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學問君 人氣:3.29W

三下鄉,顧名思義,就是去到較爲貧困落後的地方去體驗、去實踐。吃苦是必須的,並且是作爲三下鄉的最主要特徵。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一

七月過去,這次三下鄉主要活動已經結束。回首當初,我帶着滿心的期許去到xx小學,去邂逅,去相遇,去經歷。最後,我沒有辜負自己的期許,帶着滿滿的收穫,結束了難忘的三下鄉之旅。

在xx小學十幾天的時光,算得上是人生中最爲獨特的經歷。每天都會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奇妙無時無刻不在上演。但既然是總結,我想,就應該少一點描述性的場景,少一點個人感受。最重要的還是爲以後的師弟師妹留下參考,讓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薪火相傳,越辦越好。

首先,對於三下鄉活動,在個人認知上,要先擺正心態。三下鄉,顧名思義,就是去到較爲貧困落後的地方去體驗、去實踐。吃苦是必須的,並且是作爲三下鄉的最主要特徵。在心態上,每時每刻做好吃苦上的最壞打算,最好學會從容應對,苦中作樂。這有利於我們鍛鍊自我、收穫成長;有利於工作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開展;有利於我們處置各種意料之外的情況。

其次,要樹立團隊意識。三下鄉活動以隊伍爲基本單位進行,決定了個人在團隊中的地位:一個也不能少。三下鄉有各種各樣的情況與問題,每個人看法也許不一,但作爲隊伍,必須要有統一的行動,而非各自爲政。最忌諱的就是事不關己,或者點頭不語。我們隊員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妥協。可以說,隊伍的每次行動都是大家協商一致的結果。但要注意的是,單純的妥協無法算得上是團隊意識,我們還需要主動積極的思考與溝通。單純妥協出來的方案一定不是什麼好方案。唯有加上每個人想法的積極元素,以及到位的溝通協調,一個最接近完美的方案纔有可能誕生。

再次,要有先人後己、舍小我爲大家的犧牲精神。作爲隊伍中爲數不多的男生之一,我深深覺得自己肩上責任重大。粗重活必幹不說,還要負責女生們在外在內的安全。我深知,隊伍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髒的、繁瑣的、粗重的、危險的活都要努力幹到最好。大家要認識到,隊伍選擇了你,就是看重你的能力,而這爲的是隊伍裏大多數人。所以,無論是何種任務,我們都要在允許的範圍內,不惜一切代價把它做好。只有每個人各司其職,盡心盡力,三下鄉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另外,要學會用心體會周圍環境的細節。三下鄉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的。這次下鄉最大的收穫,就是體驗了當地與別不同的民俗風情。這些風情無處不在,只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體會。

最後,也是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要互助互愛。這種互助互愛不僅僅需要存在於隊員之間,而且對待自己的學生,對待見到的每一位家長等也該如此。如果說艱苦的環境讓三下鄉詮釋了它的本意的話,那麼無處不在的關愛就成了三下鄉的光輝所在。半個月的集體生活,已經在隊員們彼此的心裏繫上了團結的紐帶,自然的默契與親近使我們真正成了一家人。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與小學生們單純的友誼。現代都市鄰里間相鄰十年都可以不發一語。我們和他們,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互定下友誼,只用了短短十四天。這份短暫卻又燦爛的友誼,值得我們一生珍藏。

有人說,“這裏語言不通,這裏環境髒亂;這裏吃住簡陋,這裏無處玩樂……”儘管我可以找一千個理由離開xx這個地方,但只要孩子們在,我願意再來。車發動那一刻,外面的`孩子們哭着向我們告別,我沒有灑淚,只是報以微笑,揮手告別。鼻子酸酸的,心裏很是壓抑。我知道,這一別,也許就是一輩子。此時此刻,感謝有孩子們,在我生命裏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感謝隊員們的相互鼓勵與支援,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也感謝衆多幫助過我們的人們,是你們讓三下鄉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仲情義夏,夢飛xx”。我們這次三下鄉的主要活動已然落幕,但三下鄉的路還很長。我相信,接下來的每一個夏天,在某個地方,依然會上演這一幕幕動人的故事。希望今後的師弟師妹們能像我們一樣薪火相傳,把三下鄉的精髓傳承下去,繼續服務人民,回饋社會。同時使自己的生命變得完整,使自己的青春變得絢爛。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二

暑期三下鄉心得 暑期三下鄉心得 2017 年 7 月 16 日,我們“七月心海”志願支教服務隊來到湛江吳川市黃坡 鎮枚陳小學,將進行爲期七天的支教服務活動。

懷着我們的熱情,帶着我們的理想,我們笑容滿面的來到了枚陳小學。經過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在那裏,對於我們來說既陌生又新鮮。

