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關於師德師風演講稿集錦5篇

學問君 人氣:1.14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演講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師德師風演講稿集錦5篇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全體教師:

你們好!

我的演講題目是《愛,教師的職責》!

朋友,作爲教師,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愛品學兼優的“尖子”學生容易——這種愛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產生地,而對所謂“差生”就不那麼容易愛得起來了。

你是否留心過生活中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獲得師生、父母的重視,被愛着;而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則若無其人地被忽略這,愛與他們無緣。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學生更需要人們的愛,因爲他們有苦惱,甚至與自卑。他們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東西。

當然,愛這樣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些時間,花費一些精力。但是這種愛更有價值,更爲人稱道。或許這種愛,未必一定能在學習上顯出效果來,但是它使人心熱,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從而產生積極的效果。

聽說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威嚴”。於是,爲了拉開我年齡上與學生過於相近的距離,掩飾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彌補初登教壇在教學上存在的許多不足,一句話,爲了叫孩子們信服我,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我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果然,半學期過後,我的“弟子”們變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們見到我,想笑,但臉上的肌肉扯不開來,因爲怕我,想視而不見又不敢,因爲我明文規定,見到來時要有禮貌,於是,只好顫着嗓音,擠出一句“老師好”,隨即變低下頭去,一溜煙地不見了。有時,他們在教室門口嬉耍,只要聽說我“駕到”,變嚇的雞飛鼠跳,最後釘在座位上,大氣不出。這種場面,雖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種隱約的失意與不安,但終究制服了學生,並因而獲得了紀律優勝流動紅旗,期末,還被評爲先進班級,我也獲得了優秀教師的稱號。這些勝利,一下子便將那些陰影一掃而光,我陶醉在自豪於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擊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峯,他學習基礎差,經常不完成作業,而我對他不是挖苦就是譏諷,要不就是板着的面孔。有一次,他作業沒完成,我不問青紅皁白,就對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補”。他鼓起勇氣,怯生生地說“老師,我在學校補吧”。我冷笑一聲,幸災樂禍地說:“怎麼,怕捱打?還是回去好,捱打不要緊,只要記住疼,以後就會寫作業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寬”了。然而他下午沒有來,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牽着我走到了他家,他並沒有回家補作業,只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念書了,我給您放豬。”我形容不出當時聽到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只覺得像有一隻巨手緊緊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責、懺悔、鏤心蝕骨的痛楚陣陣襲來。小峯渴望諒解,渴望溫暖,渴望關懷,我,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孩子的班主任,對他是什麼態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後代祖國的希望了嗎?羞愧啊、羞愧,教師這一神聖的職責,被我褻瀆了!

於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並將它們跟孩子們的心融匯到了一起。孩子們變的笑了,活躍了,不再怕我了,愛上我了。

當我用愛的火焰融化了學生心裏冰塊兒的時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發;當我用智慧的鑰匙爲學生開啟通向理想大門的時候,我彷彿聞到了百花的芳香;當我住進醫院醒來看見孩子們圍在我牀前的時候,我好像飄遊在愛的海洋;當我和同學們歡歌笑語的時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蕩;當我新年收到孩子們賀年片的時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瓊漿。朋友,聽到這裏,您難道不感到作爲一個教師的欣慰和幸福嗎?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啓開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教師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爲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之中。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是的,甘爲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我們卻揹負着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我們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教育的目標是“德才並重,以德爲主”。具體的歸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去影響每一位學生。所謂的明善惡、秉正義、知榮辱等都是人們意象中的代名詞。所以我說,道德立於心、工作成於手。作爲一名教師就應該現身說法、以身示範,培養自己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體現自我價值,實現良好的教育目的。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師德,在行爲上,體現師德,只有在社會實踐中進行道德修養,才能真正認識善和惡,才能體驗到加強道德修養的緊迫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師德標準去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位學生,從而在教書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悅,一份成功。在良好的師德中體現自我的存在,實現自我價值。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着學生素質的培養。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

所以,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作爲一名教師,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發揚優良師風,弘揚崇高師德。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作爲教師,我們不求功名富貴,不求揚名史冊,只求在三尺講臺默默奉獻自己的一生。這就是我,一個剛剛步入教壇的青年教師的人生定位。回看走過的路,雖沒留下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卻留下“粉塵撲面,無私奉獻”一串串跋涉的腳印,儘管腳步艱辛,但我仍要大聲說:我愛教書這一行,我愛教師這職業。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樑!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三尺講臺,無悔選擇》。

轉眼間,踏上這三尺講臺四年了。四年前,懷着對教育事業的熱切向往,大學畢業後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作爲一名教師,沒有光輝的歷程,沒有顯赫的業績,我很平凡,平凡地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可就是在這平淡如水的日子裏,我的心卻實實在在的感到了滿足與充實。如果說非要找個什麼理由的話,我想那便是因爲心中有愛。

