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

學問君 人氣:1.8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1

最近一段時間,我認真的閱讀了一本名人故事集,從這本書中受到了很多啓發。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各個年代、各領域的名人。如秦始皇、孫武、商鞅、孔子、魯班、司馬遷、玄奘等,他們是如何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爲一代名人的故事。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勤奮刻苦。

如勵精圖的君王康熙,從五歲就開始用功讀書;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喜愛研究戰術、從來不放過向別人請教的機會;道學家派的創始人老子,前半生一直默默無聞地沉浸在書中,研究關於道德的學問;著名的唐朝僧人玄奘一生閱讀了大量的佛學經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孔子,他學琴的時候,連他的老師都認爲他學的可以了,可孔子依然不滿足。他一定要把音樂中最深刻的含義弄懂,才允許自己接下來學習別的音樂。這種鑽研到底的精神,真是令人振奮和感動!想到這些偉大的人在當時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夠這麼勤奮刻苦地學習,我心裏真感到慚愧。看來以後要多向他們學習才行。

這些名人勤奮刻苦,最終成才的故事還讓我產生了一種很深刻的認識:人生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儘管有的人智商高一些,有的人智商低一些,但成功的關鍵還是有看這個人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就算是天才,如果驕傲自滿,荒於讀書,他最後也一定會一事無成;而有的人雖然笨一些,但經過努力後,總能達到理想的成就。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笨鳥先飛”吧!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2

同學們,你們知道以墨洗池的書聖是誰嗎?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的大書法家,他從小開始練字,到七歲時,字已經寫得不錯了,可他的願望是能成爲一個大書法家,所以後來他一邊學習,一邊堅持練字可是四、五年過去了,還沒有太大的長進。

有一次,他無意中聽到父親有一本叫《筆談》的書,就找父親要了這本《筆談》,很用心的閱讀,並認真領會後在進行臨摹。不到一個月時間字就突飛猛進。我想,這就是他成爲大書法家的原因。就像我們平時讀書一樣,不能死記硬背,要講究方法,這樣就能取得四半功倍的效果。

王羲之練字非常專心,甚至有些癡心。他還鬧過吞食墨汁的笑話呢!

王羲之做事有毅力,持之以恆。他們家院子後面有一個水池,因爲長年累月的練字,在池裏洗毛筆,時間一長,水池的水全部變成了黑色,這個池,就是有名的墨池。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須像王羲之那樣,能要有目標,有毅力,還要能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落網。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3

王獻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

他自幼跟隨父親王羲之學書法。一天,他挑了一些認爲寫的比較好的字去給父親看,父親直到翻到最後一個“大”時,才提筆在下面加了一點,然後叫王獻之給母親。母親看了半天,指着那個點說 : “你只有這一個點像你爸爸寫的!” 王獻之很沮喪。從此,王獻之不管寒暑,日夜練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盡了 18 缸水時,字也練得有筋有骨了。後來,他和父親被人們稱“二王”。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自已。我學過畫畫,練過毛筆字;學過鋼琴,練過跆拳道 ……可唯一堅持下來的只有鋼琴。記得,纔開始學鋼琴時,覺得十分有意思,吵着要學。可是學了不到半年,便覺得學鋼琴十分枯燥、無味。有時甚至還想到了不學鋼琴了。媽媽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總是半途而廢。”聽了媽媽的話,我堅持了下來。可在上鋼琴課時,總是不用心,經常有錯音。老師叫練 10 遍,我只練了 3 遍,由於練習的遍數少,總是完成不了任務。比比王獻之,他那樣刻苦地練字,爲了練好字,用了 18 缸水。我簡直估算不出 18 缸水寫了多少字。我真慚愧。

我要向王獻之學習,學習他 18 缸水的精神,不管練琴,還是學習,都要持之以恆,勤奮刻苦。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4

