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三字經>

實用的三字經作文合集九篇

學問君 人氣:1.1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字經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三字經作文合集九篇

三字經作文 篇1

特別是對“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爲人。”感受頗深。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知道《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寫的。

這句話意思是:狗在晚上能爲人們看家守門,公雞天明剛亮的時候能夠爲人們報曉。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學習,怎麼有資格做人呢。瞭解這句話的意思後,我慚愧極了。雞狗都能爲供養他們的主人盡心盡力的工作。

而家中小皇帝的我,爲所欲爲,沒人敢不服從我的命令,一天好吃好玩的應有盡有,來到學校就是爲了和小朋友玩。從不知學習的重要性。這不連雞狗都不如嗎?父母那麼寵愛我,起早貪黑地拼命掙錢,爲得不就是讓我好好學習,將來成爲有用的人嗎?“怎麼有資格做人呢。”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我現在還小,只要能幫助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讓父母操心,儘自己所能好好學習。

學習好了父母就會開心,開心了父母就不會生病,不生病就不會老去。所以我要好好學習,不要做一個雞狗都不如的壞孩子。

三字經作文 篇2

我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吧!《三字經》裏有兩句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孟子的母親曾爲了他有一個學習的好環境而搬了三次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割斷子織的布來教育他。就因爲這樣,孟子才明白什麼是半途而廢,纔可以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學家。

像孟子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詩仙李白,他小時候很聰明,而父親卻一天到晚讓他讀書。有一次,李白看見父親不在就偷偷溜出去玩了。他走着走着,看見一個年邁的老奶奶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鐵杵,在河邊的石頭上使勁地磨着,李白便覺得十分奇怪,好奇地問:“老奶奶,您在幹什麼?”“我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奶奶邊磨邊說。“這麼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呀!”李白驚訝萬分。“只要不停地磨,總有一天會磨成的。你們讀書也不是一樣嗎?”老奶奶笑了笑說。李白聽了,心裏不由一動,馬上回到書房,專心地讀書來。最後,李白終於成了歷史有名的詩人。

還有很多名人因爲小時候貪玩,而領會到一個一個的道理。雖然我們不會像孟子和李白一樣逃學,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三字經作文 篇3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她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學好問,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字經》是我最早的啓蒙老師。記得我剛三、四歲時,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畫冊。我看不懂,媽媽就給我講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精湛簡潔的語言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孔融讓梨”,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使我感動。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來到鬧市後,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媽媽告訴我:要和品德優秀的小夥伴一起玩,不要和品質不良的孩子在一起。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學習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璞玉,不經過雕琢,怎麼能成大器?我立下了鴻鵠之志,刻苦學習,勇攀高峯,長大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國曆代王朝中最長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理解更深了。

《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你如果還沒有讀過,我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作文 篇4

在五月份下旬,我認真地讀了《三字經》,發現它還真的是耐人尋味呀!

《三字經》向人們講述了古代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啓示性的書。我就從其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穫。

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從中我知道昔孟母爲了兒子的學習,不斷更換他們居住的地方;如果兒子還不學,就讓他懸樑刺股,可真是個好母親!

還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從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稱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長知識,這對現代社會的人們有多大的幫助啊!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經》沾邊的事,比如有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儘早地成材,不停的轉學,直到找到一所他認爲好的學校爲止。這不跟昔孟母,擇鄰處。一樣嗎?

現在的小孩,也一點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歲就能幫父母暖被,四歲就能讓梨;而我們卻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點也沒想回報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別。

《三字經》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它流傳至今,仍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我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作文 篇5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學校就開展讀背《三字經》課程。據說《三字經》已經流傳千年之久,這本書聚集了千年的`文明和傳統的文化。

《三字經》裏有歷史典故、故事,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一精一華。例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說明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如果年輕時不刻苦學習的話,到老能有什麼大的作爲呢?我深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小的時候就要認真學習,長大才能有所作爲。還有一句讓我銘記在心:“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老師告訴我們:一個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其次是見多識廣,學會計算,懂的道理。以前,我只知道向父母撒嬌,現在我知道要孝敬父母和尊敬老師及年長的人。

