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3篇

學問君 人氣:1.87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3篇

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篇1

我們新疆雙語老師根據新疆教育廳的安排,從新疆各地選派爲了參加新疆雙語骨幹教師培訓來到了南京。我們到南京時在火車站出口南京師範大學領導和教師們等待着我們,還爲我們安排車接我們。他們對我們很熱情,很溫柔。首次感受讓我們充滿了信心。參加此次進階別的培訓我克服了許多困難,這樣的學習我堅持了下來,讓我的意志品質得到一次很好的歷練,使我在這次學習中獲得了一筆精神財富!不僅如此,培訓學習所獲得的更是一筆精神財富!下面我簡單的總結一年的培訓,學習,實習生活:

一、思想觀點方面:

透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教師不能只顧趕車而忘了吃草。一方面是教師自己,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要能在繁重的工作之餘經常性地充充電,積少成多,從而緊跟時代潮流,適應社會的需要,永不落伍。教師要自覺做研究型、反思型老師。從反思中研究,從研究中提高。作爲一個人民教師,而且享受國家待遇,肩負着培養雙語教育神聖使命的責任,我不僅珍惜這樣來之不易的好機會。而且在十團中學學習中獲得了師德師風方面、漢語授課方法方面、教育學生方面、培養學生力方面不少的經驗,對於促進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首先,當我接到一年學習的消息,我心裏很高興,我認爲這樣的學習我實在很需要。學習過程中,我可以驗證自己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深入實踐,提高雙語教學能力。而且學習地就在漢族聚居地。學習語言的條件比任何地方好,在這裏,我們可以找到良好的學習環境。我來到培訓學校後,學校對我很熱情的對待。

二、學習態度方面:

自覺遵守校規校紀,認真配合學校的安排勝利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習期間不怕苦,不怕累,樂意接受學校和指導教師交待的任務並認真完成了。

三、教學方面:

培訓過程中我又反省自己,回顧課堂教學,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優點。發揮了優點,補充了不足點,爲提高學習質量不斷的努力了。時時刻刻記住自己的學習任務。

這學期按學校的要求到南京市赤壁路小學進行兩個月的教學實習。實習中配合指導教師的工作,謙虛學習指導教師和其他教師,認真參與教學教育研討活動,認真學習指導教師和其他教師的教學實踐,並應用自己的教學,提高了教學能力。注重學習語言,提高了漢語授課能力,我面對的學生是純粹的漢語授課的學生,光靠一般的語言是不可行的`,要有豐富的語言能力。我在實習中,一邊聽課一邊努力學習語言,廣泛接觸其他漢族教師和學生,擴大了語言環境。學習教材時,掌握專業語言的同時,掌握了一套課堂用語,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爲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漢語授課能力,學習很多老師的教學經驗,也聽了很多老師的課,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理論知識,爲未來的工作打好了基礎。

四、遵守紀律和生活方面:

來到這所學校後,首先理解這裏的環境和條件,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並認真學習,加強自身的紀律意識,自覺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按時到校,按時上課,及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了教學的正常執行。準時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並積極發揮,取得了好的心理驅動力、留下了良好的影響。、實習中,雖然附近沒有我能吃的飯,有的也沒什麼好吃的,但是我認爲條件是這樣,不能再好了,應該克服困難。所以我在生活中沒給學校提出任何要求,因爲學校也出了很大的努力,爲我們安排了學校裏最好的條件。這樣我也要團結合作,保持良好的關係。

五、努力方向:

這學期的學習時間快要結束了,我知道,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效果的一次學習活動,我也學習了不少東西,樹立更正確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轉變了教育觀念,以後的雙語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具備了條件,我相信,漢語授課任務,我能行。回去後,更要嚴格要求自己,謙虛學習,不停地學習,努力教研,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漢語表達和漢語授課、備課能力,發揮自己、展現自己。堅持一切爲了孩子的基本目的,關心學生、教好學生爲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明白,“骨幹”這一稱謂帶給人的不會有太多的榮譽,卻有無盡的責任。骨幹教師培訓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在分散學習期間,我每天反思,和很多老師溝通交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真的很有收穫!

