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藺相如的故事

學問君 人氣:9.28K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蹟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藺相如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藺相如的故事

藺相如是趙國的一個英雄,他作爲一名大臣,爲了能夠保住和氏璧,從容遊走在生死之間,其氣魄和膽識都是爲人所欽佩的。藺相如在千百年來都是能臣的優秀代表之一,他能夠在三年內,從一個門客晉升爲上卿,足以證明其能力和過人的本領。

藺相如是個有勇有謀的勇士,他出身貧寒,在一個極其重視出身的社會裏,藺相如是不可能有機會嶄露頭角的,偏偏這時代的號角一吹響,藺相如就像響應號召般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上。

藺相如能夠出現在趙惠文王的面前,還要多虧繆賢的舉薦。這一切都要從那塊“和氏璧”說起,秦國聽說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也是就給趙國來信,說秦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玉,趙國君臣上下商議,給了秦國未必會割讓城池,不給又怕秦軍攻打。給不給都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個時候,繆賢大膽進言,建議趙惠文王讓他的門客藺相如試試,抱着試一試的態度趙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見了藺相如。

趙王見到藺相如就問他,怎麼處理和氏璧這件事。藺相如便給趙王分析,趙王如將和氏璧獻給了秦國,而秦國不把城池割讓給趙國,秦國在道義上是失信的,而趙國不給秦國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個更理虧,自然不言而喻。兩種對策衡量一下,寧可答應它,讓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於是,趙王又試探性地問道誰能夠擔任出使秦國的重任,藺相如毛遂自薦帶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國。

到了秦國,秦王見着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到來,十分高興。藺相如獻上了和氏璧,把這塊寶玉給衆人傳看,秦王很高興,但是言語之間卻沒有要割讓城池的意思。藺相如便趁機對秦昭王說:“這塊玉上有一個瑕疵,請讓我指給你看。於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迅速退後,怒髮衝冠地說:”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誠信!如果大王要強迫我交出玉,我就和這和氏璧一起葬身於此。“秦王一聽,不敢怠慢了藺相如,要藺相如提條件,藺相如說:”趙國爲了將和氏璧送到此地,趙王齋戒了五天,按照理解來說,你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設九賓大禮,這樣以後我才能心甘情願將寶玉獻給大王。“

秦王不敢違背藺相如的話,於是真的照着他說的話做了。在過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禮節接待藺相如,相如一見秦王便坦白:”秦國從穆公以來二十多位國君,沒有一位能夠堅守信約,我怕被秦國欺騙而辜負了趙國,所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如果秦王誠心想和趙國交換,那麼秦王請先割讓二十座城池,趙國一定派人將玉送來,秦強趙弱,趙國是不會欺騙秦王的。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請求秦王處罰。“藺相如說完這番話後,羣臣莫不震驚,秦王自覺被趙國玩弄,本想處死藺相如,但不能爲了區區一塊玉而傷了兩國的和氣。於是,秦王也就放過了藺相如,這樣藺相如安然回到了趙國。

藺相如甘冒生命危險爲國家效命,見其忠勇,而秦王雖然受到藺相如的欺騙,卻能顧全大局對藺相如以禮相待,表現出了大國君主的氣度。

c繆賢稱讚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謀。“在繆賢的口中,藺相如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他爲了趙國的和氏璧,隻身前往秦國,在朝堂之上勇敢與秦王對峙,不顧自己的生死,顯然藺相如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後人一提到藺相如,想到的是他”完璧歸趙“、”澠池相會“,他的這些故事都是婦孺皆知的。《世說新語》:”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恆如有生氣。“雖然藺相如已經成爲了歷史,他的年代也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但是翻開史冊,讀到關於藺相如的故事,文字之間藺相如的形象躍然於紙上,就像他又重新站在了我們面前一樣,就像我們又將思緒拉回到了遠古的時期。

藺相如,他的生卒年不可考。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這一事件,而被後人稱爲”智勇雙全,不畏強暴,以國家爲重“,《廉頗藺相如列傳》描寫藺相如是個難得的人才,是君子也是小人,當然他更多的時候是個猛士。一介文人,其悍勇不輸於歷史上任何一個人。當時的趙國,文有平原君,毛遂,虞卿,武有趙奢,廉頗,李牧。藺相如能夠坐到上卿的.位置,這還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不管後世人說他是小人也好,還是君子也好。能夠在威武的秦王的宮殿之上,大聲喊出:”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樣豪言的,一定不是個小人。

藺相如在還未出道顯名的時候,還只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家中的一名舍人。在講究出身等級的春秋戰國時期,藺相如要想謀取好的出路實際上是很難的,他的出身並不是很好,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終於秦趙兩國間的矛盾,成功將藺相如推到了時代的舞臺上。時勢造英雄,藺相如順應時勢而生,必定會有一番作爲。

