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7篇

學問君 人氣:3.15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7篇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1

爲期二天的海伯“跨部門溝通與團隊協作”培訓在初夏的碧秀山莊展開,氣候宜人,環境幽雅,心情是安靜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每一個案例,似曾相識,彷彿是對工作經過的回顧;每一段總結,尤如揭開困惑已久的謎底,令人感嘆。課程從對溝通的理解、目的、方法入手,訓練聆聽技巧,強調溝通從心開始的意義,引入到跨部門溝通的培訓要點,透過多種方式打造海伯管理團隊的高效協作。

跨部門溝通是按公司設定目標和流程規劃的要求,圍繞經營活動而進行的資訊、知識、思想和情感在公司內相關部門羣體或個人間傳遞,並達成共識的過程,是實現各項管理爲目的的導體。本次培訓讓參訓的各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幹明白,在公司努力推行精益化生產的過程中,作爲管理層幹部,應該具備怎樣的跨部門溝通意識、溝通能力及溝通態度,在管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清醒跨部門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消除各自爲政、唯我獨尊、消極溝通、被動接受等不佳狀況,樹立積極主動的溝通意識和合作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部門溝通與協作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部門之間溝通途徑少,片面的資訊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容易造成各部門間的隔閡。在有限的溝透過程中,缺少敞開心扉的交流,很多問題被隱藏起來,得不到問題根本原因的細節。在數據統計和傳遞上,統計方法還不夠完善,資訊傳遞和協調工作只能侷限於某一時間或某一範圍內進行,關注本部門利益過多,全局觀念缺少。部門之間部分接口着重於完成工作任務,缺乏整體的目標觀念,或有出現問題相互推諉,相互指責情況。由於所處的職位不同,個人認知不同,相關人員的個性和心情及處事心態也時時影響着跨部門溝通的效果。另外在團隊中所存在的“部門牆”,圈地爲營,形成一層障礙,“我的地盤我作主”,使部門之間的協作困難。提高整個公司內部溝通的有效性,作爲現代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有全局的概念,打破注重局部的思路,立足長遠,關注職責外的事情,帶着方案看問題,處理整體性的事務,使職責明確不絕對自顧,相互配合不彼此扯皮,精益管理不浮於表面。

本次培訓穿插了多個案例,如透過“美國西點軍校拒收女性學生”的辯答案例,練習溝通中傾聽的重要性,重述對方說話內容的傾聽技巧,傾聽別人說話既是一種禮貌和尊重對方,是社交的基本要求,也助於建立彼此交流融洽的關係,使溝通達成一致。透過“對某一事情描述中反映出愛心”的練習,要求在闡述觀點時主題明確,突出重點,合乎邏輯,言簡意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透過“公司勸退一位試用期電焊工”案例,講述有效溝通以制度和流程爲基礎,這是合作各方共同承諾的體現,尊重崗位職責,落實規範要求。透過觀看《甲午海戰》視頻片段,展示跨部門溝通與合作中會議形式的重要性,在高效溝通中會議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會議務必有充分準備,明確目的、議程、任務、結果、落實等,否則是無效的。“上下級工作彙報”、“訂單接收與貨款延期”案例,訓練在不同部門、不同角度、不同崗位的處事,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溝通從心開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爲團隊的利益,共同擔責。

跨部門溝通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處理問題,敢於溝通,就是敢於承擔責任。團隊工作中,問題的發現代表改進的機會,沒有發現,就沒有改進;出現問題,是正常的,如果面對問題不處理問題纔是真正的問題,是不正常的。跨部門團隊建設歸根到底都是跨部門溝通的問題,透過溝通,同一目標,達成共識,增強員工的信心,目標深入人心,集合每一成員的力量,引導整個團隊最終追求的目標。部門之間的配合默契與否,關係到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加強跨部門溝通與協作,是每一個管理者的工作重點。重視細節,重視實踐,勇於創新,大膽溝通,科學管理應成爲我們海伯團隊日常工作的主題。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2