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將在這裏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地內化爲自己的東西,運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職教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

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篇2

我有幸參加了貴州省苗(東部方言)漢雙語師資培訓,爲期雖然不長,但我受益匪淺,培訓結束後,我深深地悟到了這淵源已久的苗族語言在社會裏的社會性,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開展苗漢雙語教學、構建和諧的苗漢語言環境,維護社會語言多樣性,因地(因族)制宜,苗漢結合,促進當地苗漢民族和諧發展,進而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修養和教育教學質量,傳承苗族語言的書面表達至關重要,就本次培訓,我的收穫如下:

一、苗族東部方言區語言與文字的歷史瞭解。

透過學習,在龍智先、龍秀海二位教授的精心講授下,我知曉了我們苗族(東部方言)在清代、民國期間、抗日戰爭時期等都有過不同的創造,如清代的板塘苗文,民國期間美國傳教士鄭哲克和他的信徒石清泉在鬆桃傳教期間用拉丁文創造的《苗文讀本》,解放後花垣縣麻梨鄉石成鑑所創造的老寨苗文等,它們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推廣,直至當前,東部方言才得以真正的統一,(以湖南省花垣縣吉衛鎮臘乙坪口音爲標準音)。可見,苗語(東部方言)在創造上也是幾經總結和錘鍊,才得以真正的規範。

二、苗語文字書面表達的完善和魅力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都有着不同的民族,都要不同的語言,語言不統一,是很難推動該族、該地區的發展和進步的,語言的統一至關重要,而傳承少數民族的語言也不例外,因爲在那苗族裏他們就共同創下了自己的語言,並得到了真正的統一,並能用於交流、溝通、人人會道、大小能語,而完善後的苗(東部方言)語培訓中,在龍智先、滕繼承二位教授的精心教誨下,從教20餘年來的我方纔恍然,它的書面表達是由debshob(聲母)48個,nedshob(韻母)33個,shobxinb(聲調)6個製成,它們在寫法上與英語26個字母一樣,但在拼讀時卻完全不同,如:

“青蛙,”苗文爲debgud;“白馬,”苗文爲melghueub(讀法不能用英語、漢語拼音的讀法來讀)。

“你”苗文爲myl(在讀法上“y”要讀成漢語拼音裏的後鼻韻母“eng”)等。

雖然我們東部方言的書面表達載不上史冊,但也可謂爲絕倫,獨具一格,掌握了這些拼讀方法後,爲我今後的“雙語”教學墊下了基礎,在教學上可採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比較,在比較中學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漢語。

三、意義深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該次“雙語”教學培訓能得以順利開展,充分體現了省民委、省教育廳、省民院、松桃縣教育局對“雙語”教學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在我們少數民族邊遠山區進行“雙語”教學極爲重要,爲此,作爲該次培訓中的一員,一定要把所學得的苗(東部方言)語知識傳播給我們那山區裏的苗族子弟,讓他們能把漢語方面的詩歌譯成苗語,使苗漢雙語相互滲透,把日常生活中苗族的苗歌、諺語、日常生活用語等進行書面記載,以讓苗族文化得以傳承和昇華,讓苗漢語言更進一步的和諧!

有關雙語培訓心得體會篇3

在集中培訓過程中,我的HSK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基本達到使用漢語授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透過培訓,我深深地認識到了“雙語”學習和教學的極端重要性,爲此,我加倍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培訓機會,努力學習。

下面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認識,我認爲:

學生們開始時會一時無法適應正規的雙語學習,我們就讓他們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們的喜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有趣味性,適合學生們的特點。對於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說,需要老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知道作爲學生所要達到的標準,每一堂課,我都會先抓緊常規,給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該怎樣做纔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學生都在努力、在進步,我們就應該很欣慰!

對於一直生活在母語環境下的學生來說,一下子去適應雙語環境,在我們看來的確很困難。然而,要知道學生們的語言接受能力極強,他們很快會接受得。與之相配合,我們這些教師自然也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努力去適應孩子們在雙語語言上的發展。我們要堅持去聽漢語課,去把握孩子們一段時間內所掌握的漢語,併爲雙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在雙語課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則:重點就是建立雙語思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雙語思維。應該說要一直在適應學生們的語言變化,同他們一起交流、教學,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都會很快樂!

作爲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培養訓練抓起。尤其注意到教學與生活的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尤其在生活中,我們做教師的不用爲他們擔心,不會這,又不會那的。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幫助別人,去關心別人。

我認爲,在“雙語”教學問題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我縣缺乏"雙語"教師,但缺的是“真正頂用的”“雙語”教師,低素質“雙語”教師最終將使我們的“雙語”教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誤人子弟,少數民族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我一定決心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堅定信心,持之以恆,努力做好“雙語”教學工作,開創“雙語”教學工作新局面,與其他同事一起把我校“雙語”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