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法學院社會實踐活報告

學問君 人氣:2.65W

爲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廣大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經受鍛鍊,認識國情,瞭解社會,增長才幹,增進與人民羣衆的感情,促進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省委依法治省領導辦公室、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組織舉辦了暑期第二期“十校千名”大學生送法下鄉活動。2007年7月7日,按照全省第二屆“十校千名”大學生暑期送法實踐活動和校團委的統一部署,我院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援下精心組織10名大學生組成“送法下鄉實踐隊”在分團委書記王彬老師的帶領下,奔赴陽泉市盂縣進行了爲期六天(7月7日——7月12日)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法學院社會實踐活報告

前期準備

接到學校通知後,院黨總支及時召開會議研究討論落實,按照校團委的工作部署,圍繞“貫徹和諧發展觀 服務農村促和諧”的主題,精心設計,由院分團委、學生會具體組織了我院大學生志願者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整個活動準備期間,學院領導數次親自看望實踐隊員,表達關懷和慰問之情。

院分團委、學生會組織同學們瞭解了情況,集思廣益,制定出了活動的計劃書。計劃書目的明確,策劃周密,項目齊全,材料翔實,把責任和任務分配到人,確定了具體的目標,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院分團委本着“充分準備、厲行節約”的方針,置辦了活動的必需物品。學院對隊員安全高度重視,除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外,還組織全體隊員統一購買了保險。

我們注意和實踐單位的聯繫和溝通,同時強調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團結協作,把責任和任務分配到人,確定了具體的目標。另外,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還做到每天總結一次,所有成員對每天的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總結出經驗和教訓,以便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不斷改進,同時寫好實踐日記。由於考慮周密,靈活安排,所以我們這次活動得到了對方的熱烈歡迎和積極有效的支援,爲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提供了保證。

活動目的

我們透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的準備。因此在大學期間,抓住 一切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要活動內容

一.調研

調研地點:陽泉市盂縣上社鄉胡家溝村

調研內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情況、農民負擔現狀

瞭解該村自然、經濟基本情況。胡家溝村地處山地,三山環繞,土地較爲貧乏,是一個典型的黃土高原村落。該村共200餘戶,村裏的青壯年勞力絕大多數外出務工,留守的都是“386199”部隊,以務農爲生,人年均收入好的可達到六千元左右,一般的就是千元到兩千不等。村集體經濟主要來源是該村的一個石灰礦。

該村近年來農民負擔得到了有效遏止,“費改稅”工程、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的減免、良種補貼、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正確實施,使得該村農民負擔被控制在一個較低範圍內。這可以代表了該地區的平均狀況。

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建立,該村羣衆彷彿參與積極性不高,儘管參保費人均只有10元,參加醫保的村民不足30%。透過對所掌握材料的分析和思考,初步得出以下認識:

一是政策宣傳力度不足,農民羣衆對新型醫保的優越性尚無充分認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旨在組織農民、服務農民、惠及農民的系統工程,其建立自然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過程,受種種限制,農民羣衆的主動認知、主動接受的能力還比較弱,所以政府部門必須立足農村實際,首先花大力氣對鄉村幹部堅持長期、透徹的宣傳。

二是醫療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跟不上。據瞭解,離該村最近的定點醫療點也遠在盂縣縣城,看病要跑幾十里路,極不方便。我們建議,逐漸把符合條件的鄉衛生站、村衛生所納入醫療定點的範圍,真正讓農民羣衆把急病解決在近處。

三是醫保體制本身尚在摸索中,制度設計存在侷限性。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的本身具有明顯的大病統籌特徵,因而它無法很好地兼顧大多數參合農民患病就醫受益問題,在實踐中突出表現在:

1、補償範圍窄。住院補償的項目設限過多,對大型醫療設備的檢查費用以及患者住院前發生的相關檢查費用未能納入補償範圍。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目錄品種少、藥品老、不能有效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還有一些特殊病種未能解決,如門診手術治療、超聲波檢查等未能納入補償範圍。

2.門檻費高。現行住院補償的門檻費爲300元,慢性病補償的門檻費爲500元。過高的門檻費,致使相當一部分農民有病不醫,小病拖大病抗,不利於提高農村整體醫療保障水平,也有悖於合作醫療制度設計的初衷。

