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2021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學問君 人氣:2.95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1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的暑假,註定是一個火熱而又讓人充實的假期。爲期三天的全縣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在雙語實驗學校如火如荼的進行。會上,我感受了名師的風采,聆聽了精彩的講座,受益匪淺。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簡要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培訓內容不走形式

本次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不走過場。聽教研室朱老師的動員報告、裏莊小學林鵬飛老師的經驗介紹、一小夏蘋老師關於《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認識》、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觀摩名師講課,真是令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朱老師作的《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的動員報告。報告中,朱老師對什麼是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形式、要求以及集體備課應遵循的原則,作了細緻的講解,最後,她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操作程序,讓在座的老師們感受到了縣教研室領導對進行網絡集體備課的態度和決心。

二、聽同行交流,教學相長

這次培訓,匯聚了全縣的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不乏精英。聽了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於永正老師的《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後,我的思想受到震撼,其中於老師的關於“課文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滿足於講過了、做過了不問學生是否掌握了”以及“莫把課堂當講堂”的教學理念,讓我深深反思,覺得於老師指出的,也正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改正的,

三、觀摩名師課堂,收穫頗多

培訓會上,我們觀摩了3節名師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蔣軍晶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對於講授名著,大多數老師是發愁的,因爲它的時代背景離我們實在太遙遠。可名師就是名師。蔣老師對於《紅樓夢》的深刻理解,對人物鳳辣子的性格把握是那樣準確。教學中,他耐心引導學生透過鳳辣子的衣着、言行來理解人物的內心,他適時點撥,語言風趣,課堂上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在愉快的學習中,學生最終明白了鳳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關心林黛玉,而是討好賈母、炫耀自己的地位。原來名著是可以這樣上的。

透過這次培訓,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更新了教學理念。這讓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更有信心。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透過本次暑期培訓學習了三小蘇梅竹老師關於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基本策略的解讀之後,我對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有了更新的認識。隨着社會的發展、社會交際活動的廣泛、活躍、頻繁,口語交際能力成爲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要求。“口語交際”成爲小學語文教學一個重要而嶄新的課型。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碰到這些類似的內容,都巧妙的做了迴避、如何上好低年級口語交際課,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的目標是: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口語交際”的重要任務,如何改變現有教學情況,提高“口語交際”水平?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首先教師要爲學生安排統一的聽說內容

如學生感興趣少兒節目、電視劇、動畫片等。這樣學生纔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認識,激起說的慾望。

2、要密切聯繫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更爲口語交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班會,校會,國旗下講話……

3、口語交際是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

聽清楚是說明白的前提。如何才能聽清楚,教師要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和能力。要靜心,專注,邊聽邊記,(用腦或用筆),聽後要知道誰在什麼時間在哪做什麼,即事件的要素。聽後教師要引導學生想好了再說,注意表達對象,正確使用文明用語,做到語義連貫。老師中途不打斷學生語言。如學生遇到困難,找不到合適的詞語表達時教師給以適當的鼓勵。

4、口語交際課要培養學生評說的能力

在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後,能做簡短的評價。教師可適度要求如:你覺得他的發言哪一點值得你學習,你希望或建議他怎樣。這樣既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又保護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初學評價,未必準確,老師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要注意引導正確的方向,並引導學生虛心接受正確的意見

5、賞識成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培養興趣的途徑之一就是“激勵”,小學生初練口語表達往往會語無倫次或找不到要表達的內容。這是教師要學會用賞識的目光多鼓勵,因爲成功的滿足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表達的慾望。

6、持之以恆

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持之以恆,堅持長期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維持時間短,各種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教師的組織、示範、引導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實踐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表達習慣,一定會對今後的教學和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論是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機會,讓他們多參與交際。努力爲學生搭建進行口語交際活動的平臺,實現多向互動,讓他們有機會說,敢於說,甚至人人爭說,那麼口語交際教學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7月14日至7月18日,我有幸參加了縣裏的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感謝師範進修學校給我們搭建了這個思維碰撞、智慧共生的互動平臺,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聽了楊先鳳校長的師德講座,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要爲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範要求,而且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產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她提出,教師道德規範,要以“三愛”(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爲主線,以“教書育人”爲核心,以“爲人師表”爲要求,以“終身學習”爲引領。想要做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就必須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節約、敬業奉獻。她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最美教師”的故事,給予了我們許多正能量。金子巖中學的胡勇老師,身患重病心繫着學生,一直奮鬥在教育一線工作,真是令人敬佩。長寨學校的胡燕老師,年紀雖輕,做事從不挑三撿四,那股對工作的衝勁,值得許多青年教師學習。他們成了我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的榜樣,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在這資訊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像我這樣的“電腦盲”是遠遠跟不上時代了。感謝師範的李雲老師,他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製作“微課”。

