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三字經>

讀《三字經》有感 15篇

學問君 人氣:1.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字經》有感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三字經》有感 15篇

讀《三字經》有感 1

昨天中午,我加班把《青銅葵花》這本書看完了。書的內容很感人,看到好幾個部分時,我都被感動地哭了。

書中講了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兒從小就失去了媽媽,她的爸爸帶領着她來到了大麥地村。可是,爸爸在畫完葵花(大麥地種的葵花)獨自駕船過河時,一陣突如其來的龍捲風把爸爸捲到了河裏淹死了,幼小的葵花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兒。最後,她來到了青銅的家。青銅的家很窮,雖然日子艱苦,但她卻很幸福。最後,兩個阿姨和青銅葵花市的市長把葵花接回了城市。青銅和葵花分開的那一瞬間,青銅會說話了,他大聲的喊着:“葵花!葵花!”

合上這本書,我從葵花聯想到了我自己。我自己可以說,比葵花幸福10000倍。葵花上學的錢是家裏人省吃儉用,賣蘆花鞋攢出來的。葵花知道,家裏人很辛苦,所以她不亂花錢,她還揹着家人自己乘坐一艘輪船到南方撿銀杏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打工。而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手大腳地花錢。誇張一點兒可以說是揮金如土。上街買這買那,我要吃什麼,媽媽買,我要玩什麼,媽媽也買。葵花卻什麼東西也不敢買,反而自己還掙錢。

我真敬佩葵花,敬佩葵花不亂花錢的好品質。葵花不但不亂花錢,而且還很懂事呢!

葵花到了青銅家裏,從來不撒嬌,很體貼家人。家裏很窮,要做作業的時候,爲了節省燈油,到夥伴家借燈光寫作業。夥伴們不讓借了,青銅就給葵花捉了很多很多的螢火蟲,放在一個瓶子裏,葵花接着螢火蟲的光寫作業。爸爸媽媽有時候批評她了,她也虛心接受,不犟嘴。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奶奶得病了,葵花的心裏就出現了念頭,第一就是掙錢,第二就是在期末考試那天成績不考好,這樣就不用交學費,爸爸媽媽就可以把省下來的學費給奶奶當醫藥費。 我想一想,心裏實在有些羞愧。

葵花那麼懂事,那麼節約,我真需要向她學習學習。從今天開始,我要讓爸爸媽媽監督着我,我只買我需要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一律不買!我一定要做一個像葵花一樣懂事的好孩子,珍惜我現在的幸福生活!

讀《三字經》有感 2

朋友們,你們聽過“三百千”嗎?它是三本中華第一啓蒙讀物,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而《三字經》又位居其首,自然是最重要的了。令人發笑的是我第一次見識這本偉大的書,既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家裏,而是在暑假的英語夏令營中接觸的。老師告訴我們《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化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爲流傳。它深深地吸引了廣大人民,這不止是因爲它有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四句一組。讀起來琅琅上口。 它的詞藻樸實無華,並能夠深入淺出地瞭解到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禮儀

在文學講座課上,我們拜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其中一些句子的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說 “首孝弟,次見聞。”,它的意思是: 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我認爲,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否則,你就不是一個大寫的人,而是一個外表是人,內心冷酷的冷血動物。還有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包含的意義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我想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就像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在告訴我們蠶吐絲來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給人們吃。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那就連小動物也不如了。

《三字經》告訴我們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和風、雷、雨、電,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這個世界。人類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前人留下來的知識,並以此來開拓更深、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不斷地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環境。《三字經》讓我懂得了爲人處事的道理,瞭解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與濃郁的文化底韻.在同時也讓我結識了五千年來的名人。《三字經》包羅萬象,真不愧爲中華兒童第一啓蒙讀物!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拜讀過這本著作的話,趕快到書店解解眼饞吧!

