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關於魏源的小故事

學問君 人氣:4.63K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啓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魏源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關於魏源的小故事

革新圖強

魏源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史學家和堅決反對外國侵略的愛國學者。他積極要求清政府進行改革,強調:“天下無數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他着重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在1840戰爭前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運、鹽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於“國計民生”,認爲“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這些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於後來的資產階級變法維新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反對侵華

魏源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華活動,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張與辦法。他對人民羣衆的力量有一定的認識,同林則徐“民心可用”的觀點相一致,提出“義民可用”的主張。他從三元里和臺灣等地人民抗英鬥爭中得到鼓舞。在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之後,他滿懷激情地以“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前時但說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縱夷”的詩句,熱情謳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憤怒聲討投降派爲侵略軍解圍的可恥行經,並在《海國圖志》中寫道:“三元里之戰,以區區義兵,圍夷酋,斬夷師,殲夷兵,以欵開網之而逸,孰謂我兵陸戰之不如夷者?”又說“廣東之斬夷首,捐艦者皆義民”,“兩禽夷舶於臺灣,火攻夷船於南澳者亦義民”。他主張利用和依靠人民羣衆作爲抵抗外來侵略的主要力量,與投降派“防民甚於防寇”的反動政策形成鮮明的對照。

爲了有效地進行抵抗,他反對“浪戰”,而主張“以守爲戰”。他總結1840戰爭的經驗教訓,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一曰調客兵不如練土兵,調水師不如練水勇”,主張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設阱以待虎,設以待魚”,以殲滅來犯者。這種相信熟悉情況的當地人民羣衆,發揮他們的長處和抗敵的積極性來組織反侵略武裝力量,並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切合於當時敵強我弱,敵寡我衆的客觀實際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附:相關小故事

再高几釐米就會倒塌

魏源是近代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人們常常稱讚他博古通今、造詣精深。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英才。

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歲在縣試中,認識了小他一歲的競爭對手石昌化。主考官發現這兩人年齡雖小,文章都屬上佳。因爲難分伯仲,便將他倆同時“拔置前茅,贊爲雙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時參加了“府試”,分別獲得冠軍、亞軍。

魏源能成功,絕對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甚至因爲在書房裏待得太久,連自己家的僕人都認不出來了。

石昌化在認識魏源後,感到自己的見識與學問與魏源還有一段差距。一心爭強好勝的他開始琢磨,自己該如何縮短差距,趕上魏源呢?

石昌化開始給自己加碼:魏源讀書讀到三更,那我就讀到五更。魏源讀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沒想到,“梅花沒香苦寒枯”。由於過分刻苦,石昌化患風寒引發癆病,進而嘔血。

身體垮了,學業也就無從繼續,這個早年與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神童,因爲過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參加殿試的機會,“以病劇而不得與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絕對成不了魏源,石昌化過於努力,卻只成爲歷史上的一個無名小卒。

你知道大樹最高能長多高嗎?科學家說,一棵大樹再怎麼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長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撐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撐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極限,再長一米,甚至哪怕幾釐米,都可能自己壓垮自己,轟然倒塌。其實在人生中,讀書、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卻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極限,尤其不能把別人的高度當成自己一定要達到的高度,否則往往不成功,卻逼苦了自己。

TAGS: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