在學習期間,伍霞老師爲我們上了一堂優質的語文課《竊讀記》。讓我們這些學員又重溫了學生時代的夢。我們積極配合老師上課,我們也大膽回答老師的提問,也在學習着優秀老師的先進教法。原來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該這麼教啊!學一篇課文要體現重點和難點。在學習中要以朗讀爲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

學習中充分體現了討論、合作探究法的重要性。老師把我們全班學員分成五組,我被分在了第四組,並擔任了第四組的組長。讓我們一起透過探討來完成《歡樂的潑水節》、《槐鄉五月》和《理想的風箏》三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每個小組的成員,出謀劃策,集思廣益,都說衆人拾柴火焰高,一點都沒錯,經過精心設計的教案就是別具一格。每個組設計的教學過程,都別出心裁,特別優秀。設計完畢後,老師就會讓我們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說課。設計完《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組員們推薦我上去說課,其實我的心理素質也不好,上就上唄,就是一次恰到好處的鍛鍊機會。學員們說完課後,班主任楊榮軍老師就會對我們的說課作出到位的點評。他既講出課堂設計的亮點,也指出課堂設計的不足,再怎麼改進。

透過短短的幾天培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讓我收穫多多。既收穫了知識,也收穫了友情。人啊,就要這樣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我以後會踊躍報名參加有益的教師培訓活動的。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

7月12日、13日,我參加了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啓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作爲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爲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這次培訓的專家讓我認知道,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兒童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兒童,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質疑、交流。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兒童說。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兩天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爲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

人們總說相見恨晚,既已相見,不早,也不晚,正當時。就如我和蘇州大學的遇見,早了,可能也體會不到專家所說的話的精髓。正是這幾年在工作室的成長,在自己的思想急需一個思考沉澱的時候,迎來了這次培訓,剛剛好。

學習的.這幾天正好趕上江南的梅雨季節。每天撐着傘,踏着青石板,來往與蘇大這座百年老校,看着那青草紅牆,彷彿時光穿越,觸手可及的歷史就在眼前。聽着教授的講座,心是如此的安靜。

蘇州園林文化中的教育之道

提起蘇州,不得不說園林。我們的第一節的講座就是圍繞園林講的。

夏駿老師從蘇州的名字講起,從鑄劍說起,現在的街道名字中還保留着歷史文化。從蘇州園林最早的主人們談起,園子不僅訴說這這些文人的生活,也反映了明清時期的文化,更讓夏教授從中看到了教育。一是自然,自然之道。二是慢。教育是屬於農業的,不是工業化的生產。我們要像農民一樣,把每個孩子當成一粒種子,春天播種,然後就是等着發芽,長大,開花,結果……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和我們教育需要守望一樣。這這個過程中,農民需要不定期的進行澆水、施肥、除草、培土等,而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要給孩子講道理,指引正確的路呢?農作物多樣,每一樣的耕種方法都不一樣,我們的學生也各不相同,也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慢慢等待每一顆種子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另外夏教授就蘇州園林文化元素的聯想與啓示中得到的幾條教學方法,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首先是從蘇州園林的石頭選擇上看到教學上的四種方法。透: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明確,課堂要凸顯學科特點,我是教語文的,語文最主要的是閱讀和習作,會與人溝通交流,課堂上的聽說讀寫都是爲將來服務的,一定要回歸語文字體性教學,對學科知識結構做到心中有數。要很好地研讀教材,還有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瘦:課堂教學內容要張弛有度,取捨有數,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要教,會的不教,教了也學不會的不教,以後要學的不教,把握好學段要求。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覺得哪哪都是重點,要學會合理剪裁教學內容。漏:教學要學會留白,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要給學生髮展的空間。皺:課堂要有懸念,節奏上要有起伏變化,要設計問題情境,平靜湖面起微波,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才能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研究問題。