讀《三字經》有感 3

這個學期,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好多古今經典詩文,而我最喜歡讀的就是《三字經》。它是我國明清時期的兒童啓蒙課本,作者是宋代的王應麟。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符合古人們說的話:“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這本書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感,令我百讀不厭。

同學們,你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什麼意思嗎?我小時候初讀《三字經》時,就稀裏糊塗地認爲人小時候都是善良的,並不真正明白它的意思。其實,它的意思是:人在最初,本性是善良的。這樣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後天的努力、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一樣,品行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我讀到“玉不琢,不成器”時,就好像看到了一塊剛剛出土的玉,經過長年精雕細琢,終於成了一塊盡善盡美的玉。玉如果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由此,我聯想到了後半句:人不學,不知義。人要是不學習,不經過刻苦磨練,就不能成才。再比如說“首孝悌,次見聞”吧!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長輩,再學習其他知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從“一而十,十而百”到“絲與竹,乃八音”,都給我們講述了豐富的知識。例如:十進位算術方法、日常生活常識、國家地區溫度等。而最後“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易勉力”告誡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珍惜大好的時光,持之以恆地讀書學習,那麼你就一定會得到豐厚的收穫,你的思想和學識就會愈加豐富。你也將會作出更多貢獻,這樣纔不枉人生在世。我們要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時刻提醒自己。

讀了《三字經》後,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爲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爲坦白就猶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質,我們要擁有良書,喲工友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人,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聽見遠方的呼喚。讓你去了解,去親近社會與大自然。

讀《三字經》有感 4

去年寒假期間,老師要我讀。背《三字經》,我當時想:讀《三字經》幹什麼?又不好看。在媽媽的說服下,我極不情願地來到書店,隨手拿起一本《三字經》認真地看了起來,誰知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容易記背。於是我便一口氣看了兩個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纔回家吃飯。從此以後,我放學回家看的書不再是漫畫。故事書。也不是作文,而是《三字經》。每天拿起它就津津有味的看起來。

最近,我讀了《三字經》裏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的故事。主人公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女孩叫黃香,她9歲時母親去世了,於是黃香就開始幫爸爸做家務活,而且還很孝順。她爲了照顧好父親,在炎熱的夏天,小黃香拿着扇子站在爸爸的牀邊,先把枕頭。席子。扇的涼涼的,

把蚊子轟得遠遠的,然後再請父親上牀休息。在寒冷的冬天,黃香就每天把牀鋪好,然後就自己鑽進去用體溫溫暖冰涼的被窩,再請父親上牀睡覺。你看她是多麼的董事啊!而我呢,這麼大了,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我和黃香比起來真是慚愧呀!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以後,讓我明白了:不僅要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好的學校來報答父母,還要做個董事。孝順的好孩子。《三字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它蘊藏着中國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傳統倫理文化,塑造了華夏兒女獨特的民族精神;它讓我們受益匪淺,值得我們學習。

讀《三字經》有感 5

這個學期我們讀了《三字經》,使我得到許多教育,讓我明白很多,學會做人。雖然每一句都很短,可悟出的道理很深。《三字經》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教育應該怎樣去做人。

《三字經》讓我知道許多東西,認識到許多。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道理是玉石不經過精雕細琢,是不能變成美玉的。人不勤奮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道理,這句話讓我懂得爲什麼要勤奮學習,現在很難找工作,要沒有知識和技術找不到好工作。還有一句講“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意思是一個人把螢火蟲裝進紗袋裏,以此照明看書,家雖貧窮,但從來沒有停止過讀書。讓我感受到他對讀書的熱愛,沒有燈,用螢火蟲當燈,家裏貧困,也堅持讀書,爲了長大能成爲有用的人才。還有一句“若樑灝,八十二。對大延,魁多士。”宋朝的樑灝到八十二歲才中狀元,當他回答皇帝的問題時,他的言論遠遠勝過其他人。我從中悟出,他一直努力奮鬥,有堅強的意志,八十二才中狀元,那時他已讀了好多書,回答的更深奧,更標準。

