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學問君 人氣:1.71W

論文題目:自動窗簾啓閉控制電路設計任務書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姓名:本站

學號:03

指導老師:班xx老師

一、論文選題意義(初擬)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爲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設計一個根據室內光強控制的自動啓閉光控窗簾

意義: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各種小的技術創造充滿了人們的生活,其目的就是爲了讓人們生活的更加的方便。自動啓閉光控窗簾就是這樣的一個設計,他可以根據室內的光的強度來自動調節窗簾開啟的程度,以此將室內的'光強控制一個自己認爲合適的亮度。

2. 本選題的基本內容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窗簾其基本的作用無非是保護業主的個人隱私以及遮陽擋塵等功能,但傳統的窗簾您必須手動去拉動,每天早開晚關也是挺麻煩的,特別是別墅或複式房的大窗簾,比較重,而且長,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開關窗簾,很不方便。於是遙控電動窗簾在最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智能大廈、進階公寓、酒店和別墅等領域,只要遙控器輕按一下,窗簾就自動開合(百葉窗可以自動旋轉),非常方便。採用智能控制系統還可以實現窗簾的定時開關,場景控制等進階控制功能,真正讓窗簾成爲現代家居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電動窗簾特點

遙控電動窗簾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高科技產品。它的應用將帶給您高科技的享受及便捷,同時能美化您的環境,使您的家居呈現更高品位。以下介紹電動窗簾系統的相關設備及特點。

安全方面:窗簾驅動設備裝有可靠的安全設防保護裝置,用戶可放心使用。

相容性:該系統備有手動、智能線控按鈕、遙控器。當窗簾完全開啓或關閉時,驅動器能及時停止工作。發生斷電時,可手動開啓及關閉系統。

適用性:具有多種不同檔的開啓和關閉速度,不同的場合可選用不同的速度。

智能化:系統定時控制器能預先在24小時內進行多次自動開啓與關閉的設定。如遇到您外出,系統會按照您的習慣在每天同一時間自動開啓及關閉窗簾,確保安全。另外,透過系統專用遙控器及專用位置碼接受器對窗簾進行設定,該系統設備能單獨或同時控制不同的窗簾系統。

遙控窗簾在最近幾年被廣泛應用於進階智能公寓和私人別墅。隨着科技的進步,近年來又出現了直線電機新技術,直線電機技術作爲一項高新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以它自身的技術特點迅速改變了人們對傳統事物的看法

2.電動窗簾的技術革新--磁驅直線電動窗簾機

郵政分揀系統、上海的磁懸浮列車、計算機磁盤定位系統、離子加速器等,而將它應用在電動窗簾方面則使該行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磁驅直線電動窗簾機。

磁驅直線電動窗簾機直接利用磁驅動的力量驅動電機進行往返動作,帶動窗簾作來回往返運動實現窗簾的開合。執行中電機與軌道執行無接觸,減少了機械故障,降低了噪音,確保了執行的可靠性,從而改變了人們對於傳統電動窗簾機易發生故障,易脫位、不安全,不可靠、使用壽命短的認識。

磁驅直線電動窗簾機與傳統旋轉式電機產品的區別在於它捨棄了大量複雜的機械傳動機構(不用滑輪及鋼絲繩組件及相應的定位裝置),減少了大量易損部件。使之設計更緊湊、結構更合理、外觀更精美、可靠性更好、安全性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磁驅電動窗簾機利用了磁浮原理製作的執行機構,所以在執行時電機無噪音、輕便、快捷。這是傳統產品所無法相比的,同時既可手控也可遙控,與手拉式窗簾機及傳統電動窗簾機的易掉線、易卡位、易損壞等相比較,它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今後必將成爲當今高檔住宅、賓館、智能大廈、多媒體中心、私家別墅等的首選自動化窗飾。

3.選題研究的內容:

3.1設計思想研究

(1)。利用光敏電阻來採集實內的光強

(2)。利用單片機來分析光敏電阻採集的信號,然後輸出控制信號。

(3)。透過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來調節窗簾的起閉

3.2製作演示實驗儀器

光敏電阻在無光照時,阻值很大,電路中電流很小,當光敏電阻受到一定波長範圍的光照時,它的阻值急劇減小,電路中電流迅速增大。用A/D轉換器將電路中電流的變化轉換成數字信號,用單片機來判斷此時的光的強度值,然後輸出控制信號來控制步進電機

4.選題研究的技術路線、研究方法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光敏電路採集光強電路----A/D轉換器----52單片機----步進電機控制窗簾

要完成本作品必須解決一下問題:

(1)。光敏採集電路必須達到的精度值以及光敏電阻的必須達到的靈敏度。

(2)。選擇最具有人性化的方案,透過編程來實現其操作

(3)。根據單片機輸出命令,步進電機來控制窗簾的拉起或關閉的長度,因此就必須光的強度來計算步進電機轉動的角度。

二、參考文獻

[1] 楊少春,高有福。 萬少華。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 童詩白。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李全利。 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何立民。 單片機應用技術選編, 北京。 北京航空大學出版社,1993

[5] 楊素行。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