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活動總結>

【精華】教研活動總結3篇

學問君 人氣:2.18W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來爲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研活動總結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教研活動總結3篇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爲了提高我市小學英語教學的均衡發展,發揮XX市小學英語教學科研團隊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我校於20xx年5月16日在錄播室舉行了XX市XX鎮小學英語教學團隊“師徒結對”暨教學研討活動。

活動在XX市教育局教研室領導的致辭時正式開始,接着舉行了隆重的“師徒結對”簽訂儀式,這次的師徒結對的兩位老師分別是連州市小學英語教學科研團隊成員黃XX(師傅),XX鎮XX小學的轉崗英語教師----李XX(徒弟)。

接着是李XX老師進行現場課堂教學展示,她以日常問候爲開場白進行口語訓練,接着透過創設情境帶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李老師能同時把詞彙放在句子當中教學,做到了詞不離句,句不離詞,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李老師還設計了遊戲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生的興趣盎然,參與的積極性強。在整節課的教學當中,李老師能夠用外語組織教學,內容處理得當,面向全體,符合新課程標準,靈活使用多種教法;評價方式多樣,教學效果好。從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師在平時的教學當中要多鼓勵英語學生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老師也要努力創設英語的情境,多用肢體語言,多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喜說,樂說,愛說,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對學生的反應即時反饋。同時,老師也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學生當主人,大膽表達纔會有更好的效果。

接着XX市小學英語教研團隊主持人徐XX老師爲現場的老師作了一個專題講座----《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生聽說讀寫習慣的培養策略》,使在場的老師受益匪淺。

聽了徐老師的精彩講座之後,與會的所有英語教師根據講座要求及時對李XX老師的課堂進行了點評,針對課例及身邊遇到的教學問題進行了研討,並交流教學經驗,以點帶面。最後由團隊負責人黃XX進行研討課總結。

透過此次“師徒結對”暨教學研討活動,所有教師都受益匪淺,而且XX市小學英語教研團隊將會繼續努力,我們師徒二人也會以提高我市的英語教學水平作爲奮鬥標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歲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彈指一瞬,一學期的工作也將進入尾聲。回顧這學期教研組工作進展的歷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工作雖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實。我們大班教研組工作能順利有序地開展,更離不開園領導的支援及各位教師的大力協作。本學期我們大班教研組能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指南》精神,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研模式,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動。每次的教研活動,老師們都會有計劃地準備好學習材料,認真做好會議學習討論的記錄。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的雙重收穫,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我們以《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爲指導,並立足本園實際情況出發, 結合我們大班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深化幼教課程改革,本學期我們年級組重點研討大班主題背景下環境的創設。希望透過研討使教師希望透過研討教師能以主題牆面環境創設爲切入點,探索主題牆與課程、教學、幼兒之間的多元互動,來實踐“牆壁”與幼兒的“對話”。教師要從策劃者和製作者轉變爲啓發者和幫助者,從被牆飾左右的被動者轉變爲引導幼兒創設牆飾的主動者,讓幼兒成爲環境的主人。

我們本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教學中教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學習、研討,讓教師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組織觀摩教學活動,針對課的優缺點進行評議、反思。使教師在研討中明確創設一種豐富適宜的物質、心理和情感的環境,讓幼兒獲得充分的學習和大量的自主活動和探索的機會。同時透過學習文章和聽取專題報告,增強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在文章的學習上,主張組內教師透過網絡收集與幼教雜誌,提供自己新學習的好文章進行理論學習,使教師之間獲得不同資訊的交流。在學習中我們主張將理論性較強的文章與教師的隨筆、案例相結合。教師並結合自己的個人情感與體驗、教學實踐、幼兒個案與組內教師交流。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以此讓教師以理念去指導教育實踐、拓寬研究的思路,在研討中感悟學習的真諦。