總之,我們的農民羣衆是很實際的,政府的政策不能讓他們看到切實的好處,他們不會把血汗錢拿去做他們認爲沒有利益的事情的。

透過實踐我們發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農村有着極強的生命力,但是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成爲是否能夠能將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推廣開來的關鍵點,從各個試點的突破創新實踐來看,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既是工作方針也是工作原則,只要抓住這兩個重點,本着心繫農村、關心農民的態度,相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定會成功的延續以及發展下去,成爲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座里程碑。

二、參觀工礦企業

在大寨核桃露廠,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生產流水線,聽工作人員介紹了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原料、工藝及銷售等,詳細瞭解大寨核桃露廠的創業歷史。早在6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大寨人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在陳永貴、郭鳳蓮等人的領導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依靠集體的智慧與力量,治山治水,徹底改變了七溝八樑一面坡的農業生產條件,取得了在當時條件下無可比擬的巨大成績。1964年毛主席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爲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改革開放以來,大寨人把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爲核心內容的大寨精神發揚光大,利用優勢,發揚長處,創造條件,利用“大寨”這一塊金字招牌,開啟了致富門路。其中,大寨核桃露作爲大寨系列品牌的優秀代表,早已行銷全國,飲譽大江南北。

在興峪煤礦,我們瞭解到該礦始建於1984年,原名石峪煤礦,1998年改稱興峪煤礦。位於盂縣路家村鄉石坡峪村,煤田面積3.37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524.5萬噸,可採9號上、下組和15號三個煤層,設計採年限83年,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資產總值3382萬元,固定資產原值2925萬元。2001年生產原煤10萬噸。該礦透過採取邊生產、邊建設的措施,先後自籌資金完成了主運;輸巷開拓砌碹100米及風井砌碹等工程。是盂縣四大煤礦之一。參觀的同時我們向該礦的工人發放了普法資料,進行了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宣傳。

之後,我們頂着炎炎烈日來到藏山,一到達目的地,我們便迅速行動起來。我們把展版放到了登山入口處,最顯眼的地段,剛展示出來就吸引了許多遊人觀看,還有不少的遊人和景區工作人員向我們進行詢問,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在上山的途中隊員們不僅將山路上,石板上的垃圾揀走,有的同學甚至到樹叉上、樹洞裏,將那些陳年的垃圾揀出來,從泥土裏將多年的塑料袋拉上來,從草叢中將遺忘的碎玻璃拾走。我們的行爲得到了遊人和景區工作人員的連連稱讚。一路上,我們參觀了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古建築,藏山作爲趙氏孤兒傳說的發祥地,其蘊涵的“忠”“義”“勇”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感染了我們。

我們還參觀了太石高速鐵路盂縣段施工現場,瞭解了工程進展狀況和建成後所起的作用。

三.普法宣傳

在調研、參觀的空閒時間裏,我們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地對市民和村民進行了普法宣傳。宣傳主要內容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爲了更好地宣傳,我們事先進行了集中學習和討論,在老師的指導下熟悉法條,體會法意,嘗試應用,作了很充分的準備,所以不管面對什麼人,我們都能侃侃而談。

總結

短短的六天活動就結束了,在活動中,我們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當然也難免有部分不足之處。

首先,在實踐調查中我們瞭解到,由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在農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醫院擡”的情況司空見慣,目前因病致困返貧現象嚴重,可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有着迫切意義的,但由於此制度仍處於摸索實踐當中,因而還存在着一些缺陷。

其次,透過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不但培養了我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在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具體的體驗和檢驗。我們在克服具體實踐難題中形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品格,也將帶動我們對專業知識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

最後,因爲時間較短,我們的調查並沒有很深入,有些問題只是走馬觀花地一瞥,這也成爲此次活動的一個不足之處。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只有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只有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社會之於每個人都是一個人生大課堂,欲求得真知,充實自己的社會經驗,逐步瞭解社會,走近和走進社會,只有切身融入社會中來。現代的大學生肩負着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重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學校給與的深厚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和踏實實踐中逐漸增強的實踐能力。這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真正鍛鍊了我們,今後我們將以全新的姿態面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生於民,今後亦將認認真真服務於民??此次活動雖然短暫,但它必將成爲我們人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最難以磨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