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兩碗孝心

學問君 人氣:2.15W

  1

人生感悟:兩碗孝心

2009年,老呂53歲,在小區裏開了一家“小飯桌”。每到中午,就有一大幫放學的孩子趕過來吃飯,兩室一廳的房子坐得滿滿的,特別熱鬧。

老呂中年喪偶,膝下一子,名叫呂放。呂放大學考到本市的一所二本工科院校。前幾年,呂放課業不忙的時候,常跑回來幫老呂的忙。大學畢業後,呂放進了一家國企。工廠分了宿舍,於是只有週末,他纔有時間回來幫老呂打理被孩子們鬧翻的家。

大家都說老呂總算熬出頭了,辛辛苦苦把兒子供出來,就剩享福了。老呂自己可不這麼想。誰讓他養的是兒子呢?找到工作不算完,還有結婚這件大事沒解決。呂放已經24歲了,房子還沒有,辦婚禮肯定也要不少錢。想一想,老呂就覺得愁。

呂放在大學時有一個女朋友叫小梅,父母一個是市環衛局的中層幹部,一個是大學副教授。小梅出身書香之家,家境殷實。老呂覺得,兒子算是高攀了。

4月的週末,呂放回來買了只烤鴨,老呂炒了幾道小菜,開了瓶酒。以前老呂特別能喝,但是現在不行了,肝不好,只有兒子回來才喝一盅。電視裏亂哄哄地轉播着球賽,空氣裏浮動着酒香。兩個男人的小家,有種別樣的溫情。

呂放隨口講着自己的近況。他說:“小梅最近老問我以後有什麼打算。估計她爸媽那邊催婚了。”

老呂問:“那你準備怎麼辦啊?”

“不知道。沒錢能辦什麼啊?只能再讓她等兩年吧。”呂放忍不住嘆了口氣說,“唉,小梅跟了我,算是虧大了。”

  2

呂放總覺得自己特別愧對小梅。因爲憑小梅的條件,可以找個比他更好的'。小梅媽媽說:“我和她爸爸也從側面瞭解過你家的情況。讓你買房也不實際,我們還有套房,就給你們結婚用。但是,房子不用買,裝修和電器你總要負責的。我們女兒從小到大我們都當寶貝,你總不能一分不出,就隨便娶回去——那樣你以後也不會認真對待她。”

小梅媽媽提出的條件一點兒都不苛刻。可是按照她的眼光、品位,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裝修、家電至少也要15萬元。

呂放算了一下,自己工資一個月2900元,不吃不喝也要4年才能攢夠15萬元。

小梅說:“別擔心,還有我呢。加一起,打個對摺,兩年你就娶到我了。”

只是,小梅越是這樣說,呂放就越感到內疚。他是個男人,卻沒能力娶自己心愛的女人,給她一個安穩舒適的家。

這一年的9月,老呂給孩子們做了最後一頓飯,然後送他們鬧哄哄地上學去。“十一”長假之後,他開了5年的“小飯桌”,就要停了。

老呂關起門來,看着滿屋子的空飯碗,心裏有一點酸。他喜歡這羣孩子,喜歡聽他們說“呂大爺做飯比我媽做得還好吃”。不過,相比起來,他還是更希望呂放能儘快把小梅娶回來。

  3

老呂賣了房子,才告訴呂放,讓他來搬東西。呂放回來急了,問他:“你把房子賣了,住哪兒啊?”

老呂說:“瞎急什麼?我都安排好了,房款你拿15萬元去裝修,剩下的我留着養老。我和老趙商量好了。他租給我一間屋,我們倆正好搭個伴兒。”

呂放知道老趙,他是老呂的老工友,打了一輩子的光棍兒。呂放這才放下心。

那天他們一起收拾東西。呂放從壁櫥底下找出一大箱子的插片模型,全都是呂放上初一的時候老呂買給他的。那一年,母親病逝,呂放心情低落,學習一落千丈。老呂知道他喜歡模型,於是時不時地買給他。東西不貴,10塊錢一套。老呂整整買了312套才換回呂放的笑容。

呂放說:“這些可別扔啊。”

老呂說:“當然了,那可是我小半年的工資。”

那時候,老呂一個月的工資只有800塊。

2010年,呂放和小梅大婚。婚禮不鋪張,但也得體。之後,還餘下一點閒錢,兩人來了次馬爾代夫蜜月遊,回來還買了兩隻杧果木的大碗送給老呂。

小梅說:“大放非要買這個給你,說一看見它,就想起了你的‘小飯桌’。”

老呂笑得合不攏嘴,說:“真是我兒子,知道我喜歡啥。”

房子賣了老呂沒捨不得,真讓他心疼的,就是他的“小飯桌”。但老呂看着眼前打情罵俏的小兩口,心裏一直放不下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4

2011年,呂放有了兒子,取名呂樂源。這孩子是個意外,不小心懷上了才決定生下來。小梅是個事業心重的人,在家休息了兩個月就要上班。孩子只能放到孃家去。

呂放感到有點對不起這個小小的生命。因爲人生的進度太快,他有點措手不及。生活剛剛穩定,就要忙賺奶粉錢。小梅媽媽說:“算了,孩子放我這兒,吃吃喝喝就我管吧。”

每週老呂都蹬着自行車去看孫子。那小傢伙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水亮的眼睛,像兩顆黑葡萄。他伸手來抱孩子,小梅媽媽卻躲開了,她說:“手洗了嗎?”

老呂殷切地說:“洗了,洗了。”

小梅媽媽把孩子小心地放在他懷裏,說:“抱歉啊,小孩子太磨人,對你招待不週。”

話說得客氣,老呂還是聽得明白,他來就是給人家添麻煩。那天回家的路上,他一邊蹬車,一邊想,以後還是少去吧,免得讓呂放難做人。

後來,他改成一個月去一次,剩下的時間看照片。

2013年10月,呂樂源兩歲了,聽話、懂事、愛說話,像小梅一家一樣高智商,不只會背詩,還會唱英文兒歌。不過,高標準的早教把小梅媽媽累出了心臟病。

呂放把呂樂源託給老呂,自己到醫院忙前忙後。他覺得自己欠小梅家真是太多了。

那段日子,老呂和老趙的生活一下有了生氣。兩個老頭兒,天天圍着個孩子轉。

但是,這樣美好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小梅媽媽調養好身子,出院了。她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