二、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促進組內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離不開外力的支架作用。爲保證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有效進行,我們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倡導教研組內教師中心發言人、輪流主持等活動形式。立足課堂,我們還開展了評優課、一課三研、展示課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一課多研的形式,層層改進,打磨優質教學,也幫助教師解決了教學、科研中的實際問題。本學期我們大班級組開展了《大中國》一課三研活動。針對同一活動內容,由一位教師先進行備課執教,在一研活動後組織執教者與其他教師一起進行分析評價,評價時先讓執教者自評,然後在根據反饋後獲取的資訊,修改方案,在進行課後研討、反思再由其他的教師在研討的基礎上整改教案再進行多次實踐研究的活動。

活動前教師精心製作了精美的PPT課件,當色彩斑斕的服飾衝擊孩子視野的時候,當不同民族展現不同的風俗習慣的時候,當孩子專心致志製作民族服裝和精彩表演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教師具有駕馭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能力,使整個活動既有情趣,又有發展價值,環環相扣,有效地引發了幼兒大膽的表達和想象。

透過這次的一課三研活動旨在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幾種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慣及民族文化,激發幼兒對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認識慾望,培養幼兒尊重和熱愛各民族的情感。特別得是感受他們的音樂特徵及舞蹈形式,這很好地滿足幼兒愛唱愛跳的慾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欣賞能力。而中班的《秋蟲》教師就在課前精心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以幼兒的觀察爲主,透過多次不失時機的提問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再觀察的願望,幼兒能在問題的引領下主動而深入地探究,從中獲得了有價值的知識經驗。

教學活動中,也顯示出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應變能力,在解決了一些幼兒的疑問後,教師隨即出示了一組新的照片,此後的教育環節中,不論是從教師提供的材料,還是從教師預設的問題來看,都是層層遞進、一步步的引導幼兒不斷的去探索、發現、學習。幫助孩子學會學習,真正爲孩子的後續發展奠定基礎,很好地詮釋了二期課改中理念落實到行爲的過程。

透過這樣一課多研活動充分激發了教師的研討興趣,改變教師傳統的思維方式,增進組內成員間的溝通,使大家在活動中瞭解他人,瞭解自己,分享各自的經驗,共同討論、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

三、在觀摩、交流、聽評活動中提高教師的反思和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新教師半日開放活動爲新教師們透過了展現自己的機會,不僅能在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其他教師們也透過互相的學習觀摩,會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得更快。如此實踐活動不僅能使教師的評課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能提高了活動的設計能力。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對其他班級環境佈置的觀摩學習活動,透過這些觀摩活動我們一起討論教師是如何在主題背景下利用環境與幼兒互動,活動中教師創設的環境與幼兒互動是否適宜。教師提供的環境應該是與幼兒能夠產生共鳴和資訊交流的環境,這樣幼兒才能成爲環境的主人。同時要捕捉共性熱點,及時跟進。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並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和興趣作出不同的反應,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援、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滿足其需要,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援者。透過對各班環境觀摩活動和教師的討論,我們的感悟是:爲了能激發幼兒更大的探索興趣,環境創設必須是幼兒喜歡的,必須要符合幼兒個性發展的特點。在幼兒參與教師環境的整個過程中要體現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人與環境的互動,這樣的環境纔會有內涵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本學期,我們還進行了角色遊戲的觀摩活動,每個班級每天都認真的練習做角色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各班都展開了的遊戲觀摩活動,教師透過觀摩活動,看到了每個班級不同的亮點和不足,觀摩後教師進行遊戲分享交流活動,教師們對遊戲的把握,角色的分配、行爲分析、規則意識、合作能力和語言溝通,都有了很多的詮釋,每次的各班遊戲後對跟蹤幼兒的分析、反思等確實使全體教師們有了收穫,從而找出遊戲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改進方法;遊戲活動中的跟蹤案例分析;分享交流反思都可以呈現出教師們對遊戲新的認識。