其次是蘇式盆景建造上。自然天成:我們老師的教學要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也許初期是學習別人的,但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要找準適合自己的,把個人魅力融入教學,形成自己獨有的,渾然天成的個性課堂。構思精巧:我們不可能每堂課都是精彩的,但我們只要關注細節處,每節課都有一個小亮點,哪怕只要一分鐘,長此下去,不斷優化自己,相信課堂會越來越好。文化濃郁: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沒有深厚的底蘊,有些文章是看不到深層次的東西的,也不會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水平,提升自己的語言品味。

三是園林的造園技巧上。借景生情:沒有景物我們借別人的,比如我們要說一個道理,可以借講故事;事物說不清,我們可以打比方等。景隨步移:隨着前行,我們看到的景物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教學中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可以做變式練習,可以聯繫生活思考問題等等。

生命是一段旅程

這是莊惠芬老師就她的工作室的開展做的報告。我們的人生,是有多段的旅程組成的。在每一段的旅程中,我們要不爲彼岸只爲海。不能只爲了此段的彼岸,只爲了終點,而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這樣留給我們的只有匆匆的腳步聲,而那腳步聲也隨着彼岸的到達慢慢消失在耳邊,只是記得走過這段旅程,至於是什麼,已經煙消雲散了。我們要學會在跋涉中欣賞風景,也許還會遇到不同的朋友,在這段共同的行程中,體會相遇的美好,一路的歡聲笑語,一路的淺笑低吟,都會是這段旅程中最美好的記憶。

就如我們路程中和孩子的相遇。我們到達彼岸的不僅僅是隻有期末的考試,還有我們從此岸到彼岸這段旅程中所有美好的記憶。就如工作室的相遇,每次的相聚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

教育原點的追問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雖然這個觀點早已知道,但今天再次敲想警鐘。看着陳國安教授那幾個大大的書房,再次震撼了。我們在要求孩子好好讀書時,我們讀了幾本書?我們在責備孩子做的不好時,是孩子真的做的不好,還是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呢?孩子出問題,百分之九十出在家長身上。時刻記住教育孩子的三面魔鏡:

1、放大鏡:把孩子的優點放大來看。孩子有好的表現,立刻稱讚,以此增強孩子的榮譽感和自信心。

2、縮小鏡:把孩子的缺點縮小來看。對孩子的無心之錯要寬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餘在再陪同他一起檢討改進的方式。

3、望遠鏡:把孩子的前途放遠來看,放下焦慮和功利心態。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靜待花開!

現行教育體制不盡人意,但不是我們個人之力所能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方法,在體制內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好閱讀,多讀點教育理論書和哲學書,提升自己的境界。好好學習新的知識,擴展自己的視野。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8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縣小學語文教研室在雙語實驗學校舉辦的“20xx年沂南縣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對我來說,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菲淺,深受啓迪。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銅井教研室劉潔老師關於低年級識字和拼音教學策略的詳細講解與實例分析,有四小李文文老師低年級閱讀與古詩教學策略的詳細講解與實例分析,有三小蘇梅竹老師的低年級口語交際及寫話教學策略的詳細講解與實例分析,還有磚埠中小高著霞老師關於低年級教學先進經驗的介紹,以及名家的課堂實錄……一次次精彩講演,使我從中收穫多多,回味無窮。

雖然只有一天的培訓,卻使我對低年級教學策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包括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寫話教學都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對教學中注意的問題有了更加明確地掌握。下面,我就識字教學策略談一點自己的收穫。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識字教學一直給我帶來很大的困惑。識字量大,學生識字難度大,記得快,忘得也快;識字教學比較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時緊,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這次參加培訓學習,使我收益匪淺。我認識到在識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爲“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其次,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在教學中,可採用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如:兒歌識記、讀筆畫書空法、比較標色法、字形分析法、減件法、加件法、換件法、形聲字識字法、會意歸類法等等。在教學中,把這些識字方法博採衆長,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根據識字內容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鬆愉快地多認字,從而讓孩子們掌握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學會獨立識字。最後,在生活識字。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可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實踐活動都有一個主題,可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然後一起交流收穫。學生交流之後,教師還可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他們識字。如舉辦“娃娃超市”“動物運動會”“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當小導遊”“逛家電商場”等識字活動。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博採衆長,綜合運用,靈活運用各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不應囿於一種方法。讓識字教學充滿人文性,學生的利益是唯一的追求,能夠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多認字,是最好的選擇。

總之,透過本次培訓,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發了我教好語文的熱情和信心,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一路前行。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

