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景點介紹>

貴州古鎮旅遊景點介紹

學問君 人氣:1.68W

古鎮,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歷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築羣。貴州古鎮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歡迎參考。

貴州古鎮旅遊景點介紹

鎮遠古鎮簡介:

歷史文化名城鎮遠位於貴州東部,沅水直流舞水畔,城中有青龍洞、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天后宮、四宮殿、府城垣、衛城垣、吳王洞和大片的古民居院落、古巷道、古碼頭和民族民俗文化組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多元文化圖。舞水呈“S”形從中穿過這座近7平方公里的古城,北岸爲府城,南岸衛城。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在此設無縣後,歷代王朝先後在這裏設定縣、州、府、道。從元代至1949年的7百多年間這裏一直爲州府所在地,歷代許多名人如:**明、張三丰、林則徐、鄒一桂、何昭基、李烈軍、馮玉祥等遊歷鎮遠留下墨跡、詩篇,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盛讚鎮雹災 歌舞地。 城東隅中河山麓的青龍洞爲古代東南亞晉京使臣拜佛傳教和僧人道家去遊憩息之處,是極有特色的貼崖建築園林、精雅別緻,宛如一座依山傍水的大型浮雕,其間佛、懦、道家共處,形成廳特宗教文化現象。

舞陽河

舞陽河發源於貴州省甕安縣谷才村。穿山越谷流經黔東南州黃平、施秉、鎮遠、岑鞏和銅仁地區玉屏縣出湖南新晃、黔陽等地匯入洞庭湖。全長400多公里,其中下游蜿蜒貫穿整個鎮遠古城。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舞陽河,由龍王峽、諸葛峽、西峽組成,有小三峽之美稱。舞陽河三峽是該景區的精華,主水道長35千米,以峽奇、峯險、水綠爲主要特點。雲臺山位於舞陽河上游,地形起伏明顯,峯巒重疊,組成千山萬壑的岩溶奇觀,其間還有不少廟宇遺址和摩崖石刻。鐵溪爲舞陽河支流,兩岸原生植被豐富,奇峯異石聳立與河谷之中。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舞陽河風景區,除幹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雲臺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遊區。

祝聖橋

爲七孔青石拱橋。橋中央有一個三層三檐八角攢尖頂樓閣建築,被稱爲"狀元樓"、"魁星閣"。據說此樓建成十年後,貴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兩個狀元。

青龍洞

鎮遠既能接納八方的客商,也自然能包容不同的教派與文化。各方文化在小城的交匯,就打造出了融佛教經殿、道教廟堂、儒家書院爲一體、大名鼎鼎的青龍洞。

青龍洞是我國古建築洞窟羣落中距離城市最近、同時又保持了山水園林本色的一處古建築羣。建在懸崖陡壁之上,與甘肅麥積山、山西懸空寺並稱中國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築",還有"貴州古建博物館"之稱。青龍洞始建於明代,建造在鎮遠城東中和山上的懸崖地帶,南與衛城相接、西與府城隔河相望。整個古建築羣由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香爐巖等6個古建築羣、35個單體建築組成。中原的建築形制與苗村侗寨的吊腳樓幹欄式建築在這裏巧妙結合在一起,並且與周圍的石崖、古木、青藤相互映襯,顯得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整個建築羣美不勝收。至於具體的建築工藝,完全可以令人拍岸叫絕。

府衛城遺址

貴州素有"安順的牌坊,鎮寧的`城牆"一說。實際上,鎮遠的明代古城牆與鎮寧古城牆毫不遜色。

府城、衛城都建於明代,並且都是順山勢而建。府城屹立於石屏山絕頂處,全長1.5公里;衛城南跨五老山,北臨舞陽河,全長3公里,舞陽河則成爲府、衛雙城的天然護城河,鎮遠古城更因此顯得氣魄不凡。即便在今天,當地人仍然習慣將城內舞陽河北稱之爲"府城",將舞陽河南稱之爲"衛城"。