溝通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在,然而多數人都只關注了自己是否溝通,我們通常只關心這件事“我說過了”,而很少去想別人是否聽明白了,所以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這件事情我明明說過了,爲什麼他還是會出錯呢”,其實這就是溝通的誤區,我們只關注了溝通,卻忽略了高效。

一、反思:我說話明白嗎

培訓的開始,我們做了紙張對摺的遊戲,在沒有任何修飾語,並且不允許提問的情況下,大家按照口令和自己的理解將紙連續對摺3次,然後撕掉其中的一角,大家得出的圖形各式各樣。一是說明聽衆不同,每個人的理解力是不一樣的。另外就是:我們在發出指令的時候是否能夠讓所有人都聽明白,並且是聽出和理解我們的意思是什麼。

例會是我們經常採用的一種溝通方式,也被普遍認爲是一種有效的傳達方式,但是這個遊戲充分的證明了,例會組織者傳達出的資訊如果存在歧義,那麼與會者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我如果希望別人能夠理解我們的意思,首先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在說話時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反覆推敲,把話說明白。如果我們沒有把話說明白,那麼就先別急着說別人。

二、有效溝通的第一大技巧:同理心

“溝通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已經溝通好的假象。”——英國蕭伯納。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已經溝通好的假象所矇蔽。發訊人將自己原意經過編碼後傳達出去,收訊人接到資訊後,經過自己的想法解碼,然後進行反饋。在編碼和解碼的過程中就存在很大的差異。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例會。服務中心每週三召開例會,主管會傳達一下教務會的內容,例如上週的培訓,在主管例會上培訓了財務知識,說明了今年學員報名表變動的地方,在本週給員工做財務培訓時,特意問了一下,在場將近70位老師,沒有一個人能將變動說全面,如果說沒有傳達似乎很冤枉大家,因爲每個員工都知道我們的報名表有變動,但是如果說傳達很到位又很牽強,因爲沒有一位老師可以完整、準確的講出所有變動。透過這件事在我以後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就是千萬不要幫助他人解碼,因爲“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即使自己認爲很瞭解這個人,讓我在以後的工作中,避免妄加揣測他人的意思。

三、不同人際風格的溝通技巧

人際風格是我們受性格、知識、環境、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特性,每個人在做事,待人接物過程中都有自己的風格,在高效溝通的課程中,將人際風格做了詳細的劃分,以及針對不同風格的人,要採用不同的溝通方法。但是我們通常都喜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別人,透過課程學習,我瞭解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風格,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別人,而要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對待對方。我的風格類型更偏向“理想型”,這一類型的行爲準則是:容易同情別人的需求,對別人行爲動機比較敏感,在解決人際問題時,最能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優點:爲人着想、謙虛、信賴、重質量、有幫助性、合作性強。缺點:勉強自己、缺乏信心、輕信、太挑剔、過度關照。與理想型溝通:強調對他的信任與尊重意見、理解並肯定他的存在價值與付出、專注傾聽並給予認同、協助他將想法轉爲做法。

其實不只是上下級溝通時,我們需要了解領導的風格,在與同事的相處和工作中也可以將同事的做事風格進行分類,促進大家融洽相處,現在已經瞭解了自己的風格,那麼再將周圍的人進行分類,這樣大家的工作就會非常的融洽。

透過這次培訓,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要有一顆追求結果的心,任何事情不要認爲我做了就可以了,而忽略了事情的結果。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3

爲了更好地爲客人服務,診所規定每天早晨九點十分到十點是早培訓時間。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做醫患溝通的培訓,每天選一位客人一位醫生一位護士,模擬真實的醫患溝通的場景進行演練,每個人都要參加,學習優點指出不足。

每天接待客人和配合醫生,覺得是很平常的事情,自從參加了醫患溝通的培訓之後,我覺得接待患者不只是把客人帶到診室準備物品那麼簡單,怎麼做才能爲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務,怎麼做才能給客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怎麼做才能讓客人放鬆,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協助醫生做好診療等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想去做。每次參加完培訓,我會把大家討論的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記下來,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我覺得自己現在接待客人與客人聊天比以前更自然,也比以前更自信。