回想起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我的心無時無刻不被感動着。有一首歌寫的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滴。是啊!教師是辛苦的。當一名班主任更是辛苦。剛開始班內調皮搗蛋,不求上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的學生時常有之。曾幾何時,我也有過魏巍筆下老師一樣的經歷:手高高舉起,卻又輕輕地落下。可是心境卻不同。我怕我的批評會讓孩子學會譴責;我怕我的諷刺會讓孩子學會害羞;我更怕我不小心給他們的恥辱會讓他們承受負罪感。我希望孩子們能在我的表揚中學會自信;在我的鼓勵中學會堅強,我的認可中學會自愛;我更希望用我最真摯的愛喚起孩子心靈深處愛的聲音。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期中考試與上次月考比較,我們班同學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只是學習上的進步,我發現他們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一天下午學校組織全體學生打掃操場。在打掃操場的過程中,操場上到處塵土飛揚,這時有幾個同學問我:“老師,這麼多土,你不怕髒嗎?要不您到別處去休息會兒吧!一股暖流瞬間涌上我的心頭。看着同學們一個個灰頭土臉的樣子,我笑着對他們說:你們都不怕髒,老師怎麼會怕髒呢?”話音剛落,這幫可愛的孩子們幹得更帶勁了。原本需要兩節課完成的任務只用了一節課就完成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我知道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爲一名班主任,既要有嚴師的風範,又要有慈母的情懷。人生的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母愛的痛苦。前段時間發生了一起,遇難者的女兒就在我們班就讀。年幼的她內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該用什麼方式來撫慰這顆受傷的心呢?在她母親出殯完的第二天,她義無反顧地來到學校。當我真正面對她的時候,我覺得一切言語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望着她那無助的眼神,那幼小的心靈到現在也許還無法丈量生與死的距離。我拉着她的手說:“知道嗎?你不在的這些日子我們都很想念你,同學們有很多話要對你說,你一定要堅強,我們相信你。”幾句簡單的話頓時使她淚如雨下。她哭着說:“老師,同學們,我一定會堅強。”在以後的日子裏,生活中我們處處照顧她,學習上我們時時關心她。我驚喜的發現,久違的陽光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臉上。

揹負記憶的行囊,一路採擷他人的野果瓊漿,只爲自己能夠成長爲教壇的一棵長青之樹。一代名師魏書生老師那詼諧幽默的談吐,那淵博的學識,讓我崇拜不已。大災面前,譚千秋老師那無悔的選擇,那用男兒的血肉之軀托起人間最美麗的彩虹,是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一個是生者永無止境的燃燒,一個是死者用一種捨己的大愛,共同譜寫對人民教育的無限忠誠。他們的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激勵着我,更鞭策着我。

是啊!既定目標,行無彷徨。平凡之中,更能彰顯英雄本色。讓我們勇敢地做葉的事業吧!讓“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再一次釋放它的魅力。讓教師這一世界上最光輝的職業再一次鍍上金色的光環。我堅信:一支粉筆,三尺講臺,一顆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心,足以讓我的人生寫滿精彩!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力量》。

一個早晨,我迎着第一縷陽光來到了我工作的地方——風景秀麗的xx小學。剛踏進校園,遠處就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手裏提着一個大西瓜,笑眯眯地叫:“曹老師,我等您很久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被安徽大學錄取了。”隨後,她拿出錄取通知書給我看,又塞給我一個大西瓜。“這瓜是我家自己種的,給您解解渴。”看着她那燦爛的笑容,我驚訝地說:“你被安徽大學錄取了!太好了!祝賀你!”

這名學生叫芙蓉,我和她有很多故事:十三年前,十八歲的我走出師範的校門,來到了xx縣xx橋小學任教,我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個學期快要過去了,我發現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和孩子們總隔着一道門,沒能完全融入到他們的心靈之中。透過家訪,我瞭解到班裏的50多名學生中有一半以上的父母都已外出打工,他們平時的衣食起居全是依靠爺爺奶奶,這些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羣,缺乏生活常識,學習主動性不高。

我該怎麼辦呢?帶着困惑和不解我誠心的向已經在教育戰線工作了幾十載的母親請教,她問我:“你教書主要是靠什麼?”我毫不思索地回答:“靠嘴啊!”她沉默了一下,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要靠心啊!”母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我決定照着母親的話去做。除了在課堂認真的教好語文之外,課後和他們玩在一起,課餘和他們聊在一起。在班裏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開故事會,演講會,小手工製作競賽等等。我還利用業餘時間組建了一支文藝隊,教孩子們唱歌跳舞,讓他們感受藝術的美,得到藝術的薰陶。

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變得活潑開朗,和我也越來越親近起來,我有了一種小小的成功的喜悅。但是我的心裏總是還牽掛着一個孩子。那段時間,我和學生在教室排練,教室外的窗臺上總是趴着一個穿着紅色上衣的小姑娘,她在偷偷地看着我們,透過玻璃窗,那雙眼睛是那麼的清澈明亮。每回我走出去叫她,可小姑娘總象犯了錯一樣落荒而逃。