讀完了《三字經》我懂得了很多,每句都悟出一個道理,讓我對學習瞭解更深,更愛學習,也知道學習的樂趣,我剛開始不太愛學習,覺得太累,可當我讀完《三字經》,才知道重要性。突然我想起一句話“學習的根是苦的結出的果實是甜的。”有了知識才能找到好工作,以後的時代,不會學習那是文盲,也許還會成爲衆人的笑柄。

我讀完《三字經》讓我理會很多,同時教育我很多,指給我一條光明大道!

讀《三字經》有感 6

《三字經》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書中包含了許多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知識和豐富的哲學道理。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讀讀。

當我讀了《三字經》後,我才知道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其中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說的是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冬天用體溫給父親暖被窩;“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說的是四歲大的孔融,就知道把較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吃。

每當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以前,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有的事情都是老爸老媽安排好的,想着想着,我不由得羞紅了臉。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親,體諒父母,幫助父母。各同學、朋友在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懂得禮讓。

《三字經》裏值得我們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將花更多的時間認認真真把它看一遍,從中汲取學習、生活的精神食糧。這真是一本好書呀!

讀《三字經》有感 7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自然少不了讀書。在我們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中琳琅滿目的圖書,會引導我們對人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三字經》就給了我不少的啓迪。

這本書,文字不多,卻濃縮着人生的許多哲理。“人之初,性本善”,告訴我們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不要隨便毀壞着最初的完美;“昔孟母,擇鄰處”,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善於教子的良母,感受到了母親對我們深深的愛;“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瞭解了懂謙讓的孔融,從他身上,我們學會了友愛……

這樣的美德,這樣的母親,這樣的孩子,穿越了五千年文明,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看!爲了孩子有強健的體魄,爲了孩子能更好的學習,有多少母親不辭勞苦,廢寢忘食拼命工作!有多少母親在無怨無悔的操持家務!又有多少母親強忍疲憊,爲疲倦中的你,端來一杯溫熱的牛奶!她們的言行,誰說不是當今的孟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不錯的,現在的孩子們,也不亞於孔融。在校園中,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和諧,每一間教室都灑滿歡樂。上課時,你會聽到悅耳的讀書聲;下課後,你會看到師生嬉戲的畫面。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在園丁的澆灌與培植下,正茁壯成長,以微笑報答深厚的母愛。

走在街上,我看到了更多的謙讓,看到了更多的寬容,看到了更多的陌生人的微笑,也許《三字經》倡導的禮儀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了吧。

讀《三字經》有感 8

《三字經》中蘊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它讓後人感悟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中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爲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適什麼是不合適。而“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特別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日記大全

《三字經》中還有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一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三字經》教育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優良的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

《三字經》讓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學習的重要!

讀《三字經》有感 9

我告訴他們我已經二十五歲了,不小了。但他一直活得堅硬,兒子的鬧劇只是更加堅定了兒女也不可靠的想法而已。當我進入初三年級的時候,遇到了我的恩師——秦連發老師,他讓我學到了很多的道理,我的寫作愛好也是受他啓發的,冥冥中感到一絲悲傷。這時的男人很認真,而且有種片刻的孩子氣,這很會激發溫存慾望;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爲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書那麼吸引人,而且還看不懂。媽媽就把《三字經》逐字逐句的解釋給我聽,媽媽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裏的故事雖然沒有《格林童話》裏的故事好聽,但是它的故事很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讓我知道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融四歲,能讓梨”講得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爲什麼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懂得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着,搖搖晃晃的,我馬上站起來扶着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着問:“你爲什麼要讓我坐”,我對奶奶說:“我學習的《三字經》裏講‘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讓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懂禮貌又孝順的好孩子”。我聽完奶奶的誇獎心裏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的功勞。

