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4.22K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

當前,資訊化技術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的各個領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改變着人們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此作爲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積極投身到這一變革中去,改革自己舊的教學觀念和舊的教學模式,瞭解新的思想觀念、掌握新的技術,使自己迅速具備和確立資訊時代的文化價值觀念,並能把它們熟練合理的運用於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資訊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核心內容和技術手段,隨着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在我國的不斷髮展,它必將是走向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爲一種時尚,它的探索與發展,也就成爲了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我就資訊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談談我的感受。

一、直觀教學,易於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比較難理解的知道或是學生很少見到的事物,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形象生動的動畫,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變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形象、變虛爲實。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時採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透過讀課文,畫示意圖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了用動畫製作的開鑿的過程示例,學生會更能詹天佑這種方法的妙處。還依然藉助“人”字形線路圖,看看火車的走法,更能幫助學生理解這種“人”字走法的好處,更能體會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觸的才能,學習他的創新精神。

二、拓寬知識面,活躍思維

學生年齡結構小,形象思維能力強。如果僅僅憑口頭上講授語文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採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學生透過讀課文知道大榕樹那的景色很美,卻不能體會那裏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我在電視上播放了大榕樹清晨的實景錄象,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大榕樹的靜態美,然後又播放了衆鳥紛飛的景象,學生又體會到了動態的美。又對一隻鳥的形態和聲音的觀看,可以想象到很多鳥的姿態,這種由靜變動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清楚,易於控制進度、重點的地方可以反覆演示方法,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即使學生沒有親自去看那棵大榕樹,也知道了那裏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衆所周知,學習興趣的形成是學習積極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對學生而言,興趣是的老師,是學習動力之一。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讓學生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欣賞桂林的山光水色。創設遊灕江的情境,讓學生對這樣的美景產生興趣,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興趣的學習這篇課文。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和桂林山的奇、秀、險。

四、提高教學效率,培養現代科學興趣

人們常稱當今的時代爲資訊時代,資訊時代的特徵是資訊流通量大,資訊波及面廣,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與日巨增的資訊,人類積累的知識擦一會越來越多。在教學中用雲資訊技術會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現代科學的興趣。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對於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識都不理解,這時候我藉助多媒體就向學生展示了這些星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讓他們結合圖片和文字介紹來了解其他星球是什麼樣的,使他們更快的理解了爲什麼我們不能遷移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他們在明白這些道理的同時,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校學習已經決定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資訊意識,進一步瞭解資訊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並掌握基本的資訊技術。學生的資訊技術與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積極探索和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並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結合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把資訊技術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越特性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獲取資訊、交流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自身成才。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前景,計算機教育的發展必將能爲跨世紀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爲迎接競爭激烈的、資訊化的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積極備戰,爲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波助瀾。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2

以前學生如果不帶筆記本,我會很生氣,把他們訓斥一頓,然後考慮到從教學樓來機房一趟並不容易,然後讓學生繼續上課。久而久之,學生髮現沒有帶筆記本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夠挨一頓訓罷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今天我改變了做法,我指定了規則,如果你違反了規則,那麼我沒有必要責備你,第一自己生氣不值得,第二學生也不高興。只要讓學生回去拿筆記就好了

然後對於作業的問題,我今天強調了,所有人必須交,哪怕是拖堂也必須交。

最終54名同學上交了42份,相比於以前還是有一些起色的。目前自己的資訊教學還顯得比較原始,沒有什麼成型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模式作爲支撐,每次的課堂顯得比較散亂連貫性比較差,這是要改進的地方。

自己制定的規則,首先自己就不能踐踏,否則學生也沒有遵守的價值,有的時候懲罰是沒有意義的,改正纔是更加重要的。所以當學生犯了錯誤,暴跳如雷,慨嘆學生怎麼能夠這樣呢,然後情緒大爲低落,甚至沒有了教學的心情,這都是應該避免的。所以嚴師或者說嚴厲,並不是說做人苛責,而是說要嚴格的按照規矩辦事,教學雖然需要靈活,但是對於一些習慣養成無規矩不成方圓。

資訊技術課要有明確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驅動下學生纔有可能配合教學活動,否則學生就會陷入到不知所措的境地了,也就無從跟上你教學的腳步了,教學任務佈置的越明確,教學環節設計的越細化,整個課堂就進展的越順利。在很多規定的支撐下,資訊技術課會更加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江蘇省職業學校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資訊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說這樣五天的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啓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資訊化教學的魅力

隨着教育資訊化的發展,資訊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透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資訊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資訊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說“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溫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資訊技術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爲資訊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爲資訊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後,我瞭解了資訊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資訊技術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絡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資訊技術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資訊技術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爲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爲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爲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爲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爲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爲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爲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爲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爲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爲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資訊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絡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絡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絡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絡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並不意味着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爲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絡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爲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透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資訊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資訊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資訊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後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爲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件對於我們進行資訊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絡、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爲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本次資訊技術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透過這五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資訊化教學設計,上網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資訊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而要積極採用資訊技術與我所教的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資訊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培訓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去學習給你更多的資訊化教育技術,用資訊化技術來服務我的教學,提升我的教育教學質量。

資訊技術教學培訓心得體會4

近日,我有幸參加了邯鄲市電教館在市二中組織的《資訊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培訓會》,受益匪淺。本次培訓活動共包括兩場專家講座、六個現場案例展示以及研討交流和專家點評。

開班儀式上,省電教館研究部主任王玉芹闡述了舉辦本次培訓活動的重要意義,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博士後唐燁偉做了《資訊化2.0背景下教育變革與創新》的講座。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全國資訊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展示與培訓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鍾卓對什麼是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是什麼樣的、怎麼構建智慧課堂、整合點怎麼診斷、在教學中如何應用資訊技術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講座。

精彩的報告迎來臺下教師們一陣陣掌聲,六位獲獎教師的課堂教學案例,爲我們展示了實實在在的課,使我更進一步地認識到現代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不僅是把資訊技術作爲輔助教或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資訊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以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爲特徵的教與學方式,從而使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在整合時決不能一概而論,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際整合中運用“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再結合各門相應學科的特點建構出多種多樣、實用有效、易於實現學科課程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這次培訓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叢臺區實驗小學的徐銀增教師展示的科學案例《物體傳聲》,使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變靜爲動,變抽象爲形象生動,豐富了課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見,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並不是簡單地應用課件進行演示的輔助教學,而應該是現代資訊技術手段與課程的“融合”。資訊技術不再只是演示媒體或工具,而應該作爲一種基本素養無處不在。在課堂上不一定要有華美的課件展示,教師也不要過多地板書、講授和滿堂灌,而是把教師的“講”讓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動所代替,使學生由“聽講”、“記筆記”的學習方式更多的變爲觀察、實驗和主動地思考,以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的目的。

透過參加本次培訓,不僅讓我明白瞭如何設計、製作一節資訊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的課例,同時還認識到了實施智慧教育、構建智慧課堂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希望透過對“資訊技術與教學融合”教學理念的理解與摸索,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運用網絡等教學手段,用資訊技術來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呈現給學生一個交互化、資訊化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