一、注重科學有序,從機械走向靈活

1、要遵循漢字的特點和漢字結構規律進行序化教學。教學時要遵循漢字三個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繫,實行序列化識字,使學生全面掌握漢字的形、音、義。可先讓學生記住字形,再記住讀音,識記字形、掌握讀音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字義,把漢字的音、形、義三者有機統一起來,使學生看準一個字形便想到字的音,進而想到這個字的義。

2、要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進行漢字的序化教學。根據學生對漢字感知—理解—運用的認知過程進行序列化教學,教學時,一是要由具體到概括進行教學。象形字可藉助圖畫,如“月”就借一幅新月圖引導學生認識字形。二是“四會”分步走,即按照會認讀、會理解、會書寫、會應用的順序。

二、增強情感體驗,由被動走向主動

1、以“尊重”爲基礎,營造互動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既尊重自己,更尊重別人的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寬鬆自如的民主氣氛,熱情鼓勵,積極引導學生髮言,使學生在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鬆地學習。同時低年級學生對教師有較強的情感依賴,教師要抓住時機,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

2、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形成寬鬆的學習環境。教師要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一員置身於學生中,使課堂形成一種無拘無束、平等融洽的教學氛圍,爲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大膽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充滿好奇心、不斷探索的尋寶人,體驗發現寶藏的成功與快樂。

三、增添識字情趣,從嚴肅走向活潑

1、根據漢字的特點來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中國漢字有其豐富的內涵,音、形、義三者結合,漢字的特點非常明顯。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藉助漢字特點來識字。

(1)象形法: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如教形聲字“馬、媽、嗎、螞”時,我先讓學生掌握“馬”韻母是“a”表聲,然後在不同的時間教學“媽、嗎、螞”時,我則指導學生分清生字的哪一部分表形,哪一部分表聲。然後指導學生用換部首的方法識記生字。這種教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識字能力。

(2)點睛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於學生易漏的小橫、小豎、一點、一撇。例如“鳥”這個字,在寫點時,教師用彩筆標出,同時用語言幫助學生記憶:“這一點就是鳥的眼睛,沒有這一點,就如鳥失去了眼睛,無法歌唱,無法飛翔。”這樣使學生先入爲主,形象感知。

(3)比較法: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單純地認識本課中的字,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我們可以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日”和“月”合起來是“明”。在比較中,掌握形和義,爲正確運用做好準備。

(4)部首的變化識字法。老師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透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識字。

2、在遊戲與活動中識字,培養識字興趣。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點,進行趣味識字更能激發其識字的慾望與興趣,使其樂在其中,獲在其中。例如猜字謎、摘桃子、找朋友等。這些遊戲與活動穿插在識字教學中,避免了枯燥記憶,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識字興趣。

四、堅持開放性,由課堂走向生活

1、寓識字於家庭生活中。

家庭生活中處處都有學語文的機會,處處都有識字的契機。首先,營造一種文字氛圍。如在孩子的臥室裏設立兒童書架,擺放各種兒童讀物等,良好的識字環境能有效地激發孩子對文字的視覺分辨能力,培養識字的興趣。孩子在這充滿文字氣息的環境里耳濡目染,能潛移默化地和這些生字詞交上朋友。其次,父母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做識字遊戲,如“詞語接龍”、“互猜字謎”等,趣味盎然的活動使孩子在學學玩玩中便輕鬆識字,有效鞏固了識字成果。另外,我們可以放手讓他們注意收集起來商品包裝紙,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爲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2、寓識字於校園生活中。

學校生活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是新奇的,校園良好的育人環境和豐富的學習生活也是很好的識字教材,整個校園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識字樂園。

①識別學校、班級、功能室的標誌和名稱,讀讀宣傳標語,校風、校訓,參觀畫廊、板報等等,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

②讓學生互認姓名,快速有效地識字。除此之外,動員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與同學交流,在互動中鞏固識字,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增進友情。

③在教室內開闢“識字天地”,將學生製成的詞語卡片,註上拼音,佈置在“識字天地”裏,不僅使學生認識了大量的字,更是引導學生去研究身邊的生活,關注身邊動態,做生活主人。