河北岸的府城遺址顯得比較殘破,卻是地道的古蹟;河南岸的衛城遺址顯得比較規整、氣派,是後來修復的。

香爐巖

是青龍洞石崖前、舞陽河畔一塊突起的巨石,上寬下窄、上大下下,形似香爐,故而得名。早年名將李烈均駐守鎮遠時,曾經常在這裏垂釣。

萬壽宮

在紫陽洞下方,又稱江西會館,是鎮遠八大會館之一。包括牌樓、石庫大門、前院戲樓等。其中有兩塊磚雕值得一提。在宮門牌坊上"水德靈長"橫額兩側有兩塊磚雕,將近萬平方米的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四組古建築羣,微縮雕刻在130×450釐米的磚面上。

紫陽洞

又稱"紫陽書院"。爲紀念宋代理學大師朱熹(號紫陽先生)而建,以此傳播儒學。紫陽洞是青龍洞古建築羣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組建築。它們完全沒有地基,而是依靠在山石上、以支木架樑作爲基礎而建造。

中元禪院

傳說其中的中元洞曾是道教祖師張三丰的修煉之處,假如確有其事,那麼這裏許多的特別之處也許就不足爲奇:山門由兩塊巨石斜搭形成;前院的古樹"月月桂",至今尚未有專家能確定種屬,非常稀有;望星樓、獨柱亭都使用了十分巧妙的建築手法:望星樓沒有一尺平地做基址,而是建在錐形崖體上,獨柱亭的基礎只是一根木柱。

天后宮

依山而建、面朝舞陽河的天后宮是一處耐人尋味的景點。特別之處就在於它遠離大海、地處內陸,卻祭祀海神,而且將閩南建築風格與苗、侗吊角樓建築風格結合在一起。天后爲海神,是中國沿海省份信仰的神靈。由於舞陽河在歷史上曾是楚、黔、滇一帶的水上要道,有很多來自福建的商人在鎮遠居住,他們在遠離大海的高原內陸上修建了這座天后宮,也稱"福建會館",是鎮遠歷史上"八大會館"之一。

四官殿

這裏供奉着鎮遠的鎮城之神:分別是戰國時期四位聲名顯赫的戰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原本敵對的秦、趙兩國名將被供奉在一起,看上去不無滑稽,但在作爲軍事要衝的鎮遠,黔地民衆敬佩名將、崇尚武功的心態也可見一 斑。整個宮殿用苗族吊腳樓建築模式修建,以適應建殿的險要地勢。

和平村

"和平村"是**政府軍政部第二日軍俘虜收容所,設在鎮遠衛城十字街東側五雲山下,原鎮遠總兵署中營衙門。前有巷道北通衛城上北門,面臨濞陽河,後依五雲山,有衛城南門通金堡苗鄉,力圓面積50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着當年"和平村"半圓拱形大門和高高的圍牆,並恢復了當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訓練班"、"啞子室"、"職員室",供遊客參觀。"和平村"先後關押日軍俘虜約六七百人。由於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優待敵軍俘虜政策的影響和感化,以及重慶的"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總部"負責人、反戰作家鹿地亙、池田幸子夫婦的積極組織,鎮遠收容所一部分有覺悟的日軍俘虜志願成立了"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和平村工作隊"。他們的宗旨是:反對侵略戰爭,打倒日本法西斯政權,建設民主日本,成立人民政府。他們在日本軍隊中積極進行反戰宣傳,對瓦解日軍起了一定作用。當時在延安、華北、華中等地共建有20多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支部。

鎮遠博物館

博物館的陳列圍繞鎮遠的"歷史文化名城"爲主題,內容有小鎮的發展、民族風情、民族節日、民居擷萃等。博物館本身的建築也非常的有價值:原爲鄒姓家族祠堂,房子建造的很有特色,三面圍牆是高高的封火牆,臨街的"大門"建成石牌坊模樣。內部佈局爲兩進天井的四合院,分前殿、後殿及兩側廂房。祠內現存的石雕、木雕均爲上乘雕刻精品。

以上就是鎮遠古鎮旅遊景點介紹,相信大家有所瞭解了,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