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克服求職中的猶豫不決

學問君 人氣:1.3W

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因爲顧此失彼、猶豫不決而導致擇業失敗的現象,一般表現爲以下幾種情況:

  一、一步到位與循序漸進的矛盾。許多求職者希望一開始就找一個最理想的工作,大學畢業就想應聘大型企業的總經理助理,不願意從基礎性的工種幹起。這樣就會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二、理想職業與現實需求的矛盾。這兩年,新經濟產業如網絡企業和IT產業成爲求職者的熱門,但這些行業的門檻也是很高的,大多要求博士生、碩士生,有的要求有各種各樣的附加能力,如市場開發能力、營銷經驗等等。真正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就者,大多有過傳統產業的實際工作經驗。


  三、職業名氣與收入之間的矛盾。某企業到人才交流市場招聘,文祕等機關文員方面的專業名額很少,開出的報酬也不高,卻擠滿了應聘者。而營銷專業平均收入是文員的`兩至三倍,需要的名額也很多,但應聘者卻少得可憐。許多大學生在名氣與收入之間往往更看重職業名氣,認爲幹營銷這種長年在外面跑的工作丟人,幹機關文員才更有可能發展成白領。數年後各人的成長情況卻往往相反。


  四、求穩心態與職業風險的矛盾。許多大學生至今還不願意到國內的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工作,首選的職業還是公務員、外資、合資和國有企業,體現出普遍求穩心態。實際上現在許多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給出的待遇已經接近甚至高於外資企業,但求職者認爲風險大,不願意選擇。


  五、職業經驗與自信心的矛盾。很多招聘單位都將職業經驗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一般的大學生缺少的就是這種經驗,如果所有的工作都要等到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後才能獲得,那麼新人永遠都得不到崗位。


  要克服這些矛盾,首先要學會從基礎性的工作做起。在南京,曾經有一批高學歷的人才因爲過於看重用人單位給出的高薪,爲了房子和高薪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去謀一些諸如祕書之類的高薪。可到任後卻發現用人單位一開始就是炒作,開出的待遇根本兌現不了。深圳市有一位博士後下崗了,竟然花了近一年的時間還找不到新工作。這位博士後的第一個工作是某公司的下屬單位的經理,但由於他沒有基礎工作經驗,很快就發現無法勝任。


  其次要擺正人生志向與成才過程之間的關係。聯想集團的副總裁郭爲進聯想集團時,是該集團最早一個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員工,但他的第一個工作卻是給領導開開車門,拎拎皮箱。幹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纔到一個只有5人的公關公司幹部門經理。接着又在業務部門、企劃部門和財務部門幹了6年,再派到廣東新建的基地學習蓋廠房,再被派到香港負責投資事務。8年時間,換了10個工作崗位。


克服求職中的猶豫不決

()  

  最後是關鍵的時候,需要自信心。私營企業信恆實業集團開出月薪八萬四的高薪聘請一位副總經理,很多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各方面都非常符合條件的應聘者竟然中途打退堂鼓,擔心自己吃不消,令人感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