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生活中有哪些消費心理學

學問君 人氣:2.78W

生活中有哪些消費心理需要我們瞭解的呢?一起來閱讀一下下面的文章吧!

生活中有哪些消費心理學

消費也是有學問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消費,那麼是不是有必要研究一下商家的消費心理學?

孩子上大學,家長通常都不會拒絕買電腦的要求,接下來買什麼電腦通常就是孩子說了算了。在實體店看中了一個售價6500元的電腦,上網搜了一下,某寶最便宜的賣6450元,結果當場就把電腦買了。便宜50塊錢,這咋不上網買了?大家都會想,6000多都花了,還差這50塊錢?這種心理在生活中很常見,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心理學上叫“貝勃規律”。比如,本來賣5毛錢的報紙突然漲到5塊錢,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大家都會覺得難以接受,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元,人們卻不會覺得漲幅很大。商家常常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來給商品定價,即對高價值的商品採取小差額的定價。比如兩臺規格性能都一樣的電視機,分別定價5788和5699,這種差價基本不會對顧客的購買決定產生影響,而定價5788的商家就在顧客不知不覺間提高了毛利潤。

再比如,老闆搬新家時,有一張紅木書桌新家沒地方放,就送給了小明。小明把書桌喜不自勝地搬進家後,頓時覺得原來那把塑料椅子和書桌放在一起大煞風景,於是沒多久就買回來一個皮質轉椅來搭配這個書桌,這樣心裏就舒坦多了。沒倆禮拜,小明又花了4000塊換了個新書櫃,因爲這一張書桌,小明把自己家折騰了個底兒朝天。這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叫“鳥籠效應”,說的是假如送給一個人一隻空鳥籠,那麼一段時間後,這個人就會爲了用這隻籠子再買一隻鳥,而不是把籠子丟掉,也就是這個人反而被籠子給異化掉了,成了籠子的俘虜。“鳥籠效應”是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後,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9月8日凌晨,一年一度的蘋果發佈會又開始了,庫克帶着槽點滿滿的iPhone7亮相。儘管手裏的6s還在冒着熱氣,儘管最近也沒有一筆橫財入賬,但還是有很多人非要追上這股一年一度的蘋果熱,爭先恐後去蘋果店門口排隊購買最新款。爲啥呢?這些人中不乏忠實的果粉爲了體驗iPhone的新功能,也不乏真土豪就是有錢任性,也不乏手機剛好報廢買來江湖救急……不過,在排隊購買的人當中也有人是出於這樣的心理:身邊的人都換了7,我要是不買,以後聚會都不好意思自拍,發微博都不好意思帶來源小尾巴,開會時手機都不好意思放桌上……思來想去,不過就是一個月的工資,咬咬牙就買了吧!

對於一些較容易獲得且逐漸形成趨勢的產品和服務,大家會感到別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個,可能這東西並不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沒有,就會感覺低人一等。在經濟學理論中,這叫做“攀比效應”,是一種趕潮流的慾望。買這個東西的人越多,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越強烈,擁有這種商品的消費者越多,這種商品的內在價值越大。我們在消費時要儘量避免受到他人的影響,選擇真正需要且適合自己的,攀比和虛榮又不能當飯吃,何必爲了迎合別人而勉強自己。

很多心理學現象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消費決策,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千萬別爲了一時的不理智而掉進商家的陷阱和自身的心理陷阱。懂點消費心理學,就可以儘量躲開這些陷阱,把錢用到正地方,發揮最大效用,做到理性消費,堅決不當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