學習《三字經》後,不僅教會我們怎樣作人,還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各方面的知識,讓我們陶冶情一操一,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美德,激發我們學習興趣,使我們可以健康成長,成爲祖國有用之材。

三字經作文 篇6

學校發了一本《三字經》。我對它愛不釋手,因爲它的內容富有哲理,也很中肯,深受大家的喜愛。

比如說,《三字經》裏面的“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人在少年時,應該多親近良師益友,以便從他們那裏學習一些爲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我們班有一個男同學成績不太好,他奮發圖強,加上他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成績便數一數二了。這說明身邊的人會影響自己一切,要想提高自己,要選好的朋友。

我總是動不動就生氣。一次,一個朋友開玩笑,我氣得火冒三丈,到現在還沒和她和好如初呢!我也喜歡憂傷。有一次,老師訓了我一頓,我傷心地哽咽,第二天就變得沉默寡言了。雖然我知道這些是不好的,但我仍然改不掉。自從看了《三字經》裏面的“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匕情具”之後,我明白了高興、生氣、憂傷、害怕、愛慕、憎恨、慾念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情感。人應該崇尚正確的,摒棄邪惡的

在《三字經》的薰陶下,我成爲了一名好學生。當我吟誦這本非同凡響的中華精華時,會有一種步入仙境的感覺。我終於感觸到了它那驚人的魅力與深刻的哲理含義。

我愛看《三字經》!

三字經作文 篇7

去年寒假期間,老師要我讀。背《三字經》,我當時想:讀《三字經》幹什麼?又不好看。在媽媽的說服下,我極不情願地來到書店,隨手拿起一本《三字經》認真地看了起來,誰知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容易記背。於是我便一口氣看了兩個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纔回家吃飯。從此以後,我放學回家看的書不再是漫畫。故事書。也不是作文,而是《三字經》。每天拿起它就津津有味的看起來。

最近,我讀了《三字經》裏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的故事。主人公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女孩叫黃香,她9歲時母親去世了,於是黃香就開始幫爸爸做家務活,而且還很孝順。她爲了照顧好父親,在炎熱的夏天,小黃香拿着扇子站在爸爸的牀邊,先把枕頭。席子。扇的涼涼的,

把蚊子轟得遠遠的,然後再請父親上牀休息。在寒冷的冬天,黃香就每天把牀鋪好,然後就自己鑽進去用體溫溫暖冰涼的被窩,再請父親上牀睡覺。你看她是多麼的董事啊!而我呢,這麼大了,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我和黃香比起來真是慚愧呀!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以後,讓我明白了:不僅要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好的學校來報答父母,還要做個董事。孝順的好孩子。《三字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它蘊藏着中國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傳統倫理文化,塑造了華夏兒女獨特的民族精神;它讓我們受益匪淺,值得我們學習。

三字經作文 篇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臺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直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直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今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爲爭着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爲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說:“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爲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爲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爲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該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纔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爲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爲父母溫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作文 篇9

早就聽媽媽說,《三字經》是一本老少皆宜、膾炙人口的書,書中包含了我們國家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的哲學道理,每個人都應該看看。

我牢牢記住了媽媽的話,默默記住了《三字經》這書,平時聽別人念幾句“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經》中的句子,我也記住了一些,但是沒有完整讀過。 所以,寒假一開始,我就一口氣讀完後,我才發現確實如媽媽說的那樣,《三字經》不過簡單上千字,其內容卻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卻一知半解。

其中有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深深地打動了我。東漢時期的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順自己的父親,天冷的時候用身體幫父親暖被子;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把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這兩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孝順長輩、要懂得謙讓。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口的孩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後,覺得非常慚愧,決定要向他們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並要孝順父母,在和同學朋友們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懂得禮讓。

當然,《三字經》裏值得我學習的故事和道理還有很多,我讀了《三字經》後,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這真是一本好書。

指導教師:孫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