3、寓識字於社會環境中。

教師可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進行識字,堅持大語文教育觀,突破封閉的課堂和單一的課本,走進生活,走入社會,使學生在母語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下識字。學期初,讓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取名“採蜜集”,鼓勵學生去認身邊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種商標、牌匾、廣告牌、報紙,並把認識的字寫在或剪下來貼在“採蜜集”上。並舉行各種主題的識字交流活動,提供學生展示識字成果的機會,讓學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勵中增加識字的樂趣,形成一種“越認越識”“越識越認”的良性學習規律,積極主動地去識字。同時,他們也在日積月累中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廣博。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8

8月2日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語文教師培訓會。聆聽了優秀教師的策略解析,既有理論的指導又有實踐的觀摩。這次解析,無不浸透着每個他們的心血。作爲一名學習者,我深受啓發,特別是我對略讀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正確、明晰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上是這樣上的:一是走馬觀花,過於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個徹底,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內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過分詳。只要是教科書上有的我就得讓學生明白個透,從內容到思想,從寫作方法到句式分析,無一不講。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對略讀課文有一個正確的解讀。

一、略讀課文教學不等於略讀

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略讀課文從內容到形式都較爲淺顯,這樣正好爲學生提供了閱讀的階梯,爲他們創設了更好的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正如葉聖陶先生指出的那樣:“略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並不等於說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着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略讀是國文課程標準裏面規定的正項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師指導之理?”“學生能夠理解和領會的東西,教師完全可以不講。學生了解不透、領會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師給以指點和引導。”也就是說,當學生的思維處於“憤悱”的求知狀態時,教師要做到“要言不煩,啓發幾句”,使學生茅塞頓開;對於那些攻不破的“堡壘”的內容,教師還必須進行“纖屑不遺,發揮淨盡”,特別是在難點的地方,教師若能善於點撥,那化解的過程將會是略讀課堂最亮麗的環節。

二、自主閱讀不等於自學

略讀課文教學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探究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閱讀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讀書心得的機會。當略讀成爲一項教學活動的時候,作爲教師勢必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深入、有效地開展有層次的閱讀。學生有自主實踐的空間,教師需要恰到好處的引導。

三、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不等於學生的學習目標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連結,然後把問題明確化,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去讀課文,只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我們這篇課文也就學完了。透過這次學習我們才真正的認識到:這是把學生的學習目標等同於教師的教學目標了!那樣必然是膚淺的!這是我透過這次學習對略讀課文比較粗線的理解,當然對於其它課型的收穫也很多,只是需要時間慢慢進行消化理解。相信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向課題組學習、交流,讓這些課型越來越深入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之中。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9

這次暑假,爲期十天的一個培訓,真的讓我收穫滿滿,學校給我們組織的這個培訓讓我對教學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看法,在這次培訓中讓我學到了很多,我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有了更好的教學方式,我之前教學上面的迷霧培訓後都豁然開朗,然購物網體會深刻,這次培訓真的很有意義,是針對我教學的一個專業的培訓,明確了自己的方向,我在培訓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學習了很多。

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教學的一個改善,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我太講究效率了,就是這樣我就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把學生的興趣帶入進來,課堂的氣氛一直都是一個嚴肅的情況,對於一些東西我就忽略了,就是剛剛說的學生的興趣問題,語文是一個很枯燥的,本來就是這麼枯燥如果講課也枯燥,那麼學生又能夠有什麼興趣呢,所以在這次的培訓中,培訓老師一直在講學生的興趣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在培訓老師點破之後我也豁然開朗,確實就是這麼一回事,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太多的重視效率了,培訓的老師說只有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情況下,纔會有效率。

還有一個自我的素質的養成,對於一名語文教師而言自身的一個素質是非常的重要的,自己的個人素養,知識層面的掌握度,都很重要,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作爲教師就要有非常好的素質,高素質的教師一定是教出高素質的學生的基礎,在這次的培訓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自己的知識層面還是需要多加強,平時主要還是要多看書,從書中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東西,作爲一名教師自己的知識一定是豐富的,多看書可以有助於我們平時講課的一些語言組織能力,自己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主要還是豐富自己一些計算機技術,跟現在的時代接軌,跟學生減少代溝,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再一個就是要發散學生的思維,很重要就是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比如說一個問題不要太過於侷限,要給予學生一下空間,拓展的空間,讓學生髮散自己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去鑽研一些問題,對於問題的解答不應該只能有一種,學生的想法應該得到表揚,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也應該經常的去比表揚學生,這次的培訓就是讓我領悟很深刻,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太過於侷限,很多的時候把學生的一些想法泯沒了,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這次讓我不禁反思了一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經常反思自己,讓自己不斷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0