我們把東西一一從車上搬下來,開始整理所需的一切,就這樣,正式開始我們的 暑期三下鄉志願支教服務活動。

支教是我們此次行動的中心內容。支教第一天,我們的首個活動是舉行開班 儀式,所有隊員很重視這個開班儀式,因爲這關係到我們這支實踐隊能否順利開 展和完成我們的實踐活動,來參加開班儀式的學生比我們預期的要多,據我們統 計,有一百多名學生回校上課。感謝校長和村長的出席與支援,更感謝有那麼多 學生支援我們!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好一名老師!相信接下來的七天我們會和學 生們相處得很好。

來此之前,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安排了許多課程,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 課堂之外,我們還安排了許多有趣的第二課堂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書法繪 畫、詩歌朗誦、唱歌舞蹈、武術健美操、摺紙手工、手語、韓語日語等。我們要 盡所能的把我們所學的東西教給學生們,教育他們要學會享受學習中的樂趣。從 學生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對於我們的到來感到很興奮和新鮮,很歡迎我們。第 一節課我們把學生帶回教室準備上課, 但是回到教室裏的學生由於太興奮難以靜 下心來上課,很期待我們可以給他們帶來什麼。上課老師在教室裏與學生們相互 溝通,相互認識,相互瞭解,而沒課的隊員也很期待與興奮,站在教室外想要多 瞭解一下學生。第一節課下課了,學生們都不肯讓老師走,拉着老師問這問那, 看來我們與學生的相處還不錯。希望接下來的支教時間裏我們可以友好相處。第 二節課上課,有些隊員把課堂秩序維持得很好,課也講得很精彩,有些隊員由於 經驗不足,難以維持課堂紀律,讓課堂陷入混亂狀態。當然課堂秩序也要靠學生 們的配合,有些年級的學生很乖很聽話,與老師配合得很好,有些年級的學生過 於活躍,很難維持課堂紀律。課堂上,講臺上的老師盡心盡力地授課,講臺下的 學生認真地聽課,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效果。同時也讓我們心裏美滋滋的,那種作 爲老師的責任感油然而生!我們對考勤工作也十分重視,因爲這關係到學生的安 全,他們回校上課,我們就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有些學生是下課後就再沒有 回來上課的, 爲防止這種情況, 我們第一節課和最後一節課都要考勤。

一天下來, 我們的支教活動還算順利的,雖然有一些小狀況出現,但都被我們齊心協力解決 了,而且我們與學生的相處也是不錯的。

第二天一大清早,校園裏就充滿了學生的喧鬧聲,這些喧鬧聲在接下來的時 間裏充當了我們的鬧鐘。學生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積極,我們是八點開始上課的, 而學生六點就出現在校園裏。由於很多學生都很早到校,我們也只好提早開教室 門,讓學生進教室。學生們都那麼積極,作爲老師的我們當然也不能太懶惰。我 們也早早起牀做好上課的準備, 在沒上課之前去與學生聊天或是幫他們複習一下 昨天我們教給他們的知識。

看到他們牢牢記住了, 我們感到很欣慰和高興。

這天, 二年級的學生出了點狀況,就是在課堂上打架,我們的隊員第一時間處理,讓他 們握手言和。看到他們是出自真心的和好,我們的努力不是白費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白天,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聽到他們琅 琅的讀書聲,看到他們認真聽課的樣子,是我們最大的欣慰。晚上是不用來學校 的,但學生們下午放學回家吃完飯又跑回學校,平時學校的晚上是靜悄悄的,如 今我們一起聊天,校園裏充滿了歡樂的聲音,夏蟲也爲我們歌唱。時間就在我們 的不知不覺中消逝了,我們從不知道這裏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到熟悉與習慣了 這裏的一切,瞭解了這裏的一些習俗,還知道了大部分學生的名字和他們的一些 相關的事。

課堂上,可以聽見我們相互交談,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的聲音,可以看到我 們一起上武術課、健美操課、舞蹈課、體育課,一起流汗,一起休息的身影。課 間,一樣可以看到我們打成一片並歡樂着。我們與學生的關係不僅是師生關係, 還是好朋友關係,更是兄弟姐妹的關係。

經過這次的實踐,讓我們學會了很多,明白到要成爲一名老師不容易,要成 爲一名好老師更不容易!也讓我們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教會了我們如何 與學生更有效的交流,更讓我們明白到團隊的力量! 支教的時間是短暫的,更是難忘的。短短七天的支教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扎 下了一個個深深的烙印,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難忘,讓我們受益。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三

xxxx 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心得 爲了把學校裏學到的東西能夠應用到生活中, 我特意報名參加我們學院組織的暑期“三下 鄉”——暑期實踐活動。參加“三下鄉”的活動,不僅是爲了去體驗生活,爲了給孩子們帶去 知識和快樂,還爲了傳遞志願者精神,同時也爲了教育他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更爲了透過 這次活動展現當代大學生心懷天下的胸襟與抱。

