有的實習記錄表格,並下函師院直接把我派遣到本校任教。

那時候我捧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學校的栽培,感謝王俊華老師的幫助,感謝這個城市有個名字叫“忻州特殊教育學校”的地方接納了一個來自偏遠小鎮的我。

在這裏我認識到一羣特殊的孩子等着一羣無私的教師,來給他們傳授知識。這個過程除了用粉筆,還要藉助手勢繁多的手語。特教教師用自己的耐心、愛心、責任心,敲響了殘疾孩子們的心靈琴鍵,讓他們的生命演奏出了最強音。之後,我努力工作,用自己愉悅、自信的舞姿和聾童的沮喪、絕望做着交換,用自己的微笑撫慰聾童傷痛的心靈。我努力工作,想以此來回報並感謝所有“看好”我的人。

但由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也深深的刺痛了,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導致我之後的教學倦怠。有時候,我還因爲這個學生連幾個簡單的動作做的不夠好而心裏想:怎麼會有這麼笨的學生。

也許是事情時間長了,也許是自己逐漸成熟後認識問題不那麼片面了,細細想來:

這羣無聲世界的天使多麼想像正常兒童那樣去感受音樂的優美;去傾聽大自然清脆的鳥聲;去體驗舞蹈強勁的節奏。然而,他們不能,因爲聽覺上的障礙,使他們彷彿生活在一個沉寂的世界裏````

如果因爲我自己的心理不平衡來影響到他們——於心何忍。

在我們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身邊,有着無數特殊的學生,他們中有學習成績不好的“差生”,或學習和品行的“雙差生”。面對這些差生,有多少教師真正地去了解他們成長背後的故事,他們大多從未受過學前教育,他們可能由於自身的殘缺從未體驗過父母親溫暖的擁抱,從未被父母和老師表揚過、鼓勵過;他們大概是留守孩,缺少應有的管教和關愛;他們也許被無知的長輩溺愛,早已變得蠻橫、無禮;他們或許已經失去了單親甚至雙親,家庭早已破碎。總之,他們因種種原因而過早地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道。

而他們在被貼上“差生”這個標籤後,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就被遺棄了:從此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關愛,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拯救。因爲我們還要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那些好學生。可差生又何嘗不是受害者呢,他們人生的白紙過早地在成人世界裏被塗抹得醜陋不堪。如果我們瞭解,瞭解他們成長背後的故事,我們或許會少一些責備和輕視,多一些同情和關愛……

是的,我們都喜歡好學生,都喜歡把好學生當作自己教學能力的體現,甚至當作炫耀的資本。但我堅信一點,真正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精英,而是讓更多的人成爲有道德,有良知,對生活樂觀、自信,能肯定自身價值的人。就如同一個國家真正體現不是培養富人,而是讓每一個人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因此,國家的真正意義是關注、幫扶窮人和弱者,而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拯救那些我們稱爲差生的人。

想到這裏,留給我的只是一份深深的自責,一份對這些學生的同情和愧疚,還有一份對教師靈魂的拷問``````

捫心自問,在我們的教學生涯裏,我們是否從內心真正關愛過身邊的聾兒?是否真正瞭解過每一個孩子成長背後的故事?我們改變了多少學生的行爲習慣?讓多少學生重新樹立了生活的目標和信念?我們又拯救了多少被扭曲的心靈?一句句來自教師靈魂深處的拷問我,羞愧難當。

在這幾年裏,我漸漸的懂得了:愛心能使愚昧變得聰慧;使柔弱變得強健;使無聲變得有聲。不能把對生命的憐惜劃爲純粹的工作,這更是一種生命中對愛的本能。而特教人要付出的愛一定是“大愛”。

如果認爲“教師主要是傳授知識,對學生進行心靈教育,太難做了”。而我想說的是,如果教師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不塑造人的靈魂,誰又敢敢把“偉大、高尚、光榮”這些閃耀着光芒的詞語用來形容教師這個職業呢?

我相信教師這個職業是有靈魂的,那就是教師對傳播知識、塑造人美好心靈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無私無悔的.付出。

我也相信教師這個職業是應該有光芒的,是應該被讚揚的,因爲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一個國家,才能真正鑄就一個偉大的國家。但這份光芒和讚揚是屬於那些真正無怨無悔、爲教育事業付出極大心血的教師,而不是分攤在每一個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人的身上的,而誰有資格接受這份禮讚,那就看誰能問心無愧的接受對師魂的拷問。

在這裏高呼“拷問師魂”的我,今天站在這裏面對着無數熟悉我的人坦言,在這次演講中,我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勇氣接受了無數次的來自內心深處的拷問:拷問了我作爲人的良知;拷問了我身爲人師的師德;拷問了自我的靈魂。這些拷問、質問,讓我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浮誇風式的讚揚並不能鑄就真正的師魂,只有一個敢於拷問自己教師良知和道德的人才具有真正的師魂,只有每一個教師敢於去拷問自己的師魂,才能真正的讓“師德師風”這面旗幟高高地飄揚。

尊敬的領導、各位特教人,今天,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一起用心、用愛、用微笑爲生命注入永遠的光芒和希望,共同用雙手托起這生命的綠洲!

