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關於歌德的小故事

學問君 人氣:9.15K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詩人,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歌德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關於歌德的小故事

歌德的軼事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於法蘭克福鎮(位於現在的黑森州)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後在萊比錫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法律,也曾短時期當過律師。他年輕時曾經夢想成爲畫家,在繪畫的同時他也開始了文學創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畫家的'作品時,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與那些大師相提並論,於是開始專注於文學創作。1775--1786年他爲改良現實社會,應聘到魏瑪公國做官,但一事無成。1786年6月他前往意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1788年回到魏瑪後任劇院監督。

歌德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裏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的雛形《原<浮士德>》,此外還寫了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

歌德在魏瑪市的最初十年,歌德埋頭事務,很少創作。到意大利後,他陸續完成了早已開始的一些作品,寫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寫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節。

歌德晚年的創作極其豐富 ,重要的如自傳性作品 《詩與真》、《意大利遊記》、長篇小說《親和力》和《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這些作品表現了歌德重視實踐、肯定爲人類幸福而勞動的思想,說明他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比前一時期有所增長。 《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現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新發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歌德妙巧的還擊批評家

歌德是德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許多詩歌在當時就廣爲人們所傳頌。但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有人對他和他的作品懷有成見。

一天,他在魏瑪公園裏散步,在一條人行道上,迎面遇見一位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的、帶有挖苦性批評的批評家。兩人面對面地停住,那位批評家蠻橫地喊道:“我從來也不給蠢貨讓路。”歌德則說:“而我正相反!”說着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那位批評家走過去以後更加氣急敗壞了,可他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句話。

歌德對那位尋釁污辱他的批評家,不僅表現出豁達的情操和高雅的風度,而且只用一句話就對他進行了妙巧的還擊。

批評家用了一個混合關係的三段論,即大前提: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小前提:你是蠢貸;結論:所以,我不能給你讓路。他只說出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隱而不說,以不讓路的事實來表明他的結論。

歌德的推理是:“而我正相反”,即凡是蠢貨都給他讓路;你是蠢貨;所以,我給你讓路。歌德也只是說出了大前提,以讓路的行動表明結論,省略的小前提則是:你是蠢貨。

TAGS: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