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通用17篇)

學問君 人氣:1.77W

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就不缺愛國的名人故事,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精心蒐集整理了中國愛國名人故事,供大家學習和閱讀。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通用17篇)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爲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爲新中國服務。

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2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裏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爲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爲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3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爲康奈爾大學橋樑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爲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樑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箇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爲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着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爲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4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爲“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爲同胞募捐演出,爲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5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到土牢裏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將軍,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還說什麼鬼話!”於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義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6

清朝末年,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他們都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聰明好學,又立志爲國效力。後來他學習工程技術畢業,回到了國內。可清朝政府對本國人才不信任,像修鐵路,就都讓外國人主持。詹天佑儘管有才幹,也只能當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着要修,因爲他們知道這條鐵路在中國的戰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國,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達成“協議”,說中國如果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麼也不提供。他們以爲中國人離開他們肯定修不成這條鐵路。

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對他不放心,說他自不量力,說他膽大包天,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說:“京張鐵路如果失敗,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說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爲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終於成功地修築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詹天佑爲祖國贏得了榮譽,原來那些瞧不起中國工程師的英國人也表示對他由衷敬佩。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7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武將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衆,還善於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爲統帥,多次打敗了敵軍。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後來,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爲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麼樣,是否還願意爲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爲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爲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可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馬上回去領兵參戰!”

使者走了以後,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令,可一直沒等到。原來那個使者接受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爲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用他。

廉頗爲趙國的安寧奮鬥了一生,晚年仍希望爲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趙國的兵士衝鋒陷陣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祖國。這就是愛國英雄們的本色。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8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爲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麼?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羣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孫中山執著無悔於革命,在於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羣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9

漢朝的時候,有一位歷史學家叫司馬遷。他祖上幾輩都是國家的.史官,負責記錄歷史。司馬遷年輕時立志繼承家業,寫出一部完整的史書。他離開長安,到各地遠遊,考察歷史古蹟,蒐集到了許多珍重的史料,瞭解了英雄豪傑和人民羣衆的動人事蹟。這使他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決心把那些豐功偉績記錄下來,傳給後代的人們。之後他父親去世了,他之後做了史官,想到自己的志向,就開始寫作。

沒想到這時候,一次政治事件把他捲了進去。司馬遷爲國家着想,說了幾句真心話,得罪了漢武帝,被處以死刑。要免死只能出錢贖身或理解腐刑。司馬遷家裏沒錢。他萬不得已,理解了腐刑,以求活下去。腐刑是最殘忍的刑罰,受刑人被割掉生 殖器,失去男性特徵,成了宦官一類的人。這對司馬遷是多大的打擊呀!有的人認爲他不該怕死貪生,甘受污辱;朋友們也疏遠了他。司馬遷不去辯解,只是夜以繼日地寫作。多少年後,他最後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記》。這時候,他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人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死了有如九牛亡一毛,有什麼可怕的?我是爲了寫這部史書而求生的呀!我不願意我們國家的歷史在我手裏中斷,英雄的事蹟在我心中埋沒。此刻書寫成了,就是讓我死千次萬次,我也不怕了!”

司馬遷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得到傳揚,甘受屈辱。他的愛國情感多麼深厚啊!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0

我們的國家此刻實行改革開放,許多外國人到中國訪問、投資、做買賣,這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如何跟外國人打交道呢?一方面要有禮貌,尊重人家的國格,尊重人家的各種習慣。另一方面也要維護我們的國格國法。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都是錯誤的。那裏講一個馮玉祥將軍對待外國人的故事。

馮玉祥是的愛國將領。他當年擔任陝西督軍的時候,一次接待了兩個外國人。他很有禮貌地請他們坐下,談話。兩個外國人開啟旅行袋。拿出一塊新鮮的野牛肉,要送給馮玉祥。馮玉祥問:“哪裏弄來的野牛肉?”外國人回答:“是我們在終南山打獵打來的。野牛兇得很,不好打。”馮玉祥皺起了眉頭:“你們到終南山打獵,和誰打過招呼?領過許可證嗎?”外國人忙說:“我們打的是野牛,沒有主人,用不着和誰打招呼。”馮玉祥沉下臉說:“終南山在我們中國,是我國的領土。野牛生在那裏,自然歸我國所有,怎樣說沒有主人?你們不經允許,私自獵牛,這是犯法的!我作爲地方官,有保護國家主權的職責。你們在中國就要守中國的規矩,不能蠻不講理!”兩個外國人理屈詞窮,只得承認做了錯事。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1

爲了拯救祖國,以孫中山爲代表的愛國志士們開始了*清朝的革命。這些志士中,有個叫陳天華的,是位傑出的革命宣傳家。陳天華是個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聽說俄 國企圖侵佔我國東北,就咬破手指,寫了幾十幅血書寄回國內,號召開展反侵略鬥爭。他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踐踏,禮貌古國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國人喪失了信心,就奮筆寫了《警世鐘》、《猛回頭》兩本小冊子,用長長的詩句,歌頌我們的山河、人民和歷史。他寫着:“我中華,原是個,有名大國;不比那,彈丸地,僻處偏方。論方里,四千萬,五洲無比;論人口,四萬萬,世界誰當?論物產,真是個,取之不盡;論才智,也不讓,東西兩洋。”

他又十分憤恨地寫了外國侵略者佔我國土殺我人民的罪行。最後他呼喚人們趕快覺醒:“睡猛獅,夢中醒,向天一吼;百獸驚,龍蛇走,魑魅逃藏;改條約,復政權,完全獨立;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纔是我,大國民,氣吐眉揚。”