四、潛心組織年級組活動

本學期,我們在園領導的帶領下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向脣齶裂幼兒獻愛心的義賣活動、慶聖誕暨迎新年大型活動等等。活動都贏得了家長的好評,這些成績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勞動。本學期,我們還迎來了分等驗收活動,雖然很忙碌,但是級組的老師一直都能團結一心,不計較個人得失地在自己崗位上辛勤工作,大家都是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充分顯示出了我們建德幼兒園這個溫馨大家庭的美好和諧的工作氛圍。

一學期在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結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在這個充滿挑戰、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新世紀,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摸索,以使我園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更好地爲幼教事業作出貢獻。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搭建平臺 立體推進 提升教研高度

——第二教研責任區優質課複賽及主題研討活動成功舉行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有效性是教學的準則,只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全面實現“一切爲了學生髮展”的素質目標。爲了貫徹新課程倡導的這一教學宗旨,縣教研室於xx年確立了“課堂教學取捨與有效課堂教學”前瞻性的研究課題,其目的就是爲了透過抓取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闢又一條促進我縣教學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取捨與有效課堂教學”這條09教研主旋律,第二教研責任區的六個鄉鎮在3月份分別舉行了優質課競賽與主題研討活動,透過選拔脫穎而出的18位優秀代表於4月x日齊聚會師鎮回民小學,我區優質課複賽活動在大家飽滿熱情的濃濃氛圍中拉開了序幕。

由於是同題異構和受客觀條件的制約,所有的'參賽課均在教室進行,沒有電教設備,給教師備課和上課增加了難度,爲他們提出了教學用具、呈現方式、學習方式的又一選擇難題。但課堂上教師透過自己的巧妙構思和精心準備同樣達成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給評委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又爲課堂教學的選擇取捨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同一個舞臺追尋同樣的夢想,同一個課題閃現異構的智慧,有效的腳步從一節節生動精彩的課堂中走來,拾階踏上下一個有效。

4月x日清早,60雙教研的腳步又匆匆邁進會師鎮南咀中學多媒體教室,熱烈的掌聲點燃了醞釀已久的思維,三位奪魁的教師和六位參加論壇的校長先後發表了生動精彩的演講,他們將課堂中分散的有效有機整合,從衆多翔實的

具體案例中歸納推移,讓課堂中各位老師的有效做法逐漸清晰完善,實現了從實踐操作到理念概述的跨越。雖說只是出自個人智慧並非完美無缺,但他們拋出的磚和玉足以讓大家在思維的碰撞中找到準確定位,爲今後的努力探索提供了正確方向和有力幫助。

隨後,如東來我縣支教的陳德明副主任做了指導性發言。他從5個方面全面深刻的闡述了合理取捨、追求有效課堂教學的精髓,即用課程標準指導取捨;以教材爲本合理取捨;憑教學思想靈活取捨;依教學資源確定取捨;由主體喚醒判斷取捨。陳主任不僅精確定位取捨,更借恰當通俗的比喻易化了有效的內涵,讓大家在簡單的具體中領悟了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行動指向。讀懂課標,吃透教材,成熟的教學思想,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是課堂教學取捨有度的保證,是演繹課堂最佳有效狀態的捷徑。陳主任的高度概括將研討推向更具專業化的高度。

最後,縣教研室副主任李映河做了激情洋溢的總結髮言。他在肯定活動略有成效的同時指出:在今後的工作中一要不斷加強學習,學課改、學專業、學取捨,積澱知識,豐富內涵,增強研究能力;二要重視取捨的研究,透過合理取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有特色、有創新的課堂新氣象。李主任的講話更像是一首動情的散文詩,透過文字,我們清晰的看到衆多教研人執着前進的背影和身後留下的串串深深的燦爛腳印,我們堅信,有了大家風雨無阻、同舟共濟的決心,教研定將譜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天地。

本次活動一波四折,但一浪淹過一浪,一折勝出一折,打破了以往教研場面冷清、水平推進的局面,在重拾大家信

心的同時讓我們這架教研馬車駛向了高速路,更爲以後教研活動井然有序的開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活動結束後,參賽教師、論壇校長和評委團成員合影留念,將這份上下求索的美好記憶永久珍藏。

TAGS:精華 教研