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如何面試>

如何贏得面試官的賞識

學問君 人氣:2.06W

1、言簡意賅的面試技巧

如何贏得面試官的賞識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招聘經理問:“你們學過哪些課程?”

應聘學生答:“我們什麼都學。”“學得可多了。”“比別的學校忙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我認識的人裏就數我們學校忙。”

相信同學們在讀這道題的時候都會笑話別人答不到點子上,可是換了自己也經常答非所問,或者繞了一個大圈也沒回到正題上來。“什麼都學”這種語句要注意更改,這等於沒告訴對方你在學什麼;另一種是用“什麼都做”來回答對方“你們公司都做哪些業務”這一問題。類似的還有:“你們最近在忙些什麼呢?”“瞎忙,什麼都幹。”建議的回答方法是“我們學過邏輯、語法……”等具體課程,或“我們公司的業務有房地產、物業管理……”等具體業務名稱。以上是對中國學生答非所問現象所總結的一個經典案例,下面是一個不久前才碰到的真實案例。

有一次我讓公司裏的幾個實習大學生分工完成一項書面材料的準備工作,並且規定好兩點鐘都必須完成自己的一部分。

兩點一到,我去“收賬”。

第一個學生一邊打字一邊說:“快了。”

第二個心急火燎地說:“差不多了。”

第三個不慌不忙地說:“還有一會兒。”

第四個說了一句自以爲讓我舒心的話:“基本完了。”

最後一個以爲我很着急,便說:“您別走,我馬上就給您。”

大家不難發現,這些回答都不能令我滿意,因爲沒有一個人能讓我知道具體多長時間之內我可以得到“應收賬款”。哪怕有一個人說“還差3分鐘”,也會比較有底,而上面的回答則使我的時間管理失控。這個形象的例子說明,中國人的溝通文化中,含糊其辭是個普遍的習慣,而外國人則講究要具體,言簡意賅。

大家可以做個練習,比如當和同學、朋友們談論起本書時,你試着評價一下,看看能否把具體、言簡意賅的原則貫穿進去。

說話一定要具體,能用數字就用數字說明,比如說別人問你這學期上幾門課,按中國人的回答習慣,有人會說:“好多呢。”這很不確切,不如說4門課,或者說出具體哪4門。類似的還有“今年有幾家銀行來我校招了很多人”。(到底是“幾家”銀行,招了“多少人”呢?不得而知。同學們平時聊天時應互相抓抓語病,多多練習。)

2、你的話中有什麼賣點?

說話要有賣點,不能像與鄰居閒聊家長裏短一樣,想起一出是一出,眉毛鬍子一把抓,通篇一定要有幾個重量級的賣點,互相支撐、自成一體。在按點發話的基礎上,要先撿重要的說。因爲你的談話隨時可能被人打斷,一旦打斷,重要的東西也許就沒機會說了。

有一個項目負責人要向一家大公司提案,以便獲得這家大公司的雄厚資金,可是非常不湊巧,雖然他沒有遲到,但是那家公司的總裁卻臨時接到了一個重要電話,必須出去與一個重要人物會面,沒有時間聽他發言。但他並沒有放棄,開門見山地提出要在電梯裏向這位總裁提案的請求。出於內疚,這位總裁同意了。兩分鐘(從50層下降到地下二層車庫所需的時間)之後,走出電梯時,那位總裁對他說:“你可以上去和我的下屬討論細節了。再見!”

電梯裏的對話雖然不得而知,但那一定是一段非常精煉的簡介,這位項目負責人抓緊了每一秒鐘,挑選重要的關鍵點先來闡述,最終取得成功。有些中國人在介紹某件事時,不單刀直入,先來一大段做鋪墊,然後才入正題。經常有這樣的情形,有的同學想去某公司實習,卻先以首長般的口氣把這家公司的業務和前景肯定一番,然後說他在學校多麼出色,能力多強,最後才做賊心虛地說想來實習。在國外的溝通習慣中,有一種叫開宗明義(topic sentence),第一句話就說明想說什麼,然後纔去詳述或解釋原因,這和中國人先說原因後說結果的習慣正好相反。

有的同學說話特嗦,一件事要攤開幾個支叉,各個支叉下又有幾個小支叉,反反覆覆三四個層次,最後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什麼了。比如說“我們4年要上40門課。第一年上10門,第一學期上5門,第一門是哲學……”,儼然一副老師寫教科書的架勢。面試時要先聽清問題,一般不需要展開了細說,招聘經理若感興趣,會挑出一段細問。

3、不要過分謙虛

大家都知道,得到外國人誇讚時,需要說謝謝。但是知道歸知道,不一定養成了習慣,一旦有外國人讚歎時,中國人謙虛的本能反應就會體現出來。舉個例子,大家笑過之後請千萬記住,不要謙虛。

老外誇:“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的英語真棒!”)

