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教師節送禮攻防戰

學問君 人氣:1.3W

教師節到了一場送禮的風波又興起了,教師節的送禮攻防戰頻現,受教育還是買服務?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教師節送禮攻防戰

送花、送月餅、送話費、送微信紅包、送購物卡……教師節來臨,這些看起來和其他節日並無區別的送禮方式再次浮出水面。然而,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讓送禮、收禮逐漸演變成一場老師家長之間的“攻防戰”。這禮到底該不該送?送了之後,真能爲孩子爭取到老師更多的關照?

家長的無奈,老師的尷尬

教師節到來,記者在網上搜尋“教師節送禮”關鍵詞,出現不少“送禮攻略”,足見其中的門道頗多。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學生向老師送花、送賀卡表達心意已稀疏平常,而暗地裏,家長給老師送禮的方式則五花八門。

在湖南汨羅某農村小學教書的何老師介紹,她覺得自己的教師節過得“很樸實”。“學生會用零花錢買一些環保材料做的花給我,還會送一些跟家長一起完成的手繪畫,這些禮物讓我很有成就感,”何老師說。

“在大城市,一些家長覺得給老師送禮能拉近感情,希望孩子得到特殊的關照。”何老師坦言,今年她也收到在外地務工的家長髮來的微信紅包。“最近遇到了兩次這樣的情況,我都沒有接。”

“發微信紅包會讓老師很尷尬”,在武漢某重點小學教語文的小陽老師感慨,“到時候家長把聊天記錄截圖,告到教育局去怎麼辦?”除此之外,小陽老師還收到過家長充的話費,“我又給那位家長充回去了……”她還透露,爲了表達“感情”,有些家長甚至要請老師去度假。

今年的教師節鄰近中秋,也讓一些家長以中秋送禮爲由,“變相”給老師送月餅。在湖北咸寧某農村小學支教了三年的李老師,就遇到類似的情況。“農村送錢、送購物卡的比較少,我碰到了送月餅的,因爲是學校老師熟人的孩子,想推但沒推掉,同事直接把月餅放在我的寢室裏,”李老師無奈地說。

記者在北京西城區某小學門口採訪發現,部分家長坦言,曾給老師送過一些東西被退回。“不送也不是,還是要表達一份心意”,一位家長同樣很無奈,“有時候送禮只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並不渴求有多大回報。”

三令五申剎“送禮風”送禮真能有奇效?

教師節送禮話題在不少老師看來仍然“很敏感”。武漢的童老師表示,她所在的小學明確要求不能接受家長送的購物卡,每逢教師節,一個班裏,她大概要退回去五六張家長送來的禮品卡。

2014年,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爲處理辦法》、《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爲的規定》等檔案,對師德師風提出了硬性規定和剛性要求。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慶祝2016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有針對性地開展嚴禁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有償補課等專項治理。

即便如此,小陽老師向記者坦言,除非是學校下行政命令必須轉達,否則她不會在家長微信羣裏鄭重通知他們不要送禮,因爲,她覺得“這樣做太矯情了”。

然而,對於是否會對送禮家長的孩子額外關照,部分收過禮物的老師還是直言“不會”。

“有時候家長送的禮品卡會收,但我不會對誰關照更多”,在武漢某幼兒園教書的曾老師說道,“主要還是看孩子自身的表現,以及家長平時配合教學的態度,這跟一兩次送禮的關係不大。”對此,武漢的林老師也表示會一視同仁。

家長給老師送禮真的就一點效果都沒有嗎?或許也不盡然。即將迎來自己第三個教師節的小陽老師就坦言,“我不會對沒有送禮的孩子不好,但是送了東西的多少會關照一點,會有一些小事上的便利。”

“比如,學校有選修課,原則上是學生根據興趣報名,但名額又有限,一些比較火的班不是報了就可以上。這時,除了考慮學生的自身條件外,如果家長跟老師的關係處理得比較好,可能就可以通融。”小陽老師說。

有家長反映,教師節送禮僅僅是孩子求學階段“送人情”的很小一部分,越臨近升學,要送的“人情”就越大。

一位家住北京西城區的67歲退休教師透露,20多年前,她的`孩子就因“人情”沒有送到位,失去保送重點中學的名額。“有人給我兒子的老師送金項鍊,當時我也是老師,大家都認識,所以我沒有揭發。”現在回想起來,老人仍有些憤慨。

“我覺得不能違背原則,不然會良心不安”,小陽老師說,“如果我覺得這個家長的禮會左右到我處理大事,我會拒絕的。”

受教育並非買服務體諒和信任更重要

已經在教學一線工作了20年的華老師,現在回憶起自己剛入行時的教師節依然記憶猶新。“剛當老師那會兒,心理上是滿足和幸福的,教師節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華老師透露,那會兒她都是收到學生送的賀卡、杯子、相框,“或者一句口頭上的祝福就很溫暖”。

“現在的教師節更加物質化,經常要和家長因爲送禮送錢的事情推來推去,弄得大家都非常尷尬。”華老師感覺,即使現在還會得到來自學生和家長的祝福,也會因此感到高興,“但僅僅是那一瞬間的感受,沒有真正意義上被重視的幸福感”。

“不要認爲受教育就是在買服務,尤其是重點學校的家長,這樣只會滋生更多送禮送錢的現象”,小陽老師認爲,“打從心底裏體諒、信任老師,這比任何購物卡都有效果。”

家長和老師之間如何才能形成良性的聯繫和信任?小陽老師以爲並不難,她建議,“每天認真檢查孩子作業,明明有些作業家長簽字了,但還是沒有完成,或者做得很糟糕,老師對這位家長的印象就會不好。”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的偏愛無可厚非,但如果能多用點心培養孩子的習慣,更讓老師省心和喜歡。”武漢的林老師坦言,孩子在學校調皮不聽話,家長送再多的禮,老師也很難去關照。

家住江蘇徐州的胡女士向記者透露,她的女兒今年剛上幼兒園,“園長直接說不許送禮物,省心了很多”。胡女士表示,家長處事的方式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經常與老師溝通,客觀地將孩子的優缺點跟老師交流,可能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記者在北京朝陽區一所幼兒園門口採訪發現,一些家長對“教師節送禮”的現象並沒有太過敏感。“我對現在老師們的普遍素質還比較放心”,一位剛剛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自信地說,“我的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老師都很喜歡,完全沒必要送禮。”

“我對家長送禮很反感,既然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教書育人是分內之事。”兩年前的聖誕節,在農村支教的李老師把學生們親手繪製的小紙片曬在微博上,紙片上寫滿了對她節日的祝福。“這是孩子們自發送的,沒有任何人要求他們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