讀了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時珍。李時珍是我國一個偉大的醫藥學家,他花了十幾年的心血寫了一本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它被翻譯成日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

李時珍年幼時,身體多病,常想長大後一定當個醫生。再加上他的祖父、父親都是醫生,從小就具備了不少藥物方面的知識。但李時珍的父親不想讓他學醫,於是他向父親表示:要立志學醫。父親見他意志堅定就只好答應了。

李時珍讀過大量的藥物書籍。發現了不少藥書對藥物性能的記載有錯誤。有的藥服用後可以致使人死亡。這些事情對李時珍的觸動很大。爲了做好這項工作,在十年的時間裏,他把古代的.醫術和藥書幾乎翻了個遍,但李時珍認爲還需要親自實踐。

從此李時珍經常到各地遊歷訪問,他給人看病不收錢財,只求別人告訴他一點偏方。爲了深入研究,他經常爬山越嶺,到深山野林採集草藥,在外面風餐露宿,飽受艱辛。他的足跡他變了山山水水,行程不下萬里。

李時珍花了近三十年的時間,記下了幾百萬字的筆記。經過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終於寫出了舉世名的中藥鉅著《本草綱目》,給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科學遺產。

從中我也得到了啓發: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5

這個假期,對我感觸最深,影響最深的就是《世界最有影響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

讀這本書,讓我耳目一新,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這本書概括介紹了100位偉大人物的人生經歷與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既有用王者風範創造歷史的千古帝王,又有用雄才偉略改寫時代的政治領袖。他們的帝王之位有的是靠自己努力打拼爭取來得,有的是靠世襲制傳承而來的。他們之所以能夠開創盛世,建立豐功偉績,就是因爲他們擁有驚人的膽識,非凡的才能和熾熱的愛國情。他們是我最佩服的人。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講了用睿智的思想征服世界的思想巨人,用嚴謹求實的態度追求真理的科技驕子,用生花妙筆書寫人間百態的文壇巨匠,用至善至美的心靈陶冶我們情操的藝苑名流,用汗水和智慧創造財富神話的商業鉅子。他們以專業知識爲基礎,以興趣愛好爲機翼,以造福人民爲動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蹟。他們的成功,不僅造就了個人事業的輝煌,還爲我們這些後來者積累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論你出生高低貴賤,只要你肯拼搏努力,就一定能創造出屬於你的奇蹟!

讀《名人成才故事》有感400字6

這幾天,我讀了《影響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受益匪淺。

本書介紹了傑出的政治領袖: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家喻戶曉的古典浪漫主義小說作家的代表-------吳承恩。從書場裏走出來的小說家------施耐庵。一代詩仙----李白等著名人物。

這些著名人物令我敬佩,但有一位名人,他是喚醒了人們靈魂的文學鬥士,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他就是-------偉大的魯迅先生。

他從小受到嚴格教育,很早就開始在著名的三味書屋學習。1920年,魯迅又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他認爲醫學是一門有用的學問,中國人體質差,學醫可以爲人治病,救死扶傷,所以就賺到仙台醫學學院學醫。可是後來遇到的一件事,使他再次改變了注意。

在一次放映片中他看見了一羣日本兵抓住一箇中國人將他五花大綁地押赴刑場。在場的同學們歡呼雀躍。頓時憤怒、悲痛、屈辱充滿了他的心。魯迅苦苦思索,終於領悟到“醫學救國”行不通。再高明的醫師也只能就同胞的肉體,而無法醫治同胞的靈魂;只有振興中華,纔是當務之急。於是魯迅決定放棄醫學,轉學文學。他一生創作和翻譯了許多作品:《狂人日記》,《阿Q正傳》《墳》。

他以筆爲武器,喚醒了無數中國人,被後人譽爲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這就是魯迅先生,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筆鋒和仁愛的心,無情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令我讚歎不已。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頑強鬥爭精神永垂不朽。

這本書讓我領悟前人的經驗,走上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