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1.19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1

20xx年3月10日,我展示了一堂小學五年級的英語示範課 。我執教的新路徑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材的第二單元第一課。回顧我上課的過程,收穫還是挺多的,有成功之處可供人借鑑的,也有值得探討尚需改進的地方。

一、充足的課前準備。我認真鑽研教材,確定了教學內容及重難點。仔細研讀文字,深入瞭解教材編排的特點、意圖及文字折射出的深層次的內涵,大膽取捨與整合。精心製作課件,設計教學環節與導學案。

二、充分的個人素質展示。本人上課情緒飽滿,充滿激情,常常與學生同歡笑,共憂愁。 本堂課伊始,我給學生看了2分鐘的動物世界視頻以引入新課,學生 快樂地看完視頻輕鬆的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我還努力運用全英語的課堂教學用語組織教學,給學生創設一個聽英語、說英語的環境。

三、多種形式的教學和操練。本課時主要是詞彙教學和句型教學,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並加上形象化的動作和語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還採用了情境教讓學生身臨其境,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成功的激勵、獎勵機制。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及時的爲每一個小組加分,爲孩子們的每一次努力鼓勁。 操作簡便,效果較好。

五、遺憾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本人設計的遊戲活動偏少,使練習環節顯得單一,枯燥。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個建議》,其中有一個故事講到有一位老師上了一節非常精彩的公開課,不光學生,就連聽課老師都聽入迷了,聽課筆記都忘了記。課後一位聽課老師問他,這麼精彩的課,一定花了不少時間準備吧。這位老師的回答讓我既震撼又感動。他說:對於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我的每一節課都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準備的。我直接花在準備這節課的時間是十五分鐘。是啊,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準備一節課,還有什麼課上不好呢。也正因爲有了一輩子的積累,所以他十五分鐘就能備出一節精彩的公開課。因此作爲一老師,尤其是一名年輕老師,需要不斷的看書,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上得心應手。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2

在三個月的國培學習之後,我重回教學崗位。在這段時間的教學工作中,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在自己之前已有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將學習到的新知識和新理念進行整合,對小學英語教學做了深刻的反思。

英語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會寫拼單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敢於開口說英語。而在我們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我們是農村小學,很多學生不敢開口,學生的自信心不足,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有足夠的耐心來進行教學。

在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之後,我們重點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讀和聽的能力。說到讀,在單詞教學中我們應滲透自然拼讀法。小學生對於音標的把握能力還有所欠缺,再加上音標學習枯燥無味,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讓學生學會自然拼讀的規則,學生會更加容易的學會讀並且記憶單詞。我在三四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嘗試了這種方法,有很明顯的效果。在給出一個新單詞時,他們會根據所學主動試讀,新授的單詞也能很快背熟。聽力方面,對於課本所提供的聽力磁帶,要讓學生反覆聽,並讓學生模仿,這樣不僅會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也訓練的說的能力。同時也要讓學生聽一些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兒歌,看英文電影等,視聽相結合。

一定的輸入之後,要進行簡單的輸出。所謂的輸出包括說和寫。

小學階段對於寫的要求沒有很多,重點是要讓學生會用英語進行交際。小學英語重在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的生活。教材中選用的單詞和句式,一般都是社會中最常見,最基礎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參與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對話和活動,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動手的同時多動動口,使簡單的句子落到實處,能夠脫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要用英語交談,在平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儘量多用英語,不管語法是否對,你能講就是值得表揚。在不斷地說的過程中,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對於重點句型也就自然而然地可以運用自如了。接下來學生要做的就是將重點單詞句型進行鞏固記憶,在書寫方面也就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了。

總之,作爲教師,對於課標的把握非常重要,我們要基於課標的要求,充分地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真正地學會英語,喜歡英語!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3

每當到了月末,漸漸地習慣了總結過去,反思一下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這個月中,我把教學面向全體,關注情感培養,並且注重其交際的發展。在我的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生展奠定基礎。創設各種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創設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其他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會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的爲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學習英語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兩人之間的交際是活動的重要形式,因此,語言訓練中應常開展二人活動。兩人之間的對話活動是最常見的兩人活動。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某一張圖片、某一個人等進行一問一答形式的對話,也可要求學生髮展一個發指令,另一個做的活動,還可以開展兩人之間的討論、辯論、商量等活動。兩人活動,很容易在課桌上開展,不需要學生離開課堂,有時爲了活躍課堂氣氛,或者提供更多與不同人進行訓練的機會,可以讓前排的學生轉身和後排的學生進行兩人活動。

時間過的很快,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把我的所想一點點的付諸於實踐,爭取讓我的孩子們學英語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4

透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讓我知道了自己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着很多的問題。因此我要借這次學習的機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以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提高。

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一、“玩耍”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而是靠語言知識的積累。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爲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量。

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困難。

三、培養英語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爲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5

十月份,我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以多元互動課堂評價手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地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自主地用課堂評價用語以及本課所學的新句型對學生自己他人的課堂表現,課堂行爲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興學習興趣與效果。

自主學習的目標定義爲:

在課堂上自主地說。課後自主地複習。我事先沒有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因爲不想給學生增加壓力與負擔,另外學生也沒有預習工具。而是拿一節課出來給顯學生熟悉我的教學套路,透過這節課讓學生知道哪個教學環節是可以自主發揮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小老師,,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小紅旗。也就是說透過一節課讓學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受到成就感,從而自發的進行預習,這比老師強壓着預習效果好得多。

這個方法收效良好。最明顯的是四年級。原來這個班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也較差,有時教幾個單詞都要花費一節課的時間,有些記住了意思又記不了讀音。自從當了小老師後,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有了成就感,學生非常歡迎自己的學習自己做主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從新活躍起來。學生自己能教的單詞由剛開始能教一個,到逐漸地大部分單詞都由小老師來教,直到學生教不了了,我才教。課文裏的句子幾乎都不用我翻譯,學生透過自主得預習以及小組合作就能夠自己翻譯。因而我教得非常輕鬆,學生也學得很快樂。有一個叫樑雲的學生變化最明顯。這個學生剛開始對英語課並不感興趣,上課不是搞小動作就是開小差,自從嚐到小老師的甜頭後,她變得認真聽課了,還爭先恐後地當起小老師來,有時一節課能教好幾個單詞呢。我想這小老師的背後肯定是勤奮自主得預習。我想這得益於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習重心的下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英語課堂變成了快樂大本營,教與學都變成了一件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