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北京整治APP自律公約

學問君 人氣:1.42W

昨日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召集50多家移動客戶端、APP應用商店、APP工場,共同簽署了《北京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衆資訊服務自律公約》和承諾書,將大力整治APP亂象。以下是本站就業指導網爲您提供的《北京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衆資訊服務自律公約》全文。

北京整治APP自律公約

  北京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衆資訊服務自律公約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以下稱APP)在資訊發佈、商業推廣、社會交往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對文化傳播、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利用APP發佈虛假資訊、散佈網絡謠言、竊取用戶隱私、進行非法營銷、傳播淫穢低俗資訊等違法不良現象,極大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擾亂了互聯網資訊傳播秩序。爲了規範和引導APP公衆資訊服務活動,推動APP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與國家發展,制定本公約。

一、帶頭堅持依法辦網。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推動依法上網,帶頭維護網絡法治秩序,齊心協力、共同營造文明、健康、法治的網絡空間。

二、切實維護網絡安全。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保障措施,推行真實身份資訊認證,確保技術安全、平臺安全、資訊安全、應用安全,推動網絡資訊安全有序流動。

三、積極傳遞正能量。堅持用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大興網絡文明之風,倡導真善美,反對假醜惡,引導和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四、堅決抵制違法不良資訊。恪守“七條底線”,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內容審覈。承諾並誠請廣大用戶不利用APP製作、複製、發佈、傳播違法違規不良資訊,不給任何有害資訊提供傳播空間。

五、充分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尊重用戶自主選擇下載、安裝APP的權利,尊重用戶自主選擇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的權利,尊重用戶的知情權和人格尊嚴,保護用戶的個人資訊及其他合法權益。

六、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堅持依法經營,提倡公平競爭,堅決抵制侵權盜版活動,堅決反對不正當競爭行爲,透過加強溝通合作,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行業形象,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堅持社會效益高於經濟效益,把企業形象視同於企業生命,強化行業自律,推動誠信建設,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透過更好、更便捷地服務網民、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彰顯社會價值,努力成爲社會利益的忠實維護者和國家發展的積極推動者。

首都互聯網協會負責監督簽約成員履行本公約,並根據本公約,透過首都互聯網協會網絡資訊技術安全專業委員會對簽約成員進行評議,對違約者視情況作出警告、行業譴責、列入黑名單、媒體曝光直至行業禁入處理。

本公約自即日起施行,請社會各界予以監督。

 【如何整治APP自律公約】

根據《公約》內容,各簽約互聯網企業將透過推行真實身份資訊認證、確保技術安全、平臺安全、資訊安全、應用安全等,推動網絡資訊安全有序流動,承諾並請求用戶不利用APP製作、複製、發佈、傳播違法違規不良資訊,不給任何有害資訊提供傳播空間。

此外,《公約》表示將尊重用戶自主下載選擇、安裝APP的權利,以及用戶的知情權和人格尊嚴,包括用戶的個人資訊及其他合法權益。各簽約互聯網企業也會堅決抵制侵權盜版活動,反對不正當競爭行爲。

據介紹,《公約》於11月26日起施行,並接受社會監督。首都互聯網協會將負責監督成員履行《合約》,並根據公約要求,透過首都互聯網協會網絡資訊技術安全專業委員會對簽約成員進行評議,並對違約者視情況作出警告、行業譴責、列入黑名單、媒體曝光直至行業禁入處理針對目前APP(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市場存在的非法竊取個人資訊、利用APP從事非法經營、違法開展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等亂象,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昨天召集50多家移動客戶端、 APP應用商店、APP工場,簽署《北京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衆資訊服務自律公約》和《維護APP資訊服務秩序、發揮APP積極社會作用承諾書》,在全國率先大力整治APP亂象。

即日起,未經用戶本人同意,相關企業不得擅自收集、使用和儲存用戶個人資訊。同時,全面推行真實身份資訊註冊制度,對APP軟件的上傳者、運營者和發佈者進行真實身份資訊驗證。嚴重違約者可被行業禁入。

APP亂象屢禁不止

訂票APP、掛號APP、打車APP、天氣APP……隨着網絡行爲由“桌面”移至“掌中”,手機APP應用海量出現。但隨之而來的,利用APP 發佈虛假資訊、散佈網絡謠言、竊取用戶隱私、進行非法營銷、傳播淫穢低俗資訊等違法不良現象也屢禁不止。北京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今年啓動針對移動惡意程序的專項治理行動,目前已通知11個應用商店下架了32個惡意程序。

 不當使用個人資訊

與會專家指出,APP爲用戶提供專業化服務時,需要用戶的'個人數據,但有些APP隨意抓取用戶資訊,事先不向用戶講明,非法使用、出售個人資訊的違法行爲也很多見。

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有人查了一下手機,裏面裝的軟件中有8個可以撥打電話,9個可以發短信,42個可以發彩信,12個可以讀取聯繫人,10個可以讀取通話記錄,21個可以獲取當前位置資訊。

從事違法活動

有不法商家爲了片面追求更多客戶數量,非法竊取手機通訊錄、聯繫人資訊,透過推送促銷廣告資訊,引誘其他用戶加入APP。有的用戶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了帶有“木馬”的手機APP,不法分子透過快捷支付功能實施銀行卡盜刷。

此外,網上盜竊、詐騙、網上敲詐勒索、利用網絡非法傳銷等侵犯公私財物的案件呈多發趨勢。

 違法開展新聞資訊服務

許多APP無視國家關於新聞資訊服務的資質管理法規,變相開展新聞資訊服務。

這些APP客戶端沒有法定資質和專業人員,隨便幾個人組成個執行團隊,只追求點擊量不顧內容。有的隨意更改標題吸引眼球,有的惡意篡改內容,故意駭人聽聞,混淆視聽,歪曲事實,嚴重侵害了公衆的知情權和公共利益。甚至有部分APP公然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利用“翻牆”、“盜鏈”等方式獲取和傳播境外非法來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