以前到前臺請客人不做自我介紹,很多時候客人想叫你,也只是說護士小姐,感覺就是有距離感,現在去請客人先向客人做自我介紹,展現自己的自信同時客人也能稱呼你的名字,感覺更親切了。

很多客人來看牙,其實是很緊張的,因爲不知道牙齒有什麼問題,心裏很不安,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親切的笑臉,可以緩解他們心中的緊張,拉近彼此的距離,也可以方便接下來的問診。請客人進診室的路上,可以介紹一下診室的環境,有的人怕冷有的人怕熱,進入診室可以問一下診室的溫度是否合適,有的客人第一次看牙醫,坐到牙椅上緊張,可以幫助他們坐牙椅,主動爲他們墊個靠墊,坐得舒服了,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問一下客人的就診目的,細心聽他們講牙齒情況,然後爲他們介紹一下看診醫生,這個醫生擅長的技術,請客人稍候,去請醫生。向醫生說明客人的就診目的,醫生進入診室,爲客人介紹醫生,這樣醫生和客人都對彼此有了初步的瞭解,縮短彼此的距離,接下來認真聽醫生和客人溝通,準備需要的物品。在這個過程中適時給客人鼓勵和讚美,讓他們慢慢接受你。

很多時候不是客人不重視自己的牙齒,而是以前看牙的經歷不太好,沒有勇氣看牙醫,耽誤了牙齒的治療,到了不得不治的時候,精神上痛苦,經濟上昂貴。我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的國內的客人可以像歐美客人那樣輕鬆看牙,享受看牙的過程,每年檢查兩次牙齒,洗兩次牙,牙齒健康,費用便宜,不再煩惱看牙貴。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4

前幾天有幸能參加部門安排的溝通技巧培訓課程,透過這次的培訓讓我從中領悟到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對上級領導、對同事、對其它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溝通重要性。它有利於我們建立良好合作的關係,有利於大家工作的開展。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溝通無所不在。無論你從事的是何種職業,你都需要與人打交道,需要與各式各樣的人去溝通,這需要用你的外表,你的舉止,你的語言來打動對方或營造一種氛圍。

而我們樓宇交收部是與多個部門有着業務往來的部門,在工作期間的種種工作的處理,都直接影響到樓宇是否能順利給業主,影響到部門的形象和個人的素質。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善於與別人溝通,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注意場合和自己的場合,在溝通中決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居高臨下,尤其是在我們面對業主時,更需要注重語氣及禮儀

業主至上,更需要尊重,尊重仍是禮儀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與業主建立良好溝通的關係,有利於我們日後工作的順利完成。因此我們要以最好的服務態度服務業主,讓他們真正的感受到“。”

在這個團隊裏,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必須明確目標。對於團隊領導來說,目標管理是進行有效溝通的一種解決方法,在目標管理中,團隊領導和成員共同討論目標,計劃,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

由於整個團隊都着眼於共同的目標,有了共同的溝通基礎,彼此就能夠更加了解對方,有時即使上級領導不能接受你的建議,他也能理解其觀點,同時上級對下屬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溝通的結果也自然得以改善。

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合作。這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尤爲重要。一個溝通良好的企業可以使所有員工真實地感受到溝通的快樂和績效。

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既可以使管理層工作更加輕鬆,也可以使普通員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績效,同時還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而我們樓宇交收部面對的衆多業主和各部門,更需要建立良好溝通關係,這樣纔有利於部門同事之間、部門之間互相合作,互相理解,有利於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成。

溝通更要把握好溝通的時間,在溝通對象正處於休息時間或工作煩忙的時候,你要求他與你商量下一個議程的事情,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所以要想很好地達到溝通效果,必須掌握好溝通的時間,把握好溝通的火候。

溝通是雙方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積極主動,而另一方消極應對,那麼溝通也是不會成功的。試想故事中的墨子和耕柱,他們忽視溝通的雙向性,結果會怎樣呢?在耕柱主動找墨子溝通的時候,墨子要麼推諉很忙沒有時間溝通,要麼不積極地配合耕柱的溝通,結果耕柱就會恨上加恨,雙方不歡而散,甚至最終出走。

