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故事>

一名殘疾大學生的求職故事

學問君 人氣:2.52W

相較於普通大學生,殘疾大學生就業之路更加坎坷,儘管有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援,但在幾十萬就業大軍面前,殘疾人大學生們不得不面對社會意識的畸形,以及自身必須克服的生理難題,他們的就業之路難免呈現出某種殘缺的窘境。

一名殘疾大學生的求職故事

從烈日炎炎的盛夏進入到雨雪交加的初冬,2012年畢業於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的邵金輝仍然在尋找工作的焦慮中,從畢業前至今,邵金輝發出了245份求職簡歷,也曾在三家醫院實習過,但目前的狀態仍然是待業。與衆多的同學不同,邵金輝是個殘疾人,因爲兒時發燒引發的腦癱留給他明顯的印記,左手呈佝僂狀,無法正常使用,右腳偏內近90度,走路一瘸一拐。

當醫生是全家的夢想

在求職簡歷中,邵金輝沒有迴避自己的殘疾:“我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我對醫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在理想的指引下,我考了遼寧中醫藥大學,在那裏繼續了我的夢想……”

藉助在同學租住的房屋裏,邵金輝儘可能減少下樓的次數,7層樓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有些氣喘吁吁,對於邵金輝來說花費的時間要超過常人好幾倍。不過,這對邵金輝來說並不是多大的問題,想起上學時,同學們可以跑着跳着歡快地邁過樓梯上學,邵金輝就不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這個社會。

其實在更早之前,從上學起,邵金輝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與同學們的不同,在好奇探究的眼光裏,邵金輝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希望透過優秀的成績拉近自己與同學們存在的天然距離。

上大學之前,邵金輝並非沒有設想過四年後求職的難處,但現實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求職簡歷中,邵金輝沒有迴避自己的殘疾:“我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我對醫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在理想的指引下,我考了遼寧中醫藥大學,在那裏繼續了我的`夢想……”

可是,畢業的到來讓“繼續的夢想”不得不暫時中止。雖然在學校的幫助下,邵金輝先後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及瀋陽另一家醫院各實習了幾個月的時間,但這種實習對邵金輝的留用並無多大幫助,邵金輝也表示:“因爲臨近畢業,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實習的時候也是斷斷續續的。”邵金輝曾經實習過的科室也表示,對邵金輝“沒什麼印象了”。

邵金輝在2012年5月至8月在北鎮市中醫院工作了三個月,在這段時間裏,邵金輝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每天穿着白大褂,雖然是在放射科工作,但我覺得自己是名醫生了。”拿着每月1150元的薪水,邵金輝很滿足:“就算是沒薪水,我也願意一直做下去。”

但邵金輝最後仍然沒有留下來,邵金輝工作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孩子很刻苦也很努力,但是否留下並不是我能決定的,我估計(沒留下)還是因爲身體。”

這一次的無疾而終,對邵金輝打擊顯而易見:“作爲一個殘疾大學生,我並不需要社會上給予我們過多的照顧,我只需要一個平臺,能夠和普通大學生平等競爭的平臺,爲什麼連這個平臺都沒有呢?”

邵金輝的母親說:“家裏知道他找工作不容易,也曾建議他先找找別的工作,可孩子就想當醫生,孩子是因爲生病致殘,他想當醫生救治跟他有同樣病症的人,爲了他讀書,家裏讓還念初中的妹妹輟學,一起供他念書,讓他成爲一名醫生,是全家人的夢想。”邵金輝的母親準備一直支援兒子的夢想,哪怕兒子始終找不到工作。

對於邵金輝的執著,遼寧省殘聯殘疾人就業指導辦公室主任段志偉非常理解,在殘疾人就業領域,段志偉有超過20年的工作經驗,段志偉說:“我曾經跟邵金輝談過,像他這樣的大學生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要比普通人完成學業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辛苦,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對於未來的就業要求就會比普通人更高,這些孩子的就業面本來就很窄,但都去想高端職業。”

普遍的就業之困

“殘疾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困難,也會在普通大學生身上體現出來,現在政府每年都會給這些孩子提供平臺,提供支援政策和公益崗位,但僅僅靠政府還是不夠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全國人大代表、瀋陽市殘聯副理事長孫淑君表示。

事實上,與邵金輝同期畢業的90多個同學中,能夠成爲醫生的也寥寥無幾,其中的30多個選擇了考研,邵金輝熟絡的幾個同學中,有的選擇了去培訓機構當英語老師,還有三個至今沒找到工作。

邵金輝認爲自己並不是偏執:“現在農村中,村醫大多是五十多歲,三四十年齡段的是個斷檔,我覺得,如果關於農村醫療政策能夠持續的話,我的夢想還是可以實現的。”

邵金輝認爲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在醫院當醫生,有資格考取醫生資格證,然後再申請執業資格,應該還是可以的。邵金輝反覆強調,自己不需要社會的同情和憐憫,只需要一個能夠完成夢想的平臺。

對於邵金輝的堅持,並非都是贊同的聲音,而邵金輝的求職之困,也普遍存在於其他殘疾人大學中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