秦趙兩國向來不和,在趙惠文王時代,兩國的關係仍然很緊張。趙國有平原君,毛遂,虞卿,趙奢,廉頗,李等能人。他也總能暗中調和各方勢力,把握國家發展的方向。在處理對秦國的關係上,他甚至廉頗與秦國走得比較近,這樣會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仇視,因此他破格提拔出身低微且有抗秦派背景的藺相如,使其與廉頗形成一個制衡。因此,藺相如從小小的門客從短短的三年裏升任爲上卿,就是因爲趙國外交路線轉變,而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增大。事實證明,趙惠文王是個很有眼光的人,藺相如的確做得很好。

公元前283年,秦昭王向趙惠文王提出以十五城易趙之”和氏壁“,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秦國打的什麼主意,趙國有點不知所措,藺相如在這個危機的關頭挺身而出。”寧許以負秦曲“在道義上也要勝過秦國,並在求得趙王的同意後,隻身前往秦國和秦昭王進行談判。秦王接見了藺相如,藺相如假裝指出璧上有點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結果,藺相如得到璧後便退到柱子旁邊,怒髮衝冠,大聲喊出:”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語氣不卑不亢,而且因此來威脅秦王,就算是殺掉藺相如也得不到寶玉,還不如將他送回去,結果藺相如果真安然歸國,趙惠文王在此事後很欣賞藺相如,秦國沒有再提和氏璧的事情,而趙國也免於將和氏璧拱手送人。

藺相如在趙國的成績傲人,他是個優秀的外交家,因爲澠池相會,藺相如的地位一下子躍升到了上卿,另一個爲國家效力的將軍,聽說一個文弱書生竟然爬到自己這個殺敵立功的功臣身上了,對藺相如很是嫉妒,藺相如則在一次宴會上狠狠批評了廉頗一頓,勸廉頗將私人恩怨放下,好好輔佐大王將國家發展起來,廉頗聽完後很有感觸,並親自上門負荊請罪,給藺相如賠不是,二人的恩怨一筆勾銷。

可見,藺相如不僅是個有才華的能臣,也是一個有勇有謀,心胸寬廣的英雄。

刎頸之交、生死之交,都是形容兩個人深厚的友誼。廉頗和藺相如的友誼跟別人還有點不一樣,廉頗趙國的武將而藺相如是趙國的文臣,一文一武,本來都是爲國效力的,但是二人最開始的關係卻不是很好。

藺相如出身貧寒,當初只是繆賢的門下的區區一名門客。在繆賢的舉薦後,藺相如才正式出現在春秋的大舞臺上。而且藺相如一上任,就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之後,成功將趙國的和氏璧送回趙國,他憑藉他的機智,欺騙了秦王,但是卻成功完成了任務。很多人瞧不起,藺相如用欺詐的手段,騙取了秦王的信任,指責藺相如是個小人。但設想,當初荊軻刺秦的時候,荊軻和秦舞陽去見秦王的時候,秦舞陽嚇得發抖就差尿褲子了,而藺相如不僅去了秦國,面見秦王臨危不懼,面不改色,還去了兩次秦宮。藺相如一個文弱的書生,面對權傾天下的秦王,能夠大義凜然地喊出:”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樣有氣魄的語言,絕非一個小人能比的。

不論虛僞與否,藺相如在這次出使秦國歸國之後,受到了趙王的賞識,加官進爵,三年之內一下子就到了上卿這樣的位置。這時候,有的人心裏開始不平衡了。這個人就是廉頗,說到廉頗,他是趙國的一名將軍,久經沙場給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勞苦功高,他的地位自然也高。

廉頗,出生的年月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經帶兵攻打齊國,立下了戰功而被趙王封爲上卿。出身不錯的廉頗,身爲趙國的名將,聲名遠播,自己辛辛苦苦爲國家效力,這麼多年才坐到了上卿這個位置,而藺相如,在他們眼裏就是被稱爲”賤人“,出身不怎麼樣,也沒有帶兵殺敵,出生入死,飽經風霜,怎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超過了自己,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廉頗心裏很不爽,他看不起藺相如又嫉妒藺相如,每次都和藺相如針鋒相對。

澠池會之後,趙王拜藺相如爲相國,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還要高一點。廉頗心裏很不服氣,並對其他人說只要一見到藺相如就會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話,就十分留意,避免不和廉頗碰面,朝會因爲會同廉頗見面,藺相如會常常託病請假,不跟廉頗爭奪先後的次序。而出門見到了廉頗的車子,也會刻意避道而行,藺相如的門客十分氣憤,爲什麼要如此忍讓,藺相如和廉頗的官職不相上下,何況上卿的地位還要在廉頗之上呢。

藺相如解釋道:”我連秦王都不怕會怕廉頗將軍嗎?我和廉頗將軍是趙國的左右臂,如果我和廉頗爭奪起來,發生矛盾而不和,導致趙國上下不能同心,這是秦國希望看到的結果,也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我對廉將軍一再忍讓,是考慮以國家利益爲重。“左右的人都很感動,這些話又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知道後很慚愧,便當即赤裸上身揹着荊條去到了藺相如那裏請罪,廉頗還請求藺相如用荊條狠狠抽打自己,並說:”因爲我心胸狹窄而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想不到您的胸懷這麼寬廣!“從此,兩人冰釋前嫌,成爲了好友,這便是”負荊請罪“的故事。

TAGS: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