如果故事中的墨子在耕柱沒有來找自己溝通的情況下,主動與耕柱溝通,然而耕柱卻不積極配合,也不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結果會怎樣呢?雙方並沒有消除誤會,甚至可能使誤會加深,最終分道揚鑣。

所以,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管理,一定不要忽視溝通的三向性。作爲管理者,應該要有主動與部屬溝通的胸懷;作爲部屬也應該積極與管理者溝通,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作爲同事也應該大家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只有大家都真誠地溝通,雙方密切配合,那麼我們的企業纔可能發展得更好更快!溝通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也要被當作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課程,應該把提高自己的溝通技能提升到戰略高度——從團隊協作的角度來對待溝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個溝通良好、理解互信、高效運作的團隊。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5

滿懷着對知識的渴求、對名校的仰慕、對學術大師的崇敬,我參加了我局在武漢大學組織的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真實地融入到武大的校園,真切地感受到武大的魅力。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風,讓我飽享知識大餐,意猶未盡。一週的學習,我認真聆聽了各位教授的精心講授,學習日子令人難忘,感想頗多、收穫滿滿,使我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啓迪了思路,激發了思維,找準了差距,明確了學習方向。現結合個人的學習收穫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增長見識,拓寬視野,提升了創新力。

來到美麗的武大校園後,自己及時調整了心態,轉變角色,虛心學習,完成由辦公桌到課桌、由做到聽的轉移。此次培訓的內容、形式、時間等都提前作了細緻的安排,課程設定科學合理,既有理論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重視課堂講授又注重實踐互動;既有政治經濟和身心健康知識的學習,又有水利專業技術知識的提升。在一週的時間裏,我認真聆聽了各位教授的精彩講座,邊聽課邊思考,開啓了心智,每一堂課、每一天都有收穫。教授們來自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領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向我們傳授知識、傳遞資訊、傳送經驗,淵博的學識、活躍的思維、獨到的見解、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受益匪淺。

二、啓迪思路,活躍思維,增強了駕馭力。

授課中,教授們開闊的眼界和寬闊的思路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蘊和豐富的實踐閱歷、條理清晰的敏銳思維、極準確到位的語言表達能力、恰到好處的案例分析等,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是以前未曾聽過的,可謂是“聽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還有使人探究的專業知識,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使我活躍了思維空間,提高了認識能力,使自己能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授們每人對自己從事的研究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既有很強的理論指導,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抓住要點,層層剖析,讓人豁然開朗,使我的思想觀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和工作思路,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疑難問題。

三、找準差距,明確方向,激發了學習力。

透過參加學習我領悟到:教授們之所以擁有淵博的學識、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大而廣的知識儲備量,是因爲他們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善於實踐和總結。相比之下,自己學習得太少,學習一貫性不夠,經常是斷章取義的學,知識面窄,因而“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就是自己與他們最大的差距,也是這次學習最大的收穫。因此,必須從現在起,把學習作爲終身必修課,不斷重視和加強。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無論是國家還是政黨,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會被淘汰。要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順應時代發展實現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習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本身就成爲一種學習,實踐證明,學習問題,不是一個有無時間的問題,關鍵是想不想學的問題。如果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有了學習的強烈願望和迫切需要,即使工作再忙,也可以擠時間學習。只要有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就能夠自覺步入“工作學習化”的境界。

武大之行,給了我太多的感悟,武大之行,將成爲一個永恆而又美麗的回憶。回顧短暫的學習生活,收穫到的是學無止境的領悟,是在大型灌區技術上的認識,同時也是知識領域的擴充、思維方式的拓展。有了這樣一個彌足珍貴的學習經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不僅要增強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更要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爲王英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6

上週六,我們參加了由蘇州大學江波老師關於有效溝通方面的培訓課程。在培訓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溝通”對一名大學生村官的重要性。透過培訓,我們學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江老師總結了溝通的各項原則和立場,列舉了各項溝通技巧,得益匪淺同。江老師在培訓過程中出了很多要注意的問題,其中包括換位思考,即常常說的“將心比心”。實際上,這正是溝通技巧裏面重要的一個核心原則。