陳天華寫的小冊於,對宣傳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許多人就是讀了他的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己之後爲了喚醒民衆,不惜投海自盡,用生命報效祖國。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2

宋朝的時候,有個品德十分高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他從留意懷大志,期望將來能做治國安民的'宰相,爲國家出力;或者做一個醫生,爲百姓治病救命。他對人說:“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於國家的事,我就願意做。”之後,范仲淹做了官,還真當了一段時刻的宰相。他爲官清正廉潔,很

受好評。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鹽倉的小官,見海水氾濫上岸,百姓受難,就提議修海堤,還親自參加運土、夯土。不料母親去世,他按規定回家服喪。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斷寫信去幫忙出主意。海堤修成了,當地人們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幾年以後,范仲淹進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對的事就批評,還主持改革,結果得罪了人,好幾次被貶職排擠出京。可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管在什麼職位上都做出了成績。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財產辦了許多義莊、義田、義宅,救濟窮人,還辦了一些不收錢的學校,讓沒錢的窮人子弟上學,可他自己的孩子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有人不明白他爲什麼這樣,他寫了一篇叫《岳陽樓記》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就是說,一個愛國愛民的人,要甘情緒願比別人先吃苦,比別人後享樂。范仲淹的“先憂後樂”思想,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3

有英雄就有懦夫,有愛國者就有賣 國者。有一些人雖然是中國人,卻認爲中國處處不如外國,在外國人面前挺不起腰桿,甚至說“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抗日名將吉鴻昌對祖國有深厚的情感,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率軍抵抗日本的侵略。他在外國人面前,也表現出了豪邁的氣魄。

有一年,吉鴻昌被國民黨政府派到美國去考察。一天,他到郵局寄包裹。美國的一個郵局工作人員聽他說是中國人,就嘲笑說:“中國?我可不知道什麼中國!”吉鴻昌聽了,十分生氣。可陪同他的一個使館人員對他說:“你何必說是中國人呢?說是日本人,他對你的態度就會好了。”

吉鴻昌頓時感到受了污辱。他想:我們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貌古國、大國,爲什麼連是中國人都不敢說呢?他對使館的人說:“你覺得做中國人丟臉嗎?不光彩嗎?我倒覺得做一箇中國人光榮得很!我誓死不當崇洋媚外的洋奴!”

他回到住處,找來一塊木牌,在上方工工整整寫了“我是中國人”幾個字,然後掛在胸前,外出時也不摘下。當美國人驚奇地注視他的時候,他心中十分自豪。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4

古語說:“忠孝不能兩全”,“爲國者終不顧家”。這當然不是說,報效國家就不能孝敬父母,不能管自己的家庭,而是說,當國家更需要自己的時候,要能公而忘私,甚至放下個人和家庭的幸福。自古以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是很多的。

漢代有個青年將領叫霍去病。他16歲就參了軍,跟着舅舅衛青到邊塞和入侵的匈奴人作戰。別看他年紀輕,卻英勇善戰,能指揮成千上萬的騎兵步兵,屢建戰功。有一次,他率領一萬精銳騎兵,深入敵後幾千裏,打敗了敵人。之後他和衛青分兵兩路,和匈奴進行決戰,最後擊退敵人,使國家的北方消除了外來的威脅。漢武帝加封有功將士,讓他和衛青共同擔任大司馬,統率全國的軍隊。

霍去病少年從軍,爲國出生入死,卻顧不上自己的家庭,他也從不追求享樂。漢武帝爲他建造府第,給他優厚的待遇,他卻說:“匈奴還沒消滅,我怎樣能顧自己的小家呢?”

正因長年征戰,霍去病得了重病,2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把短暫的一生都貢獻給了祖國,使人民享受了安寧。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5

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分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主要是在歐洲和美洲,雖然並沒有自己的祖國,但是猶太人是一個凝聚力十分強的民族。

德國大詩人海涅就是個猶太人。他寫的詩充滿愛國激情,但是有些人正因他是猶太人而對他抱有成見。有一段時刻,他在公共場合常遭到一些無恥之徒的侮辱和攻擊。

有一天,在一個晚會上,有個不懷好意的傢伙對他說:“告訴你一件個性的事情,我發出了一個小島,這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看來,只有你我一齊去那個島上,才能彌補這個缺陷!”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6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澱的小男孩張嘎與的`親人奶奶相依爲命。爲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 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一次戰鬥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 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裏,沒有上繳。爲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裏面放火,裏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鬥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裏的手 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佈把手 槍發給他使用。

中國愛國名人故事 篇17

這是一個當年曾深深感動了全國人民的真實故事。

蒙族少女龍梅與玉榮是一對小姐妹。一天,她們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爲生產隊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風雪。羊羣經不住暴風雪的襲擊,順着風勢越走越遠。姐妹倆冒着刺骨的風雪,一路保護着受驚的羊羣。龍梅爲救一隻埋進雪裏的羊和玉榮、羊羣失散了。待她找到玉榮時,發現妹妹光着一隻腳在走路,那隻光腳已凍成了坨子了。龍梅急忙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凍在了腳上,脫不下來。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凍僵的腳,揹着她艱難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終於倒了下去。由於鐵路工人和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及時趕到,姐妹倆和羊羣都安全脫險。龍梅和玉榮受到了共青團中央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