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面試技巧>

面試官常用的一些心理誘導技巧

學問君 人氣:2.81W

    今天的面試官都很清楚如果用人不當公司就會爲此付出代價,所以他們千方百計要確保他們聘用的是最優秀的求職者。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們會在面試中使用特殊的技巧誘導應試人承認自己的各種弱點,不道德的行爲,以及個人隱私,藉此把應試人淘汰。儘管某些面試技巧表面上很單純,但如果你對此不加防備的話就會落人考官的陷阱而後悔莫及。

面試官常用的一些心理誘導技巧

    所以,你在碰到這些狡猾的面試官時應當有所準備,事先了解在面臨具體的情境時該如何應對。但是,筆者並不是鼓勵你去撒謊而是要你時刻牢記,你在面試中的任務就是強調你的優勢,而非流露你的弱點。如果你能準確評估你的能力並對應聘的工作充滿信心的話,你只需要講一些必要的實話而無須透露任何不相關的資訊。的確,大多數考官掌握的面試知識還不如你多(因爲你看了這本書),但有一些考官卻是精通面試的專家。下面介紹的是考官常用的一些心理誘導技巧,它們被用來誘使應試人講出不利於自己的實話。而你可以透過瞭解這些技巧來防止在未來的面試中落人陷阱。 ◆誤導性的面部表情。應試人在面試中會使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例 如身體稍向前傾,微笑,與面試官保持目光交流等來表示自己的專注。而面試官也會使用一定的面部表情來誘導應試人進行回答。比如,有的面試官會稍微揚起眉毛對着應試人微笑,表現出樂於接受和滿懷期待的表情,這往往會使應試人相信考官是真誠友善的,以至於泄露出關於自己的負面資訊。在詢問敏感問題或者私人問題時考官使用這些表情會產生更大的迷惑性而使應試人放鬆防備。所以千萬不要被誤導:不管考官表現得多麼真誠而坦 率,你都要用謹慎的措辭來回答這些敏感問題。 ◆有意停頓。富有經驗的記者在採訪心狠手辣的罪犯、油嘴滑舌的政客或者善於交際的名人時會使用有意停頓來從他們嘴裏套取資訊。而有意停頓的技巧應用在應試人身上則效果更明顯。在與人面對面交談時我們大多數人都對中途出現的沉默感到不舒服,往往會急切地講一些話來填補空白。所以,當考官停止講話而眼睛盯着應試人時,後者在心理壓力之下不是對他們前面的回答進行詳細補充就是開始談論新的話題。    在面試中應對沉默的最好方法是也保持沉默,而且要儘量表現出愉快的樣子。應試人的這種反應會產生一種善意的僵持狀態,結果往往令考官耐不住性子而繼續詢問下一個問題。大多數有意停頓持續不過數秒鐘的時間,如果停頓時間超過了兩秒鐘,考官往往就意識到你沒有中計。 ◆兩步走的面試問題。在跳舞時,舞伴會帶領你邁着一系列預定的步伐完成整個舞曲。同樣,在面試中考官會透過按照一定的步驟向你提問來了解你的全面資訊。在這方面考官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先就一個基本主題進行提問,在你回答後再要你給出這樣回答的理由。考官的提問方法大致如此:譬如,考官會先向你提問:    “你當時決定主修什麼專業?”稍後他/她會繼續問你:“爲什麼?”    考官使用兩步走的方法來獲得關於你的判斷力,動機以及其他個性因素的線索。所以如果你對前面這個問題這樣回答:“我當時決定主修歷史,因爲我認爲歷史學掌握了對於未來問題的最終解決之道。”你的.回答任務並沒有完全完成。如果你面對的是一位面試專家,他/她會繼續問你爲什麼歷史學對你那麼重要或者爲什麼歷史學會讓你願意花四年時間來攻讀而不是僅僅修讀一兩門相關課程。要圓滿地回答兩步走的面試問題你需要在面試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你對自己瞭解得越多,你和考官的問答就會越圓滿。 ◆細目清單式的問題。在面試中考官也會問一些提供多種選項供應試人選擇的問題(即所謂的細目清單式問題)。考官的目的往往並不是幫助你在壓力環境下理清思路而是恰恰相反。當考官提出問題並提供一系列可供選擇的選項時,他們的目的往往是對你前面的某個回答的細節進行證實。譬如,如果某位應試人在答題時顯示出不願意涉及具體細節的傾向,考官就會伺機問一個細目清單式的問題,在提供的多種選項中列出有關某個細節的參考答案,藉以來誘導應試人進行回答。 ◆模棱兩可的問題。考官們用來探究求職者弱點的另一個狡猾的技巧就是使用模棱兩可的問題。之所以叫模棱兩可的問題是因爲考官會向你提供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你不太會選,除非你在某個領域具有高度的技能或者獨特的品質;而第二個選項則較容易選擇,但是它不太會令你滿意。    這裏有一個例子:“你的寫作能力如何——你具有那種令你滿意的寫作能力,或者你的寫作能力尚有待改進嗎?”如果你選擇第一個選項,就意味着你覺得不需要改善你的寫作能力——而這是需要你用充分的事實來證明的!如果你選擇第二個選項,就意味着你承認你的寫作能力還不夠。所以總體上,你最好根據你的具體能力來策略地回答模棱兩可的問題。這裏是對於上面問題的回答示例:“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所以我的寫作能力可能永遠也達不到令我自己滿意的程度,但是我的寫作能力要高於一般人的水平。我寫作時非常仔細,反覆修改,以儘量避免錯誤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