自己只有先換位思考,才能體會到對方的感受,才能理解對方的難處,才能明瞭對方最需要什麼,在雙方有爭議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只有互相換位,相對地才能說出對方最願意聽的話,讓對方最心暖,讓對方最寬慰,從而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反之,溝通的結果就是爭吵,爭辯,不歡而散。不但無法透過溝通解決問題,反而,溝通成了製造新矛盾的導火索

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是真誠、信任和尊重。其橋樑是溝通。作爲一名大學生村官,身在基層,我們面對的直接都是最最基層的老百姓,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的融入老百姓,更好的開展基層工作室我們每個大學生村官面臨的最大的挑戰,而溝通正是我們要做好這份工作的必須學會的首要課程。在我們的工作中,溝通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把微笑作爲我們的名片。在基層工作中,這張名片顯得尤爲重要,老百姓是最淳樸的人,有時候,無需太多的言語,我們的微笑就能化解他們心中的一絲小疙瘩。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在待人處事方面,我們要時刻記得將我們的微笑傳遞給每個人的心田。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今後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更好的開展自己的工作。

溝通技巧培訓心得體會7

本月3日至4日公司組織了今年的管理培訓,培訓的主題是教練式溝通技巧。以前在上管理課程的時候,沒有哪門課程刻意強調過教練在管理當中的角色。故聽起來比較陌生,並有濃厚興趣去了解。第一天聽下來,居然還不清楚教練在管理當中到底是什麼角色並在哪個環節去使用。在回家的路上也一直在思考着。回去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明白了教練這個角色。

教練是管理者衆多角色中的一種,當面對新員工和資歷稍淺,管理者是一個指導老師,告訴他們“是什麼”,比如我們所研發的產品知識,我們研發過程中遵循的流程;當面對組織中出現問題的時候,比如我們工作中做的Debriefing,管理者需要扮演管理諮詢師的角色。找出問題出現的根源,並找出其解決之道和進行流程的制定和執行效果評定。

當管理者面對工作的資源和個人能力都滿足的員工時,員工需要的是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率,從員工個人的角度做相應的激勵和創造力,管理者就扮演着教練的角色。在實際工作中,這三種角色不是獨立的,而是因時因人因事而不斷調整的。課堂是老師努力在實踐透過教練的角色來激發員工解決一個問題。其難度非常大,並且繞來繞去。經歷過這樣“教練”的員工以後不一定會找上門來。每次都是開放性問題,沒有教練的建設性意見。在基層管理中,管理者的教練角色應該使用的很低,並隨着管理層次的提升,管理者的教練角色應該使用的是越來越多,直至董事長級別,無須專業的背景知識,只要做教練即可。

這次的授課老師可能沒有完整、系統的管理知識背景,故無法讓學員非常清楚解釋教練的角色。一味地考慮在教練式溝通中對話的技巧。並不斷強調課程中的實踐。故培訓效果不佳,特別是分享人生價值觀的時候,出現很大的偏差,解釋不清。人生價值觀有如下特性:價值觀有時是隱性存在的;價值觀是因人而異的;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價值觀在特定的環境下又是可以改變的。老師講述了抽菸的例子,如果我們說吸菸有害健康,那某個人的價值觀裏面有健康,並且這個人主動去吸菸。這個人的健康的價值觀應該是不成立的。他只不過是堅持了這樣的信念:我抽菸,但不會危及我的健康;或我健康的身體能抵禦吸菸所帶來的所有傷害。這個老師竟然解釋價值觀和人的行爲有時是不一致的。他還說他工作喜歡用數字圖表進行目標導向,但在家庭活動中卻無這樣的價值觀,而是預先不做任何設定,認爲工作和家庭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其實不瞭解價值觀有時是隱性存在的。

無論如何,透過兩天的學習,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了一點“教練”的皮毛。其實工作中還是可以部分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