8月3日在雙語實驗學校參加了暑期培訓,對習作教學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強日常積累,豐富習作素材。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一語道破讀與寫的緊密聯繫,只有多讀,多進行閱讀積累,才能爲日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應善於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自覺進行閱讀積累。伴隨着學生寫作興趣的加濃,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透過閱讀,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和積累,並透過此舉,加強和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準確性。我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讓學生透過多方閱讀,從所讀文章中悉心體會,掌握作者用詞造句的精妙、獨到之處,並豐富、擴大自己的詞儲量,進而活學活用到他們的習作當中。若非天長日久的積累、運用,又怎麼能做得到呢!

同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對古詩詞和一些優美的篇章進行熟讀成誦,也可以增加閱讀積累的容量。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一段話,大意如下:他說他很感激從前教他的先生。小時候先生逼着他背誦了許多不求甚解的詩詞篇章,這些東西在經歷了若干年之後,在他的頭腦中發酵膨脹,進而成爲一筆豐厚的精神食糧。使得他在以後的寫作生涯中總能信手拈來、揮灑自如。

閱讀積累不能囫圇吞棗,貪大求全,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理解、積累、運用三者有機的聯繫起來,才能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特級教師賈桂梅所帶的學生,從低年級開始閱讀、背誦,至小學畢業,有的學生已能背誦幾百首詩,甚至會提筆作詩、作詞,在社會上反響很大。這說明,行之有效的閱讀積累,能促使學生產生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爲他們開啓寫作之門。

二、激發習作興趣,鼓勵自由表達。

習作教學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啓迪學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我們的思考。可是,面對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卻無動於衷,或雖感到美,卻又寫不出來。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們往往求大,忽略了身邊值得關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對農村學生來說,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動植物。這既是習作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爲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我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習作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寫一寫家中養的雞,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雞吃食、雞打架、雞下蛋等等,幫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觀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說了。讓學生每天回憶發生的事,說一說、議一議,久而久之,學生就知道了什麼事是有價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內容。指導學生寫自己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寫那些“虛構生活”讓學生知道,說真話、寫事實、敘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每個學生的觀察角度不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不同,寫出習作的中心立意就會不同。要讓每個同學都受感染,達到習作的目的,這仍要語文教師的正確引導。我做了以下嘗試:一是激勵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寫日記不但可以鍛鍊孩子堅韌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達到練筆的目的。二是平時教學習作訓練,透過學文,進行仿寫、改寫、續寫、縮寫、擴寫等練習。加強學生練筆訓練。三是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練習。總之,語文教師要從多方面訓練學生動手寫,養成筆不離手的好習慣。

四、迴歸生活本質,落實習作訓練。

作文是什麼?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心。什麼是心?就是用心觀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於生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生活就是“皮”,我們的心是“毛”。

因此,我們第一要訓練的,便是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敏銳。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不能留於“要留心觀察生活”一句話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習作教學中,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給學生觀察些什麼,怎樣去觀察,以及記筆記、寫日記等留住觀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訓練學生口頭表達的基礎上,落實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的轉化。既要注重學生書面表達的興趣的培養,又要注重教會學生堅持不懈的優秀學習品質,不斷提高自己運用和駕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實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一方面,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學生對事物的個性認知。試想,學生的腦子裏早已塞滿“鐵棒磨成針”就一定是執着勤奮,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這樣的固化認知,創新的空間還有多少?又有多少兒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殺?另一方面,在習作教學中一定允許甚至鼓勵學生的個性認識。千萬不要狹隘化了“主題積極”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學生作文不需要變成“唱頌歌”,從反面得出積極的、健康向上的主題也是完全可以的,學生們有一定的正確的批判意識是好事。訓練學生習作思維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閱讀和習作這一進一出兩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實習作修改訓練。玉雕爲飾,文改爲章。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一次落實的習作修改練習,效果決不低於一次習作練習。教師的幫助或指導要針對學生的年段特點,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種多樣,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長補短,或現寫現改,或放置一段時間再改。老師特別要注意的是,老師只能點撥,不能代勞,否則又可能是老師改得辛苦,學生付之一笑,滿紙圈點付之東流。

總之作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是靠一點一點扎紮實實的累積,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又有紮實的教學,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愛上寫作文,能用筆書寫屬於自己的東西,在廣闊的生活中放飛心靈。我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