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電腦棋手》小學老師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79W

《電腦棋手》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故事。透過寫“我”與電腦棋手下棋,幾經失敗,終於反敗爲勝,告訴我們只有認真觀察,動腦思考,才能取得勝利。

《電腦棋手》小學老師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透過朗讀和感悟,弄清楚“我”與電腦下棋能反敗爲勝的原因。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成語。

我對教學的總體思路是:

1.在引導學生了解單元導讀,明白本單元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懂得“細觀察,勤思考,多動手,就一定會有新的收穫和發現。”

2.在此基礎上學習“指南針”關於默讀的方法介紹。並用帶着問題默讀的方法對課文進行初讀。這也是本冊重點學習的閱讀方法。(要求是1.標段序。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3.能就課文內容試着提出問題嗎?)

3.引導孩子們自學生字詞。

4.講解課文內容時再次默讀課文內容並找出哪些段寫“下棋前”發生的`事情,哪些段寫“下棋中”發生的事情,讓孩子們理清課文的思路。

難點是分析過渡段應該怎樣分的問題。

然後再分別學習這兩部分內容。“下棋前”略講,只是分角色朗讀後,提問:從“我”與電腦棋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電腦棋手是個什麼樣的人?(教育學生有禮貌)再引導學生找出成語,並說說成語的意思,適時適量地加以點撥指導。“下棋中”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一些。分別採用男生齊讀,女生齊讀,抽讀的朗讀策略進行朗讀訓練,並發現錯誤及時正音。重點討論兩個問題:先是誰輸,誰贏?爲什麼?後是誰輸,誰贏?爲什麼?讓孩子們在一邊讀,一邊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明白:先是“我”輸。原因是我採用常規棋譜走,而人們在電腦中輸入了常規棋譜地走法,所以電腦能敏捷應對,輕鬆取勝。後來是“我”贏,電腦棋手輸。原因是我仔細觀察發現電腦對付常規棋路很有辦法,而對一些突破常規的“怪棋”無可奈何。於是“我”出怪招,走“怪棋”,電腦就難以應對,只有輸了。

5.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啓發孩子們明白道理:細觀察,勤思考,多動手,就一定會有新的收穫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