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國學經典名句名段名篇

學問君 人氣:1.39W

《離騷》、《赤壁賦》、《逍遙遊》……100句名篇中的經典名句,你能答對幾句?你還記得嗎?快來測試一下吧!

國學經典名句名段名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舒暢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意,居處不求恬靜,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我,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把握了知識而不致疑惑,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譯文】

孔子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索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譯文】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啊:有了過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夥伴。”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譯文】

子夏說:“做官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餘力就可以做官了。”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說:“質樸多於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於質樸就會流於浮華。文彩與質樸搭配適中,才能成爲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譯文】

孔子說:“對於任何事情瞭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譯文】

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倦怠,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譯文】

【譯文】孔子說:“幹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猶如浮雲一樣。”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闊坦蕩,小人永遠侷促憂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模作樣,這樣的人很少有仁義之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

孔子說:“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在下者也不會服從。”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實。

【譯文】

孔子說:“君子以言過其實爲恥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力。”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能爲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假如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

【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弟子規》

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譯文】

和大衆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後,還有多月的時間和精力,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譯文】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譯文】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不可以誇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譯文】

早上要儘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爲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

【譯文】

穿衣服需注意整齊,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纔是持家之道。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爲偷。

【譯文】

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哀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徵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爲。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譯文】

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晰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譯文】

看見他人的長處或善行義舉,要馬上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詩經》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f5.png

【譯文】

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譯文】

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爲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左傳》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譯文】

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

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譯文】

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爲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譯文】

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淨,這樣的友誼纔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戰國策》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譯文】

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爲後來行事的借鑑。

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

【譯文】

走失了羊,趕緊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

《周易》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譯文】

仁慈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智”的一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

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執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譯文】

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譯文】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尚書》

滿招損,謙受益。

【譯文】

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譯文】

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

【譯文】

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着,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譯文】

懂得道理並不難,實際做起來就難了。

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

【譯文】

(人要有九德)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幹而敬業,善於變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制,剛強而務實,勇敢而符合道義。

《禮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譯文】

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譯文】

玉石若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爲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譯文】

學習之後纔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學之後纔會知道困惑的地方。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譯文】

接受了別人的禮品而不思回報,是失禮的行爲。禮,原是禮節禮貌。現在人們通常指禮物。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譯文】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比喻做事須謹慎,不能出一點點差錯。

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譯文】

不要見到財利就做有損於大義的事,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決不改變自己的志節。

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譯文】

自己不說出惡言, 別人的忿語就不會返回到自身上來。你若以惡語傷人,他人也會以惡語相加。

《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

廣博的學習知識,仔細地詢問知識,謹慎的思考知識,明確地分辨知識,全心全意地用知識。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譯文】

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文】

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大戴禮記》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譯文】

這句話告誡人們指責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孟子》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譯文】

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人要生存,要有作爲,要有出息,就要敢於直面內憂外患,就要歷經一番艱辛困苦的磨難,就要歷經一番肉體至精神的人生錘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

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譯文】

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譯文】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援幫助他的人就少。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

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譯文】

爲人正直坦蕩,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不做任何有愧於人的事。

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譯文】

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人皆可以爲堯舜。

【譯文】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爲堯舜那樣的大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