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與生活>

總是抱怨他人就是埋怨自己

學問君 人氣:2.38W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總是習慣性的抱怨,甚至爲了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抱怨,這種抱怨的行爲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心理健康。在小編看來,一個人總是抱怨其他人,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埋怨自己,爲什麼這麼說呢?

總是抱怨他人就是埋怨自己

首先抱怨來自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不滿。

抱怨最初是一種傾訴,是爲了減壓。現實生活中面對着入不敷出,工作壓力大但是收入低,困在被壓迫或者剝削,需要被幫助的位置上等等,的確需要找人傾訴來平衡壓力。

但是總是不停抱怨同一類話題的人,其實是在說,爲什麼我總是這個樣子,爲什麼我不能更好一些?

其次,來自內心的不安與焦慮感。

不安最先引發的就是焦慮感,需要被照顧。抱怨也確實可以吸引到一定的關注,從而引起他人的幫助或照顧。

比如事實明明並不是如此糟糕,但是在抱怨的人口中,整個世界都是糟糕的,都是需要打破重來的。誇張的描述和真實的感受並不符合,這也會成爲人們聽多了抱怨後會產生反感的原因之一。

這些不停抱怨的`人,貌似是在不停責備他人或外在環境,其實是在申訴自己內心的某種重要需要。他們不會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只能夠一遍又一遍地說着相同的話,期待着有人能夠從中理解到他們心底最深處最真實的需要。

但是很可惜,通常在社會上相處的人可能很難注意到這點,因爲大家都被抱怨的內容所佔據了大部分注意力,而不太會注意到他們內在的需要。而在諮詢室內,諮詢師則有可能幫助他們發現這一點。

而在心理專家看來,經常抱怨的人普遍執行力比較差,在抱怨的同時卻不敢做出改變。抱怨並不能讓他人接受你的建議,而抱怨者自身卻深陷於抱怨中。當你有一天不再抱怨了,你就會發現你重新被他人接受了,生活也會更順心如意了。

最近有國外的神經科學家與心理學家進行研究,發現對一些面臨各種刺激(包括長時間的抱怨)的人,進行大腦活動分析後發現時發現:大腦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樣,如果讓它聽到了太多負面資訊,很可能導致當事者也會按照消極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長時間暴露在抱怨環境中還會使人變得愚蠢和麻木。

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因爲情緒有一定的感染性,在聽到抱怨與牢騷時,我們在大腦中會容易出現共鳴,從而也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導致影響大腦的思維。

那麼,該如何讓大腦免受“聽抱怨”之苦呢?爲大家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遠離抱怨

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與快樂的人在一起,我們容易快樂,與悲觀的人在一起,我們更容易悲觀。一個不好的環境,會讓我們出現不好的心理狀態。採用離開抱怨者一段距離,可以讓大腦不會被抱怨攻擊,受到傷害。

2.引導

但是有時候,我們迴避抱怨者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比如說我們的親人與朋友在向我們抱怨時,我們選擇迴避,那就會影響雙方之間的感情,傷害到了對方。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着去引導他,引導他如何去自己解決問題,比如說“你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爲好?”開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解決辦法

3.防禦

雖然上面兩種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自己受到抱怨,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很被動,無法用上面兩種方式解決,那麼這時,我們就可以試着給自己築起一座心理“防火牆”。採用一些心理技巧阻斷牢騷話進入大腦,避免腦神經細胞受到損壞。如運動員在客場進行比賽,面臨主場觀衆施壓時所採用的一些心理技巧值得運用。

TAGS:抱怨 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