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合同合法纔是前提應屆畢業生簽約須知

學問君 人氣:8.32K

正確對待違約金

合同合法纔是前提應屆畢業生簽約須知


用人單位招人要經過筆試、面試很多環節,還要參加各高校舉辦的多場招聘會,時間、精力及成本都花費了不少。可幾年來都曾出現費盡心機挑選的高材生突然變卦的情況,讓單位措手不及。而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也說,一些畢業生剛簽完約不久就毀約,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用人風險。他們都表示,應當有高額的違約金來限制學生違約行爲。所以建議畢業生按如下步驟進行:


一、畢業生在簽約前要認真閱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所附說明,明確自己在畢業生就業中的權利和義務。


二、畢業生應按國家規定就業,向用人單位如實介紹自己的情況,瞭解用人單位的使用意圖,表明自己的就業意見。


三、各專業畢業生須持學校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及學院簽章發放的有關材料(推薦表、體檢表、成績單、鑑定表、出科評語表)自主選擇就業。


四、畢業生如果已報名參加升本考試,又有意同時選擇就業單位,要向用人單位說明情況並徵得其同意,在簽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時,還需註明本人已報考研究生。


五、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經過雙向選擇,確定就業意向後,簽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經簽字蓋章後,任何一方不得違約。


簽約須知


1.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全稱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是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統一制定的。


2.畢業生認真填寫“畢業生情況及意見”並簽名。《就業協議書》的各項內容要認真如實填寫,避免和用人單位簽約後產生糾紛。如因畢業生隱瞞報或虛報個人資訊發生違約問題,將由畢業生本人承擔違約責任。


3.學校簽署意見後畢業生將協議書交給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簽署意見並蓋章,用人單位應在協議書上註明畢業生檔案的郵寄接收地址和戶口遷移地址。


4.用人單位用人指標須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的,則應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珠海、寧波、青島、大連等地的單位還需所在市人事局加蓋公章或填寫單獨的審批表。對於到以上地區就業的畢業生需將正式批函送交校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備案。上述情況畢業生未取得正式接收函,學校在編制就業方案時將暫不列入派遣計劃。


5. 畢業生將《就業協議書》(學校留存聯)送回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並將有關資訊錄入畢業生就業管理系統。其餘一份畢業生本人留存,一份交用人單位,並將複印件送交各學院就業工作負責老師處登記備案。至此《就業協議書》手續辦理完成。


6.簽定就業協議是一個法律行爲,學校、畢業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簽署後生效。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權威性,對簽約的三方都有約束力,任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7.畢業生在求職簽約過程中應如實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的情況,不得有隱瞞和欺騙的行爲。應做到誠信簽約,慎重簽約。


8.簽約前,畢業生應多方瞭解用人單位的情況,包括單位的發展歷史、規模、效益、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及人才培養體系等,對一個單位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也應有所瞭解。力求做到結合自身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在充分了解企業的情況下,做出理性的選擇。


9.當畢業生將手中唯一的一份《就業協議書》寄給用人單位,即表示接受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機會,雙方已進入正式的簽約程序。畢業生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儘快簽署《就業協議書》,如發現用人單位有拖延的情況,應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繫詢問情況,必要時可向學校就業中心尋求幫助。


10.《就業協議書》的簽約雙方應儘可能採取現場簽約的方式,若因條件限制需進行異地簽約,則簽約雙方應保持良好的溝通和配合,儘快履行簽約手續。先行簽約的一方有責任督促對方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簽署《就業協議書》。


11.畢業生在收到用人單位已簽字蓋章的《就業協議書》後,應儘快確認協議書中的內容,如發現有任何問題,應及時與用人單位聯繫。如對協議書沒有異議,應儘快在協議書上簽字,完成簽約手續。


12.異地簽約過程中,若畢業生在收到用人單位已簽字蓋章並返回的《就業協議書》後,又提出改變就業意向,不願意繼續簽署協議的,必須獲得用人單位的諒解和同意,並持用人單位同意不再簽約的證明方可到就業中心申領新的《就業協議書》,另行擇業。


13. 在簽約過程中,要把和用人單位約定好的內容全部寫進《就業協議書》中,任何口頭承諾都是無效的。雙方已簽署好的協議書應當不留有任何空白處。


14.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如有其他約定,可在附加條款中註明。如對用人單位提出的條件有疑問,可要求給予一定的考慮時間,切不可因急於簽約而喪失自我保護意識。


15.《就業協議書》爲雙方協議,不是三方協議,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方簽字蓋章後即生效,學校只是作爲鑑證方對已簽署完畢的《就業協議書》進行鑑證登記。


16.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條文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畢業生收取押金、保證金或其他任何費用。畢業生如遇到此種情況,應加以拒絕,並在必要時向學校或當地勞動監管部門尋求幫助。


祝全體2007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