她就是我們班的芙蓉,一些好奇,一些不解,一種責任,催促着我。透過家訪,我知道了在她5歲那年,媽媽受不了山裏的苦日子,出去打工便一去不回,爸爸則千辛萬苦的一邊打工一邊去找媽媽,可不幸的事再次降臨,爸爸在工地失足,摔斷了腿,成了殘疾。沒有媽媽的疼愛,只能和爸爸相依爲命,生活的苦楚讓這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變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我好想幫助她,我想讓斷翅的小鳥重新飛上天空;我想讓這顆受傷的小小心靈不再害怕;我想讓她變的陽光,變成天使。

於是,我把芙蓉帶進了文娛隊,教她唱歌,教她跳舞,給她買新衣裳,可她依舊是一言不發,依舊穿着那件紅色上衣,只是呆呆地看着,靜靜地聽着。我多想告訴她,孩子呀,老師想讓你像小鳥一樣歌唱,像蝴蝶一樣飛舞,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放下陰霾的記憶,敞開了心扉地歌唱。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我教她們唱《魯冰花》,她突然開口唱歌了,“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看着芙蓉的小臉,她的眼睛溼潤,她的歌聲伴着哭聲,像針一樣刺痛了我,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住她,說:“芙蓉,別哭了,老師知道你想媽媽了,想唱,你就大聲的唱,媽媽能聽的見。”

她突然對我說:“老師,我能叫你媽媽嗎?就叫一聲,只叫一聲,只有媽媽這樣抱我,只有媽媽給我買新衣服穿,你給我買得新衣我捨不得穿,每天睡覺我都抱着它,就像抱着媽媽一樣。”就這樣,19歲的我,有了一個9歲的女兒。

從那以後在學習上督促芙蓉,在情感上疏導芙蓉,在生活上關心照顧芙蓉就成了我課餘之後的一項重要使命,漸漸的芙蓉變了,變得越來越開朗,越來越陽光,如同天使。在六一“兒童節”文藝節目匯演中,當她穿着我給她買的新裙子,深情地唱着《魯冰花》時,聲音是那麼動聽委婉,一字一句都發自心田。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驚呆了,在一片歡呼和掌聲中,我流下了眼淚,這是感動的眼淚,是幸福的眼淚,這眼淚傳達着愛與信念,是真情與責任。

這就是愛的力量!因爲有愛,一個人的智慧可以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智慧;因爲有愛,一個人的美德可以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美德;因爲有愛,一個人的貢獻可以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貢獻。我是一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小學教師,我能做得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愛的真諦,讓真愛之花無懼嚴寒與酷暑,無關富裕與貧窮,頑強持久地綻放!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能夠與各位同仁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的高興。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愛與責任撐起的天空”!

自從參加“工作就是責任”動員大會和學校組織的系列學習活動,使我開闊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認識,提升了理論水平,提高了政治覺悟。使我明確了工作中要把堅持以學生爲本,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始終把廣大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帶着責任,帶着感情,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長負責。“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完美展現自身的能力和價值”。責任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榮譽,更是人格的展現,是所有教師應起碼具備的工作理念。

作爲教師的我們從事的是培養人、塑造人的職業。如果在我們工作中不負責任,沒能使自己的學生成人、成材,這不僅僅貽害了一個人、一個家庭,更是危害了國家和社會。因此我們必須負責任地工作,用心去愛護、去培養自己的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作業習慣、書寫習慣、讀書習慣、路隊、紀律、衛生等常規習慣的養成,以及孩子們日常的生活事務處理工作,這些無不得付出愛心與真心,這樣才能讓孩子們買你的帳,從而順利圓滿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爲把他們培養成將來的棟樑之纔打好堅實的基礎,我是這樣做的:

1、注重言行,嚴以律己

在孩子們眼中,教師是最可值得信賴的人,也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孩子能從教師身上看到無私奉獻、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所以不論我們個體的情感、性格、脾氣、習慣如何,都要樹立好的教師形象,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給孩子作出表率。在孩子面前更要嚴於律己,比如,讓孩子講文明講禮貌,我首先自己做到不講髒話,不隨地亂扔廢紙,還隨時撿起廢紙贓物,主動跟孩子打招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跟着老師一起做了。對於我們班的孩子,父母來京打工的多,都沒什麼文化,孩子讀書習慣很難培養,因此我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老師昨天又讀了一個故事,想不想聽啊?”孩子當然很喜歡聽故事了。過了幾天,就有同學拿着他新買的書讓我看“老師你看,我也買故事書了” 。“那你今天給大家講個故事吧”……我就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講故事,講完就表揚,“你看誰誰買了本新書,還把他讀的故事講給我們聽,多棒啊!我們應該都向他學習,你們說對吧?”這樣時間長了就把全班讀書的熱情提高了。

2、潛心學習、提高修養

工作越久,越覺得自己知識的匱乏,所以在今後我必須加強學習,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言教水平,讓自己在孩子們面前更有說服力。

3、用心工作,持之以恆

芸芸衆生中,我很幸運能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一同遙看黎明的曙光,一同吻落雨後的彩霞,一同踩踏青青的田園,一同拾擷滿野的芬芳……賦予他們無私的愛和關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做到“精心照料每一個孩子,細心捕捉每一個教育契機,用心完成每一項任務。”也要時刻警示自己,工作就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