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彙總」

學問君 人氣:1.95W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六年級的一篇課文,下面是《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彙總」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一

一、設疑導趣

學習要靠自己思索而得。要使學生願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該課教學時,我首先引題激趣,巧設懸念:課文爲什麼用“十六年前的回憶”爲題?作者回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接着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啓發學生弄清課題的關鍵詞及與課文內容的關係。然後,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脈絡,把握主體,掌握學習方法。

二、質疑導思

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透過質疑設疑,從而知道學生那些內容不理解,學習重點在哪裏,便於有針對性地實施目標教學,使學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教學到李大釗同志被捕前的一個段落“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我先指名讀,再讓學生思考討論,各抒己見,最後歸納總結;在教學李大釗同志被捕時,爲了讓學生弄清他處境危險,我讓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讀,體會出“我”的驚慌,****的兇殘,李大釗的沉着,領悟革命者沉着鎮定、從容不迫的英雄氣概。讀中悟情,質疑導思,使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析疑導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誘導學生在課堂上敢於提出疑問,甚至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樂於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李大釗被審時,我讓學生先看錄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李大釗同志的崇敬之情。進而激疑,引導學生參與,繼而探索。觀看圖象畫面後,再讓學生自學,動手畫詞畫句,然後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異中求同,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領悟文章精髓。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二

教學本課我從引導學生品析人物語言描寫,體味人物神態的描寫入手,採用學導式教學法,重在一個“學”字,貴在一個“導”字,以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索能力,全面發展學生智力。全文教學分爲初探性引讀,深究性引讀,內化性引讀三個階段,安排自學、討論、精講、演練四個環節。如精講環節,我着重讓學生體味李大釗說的兩句話。1、“小孩家知道什麼!”2、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抓住“堅決”“常”“輕易”“什麼時候”展開教學,體會人物神態描寫時,我着重抓住描寫李大釗面對****沉着、冷靜的'兩句話,品析“慣有”“嚴峻”這兩個詞說明了什麼?

透過以上教學設計,學生體會到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情,英勇無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緊扣文章的中心詞語“信心”一詞,展開教學,這樣對於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會更有幫助。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三

新學期到了,新的跨越式指導課又來了。

六年級,下學期。這一冊,在跨越式試驗中沒有可以參考的案例,沒有成型的模式,摸着石頭過河。

今天,我選擇了《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經典課文來讓博士進行指導。原因有二:一是課文的篇幅比較長,在以往的短文章中,時間的安排對於自己來說還是比較靈活的,今天挑戰以下自己。二是對於經典課文,而且離小學生的現實也比較遠,只有透過多方面的閱讀材料的閱讀,才能讓學生明白故事的背景、社會因素等。

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因爲課文是單元的開篇課,所以在講課前把單元要求讓學生自學。接着是透過情景匯入和常規生字學習。接着進行了拓展閱讀,瞭解當時中國的社會環境和了解了李大釗的生平。最後是品詞賞句,瞭解李大釗同志作爲一個革命者的形象。

由於課文實在太長,經過了兩次的通篇閱讀後,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在後面的分析句子,塑造人物形象就顯得比較倉促,沒有那麼深透了。鑑於這種情況,我請教了王博士,博士的回答讓我感到高興:如果學生在課前預習了文章,讀了通篇的內容,那麼可以在上課時減少通篇的朗讀,提高課堂效率了。

也就是說:內外結合,提高效率了。

這裏的內,有兩層的意思,一是課內的閱讀,在讀寫模式的引領下,我們必須基本完成課標的內容,也就需要我們對課文的閱讀要有一定的量。二是課堂上的閱讀時間,在跨越式教學中,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爲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只有進行了拓展閱讀,學生的知識面才能拓寬,透過閱讀拓展材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同樣,這裏的外,也有兩層意思:一是課外閱讀的材料,拓展閱讀雖然算是課外閱讀,但是,它都是緊緊圍繞課文中心進行編排和精選的,對學生理解課文的背景、中心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由於屬於離學生實際情況比較久遠的事情,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會有很多的不明白,爲什麼要抓李大釗;爲什麼要殺李大釗等,在課文中這些情況交代得不是很深透,只有透過資料的補充,學生才能懂得其中的原因,瞭解更多,感悟更多。二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六年級的課文內容一般都比較長,拓展的材料也十分豐富,如果僅靠課堂的四十分鐘,根本不能充分利用好拓展材料,所以,一般情況下,我都安排學生回家或者早讀和班中的一節閱讀課進行拓展材料的閱讀。只有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才能保證閱讀量的跨越和爲進行質的飛躍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