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活化石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74W

《活化石》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八單元第33課,本課教材是以愛科學爲專題編排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活化石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活化石教學反思

活化石教學反思範文一

《活化石》一課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倖存的珍稀生物,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爲一體,學生們學得興趣盎然。

教學一開始,我先出示一張魚類化石的圖片,引出化石。然後從字面意義上了解什麼是活化石。在教學“銀杏樹”時,我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我出示許多葉子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銀杏樹的葉子。既理解了銀杏樹樹葉的樣子,又結合理解詞語了“辨認”的意思,後我又指導學生模仿寫句,銀杏樹的葉子還像什麼?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樹葉在他們的腦海中變成了降落傘、小姑娘的裙子,秋天的掃帚。在理解了比喻句的寫法以後,我又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子,“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隻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而後進行朗讀指導,讀出了樹葉的美,樹葉的珍貴。

接着,讓學生自己學習“大熊貓和中華鱘”,明白大熊貓的祖先是以食肉爲生。中華鱘的特點是:大、重、少和怪。最後,在大家都瞭解了活化石的含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情感目標,那就是我們要保護這些活化石。

活化石教學反思範文二

《活化石》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樹”、我國國寶“大熊貓”、水中元老“中華鱘”,這些古生物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生存到今天,被人們稱爲“活化石”。這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課文洋溢着科普氣息,蘊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平實、通俗易懂,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在思想上受到啓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學習本課,不僅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蒐集資訊的能力,增強他們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一、緊扣題目,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對化石並不陌生,因爲我班學生上學期去科技館參觀曾經見過。講課前,我板書“化石”二字並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化石圖片,談一談自己對化石的瞭解。結合學生了解的知識我強調化石的“古老”,補充板書課題,在“化石”前加“活”,問:“課題怎麼多了一個字‘活’?你們有什麼問題嗎?”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文章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戶”,是學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層內容的第一級臺階。這樣的設計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想揭開心中的疑問。興趣有了,於是順勢引導,讓學生帶着疑問,帶着強烈的求知慾去學習,去思考。

二、先扶後放,培養自學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這篇文章的結構比較相似,適合自主學習,所以我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習“銀杏樹”,滲透學法指導。在老師的引導下,抓住重點句子,學生很快發現銀杏樹的“奇異”之處表現爲“古老、珍貴”、“葉子奇特”、“生長速度慢”等特點。教師總結:“原來銀杏樹是因爲這些原因被稱爲活化石的,那大熊貓和中華鱘又是爲什麼被稱爲活化石的,它們有什麼特點呢?”讓學生找出課文介紹了幾種活化石,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進行自學。學生先自學,後在小組裏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彙報。因爲有了前面的學法指導,學生的自學效果較好。

三、抓結尾句,昇華情感教育。

課文最後一段只有一句話“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圍繞爲什麼說“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這句話,請同學們把課前收集到的各種活化石的資料拿出來,分小組交流資料,並交流閱讀資料的體會。教師適當補充資料,根據交流,啓發學生編寫關於保護珍稀生物的兒歌或廣告詞。此環節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本課的教學總的感覺效果還不錯,但也有一些遺憾,比如本來還設計了讓學生轉換角色,以“活化石”的身份介紹“活化石”的特點,由於時間關係,捨棄了;還感覺一些語言文字的訓練點抓的還不夠,訓練不太紮實。如果把本課設計三課時,這些遺憾應該就可以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