透過對《三字經》的學習,讓我體會到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知識流傳到現代不變是有它的道理的,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相幫助、孝敬長輩、愛護公物等等,這些都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到現在的,我們應該把這些優良傳統一代代的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加美麗富強。

讓我們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吧!書是你最好的老師,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會讓你收穫很多知識,讓你明白許多道理。

讀《三字經》有感 10

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深圳。家裏只有我和奶奶一起生活。我從生下來就是奶奶帶我。其實我最愛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愛我。我五歲的時候,讀學前班。看見奶奶做家務事很累,我就要幫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讓我做。有一次,吃完飯,我一定要洗碗,奶奶就讓我洗了。

我搬來小凳子站在水池邊。學着奶奶的樣子,放一些洗潔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一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見了又氣又笑。

我讀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六歲了。一個星期天我坐在沙發上看《貝貝熊》的故事書。奶奶就在打掃衛生。我看見奶奶累得滿頭大汗。我就說奶奶讓我來拖地吧!奶奶連聲說:“讓開!讓開!”

我拿了一張紙巾給奶奶擦汗。奶奶接過紙巾的時候,我就把奶奶手裏的拖把搶了過來。奶奶就到廚房做飯去了。

過了一會,奶奶從廚房裏出來,看見我把沙發移向前,把沙發後面的地板拖得乾乾淨淨。奶奶豎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聲說:“我的孫孫長大啦!我的孫孫長大啦!”彎下腰來重重的親了我一口。還誇獎我是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讀《三字經》有感 11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名句讓我受益匪淺。

我如飢似渴地讀着它,它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當我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懂得一個人就算有很多錢,如果不努力學習,沒文化修養,也是一個沒用的人。我們青少年一代還要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不懂文化,哪能完成這個使命?文盲是悲慘的,隨時可能被人欺騙,有時還會因無知而步入歧途。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好知識,做一個有用的人。當我又讀到“人相處,貴誠謙;待人寬,律已嚴”時,我就想起平時的自己。我最愛發小脾氣,人家不小心說錯話,我就大發雷霆,對別人又不夠寬容,也許是我不喜歡結羣的緣故吧。讀了《三字經》這四句,我明白在跟別人相處時得多爲別人着想,少發脾氣,其實妒忌和生氣都是很痛苦很辛苦的事,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

《三字經》還成爲我行動上的指南針。印象深刻的是“三人行,有我師;見人善,即思齊”,它的意思是:看到別人有啥長處,看到賢德的人,就應該考慮自己怎麼向他學習、看齊。在這以前我與它正好相反。以前我是那種滿足現狀、驕傲自大的人。考試成績好了,我就心安理得,又可以在人面前炫耀一番!媽媽見到了,常對我說:“成績只可以代表過去,不可代表將來呀!”讀了《三字經》後,我慚愧極了。從此,我變謙虛了,得到好成績也不自滿了,決心更用功學習,更上一層樓。失敗了,也不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失敗後只要總結這次失敗的原因,就等於給下一次作一個充分準備。而且,我要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吸取他們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其實驕傲是不對的,氣餒也是沒理的,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讀了《三字經》,受益真不少,它不但教會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而且還是我行動上的指南,它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三字經》有感 12

狂天,我捧起《三字經》這本書讀,其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這句話是:“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這句話的意思:年輕時不好好學習,這是很不應該的,如果你在年輕的時不刻苦讀書學習的話,到老的時候,能有什麼成就呢?

讀了這句話,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朋友,他的學習很不好,在班裏老是後幾名,他的數學作業差不多錯完了,有時候星期天他的作業都不寫,星期一上學時抄別人的作業,他在家裏時,我見他屋裏沒有幾本跟學習有關的書,差不多全是漫畫書,他屋裏還有一個遊戲機,他每星期就打一天的遊戲。成績一天一天的下降,爸爸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而他卻想沒事人一樣,照樣如此。

狂天我讀了這一句話,我知道我們要把握好現在的時光學習,不要到老才學習,那樣纔會有成就和作爲。回頭我也要把這句話讓我的朋友好好讀讀,明白其中的道理。

讀《三字經》有感 13

她輕手輕腳走進了王奶奶家的陽臺,關上了陽臺的門,悄悄地洗起衣服來!