學生答:“No, No, No! Very Poor.(“不不不,很不夠。”)My TOEFL score is also very low. (“我的託福也很臭。”)Next week I will go to New Oriental.”(“下週去新東方補補漏。”)

上面這個學生一緊張連託福分數不高的老底都漏了出來,可見謙虛這種“美德”會讓你在面試中把不該說的也下意識地說出來。而且這位同學肯定是一邊申請出國一邊在找工作,要不怎麼迫不及待地就對面試官說沒有簽證和獎學金呢?這種巴不得老外能幫上大忙的急切回答雖然發自內心,但卻能把外國友人嚇一大跳。

4、問題沒答好怎麼辦

很多同學會在面試中,遇到自己沒有將問題回答清楚而採取A做法的人不在少數。有時候雖然聽清了問題,但是由於緊張等原因沒能答得圓滿,總是想着找機會再找補回來,以證明自己水平不差,回答問題的態度嚴謹,因此一直想找機會補答一下,並解釋剛纔爲什麼沒答好。由於下面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時一方面要回答新問題,另一方面想補答的問題和懊悔一直縈繞腦際,鬧得新問題也沒答好。在這方面有的同學有個誤解,把這種面試當成了論文答辯,以爲某個問題沒搞清楚說明理論掌握不紮實,因而難以過關。其實這種面試問答不完全是考察對某專業問題的看法,同時也要考察回答問題的思路,甚至能否在簡單問題基礎上向招聘人員提出深入有針對性的問題。

很多難題沒有標準答案,主要是考查大家的邏輯分析能力。你只要有充分的自信,誠實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並且能夠自圓其說就算是好的回答了。既然沒有對錯之分,你儘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做出回答,並且做到不怯場。

應聘者在回答招聘經理的問題時感到緊張在所難免,一旦沒有聽清楚提問,很容易頭腦發矇,這時千萬要放鬆。你不妨重複一下問題,或用自己的話複述一下,這樣既可搞清問題,也可爭取到思考的時間;如果不準確,還能得到招聘者的補充說明,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麼?

5、工資誠可貴,機會價更高

很多人在招聘會上第一句話就詢問工資是多少。一般外企是不會在招聘會上就說出具體工資數字。因爲這時還沒到談工資細節的階段,談這種敏感問題是不恰當的,而且外企也不喜歡完全衝着工資而來的人。所以一上來就問工資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妥。個別外企主動說出詳細數目,那是他們的選擇,作爲求職者不要主動詢問。不同行業的工資水平應由畢分辦的老師分類歸納總結,向同學們通報。也可以透過已畢業的師兄師姐瞭解他們所在行業的大致工資幅度。在面試的前幾輪中,只要招聘經理不主動提起,同學們千萬不要問工資的情況,因爲對方還沒有要聘用你的'意圖。就好像談戀愛,總不能兩個人還沒約會就進入談婚論嫁的話題,那會把人嚇着。到最後一輪招聘經理要僱用時,他會主動提出工資問題,或者有些行業的工資大家都很知道,到時候聘書上統一寫上多少就是多少。

6、怎麼講政治:話不投機半句多

不要與招聘經理談論政治話題,當然,應聘公務員除外。即使談到了,也要注意主觀感情色彩不要太濃,言辭也不宜太激烈。否則,招聘經理會因爲“道不同,不相爲謀”或者你的城府不夠深而把你拒之門外。

7、後會有期:會不會約會

在招聘人員對你比較滿意的情況下,可能會主動提出下次約見的要求。面對這種“榮幸”時,你會做何反應呢?

通常求職者的回答有兩種極端:一是太隨和,說什麼時間都行;二是很快就說出一個時間。前一種回答顯得你整天無所事事,沒有別的公司在面試你,後一種則顯得做事草率,不夠沉穩。

較得體的做法是:稍微想一下,然後建議一到兩個變通的時間,不要定死,而是供人選擇,這樣相互間都留有餘地。就算你手頭有5個可行的時間,也千萬別一股腦兒地說出來,那會顯得嗦,而且別人一旦覺得你的空閒時間太多就會隨其所願隨便約定,這樣可能會給你帶來不便。

打個比方: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如果整個電影院裏空無一人,那麼你也許會爲了找一個合適的位子而花上3分鐘的時間,把每個典型區域的座位都試着坐一坐。招聘人員也可能有這樣的心理,你越讓他挑,他越不知道哪個好,很難果斷。你先給他一兩個時間,如果他覺得不合適,他自然馬上會說他可行的時間,只要他所提的時間與你的某個空閒時間相吻合,問題就解決了。但他提的時間萬一還不行,你不妨拋出你的其他可行時間。

8、面試結束:感謝不趕謝

如果面試你的是外國人或者是講英文的中國人,那麼結束時說“Thanks for your time”,“Thank you very much”或“Nice to talk to you”都很正常,但不要上趕着說得太多。中國人在面試結束時常常說一大堆嗦的感激涕零之詞,但在外國人聽來,會覺得特別虛僞,或很不專業。所以,“感激”要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