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9W

在教學《半截蠟燭》一課時,爲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機智、勇敢,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絕密情報終於沒有暴露,聯絡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祕密,保住了聯絡站,挽救了一家人?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學生幾乎脫口而出:“是小女兒傑奎琳。”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描寫小女兒傑奎琳這一段話上。

透過細讀,學生很快說出了理由,伯諾德夫人、傑克的計策失敗,保住蠟燭的重任就落到了傑奎琳身上。小小的'傑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理由是那樣的不露破綻,“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她的語言最有特色,她嬌聲叫少校爲“司令官先生”,極大地滿足了德國少校的虛榮心,順利地拿到了蠟燭,終於保住了蠟燭裏的祕密。

傑奎琳巧妙僞裝出來的可愛和天真、毫無破綻的理由打動了德國少校,對此學生心存疑問:通常,我們對德國侵略者常常描述爲兇殘,而此處對小女孩的態度如何理解?是否是人性中的閃光?乾乾說,學生可能對納粹有錯覺,我及時補充了文章背景。在二戰中,法國投降,德法聯盟,因此名義上法國人與德國人是一起的,對德國人而言,一般的法國人與猶太人有本質的差別,因此對待他們的態度也不相同。在當時的背景下,德國人是一種權威者,主人的角色,而法國人則是僕從關係。身份完全不同。在這裏,德國人沒有態度上的轉換,因此用人性是解釋不通的。德國人要對付的是法國的抵抗組織,一旦發現這家人爲抵抗組織送情報,那結果就不相同。而這一家人,也正是利用了德法聯盟這層關係與德國人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