直到上了小學,我才明白,原來下棋和學習一樣需要不懈的努力。它們也幫助主人蕭蕭在下一屆的書法大賽得了第一名。忽然,它看見了一座小涼亭;我傷心的差點要哭了。沒過多久,我們就看到了我們英俊的教官。

書中那一個個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也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前幾天,我剛好讀到了這幾句:“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透過爸爸的講解,我知道了這幾句主要講晉朝時有個叫孫敬的人學習十分刻苦,爲了防止晚上讀書打瞌睡,就將自己的頭髮扎住,用繩子吊在屋樑上;而戰國時的蘇秦在讀書睏倦時,則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精神。

他們都沒有老師的監督,卻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看到這些,我想起自己每到週末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就總是想着看電視、玩電腦。跟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比起來,我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幼不學,老何爲。

”現在我們不知道努力學習,等到長大後,沒有知識和本領,還能有什麼作爲呢?小故事、大道理。《三字經》,它教育我們孝敬父母、團結友愛、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讀了《三字經》後,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讀《三字經》有感 14

家務事,願承擔,

洗碗筷,掃庭院。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深圳。家裏只有我和奶奶起生活。

我從生下來就是奶奶帶我。其實我最愛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愛我。

我五歲的時候,讀學前班。看見奶奶做家務事很累,我就要幫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讓我做。有次,吃完飯,我定要洗碗,奶奶就讓我洗了。

我搬來小凳子站在水池邊。學着奶奶的樣子,放些洗潔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見了又氣又笑。

我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六歲了。個星期天我坐在沙發上看《貝貝熊》的故事書。奶奶就在打掃衛生。我看見奶奶累得滿頭大汗。我就說奶奶讓我來拖地吧!奶奶連聲說:“讓開!讓開!”

我拿了張紙巾給奶奶擦汗。奶奶接過紙巾的時候,我就把奶奶手裏的拖把搶了過來。奶奶就到廚房做飯去了。

過了會,奶奶從廚房裏出來,看見我把沙發移向前,把沙發後面的地板拖得乾乾淨淨。奶奶豎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聲說:“我的孫孫長大啦!我的孫孫長大啦!”彎下腰來重重的親了我口。還誇獎我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讀《三字經》有感 15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會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並且總會以會背三字經而感到驕傲。時至今日,我成爲一名教師,重讀錢文忠先生的解讀《三字經》才發覺自己對三字經的內涵理解的太少、太膚淺。三字經用三大部分來告誡人們,如何學會生活,感受生活;如何學習,怎樣學習;如何做人,怎樣做人。作爲一名老師,我們的學生大多都會背三字經,可對其中的含義,學生就不一定都明白了。在重讀此書後,我希望,我可以教給我的學生如何生活、如何學習、如何做人。讓學生除了對琅琅上口的三字經會背之外,還能真正的瞭解其含義。

三字經中有許多小故事向我們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師重教,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的,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勤學,奮發圖強的。這些內容包括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作爲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重複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金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爲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隔斷織布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適合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在教育過程中,作爲教師,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作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要教授與學生學習經驗密切聯繫的教學環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運用生活經驗,體會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字經裏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一位孝敬長輩,而留名千古的好兒童。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我們現在的孩子,就缺少這種精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可以說父母爲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教育學生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字經中的榜樣比比皆是,“從溫習的黃香,到讓梨的孔融,從八旬樑瀚大廷奪魁,到天才少年祖塋”,從這些榜樣都十分明確的告誡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爲。我們要教育學生,把榜樣作爲模仿的對象,一榜樣的行爲規範自己的行動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