8 月 5 號清晨,我早早起牀,準備自己的三下鄉之旅。我時刻期待着“暑期實踐”活動的開 展,此次“六藝育人”工程能夠完好的完成每一個主題,所以我期待着這個活動能夠讓我變 得更好。

這次的宜黃縣XX鎮XX中學支教, 我們都很用心準備。

各個隊員都將會拿出自己的看家 本領、 自己的特長展示給當地學生看, 並將把自己擅長的技能、 實用的知識教授給當地學生。

 這將是這次支教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來到XX中學的第一天,我們迅速的分好了自己的宿舍,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吃完了午飯, 開了個簡短的會議,安排各個組的任務,馬上投入到其中,我們自己招生,自己做海報,在 一個下午的時間裏,我們招了差不多快 100 名學生,最小的只有 8 歲,第二天,我們開始正 式上課了。以前都是我們坐在教室聽老師講,現在角色變換,自己站在講臺給學生講課。以 “老師”這一身份站在講臺上授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人生第一次,感覺真是新鮮,但同時 又有點壓力——擔心自己講不好。

我這次是來教音樂的。課安排在下午,連續上兩節,上兩個下午。這兩天的音樂課,都是有 三個老師一起上,每個老師講得內容都不一樣。我要教的是簡譜知識,另外兩個同學教的分 別教的是聲樂演唱和鼓樂。

我們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表演了各自的特長。

我們分別都唱了一首 歌。他們都好認真聽,好認真看。

節目演完,我們就開始上課了。首先可能是因爲第一天的原因,一邊上課也一邊會有小孩子 陸陸續續的來我們音樂班報名上課。

我們也是有人數限制的當人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 我 們也就不再收人了,因爲我們此次下來還有一個特色活動那幾是“以藝託三”大手拉小手的 活動,然後在上午課程結束後我也很明確的告訴他們,我們的學習就是爲了,最後的晚會, 也告訴他們強調這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所以我們教的歌曲也是以感恩有關的如:

《讓世界充 滿愛》《感恩的心》《送別》還有一個志願者和小朋友們共同演繹的歌曲聯唱也是展現了此 次“以藝託三”的主題。

總結自己做的不足之處:

首先是自己在課堂裏有時候沒有什麼次序, 也沒有完整的按照教案 上教學的。準備方面還不算很好,覺得我應該可以準備一些小遊戲,穿插在講課中,增添課 堂的趣味性。 無論怎樣,在其他兩位隊友的配合下,還是很順利完成了授課工作。讓我感到最開心的 是終於實現了自己年幼時做老師的夢想。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站在講臺,拿着粉筆,面對 學生講課的愉快心情。也讓我對教師這一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想,當我回到大學,坐在 教室的時候,會更加認真地去聽課,因爲我知道,這是講臺上的老師的最期望得到的尊重。

我沒課的時候就去聽別的隊員上課,發現課堂氣氛活躍的課都有些共同點:一,講課的老師 在課堂上像個綜藝節目主持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把班裏 的學生進行分組,整堂課都是各組之間進行搶答問題 pk,分出勝負。上數學、語文、英語 這些課隊友們都可以把課堂氣氛搞得那麼活躍, 我在聽這些課的時候, 都感覺到特別的興奮 和激動,也一起投入到課堂氣氛中了。聽完課後,爲學生的機智靈活感到驚歎,更爲講課老 師的創新的教學方式感到折服。

事實上, 在上課時候只能片面瞭解一些學生的反應能力或是知識水平, 如果要真真正正去了 解一位學生,想知道他們有什麼困難要幫忙的,那這真得花心思。利用課餘時間和他們開啟 心扉暢談,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老師想去跟學生交朋友,想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問 題,只要有“誠心”,是不難的。我們這支隊伍中的人,都是很喜歡學生的,都想在支教這段 時間可以給與學生最大的幫助和交予他們最多的知識, 不管是成績好還是成績不好的。

我們 抱着真誠的態度去與學生交往,所以,贏得了學生的喜愛。他們心中的小祕密,或是生活中 的困擾都會跟我們說,希望我們可以給他們建議或是幫助。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如,與朋友 相處不愉快、不理解爸媽、早戀、成績下滑等。這些問題我們這些大學生們在中學時代也曾 經遇到過,我們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想辦法解決。

這與講臺上上課不一樣。講臺上的課是已經備好的,在講之前是有打好稿的了。而幫助學生 解決困難就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 從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中提取經驗方法來跟他們說。

如 何說, 怎麼表達也是很重要的。

這就是平時大學裏老師們強調大學生要在學會的“溝通能力”。

由於我們的真誠與努力,這一次的三下鄉支教,大家都圓滿完成了任務。我們不僅收穫了知 識,體驗了生活,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次下鄉,我們服務了社會,回報了社會,傳承發揚了志 願者精神。我們將繼續前行,努力學好本領,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