師德演講稿 篇6

有那麼一羣人,他們耕耘於三尺講臺,默默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年華,爲自己編織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他們猶如蒼穹下的一株小花,只願爲大地送去一縷縷清香;他們如同藍天上的一抹晚霞,只願爲點綴天空獻出自己的燦爛;他們又如路邊一株無人留意的小草,只求爲報答三春朝暉??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則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龐芳芳老師,一位年輕但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每天很早到校,輔導學生學習,工作上勤勤懇懇。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困生,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她把學生當作朋友,不僅走進學生的心靈,也向學生敞開心扉。像保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愛着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哪個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她便承擔起了照顧這個孩子的任務;哪個孩子學習成績落下了,她就利用休息時間幫他補習功課;哪個孩子衣服髒了,她就拿回家幫他洗;哪個孩子頭髮長了,她就帶他去剪;哪個孩子學習、生活用品缺了,她們就掏腰包爲他買。這不是愛嗎?這愛正如一股股山間的清泉,又像一輪九天的明月,帶給學生一片清新、爽朗和光明。

龐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年級班主任兼小學語文教研組長,用一個詞來形容她,就是“認真”,用兩個詞形容她就是 “非常認真”,她對工作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手段靈活,效果顯著。她對待學生親切有辦法,經常找孩子們談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他們,開導他們,從而走進他們的心靈。我最佩服的是她管理班級有一套,不管怎麼調皮的學生到了她手裏,都變得聽話了,她所帶的班級總能取得各種各樣的榮譽。在學生心裏,她是一位好老師;在同事眼裏,她是一位好朋友。她雖然言語不多,但她在默默無聞地工作着,與每位老師友好相處着。

這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師,卻又是一位多麼偉大的老師啊!這樣的老師,這樣的精神,難道不令你感動嗎?這樣的好人好事真是說也說不完,誇也誇不完!在羊渠河的校園裏還有許許多多愛崗敬業的好老師,她們甘爲人梯,默默奉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着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有一種人生最爲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首詩最爲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爲亮麗,那就是師魂;有一種魔棒最爲神奇,那就是粉筆;有一種平臺最爲神聖,那就是講臺,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闊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出希望??我驕傲,我自豪,因爲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師德演講稿 篇7

“有一首歌最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爲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線最爲 記/那就是詩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無數顆熾熱的心/我們用愛播撒着希望。”這道詩是高中畢業班中,我們的班主任孫老師送給我的,6年來,我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想起它,就好像回到了孫老師的身邊,就好像又見了她新切的笑容。

孫老師——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數學老師。就在她我們剛上初三,她還有一年就要退休時,被查出患有淋巴腺腫瘤。醫生要求立刻手術,可孫老師把化驗報告一揣,又站在了講臺前。她知道,學校教師緊缺,同事們擔子重;她知道,學生正在關鍵時期,差生剛上路;她知道,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假期過去了,開學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了孫老師又回來了,儘管經歷了8小時大手術的身體仍很虛弱,儘管腮邊的手術疤痕還鮮紅如血,可孫老師像不倒的青松,又屹立在講臺前。“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來,淚珠在每個人的眼眶裏打轉,頓時教室裏響起了春天般的聲音,大家發自肺腑地喊到:“老師好!”這感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孫老師崇高的胸懷折服了我,“教師”這個神聖的名字也從此在我的心靈裏烙下了印記。當我師範畢業時,真正踏上教育這方熱土時,我覺得自己彷彿走進了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爲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我的學生。多少箇中午,當人們午休的時候,我在教室裏和學生談心;多少個晚上,當人們被精彩的電視吸引的時候,我還在燈下認真地備課、批發作業。爲什麼?因爲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淨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每一雙稚嫩的腳步都會在教師愛的牽引下變成我們民族巨龍的鱗爪,也正爲這個,我雖累,但樂在其中。

去年9月10日,清晨,當我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突然意志說到“老師你辛苦了,祝老師節日快樂,伴着動聽的聲音,班長手棒一束鮮花徐徐向我走來。這是夢嗎?這似乎只有在電視、電影裏才能看到,但這不是夢,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都發生在我眼前。“我們愛您”同學們清脆的聲音響徹教室。這是學生對老師崇敬喜愛之情的最真表達。淚水打溼了我的眼眶,我激動的說:“我也愛你們。”學生們全體起立鼓掌,一時間,掌聲扇動着淚水,淚水浸泡着掌聲。

這一幕似曾相識,對了,在孫老師的課堂上不也是這樣嗎?一顆真誠的心融化了幾十顆火熱的心,這是心與心的交流,這是愛與愛的傳遞!

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爲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